主题单元:聋校“沟通与交往”课程的有效实践形式
2016-04-13陈建军泗阳县特殊教育学校江苏泗阳223700
陈建军(泗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泗阳 223700)
主题单元:聋校“沟通与交往”课程的有效实践形式
陈建军
(泗阳县特殊教育学校江苏泗阳223700)
摘要:“沟通与交往”课程是《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新设课程,目的在于培养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法,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在既无统一课程标准,又无现成教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主题单元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科学规划单元类别,合理确定单元目标,精心选择单元内容是推进课程实施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聋校;沟通交往;主题单元;实践
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法,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是《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增设“沟通与交往”课程的重要目的,也是该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在既无统一课程标准,又没现成教材的当下,认真贯彻落实《方案》要求,积极达成学科目标,主题单元是推进该课程实施的有效实践形式。
主题单元即以单元作为聋校“沟通与交往”课程的基本教学组织单位,每个教学单元以一个主题或中心为统帅,围绕该主题或中心,从单元整体教学需要出发,统筹选择安排单元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模式。利用主题单元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可有效解决“沟通与交往”课程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从而扎实推进“沟通与交往”课程在学校的实施。
一、教学实施的基础:科学规划单元类别
作为聋校一门新设的特色课程,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在“沟通与交往”课程中实施主题单元教学,需要教师更多的创造性劳动。因为该课程没有现成的学科教材可供教师进行主题单元的备课,而是要依赖教师自己根据教学的需要来规划学科主题单元,选择安排单元教学内容,这是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需要解决的课程实施的基础性工作。教学实践中,应依据“沟通与交往”课程的性质特点,联系聋生的生活实际,围绕社会交往实践的需要来科学规划主题单元类别。
(一)准确把握课程性质特点,规划主题单元类别。“沟通与交往”课程是以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式,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发展为目标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基本性质特点就是多元性与实践性,多元性即该课程强调聋生语言沟通的多元化,不再强调以哪种语言或方法为主,更不否定或排斥哪种语言或方法,其实质是对聋人主体地位的尊重,是对聋人特有交往方式的肯定,是聋校语言教育观念的重大转变;实践性即该课程不以某种知识的简单传授为主,而是要形成并提高聋生的沟通交往技能,这种技能更多的要在沟通交往的实践中应用、锻炼和提高。所以,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该课程的性质,从多元化和实践性的基本特点出发,来规划学科单元类别。唯有如此,才能符合学科教学规律,适应学科教学需求。如笔者在执教聋六年级的《沟通与交往》课程时,紧紧围绕课程性质,将该年级的课程规划为交往意识、方法技能、安全交往等单元教学主题。并以此为统领,选择安排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实施教学。“交往意识”单元主要是针对聋生在沟通交往方面自主意识不强,交往态度被动,交往范围狭窄的现状而创设的主题单元。旨在通过该单元的教学,引导聋生提高自我认识,树立聋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克服交往的心理障碍,增强参与社会交往的信心。“方法技能”单元主要是针对聋生在沟通交往方面语言形式单一(主要依赖手语)、方法技能不高而创设的主题单元。目的是要通过该单元的教学,使聋生树立多元的语言交往意识,形成多元化的交往技能。“安全交往”单元主要是针对聋生因认知障碍在交往中辨别能力不强,自我防范意识较弱,易上当受骗而创设的主题单元。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以强化聋生安全交往意识的培养,提高其在沟通交往中的甄别能力,保证社会交往安全。
(二)紧密联系聋生自身实际,规划单元类别。聋生是课程的实施对象,是课程实施的主动承接者、参与者。课程实施的最终目的是满足聋生发展的需要,以促进其健康成长。因此,规划课程主题单元必须紧密联系聋生实际进行。《方案》指出:“沟通与交往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各校可根据聋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本班学生在沟通交往的自我意识、方法技能和活动范围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来规划主题单元,以使教学更切合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需要,从而提高教学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笔者在教学中,针对本班学生交往自我意识淡薄、说写能力不强、手段方法单一、交往范围狭窄等实际特点,创设了“温馨家庭”“美丽校园”“快乐暑假”等主题单元;根据聋生交往礼仪匮乏的现状,创设了“知礼识仪”“文明交往”等主题单元。旨在通过这些单元的教学,让聋生学习、了解在与人交往中的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逐步形成文明交往习惯。这些教学单元的规划创设,都紧紧围绕聋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内容学生十分熟悉,方法技能学生特别需要,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便于教学的组织开展。
(三)围绕社会交往实践,规划单元类别。“沟通与交往”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聋生在课堂习得的沟通交往知识必须运用于实践。只有在大量的交往实践中,才能形成并提高其交往技能,也才能最终帮助聋生借助交往平台融入主流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这是《方案》增设“沟通与交往”课程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课程教学的开展要从聋生生活交往实践的需要出发规划课程单元类别,安排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强化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如笔者在教学中,依据课堂实践的需要创设了“学校交往实践”“社会交往实践”单元。在这些单元教学中,通过创设交往情景、开展模拟交流、指导生活交往将聋生在课堂习得的沟通交往知识、了解的交往文明礼仪、形成的沟通交往技能运用到具体的社会交往实践中,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最终达成课程目标。
二、教学实施的关键:合理确定单元目标
主题单元类别的规划,只是确定了课程实施的基本构架。主题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还依赖于单元目标的指引。合理确定主题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
(一)依据课程目标,确定主题单元目标。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是推进课程实施的有效形式,也是达成课程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主题单元目标的设定,应围绕课程目标的实现而展开。教师在确定主题单元目标时,要准确把握“沟通与交往”的整体课程目标、课程的学段目标、学段的年级目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将主题单元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进行全局把握,让每一个主题单元的目标与课程的整体目标相一致、相协调,使其成为课程目标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主题单元目标的设定也要围绕不同学段展开,使其符合各学段聋生发展和交往的实际需要。如《方案》指出,设立“沟通与交往”课程的目的,旨在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式,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这是“沟通与交往”课程的总目标。每一主题单元目标的设定应围绕该课程总目标展开,使其成为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在“学校交往实践”单元中,笔者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一是引导聋生树立与老师、同学交往的意识,积极参与校园交往活动。二是指导聋生正确运用口语、手语、书面语及动作表情等多种方法参与校园交流,形成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三是通过交往促进相互了解,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依据主题类别,确定单元目标。主题单元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中心将相关教学内容加以整合形成的教学形式。不同的主题类别,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是不同的,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所以,教师要在课程总体目标的指引下,根据主题单元自身的内容特点,依据教学训练重点,合理设定各个主题单元的教学目标。如在聋六年级“知礼识仪”“文明交往”的教学单元中,笔者是这样设计单元目标的:通过单元教学,使聋生了解有关沟通交往的礼仪常识,懂得在沟通交往中有关礼仪的重要性;通过情境表演,合作探究,礼仪实践,应用有关的交往礼仪;逐步培养和形成聋生优雅的交往礼仪,展示聋人良好的风采。该主题单元目标的设定在课程总目标的指引下,紧紧围绕主题“知礼识仪”“文明交往”类别展开,达到依托课程教学,服务课程实施,实现课程课标。
(三)依据发展需要,确定单元目标。《方案》指出:课程设置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聋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聋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单元目标的确定要从两个方面落实发展原则:一是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确定主题单元教学目标;二是从聋生持续、全面发展的角度,确定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如在“方法技能”教学单元中,笔者针对现代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结合聋生未来融入社会的现实需要,专门安排了现代信息技术交流的方法训练。设定了“使聋生了解有关现代信息技术交流方法,形成聋生应用电脑、手机、电子邮件和传真等现代交流方法的能力,逐步树立应用现代交流方法的意识”的目标。并根据确定的单元目标,选择安排单元内容,开展单元教学实践
三、教学实施的依托:精心选择单元内容
单元教学内容是开展主题单元教学的依托,课程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学内容这一载体。给每一个主题单元精心筛选适合的内容,是开展主题单元教学的重点所在。
(一)围绕单元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用以实现教学目标的物质媒介,它围绕着目标选择,立足于目标实践,服务于目标达成。因此,主题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紧围绕主题单元确立的目标展开。如在“美丽校园”主题单元教学中,笔者设定的单元目标是:认识自己生活的校园环境,能向别人较清楚地介绍学校;学习与同学友好相处,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能较完整地与人交流自己的校园生活,教育引导学生感受快乐校园生活。围绕主题单元目标,笔者精心选择安排了“美丽校园”、“学校一天”、“快乐校园”和“我的同学”四个方面的单元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口手结合表述、情境交流体验等方式实现单元教学目标。
(二)围绕学生生活,选择教学内容。生活是课程内容的源头活水,现实生活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主题单元内容的确定要始终围绕聋生的生活展开,这样才能使“沟通与交往”课程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才能使学生熟识交往的环境,形成的技能方法才能服务于聋生的生活需要。如在“我的班级”主题单元教学中,笔者围绕聋生的班级生活,精心安排了“班级介绍”“我的老师”“我的同学”“友好相处”四个方面安排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聋生逐步建立良好的班级集体概念,提高班级师生沟通交往意识,从而使每一名学生融入整个班集体,为建设和谐融洽的优秀班集体奠定基础。
(三)着眼沟通实践,选择教学内容。实践是“沟通与交往”课程的重要特点,也是该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课程目标的建立,主题单元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突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为突出学科教学特点,有效达成课程目标。笔者在教学中,专门设立了“交往实践”主题单元。设立该单元的目的,就是要将聋生在课堂习得的沟通交往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生活交往中。通过交往实践,应用、巩固和提升课堂习得的沟通交往技能。为此,笔者精心安排了“家庭沟通”“校园交往”“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采用欣赏交往影像资料,创设模拟交往情境,引领走入生活交往等多种途径,推进单元教学。通过该单元的教学,精心指导学生在家庭、校园和社会现实环境中开展交往实践,增强交往意识,运用交往技能,形成交往能力。
[责任编辑刘金荣]
作者简介:陈建军(1975-),男,江苏泗阳人,江苏省泗阳县特殊教育学校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收稿日期:2015-10-10
中图分类号:G7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6)01-00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