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踏上发展腾飞之路
——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实验中学教育理念探索

2016-04-11褚洪勋

中小学校长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养正明德德育

□褚洪勋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踏上发展腾飞之路
——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实验中学教育理念探索

□褚洪勋

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实验中学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近些年来,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加上优良的教育设施,以及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踏上高速发展的腾飞之路。

一、明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学校以中华经典为底蕴,以塑造学生的内在品质为抓手,紧跟时代潮流,研究教育内涵,确立 “明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翻开历史的扉页,中华民族一直是文明、礼仪之邦,亿万炎黄子孙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书写 “移木建信”、“卧冰求鲤”、“土山三约”等典故。教育的目的从来不止于读书、识字,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学生良好的德行,让学生做大写的人,做有道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坚持教书育人,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循善诱,春风化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素质教育离不开德行的培养。《管子·权修》亦有言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的文化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德育更加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学校把德育教育作为青少年发展的重要一环,关照于教学实践的方方面面,从而培养出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社会优秀人才。在学校教育中,倡导通过学习和实践,弘扬与培养学子优良的品德、崇高的道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学校的核心理念——“明德树人”的含义,就在于学校教育中对 “德”字的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的方式、方法会不断更新和完善,但对 “德”的培养是教育之根基,这一点永远不会动摇。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学校将 “明德树人”作为学校文化的灵魂,重视德育,让智育与德育齐头并进,从而带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德育氛围,故而使学校文化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得以源远流长。

“明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 “德”,并在上述基础上推出 “崇德·励志·勤奋·超越”的校训。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崇德”置于学校校训的首位,与核心理念 “明德树人”相统一,体现学校对德育的高度重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尚的德行使师者之所以为师;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培育高尚的道德,使学子成人、成才。“崇德”的校训要求学校师生以德为先,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在德育教育中共成长、同发展。磨炼意志,追求远大志向和美好理想。“励志”源自南朝谢灵运 《述祖德诗》“惠物辞所赏,励志故绝人”。励,有奋勉、致力的意思。励志就是要时常磨炼自己的心志,蕴含志存高远、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质。用 “励志”二字作为校训,既表现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也体现学校师生同心同德、意志坚定、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业精于勤,勤奋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世界著名科学家爱迪生曾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古今中外、古往今来,任何成果的取得,都是孜孜不倦地探索和钻研的结果。培养师生勤奋的品质,对教师成就事业、学子成人成才而言,至关重要。唯有不断超越自我,挖掘自身潜能,方可抓住时间的金鞭,驾驶生命之舟,成功抵达梦想的彼岸。“超越”是要求学校师生具有敢为人先、创造先河的竞争意识,具有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超越蕴涵科学的判断与决策,是永不停止的前进与发展,体现着学校师生追求卓越、追求完美、追求永无止境的向上精神。校训是 “明德树人”文化的具体化要求,也是对全校师生的训育和鞭策。

二、书香养正的特色理念

学校把 “根植华夏文明,建设一流名校,创造幸福人生”,树立成为学校发展的愿景。为了给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学校把 “书香养正,礼仪育德”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道路,推广开来。

书香意指读书的风尚,养正取自 《易经·蒙卦》,其言 “蒙以养正,圣功也。”作为古老的教育思想,“养正”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端正的心性、品行,涵养人的德行,养正至关重要。“正”代表着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孟子·公孙丑上》有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惟涵养正道、正气,方能培育学生壁立千仞的正义人格,无愧矗立于天地间大写的人;“正”代表着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向内求善、向外求真,以真善统一的审美教育,激发起学生的理想与希望。学校培养学生纯正的品质,引导学生坚守正道,这是神圣而伟大的功业。哲学家培根曾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自不待言。书香养正要求师生培养读书的兴趣、形成读书的习惯,虚心读书、认真读书,在书本的熏陶中明事理、学做人。

讲究礼仪、礼节和礼貌,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个人素质的基本体现,礼仪育德强调从行为层面进行德育教育。《论语》有云:“不知礼,无以立也。”我国素来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对中学生施以礼仪教育,培养良好的德行,有益于弘扬优良的礼仪文化传统。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礼仪教育培养学子学会做人,学会待人接物和立身处世;引导学子学会尊重别人,培养善于合作、善于交往的能力,从而提高人文素养,为成人、成才奠定基础。

学生通过书香养正,才能做到“乐学善思”。“乐学”倡导学生将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从而使自己在学习上不断探索、前进。“乐学”是现代教育所推崇的教育理念,不同于旧时教育的枯燥乏味,“乐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并能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善思,两者不可偏废。通过礼仪育德,才能达成 “崇德尚美”的效果。《礼记·王制》曰:“上贤以崇德。”意为崇尚品德,注重道德品性的修养。尚美意指追求人生中的真善美,逐真知、蕴雅行,在学习生活中做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崇德和尚美相辅相成,对学生的道德层面提出要求。

“书香养正、礼仪育德”是核心理念 “明德育人”的具体化要求。学校从知、行两个层面进行德育教育,贯穿在学校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准则之中。

三、文化致远的管理理念

学校坚持 “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办成老百姓所认可的好学校,树立教育品牌,提出 “以文化凝聚力量,以制度追求高效”的管理理念。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以文化凝聚力量,要求用文化激活全校师生的活力,增强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打造优质的学校品牌,进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制度的完善是学校得以高效运作的保障。以制度追求高效,要求学校建立健全完善的学校制度,打造协同合作、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从而使学校高效的运转。

学校坚持文化管理的理念,在用人上也是以人为本,提出 “尊重人才, 发掘潜力, 适才适位, 人尽其能”的用人理念。尊重人才的价值,要求学校珍惜人才,爱护人才,善待人才,为人才创造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校园环境与工作氛围,从而为实现学校发展愿景助力。发掘潜力就是挖掘学校每一位人才的潜能,这就要求学校致力于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良性的竞争环境、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激发每一位人才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力,从而在有限的工作时间中,将无限的价值与能量带到崇高的教育事业之中。适才适位就是将人才安排在合适的岗位,这就要求学校充分了解每个人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着眼于其优点、长处,以及才能、专长,将之安置和调配到最适宜发挥其才智和潜能的工作岗位,做到个人能力与岗位需要匹配,个人性格、兴趣与工作性质匹配,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使得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淮南子·兵略训》有言:“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人尽其能体现出学校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人才理念,从而使学校的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所有的才华与能力。

从普通走向优秀,从优秀迈向卓越,这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从过去到现在,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全校师生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日新日进,从而使学校不断地发展、壮大,逐步走向优秀、卓越。在未来的时期,学校仍会继续根植华夏文明,向建设一流的名校迈进。

(作者: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实验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严加红]

G47

B

1673-9949(2016)10-0027-03

猜你喜欢

养正明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谢明德
山东省龙口市明德学校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风景里的大美学校
——江苏省宜兴市湖实验学校“养正文化”剪影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聘任党明德同志为省政府参事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