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育
——以公安院校为例
2016-04-11李辉
李辉
(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育
——以公安院校为例
李辉
(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陕西西安710122)
职业道德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素养与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学校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公安民警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公安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培育学生的忠诚纪律意识和团队奉献意识。要通过课堂教育、日常管理、文化熏陶、道德实践等方式搭建公安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职业道德;思想政治教育;公安院校
当前,在社会公众对公安民警和谐执法、文明执法的外部诉求与公安体制内部对公安民警队伍建设严格要求的双重压力下,公安民警的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不断提升,但暴力执法、违规执法等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执法民警的职业道德缺失、执法过程中职业道德的调节约束功能失调是重要方面[1]。职业道德作为职业活动领域社会关系调整的准则,对于处理、维护新时期的警民关系具有重要的约束、规范作用。如何让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在每个公安民警的职业生活中得到践行,成为公安民警职业道德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公安院校教育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源头和基础。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契合公安工作需要的公安专业人才,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在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素养培育对于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学校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将有利于推动公安民警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有利于学生从学生身份向警察身份的转变、适应。基于此,本文以公安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培育为研究内容,着重探索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回答为什么培育、培育什么、怎么培育三个基本问题。
一、公安类专业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公安院校作为向公安机关输送、补充警力的主要渠道,学生兼具普通大学生与预备警官的双重身份。一方面,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预备警官培养过程中的应有之义,学生的预备警官身份决定了必须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为成为合格的人民警察奠定基础。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有必要引入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就业成才。
1.职业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全面的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一方面,职业生活作为公民生活的重要方面,职业道德在公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约束作用,注重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需要。另一方面,职业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在完成学业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实现“岗位成才”的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2]。
2.公安类专业学生学习就业模式的特殊性
公安类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警察专门人才,学生通过人民警察招录考试完成从普通学生到人民警察的身份转变。一方面,公安类专业的专业性强,毕业学生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主要来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办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主要从公安院校毕业生中录用,不足部分从国家统一招考的人员中录用[3],公安类院校毕业生是人民警察的重要渠道。这就要求相关院校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帮助学生完成从大学生向社会职业人的转变。另一方面,公安机关对报考人员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学生入职需要经历资格审查、笔试、体测、面试、政审、体检、公示、录用等环节,相对于其它就业渠道的同学,就业环节更加复杂,素质要求更高。《人民警察法》要求担任人民警察应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品行”,对于警察应该具备的业务技能、品德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因此,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就应该积极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以切合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3.职业道德教育是学生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多渠道、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大学教学的重要方面。通过职业发展课程做好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抓手。人民警察职业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阶级性、高度的危险性与艰苦性、具有执法的强制性又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4],这一职业特点决定了对公安院校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必须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到首要位置,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既要培养学生对公安职业的认同感,让学生认同公安职业,树立起崇高的荣誉感、使命感与责任感。又要将职业道德素质做为其它能力素质的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去带动学生其它能力素质的发展,满足公安工作的需要。
二、公安类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
公安民警职业道德是指公安民警在依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作职责过程中,应当坚持遵循的道德要求、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一般由警察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等要素构成[5]。
公安类专业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应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为核心,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进行学习与实践。公安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属于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应区别于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和道德约束,将职业道德教育融于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培养警察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严考亮认为公安高等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培养职业道德素养应注重教育学生树立警察职业崇高的意识、职业责任意识、职业义务意识、职业良心意识、职业荣誉意识和职业纪律意识[6]。冯泮香提出公安院校应强化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警察职业意识,加强道德自律教育[7]。在综述相关学者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公安民警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公安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应注重学生的忠诚纪律意识和奉献团结意识。
首先,公安类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忠诚纪律意识。“忠诚可靠”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首要规范,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具体包括“听党指挥、热爱人民、忠于法律”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公安院校学生来说就是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培养对人民的感情,树立法治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引导学生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从源头上确保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其次,公安类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奉献意识。“奉献”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是一种真诚地服务他人的行为。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人民警察要甘于奉献、热情服务、文明理性、爱岗敬业,在学生阶段就应培养一种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警察职业精神。团队意识就是要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团队协作要求在大学生活中得到落实,通过专业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
三、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公安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在公安人才培养特点的基础上,遵循职业道德培育的一般规律。按照“思想接纳——吸收——践行”的规律,搭建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使公安院校学生在思想上接纳职业道德价值观,通过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机制促进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化吸收,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实践,从而做到知行合一。
1.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以做到思想引领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关键。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公安类院校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一方面,要重视思想政治德育课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地位。从与学生利益直接相关的择业、就业需求出发,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成长成才的目标,使自身素质发展与公安部门的人才需求相对接;从公民道德教育的角度加强对公安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平台作用,以此为依托在职业道德教育环节加深对学生警察职业道德的教育。另一方面,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注重职业道德内容的讲解。目前,公安类专业开设的课程集中于公安职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对于职业道德相关的内容只是散见于相关专业课程。因此要在专业课程里面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将制度条文生动化、灵活化,将分散的教学内容体系化,以达到教育引导学生的目的。
2.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以做到内化吸收
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观的输入,需要通过丰富的教育形式潜移默化地改造人、塑造人,公安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也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一方面,在不同年级阶段进行不同的教育。新生入学阶段,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专业讲座、实务讲堂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警察工作,增强使命感和荣誉感;在专业学习阶段,通过专业教育、严格管理使学生树立纪律意识、团结意识。另一方面,要发挥优秀文化作品的引导作用。通过人物事迹、文艺节目等形式反映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让学生感受优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道德品质与职业修养,达到激励人、教育人的目的;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去塑造人、教育人,将规范化、特色化的学生活动作为育人载体,如开展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得到历练与陶冶。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实践,以做到知行合一
比思想上的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实践,一种价值观念只有在实践中得到落实才能发挥其生命力[8]。加强公安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要在实践中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让职业道德观念融入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建设专业性的社团组织,通过社团活动加强职业道德实践。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成立国旗护卫队、反扒协会等学生组织,为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提供机会,在锻炼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较好的塑造了学生的忠诚纪律意识和团队奉献意识。另一方面,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制度,让学生保持规范严谨的学习、生活秩序,强化学生的警察意识,培养学生令行禁止、英勇顽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警察职业精神。同时,发挥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历练作用,通过让学生到基层公安机关实践锻炼,了解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内容,增强公安民警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和导向性,解除学生对警察角色的困惑[9],强化学校教育的成果。
[1]杜玉泉,杜涵琳.试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中的道德两难问题[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4,31(5).
[2]刘云林.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3):55-56.
[3]贺电,蔡炎斌.公安学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5:266.
[4]魏毅.公安院校学员职业道德教育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4):72-74.
[5]公安部宣传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1.
[6]严考亮.公安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注重职业道德教育[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120-123.
[7]冯泮香.论公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法制与社会,2010(6):226-227.
[8]李辉,孟德文.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域外经验与中国路径[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5(5):12-13.
[9]杜晋丰.加强公安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1(8):50-52.
责任编辑:毋斌
G641
A
1674-1676(2016)04-0058-03
陕西省委高教工委2016年度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
李辉(1990-),男,河南渑池人,硕士,助教,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为辅导员职业化与贫困生资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