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

2016-04-11赵民胜李婷

三晋基层治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倦怠感教龄职业倦怠

赵民胜 李婷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初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

赵民胜 李婷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国内研究表明,我国初中教师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状况。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初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缓解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初中;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职业倦怠”这一词首先出现在心理学中,弗登伯格(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是研究该领域的第一人。1974年,他在研究由于职业压力而出现的一系列倦怠现象时,提出了这一概念。自此,对于职业倦怠的研究日渐增多,它不仅成为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且还是组织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基础教育改革如今正在我国全方位的开展,而由此引发的一些变化必然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而初中教师,是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中又更为特殊的一部分。初中生处于个人生理跟心理逐渐发育成熟的重要时期,这就对初中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初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更为严重。因此,初中教师要有效缓解控制压力,预防职业倦怠的出现。

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并且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一项研究表明,我国的初中教师每天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班级人数一般超过50人,大多数的初中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少于8个小时。此外,有研究显示,在珠三角地区,有26.3%的教师有转行的想法,即使其他行业收入低于教师;如果待遇相当,35.5%的教师愿意选择别的职业;有51.9%的教师在收入能更高的情况下,不会再从事教师这一职业。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是当务之急。目前,国内研究教师职业倦怠,通常是把中学作为一个整体,而对于初中教师的专门性研究比较少,本研究通过对初中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据此提出应对策略。

二、初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

1.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女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更为严重。出现这种情况,与女教师的性别特点,家庭因素等有一定的关系。女性教师相较于男性教师在辅导教育学生方面会更为细致耐心,但在付出很多之后,由于学生年纪较小,不能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导致教师未收获到满意的结果,因此会加重女教师的疲劳感。而且女性教师在家庭当中的女性角色决定了她们中的大部分都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务等,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其倦怠感,必须兼顾家庭跟工作两个方面,也会导致女性教师在工作中会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2.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教龄差异。教龄是研究教师职业倦怠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教龄在6—10年的的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要明显比别的教龄段严重。由于这一教龄段的教师,处于中年时期,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而中年教师在接受新事物方面的能力要远远不如青年教师,这也无疑会使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疲惫感。加之,必须承担照顾老人跟孩子的家庭重担,使得职业倦怠问题更加突出。而教龄在21年以上的教师,由于资历老,受到的重视程度也较高,在学校的地位也比较高,因此,职业倦怠问题并不明显。

3.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城乡差异。城镇教师的倦怠状况高于城市教师,城市教师的倦怠状况又略高与农村教师。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城镇中学的环境跟城市相比较差,教学器材、设施都不如城市中学,教师的待遇跟福利也较差。第二,一些私立中学跟市里的中学,不仅给予较高的工资,而且解决教师的住宿安置问题以及子女的上学问题,使得教师没有后顾之忧,这也导致城镇中学教师有跳槽的意愿。第三,城镇中学教师需要承担并不比城市中学教师少的教学任务跟责任,各方面的待遇都远远比不上城市中学教师,这也使得他们产生一种心理不平衡感,容易出现倦怠感。农村初中教师之所以职业倦怠情况最轻,可能是由于当今人们对教育比较重视,大多数人会把孩子送到城市或者城镇学校,以获得更好的教育,因而农村中学的学生比较少,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量较轻,管理也比较轻松。而且家长跟学生对农村中学教师的要求跟期望也不高,所以农村教师较易获得满足感,倦怠情况并不严重。

4.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学历差异。就学历方面来看。职业倦怠感与教育水平有一定的关系,高学历的人职业倦怠情况会更为严重。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应该与教师的自我期望值跟自我定位有很大的关系。本科学历的教师对于工作跟自身有更为高的要求。而专科学历的教师在各方面的要求都相对较低,因此相较于本科学历的教师,专科学历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较轻。

三、缓解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一)学校方面

1.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学校作为教师工作的场所,不仅要完善硬件设施,使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还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教师提供一种和谐的、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如果教师能够在从事繁重工作的同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事关系融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能够有很好的交流与互动,都能够大大的减轻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2.帮助教师树立自信,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通过研究发现,教龄在11—20年的中年教师,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群体。这一教龄段的教师相较于别的教龄段的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要更加突出,易出现一些疲劳,无精打采的症状,在教学工作上的自我肯定感与满意程度也较低。因此,对于这类教师,学校要采取一些措施,帮助他们缓解自己的倦怠情况。学校可以经常委派教师对外参加一些交流学习活动,在探讨跟学习教学经验的同时,给教师一个出去放松心情的机会。在教学成果跟教学水平上,给予这类中年教师一定的肯定与认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重燃教学的激情。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子女上学等问题,使他们无后顾之忧,专心于教学研究与工作当中。总之,如果学校的措施能够及时有力,必定能够帮助教师走过职业生涯的低谷期,这不仅对教师本人,而且对学生对学校都无疑是件好事。

3.开放参与权,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教师能否了解学校事务的决策并且有机会参与到决策当中,会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讨论学校的工作安排与决策,就能帮助教师树立一种主人翁意识,而不仅仅只感觉自己是一个逆来顺受的教学工作者,从而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因此,学校必须开放决策的参与权,让每位教师都能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跟看法,并且要积极参与跟采纳教师的意见与看法,将民主权利落实到实处。

4.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竞争机制。学校要完善自身制度,建立起健全的教师考核与监督机制。让教师树立起危机意识。执行上下班签到制度,避免迟到早退现象。定期进行教学评估,督促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端正教学态度。实行奖惩机制,对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减轻教师的惰性,教师对自己也会有更高的要求,这便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教师的倦怠感。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机制,才能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使得教师能够不断的完善自我,也愿意去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

5.加强学校文化品牌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要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增加图书馆藏书,方便教师查阅资料,配套多媒体等设施,让教师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可以有效降低教师的疲劳感。除此之外,学校领导要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提高教师待遇,使得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要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跟文化氛围,使得学校整体的学习气息浓厚,教师与同事、学生、领导之间都能形成良性互动,大家友好和谐相处,给教师一种学校即家的感觉,这样就会使教师更加热爱学校,热爱工作,倦怠感自然也就会降低。

(二)教师个人方面

1.教师要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缓解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们在为教师营造良好外部条件的前提下,还必须从教师个人出发来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教师职业倦怠是由于压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释放而产生的,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必须要学会去缓解压力。首先教师要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遇到压力的时候,要学着去调节,及时释放压力。还要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这对于需要直接跟人打交道的教师职业来说,十分重要和必要。教师要对自身的能力有个清楚的认识,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才能从工作中获得乐趣,发现自我价值,降低自己的职业倦怠感。

2.教师应加强个性修养,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职业理想。通过研究发现,很多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十分失望,失去了进取之心。因此教师要从教学中发现乐趣,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把教书育人作为一件有意义的伟大的事业去从事,而不是以一种应付差事的态度开始每天的工作,要秉着对自己更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开展教学工作。教师还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法等,来逐渐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所以教师自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才能更好的处理工作当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与困难。因此,培养教师的奉献精神对于教师倦怠感的缓解十分必要。

3.教师应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心理疗法缓解压力。教师要正确看待职业倦怠这一问题,对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一旦发现自己出现职业倦怠的相关症状时,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而应该积极的去寻找自己产生倦怠的原因,然后寻找解决的对策与方法。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也是普通人,也有自身的不足跟缺陷,所以要将那些不好的方面克服掉。而且职业倦怠有可能出现在教师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所以教师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跟心理准备,去克服职业倦怠甚至将职业倦怠问题消灭在萌芽期。教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及时疏通心理问题,排解压力,这样才能将职业倦怠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对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也相当重要。

4.教师应掌握情绪应对策略,提高自身耐挫力。教师要学会能够将个人情绪收放自如,使压力能够有效排解。当个人不能独自解决一些困难时,要学会适时的寻求来自家庭、朋友等的帮助与支持,而不应该采取逃避等消极的方法。在对待一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要摆正心态,沉着冷静的寻找突破点,要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调节,及时将自己内心压抑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还可以培养自己一些高雅的情趣,如养花、钓鱼、练习书法,这些情趣都可以使自己练就平和的心态。这样就可以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出现职业倦怠感的可能。

5.教师要积极提升主观幸福感,体验自我价值。如果要产生对一份职业的热爱之情,就必须得从这个职业中找到快乐,找到幸福感。教师的幸福感不仅来源于教师这份职业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且来源于良好的教学成果带给教师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直观判断)与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息息相关。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教师要从工作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定位,通过学生成绩的提高,校领导的认可等方面发现自我价值。这些都对缓解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1]魏华忠,周仁来,马健生.教育统计与测量[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编著.教师实用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

[3]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张俊友.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9).

[6]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3).

[7]徐长江,时勘.工作倦怠:一个不断扩展的研究领域[J].心理科学进展,2003(6).

责任编辑:郭丽娟

G633.91

A

1674-1676(2016)05-0046-03

赵民胜(1962-),男,山西临猗人,太原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李婷(1990-),女,山西兴县人,太原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倦怠感教龄职业倦怠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