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党建”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

2016-11-08柳俊丰刘彬

三晋基层治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党员时代

柳俊丰 刘彬

(浙江音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2)

“互联网+党建”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

柳俊丰 刘彬

(浙江音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2)

“互联网+”逐渐成为全新话语体系,其工作方法与理念必然会辐射到高校党建工作中。从发展历程看,“互联网+党建”经历了从网页时代到云时代的技术变迁。从现实困境看,深度认知与规划不够,合力不足、交互化水平有待提升、党建工作队伍素质不尽合理。从策略上看,“互联网+党建”要加强顶层设计,成立党建联盟、优化层级管理,加强队伍建设。

互联网+;党建;发展历程;困境;策略

一、“互联网+”逐渐形成话语体系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尽管“互联网+”行动计划侧重于云计算、大数据等电子商务及互联网金融行业,但“互联网+”迅即形成话语体系。互联网以其强大的渗透力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念,高校党建工作可以借鉴“互联网+”工作理念与方法,指导工作实践。浙江省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了多方面的党建工作探索,许多高校还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网络开展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推进党建工作“进社团、进公寓、进网络”。[1]这些实践探索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启发和启示,也诠释了“互联网+”工作方法,为推进“互联网+党建”积累了足够的实践存量。

二、互联网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

互联网发展如此迅疾,党建工作已经不是是否有必要存在和利用网络的问题,而是如何充分汲取互联网思维,挖掘互联网价值的问题。以至于“政治行为体在努力提高使用互联网的方法,来加强它们的存在并使它们的行动合法化”。[2]从高校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结合的经验看,互联网党建经历了网页时代、微时代、移动终端时代的变迁,正向云时代迈进。

1.网页时代的互联网党建工作。网络党建正式进入网民视野始于2005年7月1日北京市委组织部开通的我国第一家党建网站“北京党建”。而后,随着互联网技术推进,各高校对网络党建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高校网络党建进入快速发展期,这是广义上“互联网+党建”实践。浙江由省委组织部牵头建立了“浙江组织工作网”和“时代先锋网”,分别纳入“全国党建网站联盟”。截止2015年9月,“时代先锋网”注册人数已达24万余人。网页时代的党建工作,功能着眼于新闻发布、在线学习与培训等,目前逐渐走向深化。如2011年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了我国高校首个党建翻译网站——“红译”,网站使用中、英、日三种语言向全校师生译介马列主义的经典理论和我党有关知识,加强了我党理论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从形式上看,2005年门户网站博客兴起后,党建博客开始涌现,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党建博客,主要内容包括支部公告公示、支部成员展示、支部在线互动、理论学习等。

2.微时代的互联网党建工作。微时代以微博兴起为标志,微博最早于2006年初兴于美国,2009年我国开始逐渐出现微博热,2010年成为中国微博元年。进入微时代的互联网党建工作充分汲取了微博的草根性、即时性、原创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微博成为党建工作的传令兵、交流室、资料库和展示台[3]。仅在新浪微博检索“浙江”和“党支部”显示,注册微博数为101个。但微博本身具有一定局限,主要问题是微博“建立”但远未真正“建成”。很多微博建立之初风风火火,但持续性不强,这一方面是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建成”微博的人力、物力、智力不足导致;另一方面因为互联网马上步入了移动终端时代,互联网阵地发生了转移。

3.移动终端时代的互联网党建工作。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兴起,网络党建开始步入移动终端时代。2015年4月上线的“学习中国”APP由中央党校中国干部学习网研发,主要内容是习近平系列讲话和相关著作等,有15个内容板块,还可在线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侠客岛”以其信息的权威性广受关注,这两个公众号被誉为“离领导人最近的微信公号”,这种极具体验感和互动性的党建工作载体启发了高校党建工作,充分融合了学生接受讯息的特点以及互联网技术发展特点。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建立了“浙江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主要面向基层党组织发布党建报道、时政要闻。从目前看,以“APP”和“微信公众号”为传播载体的网络党建工作,初步契合“互联网+党建”特征。

4.云时代的互联网党建工作。从移动终端时代到云时代的过渡和转型是一种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作为引领社会进步的先锋力量,理应继续充当新技术和社会进步的引领者。[4]而后,有“软件行业国家队”之称的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依靠互联网技术建设使用了“党建云”,于2014年进行了市场推广,系统分为工作、信息、管理、学习四大平台,目前已经开通党务管理、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学习教育、信息沟通功能,甚至对传统的“三会一课”等支部活动也进行了技术设计。这代表了“互联网+党建”的最新趋势,使得党建工作信息化投资更加节约、性能更加优越、信息更加集成、业务更加协同,标志着“指尖上的党建”时代正在来临。

三、“互联网+党建”的现实困境

1.深度认知与规划不够。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更新换代频率高。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技术发展的动向有无限可能。党建工作中一种明显倾向是一项新技术或新词汇出现后,会一窝蜂地涌上去,美其名曰“占领阵地”,其实质是对互联网缺乏基本认知的前提下就开展工作,这无疑是盲目的。从网页时代到云时代,很多追求时髦的做法导致出现了很多沉睡式的“僵尸APP”和“僵尸公众号”,“零更新”、“零发布”的现象时有存在,这削弱了党建工作的权威性。其原因首先是党务工作者对互联网党建缺乏深度认知,并未参透互联网党建内涵;其次是在互联网发展变迁中没有做出前瞻性的规划,未描绘出互联网党建发展的“路线图”。作为全新思想教育形态,“互联网+党建”不仅是新思维,更是新技术,要对其有整体认知把握。

2.合力不足,缺乏个性化实践。从省内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实际看,每所高校都积极推进网络党建工作,一般以组织部为主建立部门网站、网上党校等。省委组织部和省委教育工委也积极整合资源,如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处建立的“浙江省高校组织工作网”,以资源整合的方式对省内高校组织部(党校)网站进行链接,实现了省内组织工作“一站通”,这是一种资源整合式的互联网党建探索,可将其归纳为网页时代“大党建”工作格局的实践。但在“互联网+”时代,实践“大党建”工作格局仅仅依靠网页显然不够,应该凝聚“互联网+党建”共识,找到省内高校“互联网+党建”的最大公约数;同时结合省内不同高校实际以及党员实际,探索个性化“互联网+党建”实践。

3.交互化水平有待提升。互联网技术内涵广泛,从网络党建的发展历程看,贯穿了网页时代到云时代。直至目前,省内互联网党建工作更多属于传统网络党建范畴,即以网站为载体探索实践党建“一页通”,以党员信息管理系统为载体探索党建“一机通”,这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互联网+”毕竟是全新的话语体系,以“互联网+”的视角加以审视,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这些传统党建实践稍显滞后。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我国网民有近六亿人,手机网民有四亿六千多万人,其中微博用户达到三亿多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高校党员尤其是学生党员也是“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的群体,“互联网+党建”无疑是符合其群体兴趣特征,尤其是移动终端时代和云时代,更要注重传播载体的交互性,增加学生党建工作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4.党建工作队伍结构和素质不够合理。“互联网+”是集技术性与发展性的新概念,“互联网+党建”归根结底靠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来推动的。从省内高校实践看,党建工作队伍包括组织工作人员、专职组织员、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等。从已有的研究和实践看,对这支队伍素质的要求还没有完全考虑到互联网因素,主要侧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基本能力素质。[5]这种倾向需要及时修正,因为党建工作必须要占领互联网阵地,党务工作者必须熟悉互联网阵地,具备互联网思维,善于同互联网打交道,用“互联网+”的思维思考问题。

四、“互联网+党建”的推进策略

(一)做好顶层设计,理性规划“互联网+党建”

开展“互联网+党建”要顺应形势,保持定力,不能使人的主体性被技术性奴役。从这个角度看,推进“互联网+党建”要诠释好其特殊内涵,并制定“互联网+党建”远景规划。

首先,注重基础性,诠释“互联网+党建”内涵。以往的网络党建工作,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电子党务问题”、“党建信息化”和“党务信息化”的研究、关于“网络党建”和“互联网党建”的研究。[6]而互联网+党建”内涵将是一种新的党建工作方法。即高校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党的领导,宣传党的理论;党员以互联网为载体参与党建工作,利用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凝聚共识、传播声音。从工作方法上看,党建工作必须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中运用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技术作为推进党建工作管理水平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其次,注重系统性,制定“互联网+党建”规划。系统开展“互联网+党建”,至为关键的是要制定“互联网+党建”远景规划,主要是改变以往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结合时较为零散的状态,将“互联网+党建”紧密结合。2014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提出“创新载体手段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现代化水平,充分利用报刊、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开展教育培训”,这对“互联网+党建”规划具有借鉴意义。高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符合本校情况的“互联网+党建”规划,依靠对高校互联网党建形势的判断,以五年为周期确定主体内容、重点目标、实施路径等,率先做出试点式的探索,并根据实践开展情况适时审慎进行推广。

(二)加强协同,成立“互联网+党建”联盟

首先,机构协同,实现资源整合。从目前浙江省高校“互联网+党建”看,在整合资源、协同协作上大有空间。建议成立浙江省高校“互联网+党建”联盟,会员单位包括省内所有高校。“互联网+党建”联盟将通联省内108所高校(含独立学院及筹建),为全省高校及师生党员配备链接入口和登录账户。从形式上,可以参考“党建云”的形式,也可以建立APP客户端,或两者同步推进,建成集数据分析、理论学习、互动交流、观点发布、资料分享、新闻发布的平台。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资源整合,就要充分谋划好互联网+党建”,打好基础,避免各自为战,战线过多。

其次,内容协同,实践私人订制。开展互联网党建工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党员更像是“用户”而非传统意义的“受众”。一项基于对全国18所高校的调查分析表明,很多大学生党员认为除了思想教育以外,他们更渴望得到党组织实实在在的关心,就业、学业、经济压力成为他们期盼党组织关心的最主要问题[7]。这为“互联网+党建”指明了思路,开展“互联网+党建”要有用户思维,从党员需求出发,结合党建工作内容开展工作。其次要重视个性化实践。省内高校有人文社科类高校、理工类高校、艺术类高校、医学类高校等,学科定位不同,党员特征不同,对时事政治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必须区分常规性工作和个性化工作。常规性工作主要有理论学习、党员培训、党费收缴、支部工作记录、支部宣传等,这些工作已经与互联网有了较为深度的结合,可以继续深化。个性化工作属于党建工作“私人订制”范畴。以艺术类高校为例,艺术类党员更加注重艺术实践与艺术创作,用作品说话。从推动“互联网+”的层面看,可以将党员创作作品(音乐、舞蹈、曲艺、美术、电影等)融入到“互联网+党建”联盟平台中,增强党建工作的体验感。

(三)优化层级管理,实现党建工作“一屏通”

“互联网+党建”要优化层级管理。当引入互联网技术后,可以并丰富支部之间的交流渠道。传统的党建组织机构中,其信息交流往往通过文件、会议等进行布置,是自上而下的;而引入互联网因素后,党建工作管理层级更加流畅丰富,校党委、院党总支和学生支部以及支部党员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实际上将传统的党建工作管理层次扁平化了。目前,党建工作需要从“一页通时代”、“一站通时代”向“一屏通时代”转型,即抓住移动终端设备普及的机遇,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党建业务的充分结合。在顶层设计基础上,各高校建立起党务工作的互联网平台,充分汲取时代的特征和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党建工作平台以学校统一规划的APP形式,纳入“互联网+党建”联盟的统一规划管理,逐步探索“平台党建”、“智慧党建”的形式。

图1 “一页通时代”、“一站通时代”的交流形式

图2 “一屏通时代”交流形式

(四)加强队伍建设,建设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党建工作队伍

“互联网+”时代,党务工作者不但需要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在业务能力上更要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够利用互联网阵地开展党务工作。建议在招聘高校党务工作者时加入一些互联网思维的题目,比较全面地选拔出兼具党务知识和互联网思维的工作队伍。同时,笔者认为“互联网+党建”是技术活,以互联网为平台开展党建工作,不是建一个APP,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号那么容易。涉及到技术应用、网络法制、舆论引导、宣传推广、内容更新、系统维护等。因此,在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快速增长的时期,要搞好互联网党务工作培训。目前,在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方面的互联网思维培训逐渐兴起,以“互联网思维”为主题的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不多,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相关培训,如“互联网+”时代,党员的需求是什么;省内以“互联网+”开展的党建实践经验是什么;“互联网+党建”怎么确保信息安全;怎么做好深度宣传传播等等。

“互联网+党建”工作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实践新探索,但是引入“互联网+”工作方法需要有理性考量。首先注重“互联网+党建”中人的主体性。党建工作中引入互联网的力量并不代表党员的主体性将被互联网的技术性取代,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结合,党员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始终是第一位的。其次摆正“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党建工作既要顺势而为,借鉴“互联网+”的工作方法,又要主动占领互联网阵地,演绎好“+互联网”的实践。

[1]陈仁坚,马跃明.党旗,在人才高地飘扬——浙江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综述[J].今日浙江,2010(22).

[2]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3]陈燕红.微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新探[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4).

[4]石羊.信息云时代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N].南方日报,2012-04-19(A03).

[5]王世杰.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创新[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6]苏咏喜.近年来党建信息化研究述评[J].学习月刊,2011(22).

[7]王莲华.创新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基于对全国18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9).

责任编辑:毋斌

D261

A

1674-1676(2016)05-0097-04

柳俊丰(1985-),男,内蒙古赤峰人,浙江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刘彬(1983-),男,河北卢龙人,助理研究员,浙江音乐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互联网+党建党员时代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互联网+党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实践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创新模式研究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龙江县 实行“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