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高钙危象为首发表现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附1例报告)

2016-04-06魏雨田吴乃君金秀平盛佳曦徐莹崔士芳

山东医药 2016年39期
关键词:高钙血症危象弥漫性

魏雨田,吴乃君,金秀平,盛佳曦,徐莹,崔士芳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唐山,邮编063000)



以高钙危象为首发表现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附1例报告)

魏雨田,吴乃君,金秀平,盛佳曦,徐莹,崔士芳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唐山,邮编063000)

目的 总结1例以高钙危象为首发表现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1例高钙危象为首发表现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50岁,因双膝关节疼痛、乏力1个月,伴间断恶心、呕吐20 d,持续性高血钙原因待查入院。入院时查血钙4.63 mmol/L,予对症治疗后出现高钙危象,予大剂量补液、利尿、降钙素及双磷双盐、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等降钙措施后,血钙降至2.54 mmol/L。后连续监测血钙,患者血钙波动于1.75~2.00 mmol/L,甲状腺彩超示双侧腋下多发低回声结节,胸部CT示右肺上叶结节样高密度影,两腋窝及纵隔多发结节灶。行右腋窝肿物切除术,术后淋巴结病理诊断为(右腋窝)淋巴结非霍奇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外活化B细胞来源。予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1周期。随访1年患者血钙正常。结论 以高钙危象为首发表现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主要临床表现为高钙血症,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对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正常且甲状旁腺无明显病变,同时伴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的高钙血症患者,应考虑为恶性肿瘤相关的高钙血症,完善相关检查,尽早明确原发病灶并进行确诊。 对以高钙危象为首发表现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采用手术切除肿瘤并辅以术后CHOP方案化疗疗效满意。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淋巴肿瘤;高钙危象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发病率最高的病理类型,在西方国家占成人NHL的30%~40%,发展中国家比例更高,中国发病率约为50.7%[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迅速肿大的淋巴结,部分患者伴有淋巴结结外病变,临床症状多与肿瘤累及部位有关。本病病程进展迅速,多数患者生存期不足1年。高钙血症是常见的内分泌急症之一,血钙水平可将高钙血症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类[2]。血钙≥2.75 mmol/L时称为高钙血症。血钙≥3.75 mmol/L时称为高钙危象,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及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心律紊乱等一系列临床征象。约90%的高钙血症是由恶性肿瘤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所引起的。目前以高钙危象为首发表现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相关报道较为罕见。2016年1月6日,我们收治了1例以高钙危象为首发表现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现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诊断与治疗经验。

1 资料分析

患者女,50岁,因“双膝关节疼痛、乏力1个月,伴间断恶心、呕吐20 d,持续性高血钙原因待查”于2016年1月6日收入我院。发病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乏力,于当地卫生所静滴头孢类药物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本次入院前20 d因曾牙龈炎自行口服止痛药物,后出现食欲不振,间断恶心、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肉眼血尿,无尿路结石病史,近期无身高变矮,无脸变圆红。入院前1周上述症状持续加重,曾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入院查甲状腺功能为总T31.39 nmol/L、总T476.64 nmol/L、游离T33.68 pmol/L、游离T412.42 pmol/L、促甲状腺素0.860 μIU/m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16.22 IU/m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5.83 IU/mL。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1.77 ng/mJ、甲胎蛋白6.74 ng/mL、糖类抗原153 6.82 U/mL、糖类抗原125 10.75 U/mL、糖类抗原19 923.04 U/mL、糖类抗原 7 240.604 U/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42 mIU/mL、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15.17 μg/L。血钾2.58 mmol/L、血钙3.17 mmmol/L,经补钾、补液、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治疗后,2016年1月3日复查血钙4.01 mmol/L。2016年1月6日复查血钙4.21 mmmol/L,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无类似疾病家族史。入院查体:T 36.2 ℃,P 90次/min,R 29 次/min,BP 136/82 mmHg,右颌下和左腹股沟均可触及约1 cm×1 cm肿大淋巴结,质地中等,活动度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右侧膝关节有弹响,双侧Babinski征阴性、克氏征阴性。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6.6×109/L、红细胞 4.85×1012/L、血红蛋白141 g/L,血小板 221×109/L、淋巴细胞 0.96×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0.77×109/L、嗜酸性粒细胞 0.07×109/L、嗜碱性粒细胞 0.07×109/L。凝血系列检查: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3.1 s,PT-INR 0.99、PT% 10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8.0 s、血浆纤维蛋白原5.35 g/L、血浆凝血酶时间15.8 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2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6 U/L、碱性磷酸酶62 U/L、肌酐107 μmol/L、CO234.2 mmol/L、钾4.26 mmol/L,氯93.8 mmol/L、钙4.63 mmol/L、磷1.18 mmol/L。尿钙:8.65 mmol/L。血气分析结果:pH 7.422,PCO247.5,PO2118.7,Ca2+1.736。予静脉补液、胃复安对症治疗、鲑鱼降钙素50 iu肌注、唑来膦酸钠4 mg静滴抑制骨的吸收,促进尿钙的排泄,降血钙。复查血钙4.52 mmol/L,患者出现呼吸表浅、神志淡漠,进一步血液滤过治疗,予床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后,血钙降至2.54 mmol/L,后间断给予CRRT治疗。2016年1月9日复查血钙1.89 mmol/L,停止CRRT。风湿、免疫系列检查:补体C351.7 mg/dL、补体C413.4 mg/dL、抗链O 72.2 IU/mL 、类风湿因子<20 IU/mL,免疫球蛋白A 72.6 mg/dL、免疫球蛋白E 11.1 IU/mL、免疫球蛋白G 870.0 mg/dL、免疫球蛋白M 68.9 mg/dL、甲状旁腺激素15.49 pg/mL、碱性磷酸酶87 U/L、血沉32 mm/h。降钙素原0.24 ng/mL。病情平稳后于2016年1月11日转内分泌科继续治疗。监测血钙1.75~2.00 mmol/L,乙肝五项检查为HBsAg、抗HBs、HBeAg阳性。血、尿、肾功能检查:血β2微球蛋白3.96 μg/mL、尿β2微球蛋白2.825 μg/mL、总25羟基维生素D720 ng/mL、醛固酮61.74 ng/L、肾素活性5.42 μg/(L·h),醛固酮/肾素比值1.14。甲状腺彩超显示被膜尚光滑,实质回声尚均匀,甲状腺实质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双侧腋下多发低回声结节-肿大淋巴结,边界清,形态规整,皮髓质结构消失,其中右侧腋下较大淋巴结大小约2.63 cm×0.80 cm,左侧腋下较大淋巴结大小约1.69 cm×1.04 cm,CDFI示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胸部CT示右肺上叶结节样高密度影,两腋窝及纵隔多发结节灶,考虑为肿大淋巴结;两侧胸腔积液;两侧胸膜黏连;肝内异常点状钙化;胰腺结构不规整。上腹、下腹、盆腔CT显示胰腺周围软组织密度影伴渗出影;腹膜后、两侧心膈角区及两侧腹股沟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胆囊增大伴阳性结石;肝内钙化灶;左肾囊肿;双肾多发阳性结石;腹盆腔积液;宫颈形态饱满;脾脏及膀胱CT平扫及增强未见异常。全身骨骼ECT显示下颌骨、右侧第1前肋、肩胛骨及坐骨局限性骨盐代谢旺盛。双膝关节核磁共振显示双膝关节胫骨、股骨、腓骨及左膝关节髌骨内多发异常信号,高度怀疑淋巴瘤;双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前后角及外侧半月板前后角损伤(Ⅰ~Ⅱ级);左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信号略高;左膝关节髌上囊少量积液。

于2016年1月15日行右腋窝肿物切除术,淋巴结病理诊断为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CD20、、CD79、PAX5、CD5、CD3、Bcl-2、Bcl-6、C-myc 均呈阳性,CD10、MUM1、CD30、ALK、CyclinD1、CD23、CD21、Cxcl13、CD56、EBV均呈阴性,Ki-67指数60%。镜下可见:送检组织为皮下低增生区、少量骨髓细胞、粒细胞/红细胞降低,散在分布偏成熟阶段粒红系细胞,巨核细胞少见;未见淋巴细胞增多。最终确诊为(右腋窝)淋巴结非霍奇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外活化B细胞来源。予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化疗1周期,病情好转出院。随访1年患者健在,血钙正常。

2 讨论

高钙血症是内分泌科临床较常见的急症之一,当进入细胞外液的钙超过了排出的钙则发生高钙血症。轻度高钙血症为钙2.75~3 mmol/L;中度高钙血症血钙3~3.5 mmol/L;重度高钙血症血钙>3.5 mmol/L,当血钙水平≥3.75 mmol/L时称为高钙危象[3]。引起高钙血症的病因有两大类:PTH依赖性和非PTH依赖性高钙血症。其中最主要的病因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肿瘤性高钙血症,二者约占高钙血症病因的 90%[4]。甲状旁腺疾病(肿瘤或增生)引起甲状旁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多,通过其对骨与肾的作用,致血钙增高,可行甲状旁腺超声及甲状旁腺激素鉴别[5]。若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下或未检测出,则应该考虑肿瘤、药物、某些内分泌疾病、或维生素D中毒等相关疾病[6]。恶性肿瘤患者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仅为10%左右,多见于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血液系统肿瘤、肾癌和前列腺癌,同时,无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也有可能会发生高钙血症。某些类型的B细胞淋巴瘤引起高钙血症实属罕见,仅占1%~2%[7]。其中,弥漫性大B淋巴瘤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B细胞恶性淋巴瘤,可以通过原发淋巴结或原发淋巴结外病变起病。超过50%的患者诊断时有淋巴结外病变侵犯,最常见的淋巴结外病变部位是胃肠道和骨髓。

目前临床普遍认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发生高钙血症的原因是[8]:①局部溶骨性高钙血症,肿瘤细胞通过局部生长、破坏骨质,使过量的钙从骨中动员出来,超过肾脏的排泄水平以及分泌具有溶骨活性的细胞因子,等引起高钙血症。②体液性高钙血症,最主要机制是肿瘤细胞自身可产生升高血钙的体液因子,同时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与PTH受体结合,导致肾脏及胃肠道重吸收钙盐增加,使骨重吸收增加。Jung等[9]报道了1例以高钙血症为疾病首发表现的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患者PTH水平降低且PTHrP水平升高,提示淋巴瘤细胞产生的PTHrP可能是导致高钙血症的机制之一。苏航等[10]研究发现,复发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存在PTHrP、LH-2高表达,可导致患者发生高钙血症,病情急剧恶化,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高钙危象的处理方法[11]主要有:①扩容、利尿纠正脱水,同时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②降钙素及双磷酸盐: 可通过抑制骨的吸收,促进尿钙的排泄,使血钙水平降低。降钙素起效迅速,但作用时间短,且在几小时或几日内出现“逸脱”现象而失效。双磷酸盐起效稍慢,但半衰期长,可与骨矿物质牢固结合,并对磷酸酶裂解作用有抵抗。因此使用降钙素除有效降低血钙水平外,也可以为双磷酸盐起效争取时间,临床上二者常联合应用。③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骨吸收及骨形成、促进肾脏排钙、减少肠道钙的吸收等,降低血清钙离子的水平。除甲状旁腺亢进症外,它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也很有效,还可作为高钙血症病因的鉴别诊断[12]。④血液净化:通过使用低钙或无钙透析液,对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从而对肾功能不全或顽固性的高血钙危象患者,可以迅速降低血钙[13]。

恶性肿瘤相关的高钙血症患者,其中位生存期明显低于其他患者,肿瘤患者若出现高钙血症则提示其预后极差,有报道[14]称,高钙血症出现30 d内患者生存率仅为50%,临床遇到高血钙患者时应首先仔细询问病史, 包括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病因和用药方法, 特别是有无自行购买服用各种含钙制剂史, 如存在以上病史则在停服钙剂后复查血钙。检测血电解质的同时, 应测定血PTH 和24 h尿电解质和肝、肾功能、血常规、血沉等。若血PTH升高或正常, 而尿钙也升高, 就应考虑PTH相关的高钙血症,包括原发性、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及异位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如患者血PTH 降低, 则考虑非PTH相关的高钙血症。从病因上包括肿瘤、维生素D中毒、药物及内分泌疾病。在患者疾病的早期阶段若能够对高钙血症足够重视,尽早明确诊断及完善治疗方案: 高血钙危象患者一般存在严重的脱水,这是威胁其生命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治疗的关键和基础,首先必须用生理盐水扩容,在容量补足的基础上使用速尿,促使尿钙排出,但禁用噻嗪类利尿剂[15 ]。

[1] 徐妍,徐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3):196-200.

[2] 童南伟,邢小平.内科学-内分泌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0-97.

[3] 陈灏珠, 林果为. 实用内科学[M]. 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994-996

[4] 谷伟军.内分泌相关高钙血症的临床对策[J].药品评价,2014,10(1):12-16.

[5] 刘铮,李燕,刘凤奎.全身酸痛伴血钙增高[J].中国医刊,2016,51(1):14-16.

[6] Genzen JR. Hypercalcemic crisis due to vitamin D toxic-ity[J]. Lab Med,2014, 45(2):147-150.

[7] Naik S, Kodali S, Aglleli A, et al. HrrLV-1adult T cell leukemialymphoma presenting with refractory hypercalcemia.cranialneu-ropathy and diagnosis by flow cytometry and cytogenetic findings[J]. Blood, 2007,110(4):3864.

[8] 廖丽昇,郑志海,谢颖,等.以高钙血症为突出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附7例报告)[J].临床血液学,2014,27(7):583-585.

[9] Jung MH, Eun K, Woo JL, et al. Unusual Manifestation of Intravascular Large B Cell Lymphoma:Severe Hypercalcemia with 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J].Cancer Res Treat, 2014,46(3):307-311.

[10] 苏航,达永,肖秀彬,等.灰区淋巴瘤的病理认识与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医刊,2012,47(5):62-64.

[11] 田丹丹,王丽娜,蒋升.原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致高血钙危象诊断及治疗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5,18(36):4479-482.

[12] 梁立新.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八例临床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0,(4):276-277.

[13] Wang CC, Chen YC, Shiang JC, et al. Hypercalcemic crisi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prompt calcium-free hemo dialysis[J].Am J Emerg Med, 2009,27(9):1174.

[14] Iida T, Satoh S, Kaneto H, et al. A case of hypercalcemia associated with 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 produced by the recurrence of B-cell lymphoma of the pancreas[J].Nihon Shokakibyo Gakkai Zasshi, 2014,111(11):2163-2173.

[15] 郑志海,廖丽昇,谢颖,等.1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高钙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6):62-63.

吴乃君(E-mail: naijunwu@sina.com)

10.3969/j.issn.1002-266X.2016.39.018

R589.5

B

1002-266X(2016)39-0056-03

2016-07-06)

猜你喜欢

高钙血症危象弥漫性
恶性肿瘤高钙血症首个临床指南发布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高钙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住院患者高钙血症的病因分析*
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依达拉奉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观察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防治研究进展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探查体会
Bc1-2与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