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高校坭兴陶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2016-04-04文/王

美术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坭兴陶活态传承高校教学

文/王 胤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高校坭兴陶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文/王胤

【摘要】坭兴陶艺术设计是广西乃至全国高校的特色专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与特色性,本文根据归纳分析广西特色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结合坭兴陶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分析广西高校陶艺课程的教学现状,从民族文化元素在器型上的运用、民族文化元素在纹饰上的运用、民族文化元素在创作主题上的创新运用等方面进行探索,引导学生解读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增加民族民间文化的认同,在高校的陶艺教学中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活态的传承,对高校陶艺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坭兴陶;高校教学;活态传承

一、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概述

广西地处我国的南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世居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少数民族。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广西壮族民俗文化绚丽多姿,不仅有各族优美的民歌,还有丰富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独特的铜鼓文化、多样的传统节日、神秘的岩画艺术、美丽的壮锦、苗族的蜡染、水族的藤编、多彩的壮剧傩戏、干栏式木构建筑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元素中包含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和创作形式,不仅为艺术教育提供了精神和人文内涵,还为高校坭兴陶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层次丰富的艺术素材。探讨如何把广西特色民族民间艺术融入高校坭兴陶教学中,使学生接触和解读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增加民族民间文化的认同,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广西高校陶艺课程教学现状

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广西钦州坭兴陶被准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认定为广西最具民族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之一。这种选用钦州特有陶土为原料,经过独特的“窑变”技术的传统烧制技艺具有1300年历史;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重庆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广西高校把本地民族文化资源钦州坭兴陶引入到艺术设计教学中来,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与特色性。高校的教学科研机构通过对坭兴陶的文化、艺术、经济和学生的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达到弘扬广西民俗文化、促进坭兴陶行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近几年,广西多所高校的陶艺课程中设置了钦州坭兴陶的教学,多是从传统工艺和烧制技术上进行教授,把教学重点放在基本的配釉—炼泥—制造—装饰—施釉—烧制等技术环节,教学课时上占用了大量时间,而忽略了设计理念的教育。艺术表现形式上很难摆脱传统的束缚,导致大部分作品停留在具象造型、精美的工艺陶艺范围中,个性风格不明显缺乏深度和广度。在教学上缺乏现代艺术理论课程和观念教育,弱化了广西特色民族文化元素在陶艺教学中渗透。高校的陶艺教学应注重传统结合现代,不仅通过包豪斯作坊式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制作工艺环节上继承传统手法,还要培养学生善于

(三)民族文化元素在创作主题上的创新运用

市场上的坭兴陶在创作主题上大致有以下几种主题。如中国古代人物着装浮雕和装饰、经典名著、岩壁画、图腾等壮族造型主题符号所装饰的青铜礼器型坭兴陶等。题材上多是壮族文化元素,很少体现其他世居的少数民族文化及现代艺术。这种主题创作的设计观念存在一定的弊端,会影响学生们的个性自由发展和新异创作观念,不适合于高校陶艺课程教学。继承传统固然重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因此在高校陶艺课程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创作选题内容。比如瑶族的始祖密洛陀的传说故事、仫佬族英雄人物传说《稼》、毛南族英雄人物传说《谭福旺的传说》《卢道一过堂》、京族英雄人物传说《杜光辉的传说》、侗族歌师传说《石戒福的传说》《吴朝堂的传说》等人物传说。地方传说有京族的《三岛的传说》《花马寨的传说》《月亮山》《飞凤岭的传说》《相思滩》《多达泉》《酒泉》《鸳鸯泉》、侗族的《风雨桥的传说》《遇龙桥》,风物传说有《武士碑》《放鹤亭》《鼓楼的故事》,寺庙传说有《割鼻寺》《新娘庙》,乐器传说有《马骨胡的故事》《芦笙的故事》《铜鼓的传说》《匏琴的来历》,植物传说有《水仙花的来历》《沙田柚的故事》《金笋和银笋》,动物传说有《党鱼的来历》《猫捉老鼠的由来》等创作主题素材。将这些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地方风物传说等以写实和夸张的不同手法在坭兴陶艺术中表现出来,都是主题创作的闪光点。

结语

目前形势下,把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渗透到高校陶艺课程教学中,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以及在各类元素的设计基础上,继承原有的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加强坭兴陶技艺传承教育,弘扬民族文化,创造出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白雅力克.高校陶艺课程教学研究——以坭兴陶为例[J].美术大观,2011(9).

[2]杨建军.把地方特产(坭兴陶)引入艺术素质教育的探索研究[J].科技展望,2015(13).

[3]刘永福.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坭兴陶创作中的运用[J].美术界,2010(7).创新运用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创作和设计。

三、民族文化元素在高校坭兴陶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一)民族文化元素在器型上的运用

传统的钦州坭兴陶多为传统花瓶造型,大致可以分为:几何形体钦州坭兴陶造型、自然形体钦州坭兴陶造型、筋纹器钦州坭兴陶造型、水平壶和茶器造型等。限于传统的设计观念,市场上大部分是传统瓶罐或装饰为主的具象造型,个性造型及新异造型的极少。我们在高校陶艺课程教学中应大胆突破传统造型限制,不能用以上几种传统造型来限制学生创作范围,应该注重造型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多元化创作。比如民族建筑是许多创作者偏爱的创作造型,不仅因为坭兴陶拉坯过程如同建筑过程的层层搭建,更是由于它饱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美的理解。除了民族建筑,民族乐器、民族服饰、民族人物甚至民族民间日用品都是坭兴陶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取民族文化元素创作的切入点。利用高校课程设置的写生、采风等课程机会,布置可以用于创作非传统器型坭兴陶的民族文化元素的田野调查,使得民族文化元素在坭兴陶教学中得到活态传承。

(二)民族文化元素在纹饰上的运用

坭兴陶的外表装饰纹样有图案、文字等。传统的图案多是使用浮雕、线雕直接刻绘花鸟虫鱼、壮锦图案、花山岩画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大部分都是简单的堆砌、抄袭和拓写。在高校坭兴陶教学中,首先可以从传统民族文化中提取设计元素,其次要运用归纳、重构、对称、均衡等图形创意的手段进行纹饰创作,不仅仅包括制作过程中的多种装饰手法,而且也包括烧制结束后的二次加工装饰以及包装。钦州坭兴陶的装饰环节用两种陶土混合装饰制作的作品非常少,与釉色或者其他材质混合搭配装饰的更少。在高校教学中应鼓励同学尝试多种材质来设计与制作,运用多种新异的综合材质的装饰来提高与摆脱传统坭兴陶的单一装饰审美。引导学生把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图案的组织构成形式应用到坭兴陶纹饰创作中。除了直接借鉴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品在坭兴陶装饰创作中的运用,可以刻画一些民间传说、民族文字、民族纹样等内容,也可以运用低温釉将原著的装饰色彩还原,还可以不遵照原著进行加工创作。

【王胤,广西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坭兴陶活态传承高校教学
中职民族陶艺特色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双赢办学的探索
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闽南民间故事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价值与途径研究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在新常态下培养中职学校坭兴陶专业学生成为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