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水彩画的艺术创作

2016-07-14邹继科

美术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作风格水彩画

文/邹继科



浅析水彩画的艺术创作

文/邹继科

【摘要】水彩的优雅、灵动、透明、清新等特质,更能让人体悟到幽深清远、淡泊怡然的神韵。在水彩创作中对作品构图、造型、色彩、意境、用笔、肌理、水分、工具材料的研究掌握,以及对题材内容、形式风格、观念、技法材料等的运用表达作者的艺术论述。

【关键词】水彩画;创作观念;创作风格;创作题材;创作形式;创作技法

水彩画之所以被称为水彩画,就是因为它既有水也有彩。油画有彩无水,中国画有水而彩弱,水彩画则以水为媒介,调和透明的水性颜料在纸本上作画,水和水的交接、色和色的渗透;笔行彩移、水浸彩润,呈现出一种畅然自如的视觉效果。融油画与国画之所长,以自身鲜明的语言体系和审美标准,在画坛上占据应有的一席之地。尤其是它的优雅、灵动、透明、清新等特质,更能让人体悟到幽深清远、淡泊怡然的神韵。

什么是水彩创作语言呢?在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在水彩创作中起类似文学的一切表现手段。具体指的是作者在水彩创作中对作品构图、造型、色彩、意境、用笔、肌理、水分、工具材料的研究掌握等。从大的方面讲究画面的整体视觉效果,小的方面小到局部的笔触、水分以及干湿浓淡。创作语言构成元素由水彩物质材料、技法、表现形式、意象形态、抽象形态和具体形态等语言特征组成。语言表达形式有写实语言、夸张语言、隐喻语言、象征语言等。创作语言是一种通过形象性符号的组合,呈现画面特定状态的视觉效果,具有直接、瞬间、形象等特性。它始终是绘画的骨肉和神经,组成了最坚固的结构材料,也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更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表达思想、进行艺术诠释的最终手段。

创作语言构成绘画艺术中多种可视因素的结构总和。因为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不仅具有表现形式的作用,还承担思想境界升华的功能。因此,绘画语言实际上包含了技巧、形式和思想等几方面的有机融合。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整体。媒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技法,技法是适应于媒材,技法和媒材又同时服务于绘画观念,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对绘画语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广度是检验画家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它由多种要素构成,如点、线、面、色、形、体等包括组成作品所有的其他因素之间互相作用而产生出来的。无论何类画派的艺术家,他们都是借助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完成作品的情感体现。

图1邹继科/打 场 水彩 60cm×108cm

一、水彩创作观念

水彩画以水意的酣畅,色彩的洗练,用笔的洒脱……种种运动和变化与自然保持和谐。这种随机性、抒情性对创作过程的体现,以及它的单纯、透、薄、轻、秀、空、灵等特质,都赋予水彩画以独特的表现力。尤其它的畅快、雅致、灵动等视觉效果,最能使人在静思默想中感悟到那种幽深清远、淡泊自然的东方神韵,并以简略概括的风格引发出如诗如歌的精神意趣。在抒情的作用下,理性的因素淡化,浪漫的情调浓厚。

创作是绘画艺术活动的最高阶段,它能集中体现画家的艺术思想、艺术观念、艺术技巧、艺术境界和综合能力,就绘画创作而言,不论是什么样的方式、手法与艺术观,其总体的要求是:创造新的画面视觉形象、新的艺术表现语言形式,以新颖独特的画面效果展现给观赏者。创作的程序通常是先有体验感悟,继而构思立意,然后挖掘整理素材进行绘画构图设计与制作。绘画创作要求“有感而发”,先有情感与思想,明确想要表达的主题,然后研究如何通过绘画特有的语言、方式和手法表达情感与思想。

观念是指绘画中的思想意识。观念属于一种意识范畴的东西,创作在观念上有具象、抽象、意象三种形态。艺术的创新首先是观念上的飞跃。水彩画创造的观念要强调材料和方法的多样化,注重图式、语言、符号。把握时代审美变化趋势,与时俱进,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乡土。一幅水彩画的最终视觉效果,无论水和色在画面上产生什么样的水迹和色斑,都是靠水的流动和用笔的作用形成。这种流动使其产生了活跃的音韵之律动。水、色的渗化使空间连成一片波流,色彩的冷与暖、明与暗也形成一片波光。如行云流水,灵气空中行。

二、水彩创作风格

水彩画创作的风格有写实、超写实、装饰、写意、表现等。表现当代乡土农民题材的绘画作品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但大体上可分为两种距离和三个视角。“两种距离:一种是远距离,即隔着一定审美距离或按照画家惯用的艺术图式观察和表现农民形象,这种农民形象通常在造型上追求形式表面的美感,但有些程式化;一种是近距离,即不隔着任何审美距离,不参照固定的艺术图式,直接与活生生的农民零距离接触,这种农民形象的造型更加注重表现内在精神的美感,因此也更加逼真动人。三种视角包括仰视、俯视、平视。仰视是把农民作为英雄的偶像,俯视是把农民作为怜悯的对象,平视是把农民作为自己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无论哪一种距离和视角,只要是热心表现当代农民形象的作品,都值得充分肯定,都可能出现佳作。中国农民是智慧的,他们创造着历史,养活着所有的中国公民,还要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农民是非常值得热爱和尊重的人群。真、善、美应该是艺术的主流,艺术是一个作者灵魂的如实再现。”①克里姆特的水彩画具有强烈装饰风格,作品中平面性与单纯性、象征性与装饰性,在画面的构成以及材料肌理的介入成为其个性创作语言的元素。其作品属于意象形态范畴。

水彩创作《打场》(图1)造型严谨、构图饱满、动态自然、色调丰富、视觉中心突出、场景视野开阔。早晨暖黄色的光线和烟雾相互辉映。作品通过描绘藏族农民早晨打青稞的场景,赞美、歌颂伟大的劳动人民,表达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无限敬意之情。在创作过程中,首先从素材收集,到构图、起稿、上色等步骤。在高原早晨祥和的一片金色的晨光中,打青稞农民踏着打麦机的响声节奏,有条不紊地劳动着,从抱谷物者,到打青稞者,到收谷物者……都洋溢着收获的快乐。虽然打谷场烟雾尘埃满天飞,即使戴着口罩和帽子作为保护,也挡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让人陶醉在浓浓香草气味和收获气息中。在作画上运用了冲、破、喷、染等技法,水乳交融,色彩丰富斑斓,谐调统一,背景的烟雾、房墙、木栏的虚实处理恰到好处,更好地、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人民的劳动形象。虽然作品还不够成熟,但在创作的过程充满着激情和自信,对人物的动态、色彩的掌握、水分的控制、肌理的运用能达到一气呵成,在水与色的交融中演绎劳动者情感,像一曲轻快而又乡土情怀十足的乐曲,赞美劳动的诗篇。这就是中国西部高原乡土的人文情怀,高原藏族同胞不畏环境困难、刻苦耐劳、乐观豪迈、从容自信的形象性格深刻地印在我的心中。在早晨阳光映照中,农妇脸上的高原红特别显眼,有高原民族风格的服饰和衣着打扮,在劳动的阳光中犹如高原圣母那般美丽动人。那永远充满笑容的脸上是藏民在高原特殊环境下表现出的自然豁达!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是对高原生活的自信和感恩!

三、水彩创作题材

题材的选择,是绘画创作最应注意的问题之一。水彩画创作的题材有风景画、静物画、人物画、、历史画、政治画、风情画等。乡土创作题材内容上有怀念抒情式、歌颂赞美式、批判革新式等类型,题材主要对某一类事物的描绘多以具象的画貌再现,并且画面强调特定的形象、情节气氛等。我的创作《朝阳》(图2)以乡土、乡村为题材。平稳的构图,丰富的色彩,和谐而富有朝气的暖色调,轻松自如的笔法,以及熟练的技巧结合水与色交融渗化、流动表现充满生机而美丽的乡村,表现劳动人民的朴素、勤劳、善良。画面前景的一群小猪和中景的老房屋是视觉中心,是描绘的主体,细腻的刻画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触。乡村的老房子经历了年代的考验却充满着生机。在朝阳下,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猪正在撒放有玉米的空地上寻食,错落有致,有的在嬉戏,有的在争食,有的用眼睛注视着,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原汁原味的本土农村生活气息。小猪后面是农家的主人,充满善良、慈祥目光的老太婆望着可爱、肥胖的猪开心地露出笑脸。作品中小猪的可爱造型动态、地面上厚重的肌理,都是水与彩干湿结合的效果,水彩的洒、喷……都与不同的表达对象特质而得到显现。老房子上的土墙、砖块、木板车、烟窗、窗台、瓦片都在水与彩的碰撞中形成特有的质感。后面的树林、房子、投影都在早晨阳光的和谐中得到绽放和流露。

四、水彩创作形式

优秀的水彩画作品都有着很高的艺术格调,无论是在形式、结构、技法和内涵方面都是画家根据自己的整体构思和创意作了统筹安排,或营造一种物景,或塑造一种氛围,在艺术体裁中加入更高的“文化含量”,化平凡为神奇,别出心裁,把握时代脉搏,引入了文化特色因素,注重艺术品位和丰富的内涵,从而使作品扣人心弦。拓宽画面的意境和深邃,使画面和谐统一完美,这是水彩画的最高境界,无论是采取具象、抽象或意象艺术形式等,任何一种绘画形式都是在画家动机的控制下,使其达到和谐统一、浑然一体。

形式是指绘画的形状、结构等。在水彩创作中通过平衡、统一、节奏、韵律、黑白、虚头、曲直、方圆等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内容。创作中形式美有黑白美、构成美、肌理材质美、节奏韵律美、视觉中心与整体美、色调协调美、和谐统一美等。在水彩中无论哪一种形式美都不是感官简单再现,而是通过提取概括,归纳生活中的经典形象及有深刻意义的形式内容,并结合不同的意境,用新材料、新技法、新语言样式去创造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只有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才会创作出感人的水彩画作品。

图2邹继科/朝 阳 水彩 60cm×108cm

五、水彩创作技法

水彩技法是画家的基本素养和技巧能力,是绘画中表达的重要语言。马蒂斯说:“谁想献身绘画,谁首先就得通晓语言。”技法掌握运用程度决定着画家的能力素养和才气高低,然而作品的终极效果不仅仅是技法的运用,更重要的是画家精神内涵和艺术修养,无论运用一种或多种技法都要结合作者精神所需表达对象而定。不同技法、材料的使用,有着不同的效果和意味。技法材料是画家风格、艺术面貌、个性及艺术特色的象征或符号,许多中外大家都是通过技法材料的创新和巧妙使用成就了不少经典的作品,达到了后人无法逾越的高峰。水彩画技法概括说,本质的要求是“一次性”。所谓“一次性”指的是在绘制过程中作者把握整体的能力,放笔直取,虽然制作往往从局部开始,但一次性的解决造型、色彩、笔力、水性,从而达到透明、敞亮的画面效果。换句话讲,用笔也好,用水也好,透明也好,用色也好,水彩画所有的美感都可以在一次性中得到体现。作画的过程好比打仗,要稳、准、狠,筹划作战中的各种战略和战术关系,一次击中目标,解决好各种画面的关系。由于水彩的“透”,使纸的表面呈现出纸体肌理的本质美。这种透明感使得自然景色通过画家的再创造,达到更为纯净的理想境界,给人以舒畅和澄澈的心理感受。保持画纸白底光线的高度反射需要水彩画家娴熟的技巧,也使水彩画本身的效果如冬潭积水沉淀净尽。画法上层层叠加,既可以产生微妙的层次,又能保持透气感。

水彩创作技法有干画法、湿画法、干湿结合画法。湿画法包括湿纸法、湿叠法、晕染法。特殊画法有刀刮法、遮挡法、着蜡法、喷水法、揉折法、弹色法、对印法等。漆德琰的水彩创作《高山羚羊》运用对印法的技巧,将其意境、意图通过水色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地上奔跑的羚羊是点睛之笔;张洪亮的创作《阿坝的阳光》具有油画般厚重的视觉效果让人不敢相信是用水彩画出来的,作品构图特别,主体人物突出。水色交织产生出斑驳的肌理效果是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技法和材料上都达到极高的境界,如进口粗纹博更福水彩纸,留白胶巧妙地进行综合运用,进口颜料色彩的饱和度、严谨生动的人物造型、强烈的光线空间及传统美学意境观念,都是作品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官的震撼力。作品用冲色、冲水、刮划、弹色、喷色等技法的巧妙结合,甚至弄破水彩纸表达小孩头顶的白线球的质感。作品不但体现作者对材料及水彩创作语言的熟练程度,更体现出“用尽一切办法表现心中理想效果”的理念,作者对材料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精神让人深感佩服。“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言是成就画家的桥梁。

结语

总之,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水彩艺术创作的论述,结合自己的艺术特色才能创作出更好的水彩作品。在水彩中无论哪一种形式美都不是感官简单再现,而是通过提取概括,归纳生活中的经典形象及有深刻意义的形式内容,并结合不同的意境,用新材料、新技法、新语言样式去创造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只有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观念与技法的结合,才会创作出感人的水彩画作品。

注释:

①范迪安.农民·农民(文献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蒋跃.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东西方绘画的交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邹继科,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创作风格水彩画
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张晓风散文的阅读体会
中国学院派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
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特色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浅谈普契尼歌剧的音乐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