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水彩画绘画语言探究

2016-07-14文/牛

美术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形式语言

文/牛 杰



当代水彩画绘画语言探究

文/牛杰

【摘要】绘画语言的进步带动了当代水彩画的发展,新的表现形式、新的材料带给水彩画更多的可能性。当代水彩画不仅要继承传统绘画精髓,还要重视对绘画语言的实验和创新。

【关键词】当代水彩画;形式语言;材料语言

现代艺术的发展强调实验性和创新性,不同的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都在探讨和尝试绘画的新表现语言,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给绘画语言的表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在现代艺术的影响下,人们的艺术观念和审美价值也发生了转变,不再局限于对客观世界的描写和再现,也不再遵循一脉相传的传统观念与绘画语言的形式法则,取而代之的是对新表现形式、新绘画语言的关注。

当代水彩画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艺术家尝试运用新观念、新材料等来拓展水彩绘画语言。新的形式介入、新的材料融合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水彩的束缚,为画面带来了活力。文章将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对当代水彩绘画语言的拓展。

一、形式语言在当代水彩画中的“新解”

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对绘画表现语言提出一种观点为“有意味的形式”,是指在绘画创作中对各种绘画形式元素的纯理性的组织、构成和关照,是画家绘画中表现客观事物的点、线、面、色彩、明暗等艺术形式。

“艺术家的工作就是通过对不同绘画语言进行组合实验,来寻找出艺术规律,创造出能感动观者的艺术形式。”

图1

在当代语境下,绘画中点、线、面、色块等单纯的形式语言不再是传统造型的塑造元素,它们成为了画面的主体。在艺术家的组合排列中,碰撞出不同的美感,展现出绘画的趣味性。

当代水彩画在形式语言上趋近装饰性、趣味性。在《他们的故事》系列作品中(图1),画家杜萍尝试将身边的事物以简单的几何形归纳概括,透过对物体的摆放,将画面中点、线、面等元素充分地调动起来。在形式语言的组合中,线与面时而分离、时而相交;面与面时而重叠、时而互补。画家在有序经营着点、线、面的位置,合理地安排着黑与白的空间,努力尝试达到画面的平衡、和谐。

当代水彩画出现了更多装饰和抽象等表现形式的现代主义绘画。他们的关注点是画面中点、线、面的有秩序安排,而非物象本身固有的属性。尝试直接以点、线、色块、构图等形式来表达感情,抽取绘画内在的精神符号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创作中,艺术家通过对最基本形式语言的排列重组,建立起一个有序的视觉结构和节奏关系,以平面性、概括性的绘画方式来表现立体的、多维性的生活形象。艺术家在创造画面新空间的同时传达着自己主观的创作情绪,通过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物象之间的关联,这种呈现已经超越了真实的视觉审美属性。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创作的主观能动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材料语言对当代水彩绘画语言的拓展

进入新世纪以后,艺术家在绘画领域中对材料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使材料艺术逐渐发展成为新的艺术主题。人们对材料艺术的认识也从关注材料的技术运用转向为材料本体的美学意义和当代人文价值的探究。艺术家不仅把材料作为艺术创作中承接技术与思想的角色,而且把材料逐步演化为绘画语言的主体,从而实现材料自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家观念价值的有机结合。

在现代艺术影响下,艺术家的创造力被不断地拓展和丰富。水彩画逐渐演变为水性综合材料绘画,实物拼贴、照片转印等一些看似跟绘画无关的材料被艺术家用在画面中进行实验并创造出艺术的美感,绘画已经不满足在二维平面内创作,开始拓展到多维的立体空间。我们不妨查阅一下历史上现代西方艺术家,如塔皮埃斯将各种非绘画性材料(如沙、土等生活用品)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使它们成为艺术作品的合理组成部分。劳申伯格通过实物与手绘结合的方式,把废弃的物品拼贴组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混合艺术”,艺术家在大量的实验后,赋予材料和绘画新的解读,引发了艺术语言的变革。画家段国锋创作的系列作品(图2),就是将水彩和实物拼贴进行有机结合,构架出画面强烈的形式感。

艺术家对拼贴语言的探索,使水彩画中传统的空间意识得到了彻底的解放,传统绘画只关注画面的形体空间、物体的光影明暗等方面,而现代绘画关注点则转移到点、线、面形式构成的探索,以及各种不同材质质地、形态、叠错关系、节奏感等方面。物象在艺术创作中进行抽象处理,摆脱了水彩画中被动的模仿思路。通过拼贴的方式,将传统水彩画与当代艺术之间进行了有机的链接,而这个连接点正是绘画艺术从形式到精神突破的契机。

图2

拼贴语言的实践介入到水彩画中,使我们摆脱水彩画传统艺术形式的束缚,材料语言在传统和当代不同的语境转化中寻找突破口。改变传统水彩画的规则,使作品以新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同时,拼贴语言也是要服务于作品的表现主题;拼贴材料的选择与水性颜料的融合也要恰如其分,因为它们承载着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观念,体现了创作者的精神指向。经过艺术创造的加工,看似普通的材料被画面赋予了新的涵义。

图3

画家邵昱皓的作品《存在的意义》(图3)也诠释了拼贴语言在当代水彩画中的运用。他在画面中运用了宣纸、卫生纸等材料进行自由的拼贴组合。纸质材料在画面上时而完整、时而零碎、时而褶皱、时而平坦。画家反复推敲贴纸的形状和位置,再通过水彩和胶质材料的渲染,使拼贴语言很好地融入到整体画面。斑驳的宣纸上水彩颜色巧妙绽开,纸与纸之间相互洇渗的偶然效果,都是拼贴实验的呈现。画家经过多次的尝试,获得了自己心中满意的抽象形式。拼贴材料成为了水彩画中的主体,而艺术家成为了创造者,将每一次思考的效果和实践的经验转化成画面中艺术的积淀,艺术家在反复的实验中见证了绘画作品的诞生。

结语

当代水彩艺术语言从观念到技术都在不断地寻求创新,新观念、新材料的介入为水彩绘画语言和表现风格的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代水彩发展要借鉴其他画种语言进行多种媒材的试验探索,努力摆脱传统艺术形式的束缚,在保持水彩画本体语言的独特性和趣味性的前提下,通过现代观念与新的材料手段,注入强烈的时代元素,赋予水彩画更加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现代社会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蒋跃.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东西方绘画的交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汪晓曙.绘画语言论[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9.

[3]邵力华.材料与图式:中国绘画及其图式的发生与演变[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牛杰,四川理工学院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形式语言
浅析赖特作品中的形式语言设计手法
视觉传达设计中综合材料的运用研究
风景写生感悟
浅析野兽派的艺术影响
浅析陕西土布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浅析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蒙克的油画形式语言分析
论中国当代意象风景油画的形式语言
浅析信息可视化在用户体验研究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