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竞赛课留下的遗憾
2016-03-31尚代春
尚代春
一堂竞赛课留下的遗憾
尚代春
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
某县举行道德主题班队活动课竞赛,20余堂课先后亮相。各校使出浑身解数,都想一举夺冠。一所城区初中选取的授课内容是“团结合作力量大”,设计了一个游戏:把汤勺装上了很长的勺柄,让5名学生围成一个大圈用长柄勺子喝饮料。勺柄太长,同学之间彼此帮忙,最后才喝到饮料。结论是: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克服困难。课毕,师生扬长而去,地面留下了很多洒落的饮料和空瓶。
无独有偶。另一所城区小学选取的授课内容也是“团结合作”,设计的游戏是:学生单手剥橘子。经过实践,学生发现单手剥橘子没速度,没质量,双手剥橘子则得心应手。结论是:团结力量大,合作很重要。课毕,师生鱼贯出场,遗落在地面上的橘子皮显得格外刺眼。
那次我是评委之一,刚好两堂课都轮到我点评。我直言不讳地说:以上这两堂课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主题鲜明,流程清晰。但是,两堂课都留下了遗憾。
两堂课的主题都是“团结协作”,课堂设计好,老师素质高,学生配合积极,看起来很完美。但是,散落在地面的饮料瓶和橘子皮告诉我们,这课堂最宝贵的东西丢失了。我们上道德主题班会课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完成一堂课,去摘取一个好的奖项?还是去真正让课堂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洗礼?这两堂课,如果老师能启发学生把地上的饮料瓶和橘子皮捡起,或者老师自己把饮料瓶和橘子皮捡拾起来,用行动去教育和影响学生,那这样的课就真正成功了。第二、我们举行主题班会课时,设计的游戏活动能不能更接近孩子的实际生活?游戏活动是否需要挖空心思求大、求美、求新、求奇呢?平时我们喝饮料用得着那么长柄的勺子吗?我们吃橘子会单手剥皮吗?
我重点举荐地处农村的乌鸦学校的一堂比赛课:该课的主题是“文明礼貌”,课堂设计的游戏是“乡村老大爷进城问路”,学生上台即兴表演:一位没有礼貌的学生在老大爷问路时表现得缺少素养;另外一位小朋友面对大爷的询问,则亲切有礼,受到大爷的表扬。这样的游戏活动,孩子们一看就懂,也可能有类似经历,所以感触颇深,铭记在心。课堂虽朴素却很有生命力,因为它可亲、可信、可学。特别可贵的是,下课时,授课老师把讲台上的教鞭和黑板擦摆放整齐,并提醒学生要把课桌、椅子摆整齐。
道德主题班队会,无论其是常态课还是竞赛课、公开课、示范课,都要找准出发点和落脚点。道德是什么?道德是心灵的契约,是发自内心的约束,是一种自觉和习惯,更是一种从心底里散发出来的最朴实、最真挚的人性光辉。
道德与功利是一对矛盾体,那种刻意“放大”游戏、只为追求拿奖的“作秀”课堂,不值得推崇。其实校园里的每一面墙壁、每一棵花草、课堂的每一个细节都有育人功能,老师只需稍加留意便可即拿即用。一切的道德教化,最终都要落到生活中去,那些取自生活中的素材最可亲,它们,最应该成为道德主题班队会的主角。
(作者单位:龙山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