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土家族文化数字化传承问题管窥——以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为例

2016-03-31高卫华梁春晴

新闻爱好者 2016年2期
关键词:传承

□高卫华 梁春晴



新媒体时代土家族文化数字化传承问题管窥——以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为例

□高卫华梁春晴

【摘要】大数字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少数民族地区为适应发展需求,不断探寻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载体,其数字化路径愈来愈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现代传播的新兴力量。但由于民族地区数字化建设不足,民族文化传承存在数字化水平偏低、栏目制作被“简化”、受众可接受程度有限等问题。恩施州巴东县土家族文化数字化传承问题的调研说明,要搞好数字化传承应当:构建动态网络,创新特色数字传承模式;文化细分,依内容选择传承方式;多平台联动,扩展数字化传承场域。

【关键词】土家族文化;传承;数字存储技术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数字技术运用浪潮,促进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迁,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带来新的路径。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民族文化传承,运用数字化技术,打破了空间、时间限制,推进了多民族文化交流;扩大了传承群体,传播了土家族文化。但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数字化传承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在数字化过程中保护恩施土家族文化的独特内涵,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本文选择数字化技术运用具有代表性的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为个案,探究巴东数字化传承模式,分析土家族文化数字化传承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少数民族数字化传承发展的建议。

一、巴东土家族文化传承现状

(一)巴东县土家族文化资源丰厚

巴东县位于湖北恩施的东北部,历史悠久,山水秀丽,巴楚文化和巴蜀文化在此交会融合,造就了巴东深厚的文化底蕴。巴东县土家族占全县总人口的43%,土家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9%。当地土家族文化内容丰富,地方戏曲、土家舞蹈、山歌号子、民间文学、土家族历史遗迹等形式多样。巴东峡江纤夫号子、巴东土家撒叶儿嗬、巴东堂戏、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等一大批优秀文化遗产先后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其中又以撒叶儿嗬、纤夫号子等最负盛名。撒叶儿嗬,又叫丧鼓舞,反映土家族人民热热闹闹陪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的千古风习,体现了土家人正视死亡、乐观豪迈的民族性格。2010年,中央电视台青歌赛原生态唱法总决赛,撒叶儿嗬组合《撒叶儿嗬》获比赛金奖,同时将巴东撒叶儿嗬传播到全国全世界。纤夫号子是巴东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是长江沿岸文化的一块瑰宝。2009年纤夫号子登上中央电视台农民春晚的舞台,2012年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实特别节目《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秘境巴东》,再次展示了纤夫号子与纤夫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土家族织锦技术、盐池河巴人文化遗址等都是巴东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巴东文化传承的数字技术应用现状

1.数字技术逐渐引入,类型日趋丰富

目前,巴东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承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传统影像技术和新兴技术。

传统影像技术是目前土家族文化数字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其中主要包括电视节目和光盘两个部分。近年来,巴东电视台在传承土家族文化方面独立完成文化类节目《三峡人家》《八百里巴东》《巴山讲坛》《寻找民间艺术大师》《收藏古玩——留住岁月》等,影像直观地展示了巴东地区的历史人文和民风民俗。巴东县位于三峡库区上游,从20世纪90年代三峡库区移民时,博物馆就对库区周边文物进行拍摄照片与视频,刻录光盘留存,这批光盘是巴东县老县城物质文化传承的载体。巴东县特色剧目——堂戏也用光盘予以存留,文化馆组织堂戏传承人进行文化展演,并与电视台合作记录了二十多部堂戏剧目。

新兴技术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幻影成像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系统两个方面。巴东博物馆采用较为先进的幻影成像技术,复原北宋时期巴东地区的县衙,并计划陆续引进新型数字化技术,完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物品、人、舞蹈、戏曲、文字、音乐等向数字化音频视频的转换,各种形态组合后存储在数据库中,对于较易消失的巴东地区民间动态文化予以积极保存。

2.文化传承群体扩大,打破时空与代际局限

文化工业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传播形态与效果,媒介文化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得到更迅速、更广泛的传播,使远距离的文化传播成为可能。[1]数字化技术的使用与更新,使得巴东县土家族文化突破过去小群体范围传播,地域局限渐趋弱化。巴东电视台与新媒体“巴东网络电视”“长江巴东网”融合,节目制作互通合作,大批土家族特色节目以视音频的形式呈现。“巴东网络电视”上线,为受众提供了更自由的媒介接触方式,网络平台随时随地地观看、点评、转发、推荐等功能,既增加了传受双方的互动性,又提高了受众对文化传播活动的参与性。网络视频、微博等新媒体技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本地受众能轻松接收信息,另一方面巴东县以外的受众也有机会网上观摩。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途径,数字媒介使得受众更易受到土家族文化的熏陶。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家族代际传承占据重要地位,巴东县土家族文化传承一定程度上也依赖家族代际传播。民族文化中关乎衣、食、住、行等民俗内容,大都通过家族日常生活或节庆活动实现代代相传。而今,数字化传承方式打破了代际传承的局限。一方面,受众在“巴东网络电视”“长江巴东网”可以随时点播有关土家族节庆民俗文化的节目,突破了土家族节庆活动的时间局限和特殊民俗活动的地域局限。另一方面,网络受众可以不分年龄大小利用数字化技术了解、传播土家族文化,而在这一过程中家族长辈不再占据绝对主动性。

3.多主体通力合作,多种传承方式共同发展

数字媒体的介入将巴东县土家族文化传承由以人为主体的时代带入了技术主导时代。依靠数字化技术传承不是对传统传承方式的摒弃,而是数字化传承和传统传承的交融。数字技术的引入打破了文化传播中政府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巴东县各有关部门由过去的以文化为主导独立开展工作,转变为一方提供数字技术、一方提供文化内容的合作模式。走访巴东县文化体育局、博物馆、文化馆、民族宗教事务局、电视台等部门了解到,巴东县土家族文化传承工作主要呈现县内相关部门合作和县内县外合作两种模式。

表1:巴东县各相关单位合作制作节目表

巴东县电视台是土家族文化数字化传承的主力军,通过与其他文化部门的合作,打造了一系列数字化形式的文化节目,扩大了巴东土家族文化的传播范围,吸引了更多受众关注(见表1)。近年来,巴东县土家族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加,既促进了地区间跨文化交流,拓展了巴东土家族文化的展示平台,又为巴东提供了更多技术和人才支持。巴东县文化馆使用湖北省非遗中心统一提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系统,将州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以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的形式分类录入,其记录和保护呈现出较强的技术性与科学性。此外还有协助湖北电视台拍摄《三峡船工》、协助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拍摄《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秘境巴东》等合作形式。

二、巴东土家族文化数字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运用单一,数字化传承理念知晓度较低

巴东县虽已采用数字技术传播土家族文化,但仍存在数字技术应用类型单一等问题。目前,巴东县博物馆的主要数字技术是电子照片与视频,博物馆没有自己的网站,尚未利用土家族起源地优势建立土家族文化数字博物馆。巴东县文化馆除了使用非遗数据库,其他仍以光盘资料为主。同时,已有数字化技术未充分利用也是发展的障碍之一。数字化博物馆应该具备的条件一是数字化,二是要对外展示。数字化博物馆的基础是博物馆数字化,也就是说要建立数字化博物馆,首先要实现博物馆数字化。但实现了博物馆数字化并不代表就建立了数字化博物馆,它还必须对外开放展示。[2]巴东旧县坪幻影成像技术并未在博物馆中开放,原因不外乎成本高、专业技术人员缺失等因素,而资金、人才在幻影成像技术运行中缺一不可,因此,幻影成像技术并未被纳入博物馆的日常运行工作。巴东县文化馆非遗数据库软件目前还处在试点运行阶段,技术不成熟,系统未对外开放,这使得非遗数据库成了一座技术“围城”,无法充分利用先进数字技术的传播,其效果自然也随之大打折扣。

(二)数字存储技术有简化土家族文化的倾向

运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介入土家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是巴东文化传承的工作方向。那么,数字化传承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能否保持土家族文化的原汁原味?调研问卷数据显示,巴东县群众知晓度最高的数字化传承方式为网络(75.5%)和广播电视(62.7%)。①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受到制作经费、设备、时长、收视率及编导人员对土家族文化的了解等诸多限制,呈现在荧屏上的土家族文化通常都是经过筛选与加工的,技术选择的内容由于远离了其原初形态而使文化信息未经解释的原本性丧失[3],这种加工的电视节目不能完整地再现土家族文化。巴东县电视台制作的原创节目《寻访民间艺术大师》,本应更多涉及传承人生活场景、如何教授徒弟、传承人背后的故事等,但为了收视率和传承基地建设的号召,拍摄地点选在太叽头中学操场,临时安排传承人教授学生纤夫号子。脱离特定的人文自然环境,简单化的主观处理,纤夫号子所体现的文化精神则难以存在,不仅无法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全貌,更无法把握其文化内涵,仅依靠一些“华彩”片段满足电视机前观众的好奇心理,缺少深度的研究、琢磨、把玩、回味,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愿望更是一种奢谈。[4]“巴东堂戏”的拍摄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其初衷是为了数字化保存和传扬,但由于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文化馆只能选择适合舞台表演的剧目来记录,加上演员大多来自民间,面对镜头难以呈现无拘无束的自在状态,影响了数字化资料对巴东堂戏精髓的记录。

(三)传承力度不足,受众可接受程度有限

巴东电视台土家族文化节目的制作困难重重。一方面,电视台注重对土家族文化的传播,但其内容大多是经常可见的传统民俗文化,以土家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专栏节目并未常设。“民族文化类节目通常只是偶尔的一点内容,都是以临时性、穿插式地方式出现。以前在《三峡人家》和《一周播报》两个栏目中偶尔会有土家族文化的内容,而且很多内容都是以大型节庆或文化活动为契机,采用新闻报道类的方式来进行记录的”。②另一方面,与文化部门合作制作节目,由于各方侧重点不同,导致节目不能完整地反映当地文化,这也易造成巴东土家族文化的电视媒体传承力度不足等问题。

群众的广泛参与对于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力。从问卷调查中发现,巴东受众的数字化传承接受程度不高。77%的受访群众认为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承的方式主要是网络;64%认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广播电视。了解其他数字化传承方式的比例都在50%以下(见表2)。接触相关网站了解民族文化内容是最主要的方式,但这部分民众只占总调查数据的50%(见表3)。认为土家族文化数字化传承有意义、值得推广的民众占55.9%,20.6%的民众认为土家族文化数字化的传承效果不确定或传承效果不好,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见表4)。

表2:巴东民众对本县数字化传承方式了解情况图

表3:巴东民众对数字化传承方式的接触情况图

表4:巴东民众对数字化传承方式的态度情况图

三、巴东土家族文化数字化传承发展的建议

(一)构建动态网络,创新特色数字传承模式

1.建设土家族文化数字博物馆

目前数字博物馆建设在全国各地稳步推进,大批优秀数字博物馆上线。数字博物馆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随时随地感受历史遗迹,帮助历史文物抵御时间侵蚀。巴东利用自身优势构建“土家族文化数字博物馆”迫在眉睫。“数字实物馆”与传统实物展览的最大不同就是其展览方式和展览效果,通过数字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地观看,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免费的巴东数字博物馆的建成,较低的进入门槛将大幅提升当地群众对文化数字化传承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2.构建土家族文化传承全局性动态网站

借助网站,结合数字电视、音频播放、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吸引巴东群众和其他地区群众对土家族文化的更多关注。网络媒体运用的便捷性与包容性,能用最少的资金与人才投入带来最大的传播效果,减少资金、人才等因素对数字技术运用的限制。网站建设,必须保证更新速度,即动态性;同时注重传播内容的全局性,不仅推送新近的文化活动,还应适时推送巴东文化历史及未来文化传承的发展方向等。

(二)文化细分,依内容选择传承方式

文化内容既凝结着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淀,又反映了时代给现实生活带来的变化。不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都是土家族祖先遗留的财富。采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传承,是用现代意识观照和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借助新技术寻找民族文化生存的空间与潜在价值。巴东文化资源丰富,数字化传承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对现有文化资源的细分,根据不同文化属性与类别选择适宜的传承方式。

巴东文化资源涉及文学作品、戏剧、音乐、舞蹈、传统美术、技艺、医药、饮食等多方面,调研发现,巴东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管理库将文化资源按类别整理保存,为后期文化传承发展奠定了基础。巴东县广播电视台作为当地文化数字化传承的重要平台,需要设置专门的文化类节目。目前插播杂糅的呈现方式,无法显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也难以考量数字化呈现的传承效果。巴东县唯一的门户网站“长江巴东网”也需要细分民族文化板块,做到比其他平台更加精细。

(三)多平台联动,扩展数字化传承场域

借助媒体、政府、企业等多平台通力合作,扩展数字化传承场域,提高数字化传承的影响力和传承效果。首先,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节目生产制作、内容传播的融合,发挥不同媒体的优势,打造土家族文化传播的全媒体平台。其次,政府文化部门、学校与媒体加强合作交流。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数字化意识和文化传承意识,营造良好的土家族文化数字化传承氛围,为土家族文化数字化传承出谋献策。再次,实现媒体与企业、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为数字化传承工作集聚更多的财力、人力与物力。文化企业通过销售文化衍生产品获得收益,而消费者在购买相关文化产品的同时,间接扩大了传承群体。这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种成功的营销方式,对于土家族文化传承建设工作而言也提供了必需的经济支持。巴东政府和文化企业合作,政府部门引导企业采用数字技术对文化产品及其文化内涵进行宣传,通过拍摄文化宣传片、策划大型民族文化活动等方式,吸引多方组织采用数字化传承方式扩展巴东土家族文化的传承场域。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编号12﹠ZD018)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调研组于2014年8月在巴东县城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83份,有效问卷561份。

②2014年7月20日,调研组在巴东县广播电视台对巴东电视台评论部主任廖祥文进行访谈。

参考文献:

[1]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144.

[2]王裕昌.浅谈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J].甘肃科技,2010(5).

[3]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35.

[4]龙丽双.传承还是消解——大众传媒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问题与思考[J].新闻界,2013(8).

(高卫华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梁春晴为中南民族大学2013级传播学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传承
锤子下的精彩,浅谈手工银器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弋阳腔教学与传承的探索
课堂实践与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