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2016-03-30唐洁琼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学误区数学课堂高中

唐洁琼

摘 要: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课堂教学理念,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高中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透彻,课堂教学也因此存在一些误区. 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走出课堂教学误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误区;高中

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的途径. 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啰唆讲解、效率低下”的现象,而是应该亡羊补牢,采取高效的教学措施,切实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虽然不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但是由于受应试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深,课堂教学质量依然低下.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教师并没有根据班级学生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盲目采用新型教学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这需要引起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下面,笔者就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两大主要误区进行阐述,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便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提高合作教学的质量

新课标下倡导的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讨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但是,部分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形式主义的现象,如合作讨论的问题并没有价值、课堂讨论的次数过多、课堂讨论的任务内容不明确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通常情况下,当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之后,所有学生便开始进行讨论,整个课堂气氛表面看起非常活跃;当教师要求学生停止讨论之后,学生间的讨论便戛然而止. 但是,在合作讨论的实际过程中,常常是学习成绩较好和思想较为活跃的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只是扮演听客的角色,从而难以真正达到课堂合作讨论教学的目的. 因此,为了走出合作教学的误区,我们需要采取下列几项策略:

(一)采用灵活的讨论形式,避免“一刀切”的小组形式

在当前新课程深化改革过程中所应用的教材,其编写了“留空”、“观察”、“数学活动”等课程内容,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探究学习来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扩散. 因此,在高中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便可以从这些教学内容入手,但应该避免合作教学的误区,即采取一刀切、一风吹的讨论,转而引导学生采取灵活的讨论形式.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备课时间,对不同的数学问题设置多种讨论形式.

例如:在学习《函数》时,教师便可以根据函数的性质,提出“y=3”是函数吗?首先教师组织所有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点独立思考这个问题,再采用抽签的形式让抽到的学生来谈谈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再让其他学生对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所提出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合作讨论,并达成小组意见;最后教师统一进行讲解,让各个小组的代表起来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对其进行合理点拨. 通过采取灵活的讨论形式,有利于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教师介入应“精”而“少”,为学生更好合作做铺垫

为了有效避免高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陷入有“形”无“实”的误区中,便需要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及时掌握学生合作讨论的动态,以便合理利用课堂生成,成就精彩课堂. 其中,当学生在合作讨论过程中遇到有难度的问题时,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引导,而并不是让学生放置不理. 但是,在教师引导过程中,需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辨、探究,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圆的方程》时,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总结直线方程有几种表达式,以此引出常见曲线——圆的方程的教学内容;其次,让各个小组讨论下列几个方程是否表示圆,如果是,请小组代表起来说出圆心和半径:

在各个小组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部分出现争议的小组进行引导,帮助这个小组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 避免直接将正确答案告知小组学生,从而让小组学生失去合作讨论的机会,让小组学生能够在讨论过程中更加灵活地掌握圆的方程的相关知识.

(三)采取合理的评价策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为了有效避免合作教学过程中的误区,需要教师对学生合作讨论的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其中,首先教师应该在尊重和关爱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评价,让学生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其次,教师在对学生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需要选择合理的时间,尽量使用较为委婉的评价语言,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心理上接受教师的评语. 但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采取技巧性的评价,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合作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对数函数》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画出指数函数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象,当学生画出正确的图象时,教师便可以进行表扬;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也不直接否定其答案,而是在学生所画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纠正,帮助学生画出正确的图象.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正确地认识自我,更加全面地理解自己对对数函数定义的掌握程度.

走出课堂提问的误区,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

在传统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从而也导致“满堂问”的课堂教学问题出现.其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连续性提问,或者填空问、自问自答. 这些提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进而影响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这不符合当前高中数学新课标的要求.

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是结合教材内容,找准合理的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为主要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其二是,让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真正掌握相关数学知识,有所感悟;其三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其学习动机需要加强,学习情绪需要调节的时候,便可以进行合理提问;其四是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坚持“精”和“准”的原则,让提出的问题内容明确合理. 只有教师提问做到上述几点,才能够真正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等差数列的知识点,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观察下列三组数据的共同点:

2. 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n+1,该数列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

通过提出上述两个问题,让学生经过思考之后更加灵活地掌握等差数列的公差和通项公式,从而真正提高等差数列这堂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误区,严重影响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要求,便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数学课堂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新课程深化改革的道路长而弯曲,需要教师任重而道远,不断摸索前进.

猜你喜欢

教学误区数学课堂高中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
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