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SI数据库的广东重点建设高校科研竞争力计量分析

2016-03-30丰国政

高教探索 2016年3期
关键词:计量分析

丰国政

摘要:文章以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ESI数据来源为基础,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构建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广东省整体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的7所高校的科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客观反映了广东重点建设高校科研竞争力在全球学术机构和中国大陆高校中的相对位置。广东重点建设高校要重视ESI评价指标,提高论文数量和质量,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关键词:ESI;科研竞争力;高水平大学;计量分析

一、引言

2015年4月,广东省启动建设高水平大学战略,“广东力争用5~10年时间,建成若干所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力的大学,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特色重点学科”[1]。经严格择优遴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3]广东建设高水平大学战略适时顺应了国家“双一流”战略走向。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离不开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支撑和带动。目前全球知名高校和评估机构都普遍采用ESI数据分析科研绩效,评价衡定学科实力。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许多大学将进入ESI全球1%的学科数量作为发展目标之一。近年来,我国多个省市陆续启动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评审中,ESI开始被采纳作为评价大学科研能力和学术声誉的重要标志。华南师范大学在制定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划时明确规定了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的数量目标[4]。南京师范大学专门制定《ESI学科排名提升计划(2015-2020年)》,从政策导向、人才引进和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支持。[5]

二、科研竞争力分析的数据来源和指标体系

(一)数据来源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即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研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ESI是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每两个月更新一次,针对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等22 个学科领域,从引文分析的角度分别对学术机构、国家(地区)、论文和期刊的论文产出和影响力进行排名,是现今权威的科学计量和评价工具。[6]ESI 数据库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国际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本文选取广东整体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7所高校为研究对象,提取ESI中从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主要指标及其概念说明见表1。为了便于比较分析,文中部分图表选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国大陆一流大学作为参照。

(二)指标体系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在《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中选取科研生产力、影响力、创新力和发展力作为衡量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竞争力的重要指标[7]。ESI是深度分析型研究工具,它提供的高校论文产出和被引次数排名,是衡量科研绩效和学科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在ESI基础上,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以科研竞争力分析为切入点,选取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作为一级指标,对接ESI相关数据,与国际上其它学术机构或学科领域进行同型比较,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方法,能够全面反映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综合实力。在一级指标之下再提取ESI相应的二级指标作为引证支撑,共同构成高校科研竞争力计量分析指标体系,详见图1。科研生产力选取ESI 收录的近10~11年论文数作为二级指标。ESI 收录的论文都是来自国际知名期刊,论文质量较高,在相应学科领域有显著影响,能够客观反映一所大学及其学科对全球学术交流的贡献;科研影响力选取进入ESI排名的学科数、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的占有率等3个指标来衡量,一所高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越多,表明其学科建设覆盖面广,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论文的参考价值和影响力越大,高被引论文的占有率比值越高说明学科影响力越大;科研创新力选取ESI热门论文数作为二级指标,热门论文反映的是一个学术机构或学科研究成果的前沿性和创新性;科研发展力以高水平论文和学科排名百分位作为衡量指标。高水平论文数既是一个研究机构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的表征,同时也是其科研发展力的重要基础,高水平论文数量越多说明一个学术机构的科研后劲越足,在今后有可能产出更多的高质量论文。某学科排名百分位数值越小,表明该学科在全球同类学科中排名越靠前,学科竞争力越大,并且具有持续保持其优势学科的研究实力和基础。

图1高校科研竞争力指标体系

三、广东重点建设大学科研竞争力的数据分析

(一)广东高水平大学科研竞争力稳步提升

2015年11月更新的ESI数据显示,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术机构共计4959家,其中高校有1800多所。广东整体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的7所高校均有学科进入ESI前1%(见表4)。近年来,广东重点建设高校进入ESI的学科领域数和各学科领域的排名总体呈上升趋势,论文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山大学有17个学科进行ESI,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三名,表现抢眼;华南理工大学有6个学科进行ESI,在理工类大学中名列前茅。广东这两所“985高校”,代表高水平大学的第一梯队。在“211高校”中,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有4个学科进入ESI,与2013、2014年相比均有进步。从表2、表3可知,广东7所高校的论文产出和被引次数逐年上升,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进步幅度较大。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中山大学ESI论文数达20248篇,被引122849次,其临床医学、化学进入ESI排名前千分之一,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华南理工大学论文数达10740篇,被引59990次,其工程学进入该领域ESI排名前千分之一行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代表了广东重点建设高校的领先地位,其它5所高校总体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科研竞争力指标在同类型高校排名处于中上游位置。endprint

表2广东7所重点建设高校ESI论文数趋势图

表3广东7所重点建设高校ESI论文被引次数趋势图

(二)广东重点建设高校的科研生产力具有发展潜力

广东进入ESI排名的重点建设高校,2005-2015年间的论文总数见表4。中山大学论文总数为31122篇,华南理工大学论文总数为16680篇。这两所“985高校”论文总量均在10000 篇以上,位居中国大陆高校前列,科研生产力优势明显,代表了广东高校的领先力量。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论文总数都在6000篇以上,处于中国大陆百强高校中游位置,具有一定的整体优势。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分别发表4799篇、3044篇论文,显示了一定的科研实力。近10年来,广东高校的学术论文和被引次数逐年增长,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广东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推进,各高校在经费投入、建设一流学科、引育高端人才、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将有更大的力度,广东重点建设高校的科研生产力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更好的历史机遇。

(三)广东重点建设高校的科研影响力层级明显

广东7所重点建设高校的ESI学科数、论文总数、被引次数和全球排名等指标见表4,为方便综合比较分析,表中选取了我国位居前列的高校作为参照。前5位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其中前3位高校论文被引次数都在50万次以上。中山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被引次数在30万次以上。中山大学被引次数全球排名第304位,在中国大陆高校中排名第8位。华南理工大学被引次数为14.92万次,全球排名583位,在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22位。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被引次数均在4万次以上,广东工业大学被引次数为1.49万次。广东7所高校之间,科研影响力指标基本分为4个层级,各层级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与世界和全国一流高校相比,广东高校科研影响力差距明显。哈佛大学论文总数17.85万篇,被引次数高达540.46万次,位居世界高校第一。北京大学论文被引次数约计60.63万次,清华大学被引次数约计54.66万次,分别位居全球第137位、162位。中山大学总被引次数为32.64万次,比照其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远期目标及“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的近期目标[8],还有一定差距。广东其它高校更需努力提高论文数量和质量,提升科研影响力。

注:此表以科研实力全球排名排序。

(四)广东重点建设高校的科研发展力有待提升

我国部分高校惯常将某一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的前100位作为学科建设目标或评价指标。由于不同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的研究机构数量差异较大,只看学科排名的绝对位次还不能客观反映该学科的竞争力。目前国际上诸多研究机构普遍将ESI排名前0.1%的学科作为达到世界一流学科的标准。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引入学科排名百分位指标,能够客观反映各个高校入围学科的发展力和影响力。从广东重点高校的个体情况分析,中山大学的临床医学、化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工程学已进入ESI排名前千分之一,步入了世界一流学科行列,突显了领先的影响力。中山大学的工程学、材料科学、药理学与毒物学排名在全球同类学科研究机构中位居前30%,具有较强的科研发展力。华南理工大学的材料科学、化学同样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发展前景。华南师范大学的化学、暨南大学的临床医学、华南农业大学的植物与动物学、南方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广东工业大学的工程学等学科都排在同类学科的中上游位置,上述学科也是各高校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体现了各高校的学术积淀和历史传承。从7所高校的整体情况分析,化学、工程学是广东高校优势较明显学科,有4至5所高校入围,并且学科排名比较靠前。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有3所高校入围,是广东省科研绩效较好的重点学科。其它入围学科有1至2所高校进入,显示出各高校的学科优势和发展特色。经济学与商学、空间科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地球科学、综合交叉学科是广东高校的薄弱学科,没有高校入围。广东省是中国改革的试验区和排头兵,经济发展迅猛,商贸繁荣,而经济学和商学研究未能取得与经济大省相匹配的科研竞争力和影响力,值得思考总结。

注:1.学科排名百分位=该学科全球排名/全球入围ESI研究机构数*100%;2.表格栏“0”表示相应学科没有进入ESI排名。

(五)广东重点建设高校的科研创新力亟待加强

热点论文引导着科技发展的前沿,有较强的主导作用,体现了科技创新。高水平论文是精品论文,不仅反映了论文的质量与影响力,亦是学科创新力的重要基础和源泉。广东省7所高校入围的热点论文和高水平论文情况见图2。中山大学高水平论文数373篇,高水平论文产出率为1.20%;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论文数225篇,高水平论文产出率为1.35%;其它高校高水平论文产出率均低于1%。热点论文数中山大学11篇、华南理工大学14篇、华南农业大学2篇,其它高校没有热点论文入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高水平论文分别是847篇、858篇,高水平论文的占有率分别为1.69%、1.63%,热点论文分别是21篇、29篇。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广东重点建设高校的高水平论文和热点论文的绝对值和产出率均有较大差距,说明广东高校整体科研创新力不强,跟进学科热点和学术前沿的研究能力还较为薄弱,广东高校在科研创新方面要加大力度,争取有较大突破。

图2广东7所重点建设高校进入ESI热点论文和高水平论文情况

四、结语

通过ESI数据的分析,客观上反映了广东整体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高校科研竞争力的基本情况,与全球学术机构和国内一流高校相比,广东重点建设高校的科研竞争力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整体上还存在差距,部分学科短板明显,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任重道远。广东高校要按照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要求,汇聚优势学科资源,提高ESI收录论文数,增强科研生产力,提高论文质量和被引次数总量,扩大科研影响力,提升高水平论文和热门论文数指标,增强科研发展力和科研创新力。广东高校要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广东行业领域高地,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全面提升科研竞争力,积极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建设高水平大学正当其时[EB/OL].[2015-10-15].http://www.gdedu.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gdjyt/xwfb/201504/485182.html.

[2]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EB/OL].[2015-11-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5-10-2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4]华南师范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年)[EB/OL].[2015-12-10].https://sso.scnu.edu.cn/AccountService/article/a_xxgw_92668_1.html.

[5]南京师范大学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5-10-15].http://sun.njnu.edu.cn/red/2015-5/155747_770828.html.

[6]邱均平,孙凯.基于ESI数据库的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的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5):45-48.

[7]赵蓉英,王嵩,柴雯,邱均平.2014-2015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与结果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20-127.

[8]中山大学概况[EB/OL].[2015-10-18].http://www.sysu.edu.cn/2012/cn/zdgk/zdgk01/index.htm.

(责任编辑陈志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量分析
能源诅咒视角下成都经济区绿色发展研究
宝鸡文理学院科研论文计量分析
企业所得税会计新旧准则的变化分析
国内傩文化研究状况的计量分析
居民消费水平因素分析
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实证关系研究
经济趋同的计量分析和收入分布动态研究
基于中国知网的Reissner—Nordstrom空间研究文献分析
国内移动用户行为研究热点与前沿
我国不同地区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