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土家族吊脚楼的生态价值

2016-03-30

关键词:生态价值吊脚楼土家族

朱 世 学

(恩施自治州博物馆,湖北 恩施 445000)



论土家族吊脚楼的生态价值

朱世学

(恩施自治州博物馆,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吊脚楼是土家族适应武陵地区特殊地理环境的生态建筑,是复合式经济结构在民居建筑上的最佳选择,是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观在民居建筑上的体现。

关键词:土家族;吊脚楼;生态价值

土家族吊脚楼造型美观,经济适用,顺应自然,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时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是土家族生态智慧的体现。

一、吊脚楼是土家族适应武陵地区特殊地理环境的生态建筑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前提。《礼记·五制》云:“高山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土家族聚居的武陵山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是一个溪洞相连的高山大川地带。地处北纬30°附近,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溪流密布、峡谷幽深,多属喀斯特地貌,山川秀丽而风景迷人。主要山脉有武陵山、大娄山、大巴山、巫山等;主要河流除长江干流外,有清江、酉水、沅水、乌江及其支流等。作为山地民族,在这种山多田少的地理环境下,土家人为了营建自己的住宅,又不能过多占用自己赖以生存的耕地,只有将自己居住的房屋建造在斜坡山地之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依山而建,分台而筑”,充分利用斜坡地形,将正屋建在实地上,左右两厢则采用穿斗式木构架作吊层的吊脚楼。这样既适应了武陵地区多山的地理环境和温湿多雨的气候环境,同时又充分拓展了建筑空间。由于它采用的是楼房与平房相结合的形式,区别于新石器时代太湖流域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的全干栏式建筑,故学术界一般称土家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1]229。华中科技大学已故著名建筑系教授张良皋先生认为:“土家民居的三间‘坐子屋’并不吊脚,与我国大多数地区各民族民居一致,也与唐以后以奇数为主的传统一致。这应当是全国建筑经过交流后的产物,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均质性。土家民居的厢房则必须是‘吊脚楼’,甚至在平地上也要建成‘吊脚楼’,这就有来自绝非近世的新事物,而应该是巴人所固有,与我国南方各民族所共有,也与楚文化所共有。”[2]

土家吊脚楼的建筑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构架简单而稳固。我国古代木构建筑大体分为穿斗式、抬梁式和井干式三种形式。土家吊脚楼采用穿斗式构架,所谓穿斗式,又称立贴式,是用柱、骑承檩直接负担屋顶的重量,柱与骑之间用穿枋贯通连接,构成立贴,再用横枋将几排立贴连接,构成整座房屋的柱网构架。这种穿斗式构造方法在汉代已趋成熟,具有省工省料、经济适用、结构稳定、防震性好等特点,是我国南方民居最常见的形式。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的干栏式建筑遗迹,大体可分为两大体系。一是支撑框架体系,即整座房屋由上部庇护构架和下部支撑构架两部分组成。这是一种栽桩架板的干栏式木构建筑。其建筑程序是:先在地面上打下数排木桩作为房屋的基础,然后在排桩上架梁(龙骨),以承托地板,构成架空的建筑基座,再于其上立柱架梁,建成高于地面的“干栏”式房屋,使居住面和潮湿的地面相隔离,以适应南方潮湿低洼的气候环境。如海南白沙黎族的“高脚船屋”、云南怒江傈僳族的“千脚落地屋”等,均为底层完全架空的纯干栏式建筑。二是整体框架体系,即整座房屋从上到下连成一体,由上下贯通的长柱取代下层短柱的栅居而发展为整体构架,土家吊脚楼即属于此种类型。土家族人在继承了古代濮、巴民族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省工、省料而又稳固的民居建筑形式,就是在斜坡上挖填部分土石方作为正屋地基,把正屋建成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上下两层的穿斗式木结构平房,左右厢房则利用斜坡地形悬空吊脚。由于吊脚楼采用的是整体框架体系,加之是楼房与平房相结合的半干栏式建筑,故其构架简单而稳固。

二是就地取材并合理利用木材强度。土家族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山的地理环境,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自宋代以来一直是皇木采办的主要地区之一。尤其是土家族所在的酉水流域历史上盛产楠木,明清时期多次向皇家进贡,据说北京故宫建筑就曾用湘西大楠木作柱梁。[3]12即使到目前,土家族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与其它地区相比也相对较高。以鄂西南土家族地区为例,据2009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恩施州森林覆盖率达到60.43%,林木绿化率为70.26%,故被誉为“鄂西林海,华中药库”。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木构建筑的兴建创造了条件,使得土家人可以就地取材,节省了材料运输成本。同时,土家吊脚楼因使用穿斗式榫卯结构,由长柱和瓜柱直接承檩,与穿枋一起构成主要承重构架,不仅结构稳固,而且对木材的要求远没有抬梁式构架那么严格,用较小的材料亦可盖起双吊式甚至四合院式的吊脚楼。土家匠师们在房屋建造的过程中还充分利用木材的强度,使其处于顺弯抗压的受力状态,用于悬挑承受更大的荷载,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土家族吊脚楼的“牛角挑”(俗称“挑枋”)。“牛角挑”的形成源于构件功能与材料特性的自然结合,挑枋截面随荷载力臂增大而自然扩大,合理地解决了水平悬挑构件承垂直荷载的问题。[4]662其可以说是土家族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聪明才智的体现。

三是适用于山地斜坡建筑。武陵地区山高坡陡,在山地斜坡上建房如果采用底层全部架空的全干栏式建筑显然无法保证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还会造成建筑木材的浪费。土家人经过长期的实践,吸收了华夏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建筑的精华,创造出了一种结构稳定而又省工省料的民居建筑形式,即先在山坡上开挖地基建成横向的穿斗式木结构平房,然后利用斜坡地势将左右厢房建成纵向的底层架空的吊脚楼形式,形成“天平地不平”的剖面,不仅具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效果,而且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建筑空间。吊脚楼的建筑处理,表现出极强的山地适应性,缓坡地段,平面前移,扩展底层空间,陡坡地段,或平面后移,或平面不移,前部筑台,挖填可取平衡,或平面前移,加层争取更多空间。复杂零碎地形以调整楼地面比例的方法,灵活采用纵向、横向或双向吊脚,以方补缺,随曲合方,长短吊脚等均可应付自如。[5]142使得吊脚楼在适应山地的漫长演变中,既保持了传统的特色,又有着创造性的发展,具有强烈的个性,是山地住居独特的类型。

四是追求住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土家族民居以“适应环境”作为房屋营建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依山傍水”作为房屋选址的基本出发点,这种潜意识的民族心理反映出土家族建筑文化朴素的自然观和据此立足的生态环境观。[6]吊脚楼在建造过程中,民间匠师们首先考虑的是建筑本身与周边大自然环境的协调,同时特别注意吊脚楼内部各组成部分的配合,从而达到以人为中心,合理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起居和生产劳动。不仅强调形态上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而且在材料运用上注重与环境协调,房屋从下到上分段采用块石、木构架、板壁、青瓦,材料由粗到细,由重而轻,变化自然有序,轻巧而稳定,材质、色彩表现出种种对比,又统一于周边环境之中,在绿地蓝天衬托之下,显得格外清新秀丽、和谐自然,使人们对这种木构建筑情有独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如被誉为“人间仙居”和“吊脚楼头号种子选手”的湖北宣恩彭家寨,背靠观音山,面临龙潭河,两侧以召大沟和叉几沟为界,依山傍水,寨前田园阡陌,寨后竹影婆娑,各种类型的吊脚楼掩映在丛林翠竹、青山绿水之中,与周边环境协调自然,既切合自然之道又符合风水之道,堪称武陵土家族地区传统聚落的典型选址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张良皋先生曾以歌咏赞叹:“未了武陵今世缘,频年策杖觅桃源;人间幸有彭家寨,楼阁峥嵘住地仙。”

由此可见,吊脚楼是武陵地区特殊地理环境的产物,是土家族人民在山多田少、坡陡地狭严峻自然条件下的最佳选择。它充分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态智慧,在满足自身使用功能的同时,不仅节省了耕地,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武陵地区的生态环境。

二、吊脚楼是土家族复合式经济结构在民居建筑上的最佳选择

武陵地区由于山多田少,鱼类和野生动物资源异常丰富,捕捞和狩猎活动相对便利,渔猎经济在社会经济成分中所占的比重一直较大。农业生产条件则相对较差,土家族地区的农耕生产一直发展缓慢,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7]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土家族地区刀耕火种生产风情的描述。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被废除后,受汉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影响,农耕生产才得到相对较快的发展。但直到解放初期,土家族地区依然是一种渔猎经济、采集经济和农耕经济相结合的多元的复合式经济结构。这种复合式经济结构要求住宅功能的多元性,而土家吊脚楼则是这种复合式经济结构在民居建筑上的最佳选择。

土家吊脚楼的最大特点在于居住功能分层,即紧紧抓住“住”、“劳”、“藏”三个基本环节进行总体合理安排,把贮粮、居住和牲畜饲养等生活必须空间融为一体。平面布置以堂屋为中心,左右火塘灶厨,吊脚部分则按上、中、下三层划分,上层为粮食贮藏层,设置谷仓,晾置作物,有的还专门于山面放置蜂桶,提取蜂蜜;中间为生活起居层,一般作为女儿的闺房或儿子儿媳的卧房;下层为牲畜杂物层,设置猪圈、牛圈或放置加工工具和农具。上层储粮,既可避免粮食受潮,又方便取用。中层住人,使人离地而居,免受潮气和虫蛇猛兽的袭击。下层养畜,牲畜的饲养空间没有远离主人,便于随时照管。

以湖北恩施小溪胡家大院为例,该土家族传统聚落由分布在小溪河两岸的上、中、下三个坝子上的五个较为集中的院落组成,共有75栋吊脚楼,放眼望去,溪水蜿蜒由北而南穿村而过,整个村落依山傍水,竹树环合,炊烟缭绕,稻浪翻腾,茶园飘香,牛羊成群,鸡鸣狗吠,鱼虾嬉戏,林鸟啾啾,呈现出一幅古朴宁静的田园风光。[8]

由此可见,吊脚楼这种依山傍水的半楼居形式,完整地体现了农耕、渔猎和采集所需的生活空间,从衣食住行到生产加工以及牲畜饲养,土家吊脚楼的多功能性在每一个个体家庭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表面看是土家人对建筑自身功能的不懈追求,实际是多元的复合式经济结构在民居建筑形式上的反映。正是在这种长期的复合式经济结构下,吊脚楼以其特有的独立性和适应性,使土家人对其情有独钟,并产生一种安土重迁的民族心理,许多人将自己生活区域“视为乐土,不忍徙之他地也”。正如清代土家族竹枝词描绘的:“风无淫靡政无苛,鸡犬桑麻尽太和,问是桃源君信否,出山人少进山多。”这种安土重迁的民族心理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依然根深蒂固,这正好印证了已故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所说的:“建筑是民族记忆的见证,民族情感的依托。” 吊脚楼之所以在三峡地区延续数千年而不衰,并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之中,与三峡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渔猎经济形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三、吊脚楼是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吊脚楼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地区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等几个方面。

从地区性而言,武陵土家族地区北接中原,东连荆楚,西接巴蜀,自古以来为多元文化交汇区,文化的多元性促成了民居建筑形式的多元风格,而土家吊脚楼作为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可谓是“集华夷建筑之大成”者。据华中科技大学的张良皋教授考证,吊脚楼的正屋来自华夏建筑,干栏式的龛子来自西南少数民族。[9]76由此可见,吊脚楼是土家族吸收了华夏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建筑的精华并使之与武陵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相结合而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形式,是井院与干栏相结合的南北建筑形式的交汇集成。

从实用性而言,土家吊脚楼是对山地环境的充分适应与巧妙利用,其外形优美,结构稳固,功能完善,具有节省耕地、防潮采光以及集住、劳、藏于一体的特点。土家吊脚楼作为民族物质文化的标志,其完美的形式和完善的功能,不仅最大限度地拓展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建筑空间,同时又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十分协调,在不断满足土家人实际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又推陈出新,创造出别致的形制和风格,体现出土家人对艺术的追求。以湖北宣恩庆阳凉亭街为例,由两条街道交错排列,以街面、巷道和桥梁相通,集土家吊脚楼和侗族凉亭构架于一体。主街两侧建穿斗式木结构瓦房,多一明两暗三开间,二楼是“燕子楼”,一楼是柜台,临街面为商铺,临溪面为吊脚楼,布局蜿蜒曲折,房屋鳞次栉比。整条街为凉亭式,檐搭檐、角接角连成一体,首尾相连,一气贯通。其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反映了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审美偏好与民族艺术成就,被誉为“武陵山苍峦中的凉亭街”。

从技术性而言,土家吊脚楼根据武陵地区多山的地理环境,充分发挥穿斗式木构建筑的优点,采用支撑、悬挑、构架、堆砌等构造方法,依山而建,临坎吊脚,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半干栏式建筑。其技术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原始的歇山顶。土家吊脚楼有单吊、双吊、二层吊及一字起吊等多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的吊脚楼,为防雨防潮,均采用双坡悬山顶山面加披檐这一原始的歇山顶形式。因为在温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为保护梁架及储藏层不受侵蚀,人们在实践中寻觅到了在山面上增加披檐或在龛子上加罳檐而形成两迭式屋顶的办法,这样既解决了防雨防潮,又增加了建筑进深扩大了建筑空间。这种双坡悬山顶山面加披檐的屋顶形式,早在东汉时期就已出现,如四川牧马山东汉崖墓就出土有悬山顶四周檐下加单披檐的两迭式屋顶的陶楼,它是我国古建筑体系中悬山顶向歇山顶演变的一种原始形态。真正的歇山顶,宋代称“九脊殿”,即必须有一条正脊,四条线脊及四条垂脊所组成,若加上山面上的两条搏脊,则共有十一条脊,它在结构上增加了顺扒梁和采步金梁架等。这些技术上的发展变化,对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下的土家族地区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当外界的悬山顶加披檐的屋顶形式逐步演变成完善的歇山顶时,土家吊脚楼仍然保持在原始歇山顶的基础上而停滞不前,所以被誉为不折不扣的“歇山活化石”。

二是结构复杂的“转角楼”。土家吊脚楼结构最为复杂的就是连接正屋与厢房的“转角楼”,正如土家民歌中唱道的:“山歌好唱难开头,木匠难修转角楼。”转角楼即正屋与厢房相交处的“磨角”,俗称“骡子屁股”或“马屁股”,其“磨心”由一根“伞把柱”支撑,通过柱上穿斗形成的扇面空间,用于承托正屋和厢房交接的梁枋,把屋顶水面分合为“四面水”,使正屋和厢房的转折变得自然天成。“伞把柱”又名“将军柱”,因其形状与伞的结构相似而得名。张良皋先生认为:“伞把柱”是土家匠师的独特创造,他处民居未见。要是没有转角楼的话,正屋和厢房各自独立。它是土家吊脚楼走向成熟的过渡形态。

三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龛子”。土家吊脚楼的最大特色是沿厢房兜转的“走栏”以及覆盖“走栏”的“罳檐”,统称“龛子”(有的地方称“签子”)。我国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干栏,大多数都没有“走栏”和“罳檐”,即使有,也不像土家族如此重视配套。走栏由吊柱和挑枋支撑,大多用镶花栏杆作成美人靠,并退一步装板壁,以增加这一空间的面积。走栏的吊柱悬挂于空,柱头一般雕刻成金瓜或荷花,柱身则多饰龙凤纹或云雷纹,故“吊柱”又称“垂花柱”,成排的雕花柱头连成一体,形如“流苏”,既起到收敛效果,又增添了吊脚楼悬吊之美感,使土家吊脚楼更显轻灵飘逸,古朴秀丽。这一空间相当于现代建筑的阳台,是土家姑娘织锦绣花和观景纳凉的好地方。以湖北宣恩彭家寨的龛子为例,其宽度一般为80公分左右,环吊脚楼三面相围或两面相围,栏杆有的做成“万字格”,有的做成“喜字形”。龛子悬吊的骑柱下端雕成“金瓜”,寓意吉祥喜庆。有的龛子上下两层的骑柱相连,显得更加牢固。有的为增加居住面积,在第二层龛子上装板壁,做成“燕子楼”。[5]134因龛子所在的厢房多为土家闺女或新婚夫妇居住,故自始至终充满着浪漫情调,正如土家民歌中唱的:“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做梦也风流。”

四是富有感染力的木雕装饰艺术。土家吊脚楼的木雕装饰艺术,重点表现在梁枋、门窗、桌椅、床铺以及其他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方面,具有涉及面广、观赏性强、文化内涵丰富等特点,其挑枋与穿枋、栏板与窗棂皆雕花饰。枋头多采用双面浅浮雕饰以玄鸟、龙头、象鼻等形象。栏板与窗棂则以平直线条拼斗组合成各种几何纹样,使之刚柔相济,和谐而优美。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带有吉祥和寓意题材的传统图案,如“龙凤呈祥”、“喜上眉梢”、“福寿如意”、“三星高照”、“鹤鹿同春”、“五福捧寿”等等,充分表现了土家族以物寓人的装饰原则,既反映了土家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是中原汉文化与土家族文化融合的象征。

由此可见,土家吊脚楼无论从功能、形制还是装饰效果看,都实现了建筑技术与审美艺术的完美结合。

四、吊脚楼是土家族“天人合一”宇宙自然观在民居建筑上的体现

受武陵山地缘文化的影响,土家族历史上潜在着一种神性化和宇宙化的空间价值观念,他们把房屋的建造、居住与自身的发达和神灵、天意、地象紧密地连续在一起,追求“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观。

土家族传统观念认为,自然是个有机的生命体,同时还赋予自然高度的精神象征。认为自然环境的优劣会直接导致人们命运的吉凶祸福,强调“宅以形式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本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决不允许“以人之意逆山水之意,以人之情逆山水之情”。因此,土家人建房十分注重“龙脉”,把“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作为房屋选址的基本条件,恪守“住者人之本,人者宅为家”,强调“地善即苗壮,宅吉即人荣”。“宅”通“择”,即择吉地而居。

土家吊脚楼的选址基本是以依山傍水、地势高低适中为原则。其标准是“左有青龙排两岸,右有白虎镇屋场;前有朱雀来照看,后有玄武做主张”,或是“前看二龙来抢珠,后有双凤来朝阳”。[10]157在注重“龙脉”的前提下,土家人还十分注重屋宇环境的选择和营造,其基本原则是讲气,山环水抱必有气,水流徐徐则气聚,气聚则人气旺而家和顺。[11]260有学者认为,在吊脚楼建造过程中形成的看龙脉习俗,即看山脉的走向,观风水的秀丽,看能否宜家宜室,人丁兴旺,财气盈门,这实质上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在土家族民居上的体现。[12]这种观“风水”、看“龙脉”的习俗,反映了土家族传统聚落兴建的一种原始朴素的生态价值观,只不过是通过宗教文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土家族的潜意识中,认为破坏了自然,就是破坏了自己基本的生存条件,会遭到神的报复。土家人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对生态环境起着保护作用。

受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土家族把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看得尤为神圣,房屋的建造大致分为选址、造屋场、定法稷、伐木、立马、起造、安磉墩、排扇、立屋、上梁、布盖、装屋、安财门、请火等十四个步骤,[1]210在这个过程中掺杂了许许多多的敬神祭神、祈福祷祥的各种仪式。如房屋动工前,得请风水先生按全家人的生辰八字推算“动土吉日”、“驾马吉日”、“立房吉日”、“上梁吉日”、“请火吉日”、“入宅吉日”等等。造屋场仪式中,土家人喜欢用一头角上缠红绸布的大水牛犁地破土,开犁时,主人要放鞭炮祭天地,犁地者则边犁边唱:“手牵神牛入屋场,贺喜主东竖栋梁。手牵神牛犁向东,东方红日照堂中。手牵神牛犁向南,南极仙翁赐寿诞。手牵神牛犁向西,犀牛望月生瑞气。手牵神牛犁向北,北斗高照龙头抬。东西南北都犁到,地杰人灵创基业。”[13]47-48土家人认为用“神牛”犁地会众生瑞气,五谷丰登,百代兴旺。伐木仪式中,有祭鲁班、祭山神、祭太阳神等。上梁仪式中的祭梁、开梁口、制梁、包梁、缠梁、升梁、赞屋场、喝上梁酒、抛梁粑、下梁等环节无不充满着这样的内容,如“赞屋场”环节,有的木匠师傅这样唱到:“坐在梁头打一望,主东坐个好屋场,前有喜鹊报佳音,后有玄武镇煞方。左有青龙配狮象,右有麒麟配凤凰。”

这种在房屋建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神性化和宇宙化的空间价值观念,都是土家人追求“天人合一”宇宙自然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土家人追求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意象在建筑上的反映。在土家人看来,能否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关系风水好坏的重要因素。正如有学者所说:风水“基本上是人类对环境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心理行为的取向,其宗旨是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14]。

所谓“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哲学的基础,也是中国风水学的三大原则之一(即“天地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15]传统的宇宙自然观使人们从总体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由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许多不解之谜一直都得不到科学而公正的解释,因而对于这种自然变化对于人的影响只能以宗教迷信的色彩传承在民众的观念之中,他们往往把住宅选址的好坏与家庭甚至家族的人丁兴旺、财源茂盛、人文发达相联系。透过这种观念,我们可以看到,土家族对自然的认识反映出崇敬、感激、顺应和尊重的特点,在住宅的选址和建造过程中要求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16]

总而言之,吊脚楼不仅是武陵土家族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民居建筑,同时也是土家族地区最具生态特征的建筑。土家族作为山地民族,根据武陵地区多山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推陈出新,创造了堪称一绝的吊脚楼建筑艺术。它依山而建,分台而筑,以节约耕地、拓展空间为目的,将实用与审美合二为一,其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不仅体现了土家族精湛的建筑技术和审美风格,还体现了土家族与自然相依相伴、融为一体的亲密关系。因此,土家吊脚楼不仅是古代建筑的“活化石”,而且是具有生命力的生态建筑,它不仅是一种建筑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载体,是土家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精髓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 朱世学.鄂西古建筑文化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 张良皋.土家吊脚楼与楚建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0,(1).

[3]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M].武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4] 江向东,诸葛佩弘.恩施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及其文化内涵[C]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文学艺术论丛——巴风雅韵.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

[5] 田长英.宣恩民间建筑[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6] 朱世学.略论土家族古镇的居住环境及建筑特色[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3).

[7] 朱世学.论土家族吊脚楼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6).

[8] 谭庆虎,刘清华.恩施市盛家坝乡小溪胡家大院古村落调查报告[J].巴文化,2008,(4).

[9] 张良皋著,李玉祥摄影.乡土中国武陵土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0] 黄柏权,覃章厚,戴楚洲等著.湘鄂西土家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1] 田发刚,谭笑.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12] 王希辉.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与传承[J].重庆社会科学,2008,(2).

[13] 杨昌鑫.土家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

[14] 陈东博,宋钰红.谈中国“风水宝地”理想居住模式的生态学意义[J].山西建筑,2009,(5).

[15] 陈堂启.论风水三大原则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关系[J].安徽建筑,2009,(1).

[16] 汪丽萍.民族地区优秀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5,(6).

[责任编辑:刘力]

On ecological value of Tujia Stilted Building

Zhu Shixue

(The Liberal, Enshi Autonomous Prefecture, Hubei Enshi 445000, China)

Abstract:Stilted building is the Tujia adapt to wuling area speci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is combined the best choice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n the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building, and i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and art, “nature and humanity”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universe view of nature on the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building.

Keywords:Tujia; stilted building; ecological value

收稿日期:2016-02-19

作者简介:朱世学(1963—),男,湖北来凤人,恩施自治州博物馆研究馆员,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兼职研究员,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客座教授。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29(2016)02—0043—06

猜你喜欢

生态价值吊脚楼土家族
土家族情歌
苗族吊脚楼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巴渝文化——吊脚楼
吊脚楼(外三首)
土家族
传统吊脚楼营造技艺之景观价值探讨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全力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