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研究*
——基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视角
2016-03-29李彦平
李彦平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研究*
——基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视角
李彦平
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随着《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颁布,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职级将更加规范。为了让辅导员工作更加具有职业规范,更好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高校辅导员应该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在知、学、用、管上下功夫,。
自媒体;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
近十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培养,先后颁布了中央16号文件和教育部24号令。2014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如果说从2004年到2013年国家主要解决的是辅导员队伍的人员配备、队伍编制、工作职责上的问题,那么,2014年颁布的《标准》则是“立标准、建机制、提质量、促发展”,从“三个层级九个方面”更加细致地规范了辅导员的工作范畴、基本要求和晋升条件,确立了辅导员职业相对独立的职业化理论体系。从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要“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到《标准》中突出地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单独列出,要求高校辅导员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要“有效地掌控网络舆情、利用网络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然,从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到职业化的必然要求,辅导员对网络如何认识、如何把握、如何运用、应遵循什么样的规范等显得尤为重要,即辅导员自身的媒介素养决定了其开展工作的实际效果。换言之,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者——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
一、自媒体环境特点
1.自媒体定义及其形式。两位美国新闻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于2003年提出自媒体(We Media)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言之,即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我国学者将自媒体(We Media)定义为“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其运行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而根据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青年人使用移动手持媒体数量占到79%,而这其中又以在校大学生居多。
2.自媒体环境特点。自媒体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的时代。与传统媒介相比,自媒体在传播途径方面由传统媒体“点到面”“自上而下的灌输式”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对等的传播方式;同时因为每个受体价值观及兴趣点不一样,注定了其传播内容无既定的核心,只要觉得有价值即可分享。因此,自媒体具有以下典型特点:一是传播主体去中心化,呈现平民化、个性化;二是由于低门槛、易操作,信息传播速度快;三是交互性强;四是由于其信息的碎片化,信息可信度低。
3.自媒体的影响。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其碎片化的语言表达、个性化的信息资源、裂变式的信息传播和社会化的媒体平台等深受广大青年大学生喜爱,成为影响其生活的重要媒介。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他们是接触和使用自媒体最早最直接的群体,其流行意义并不仅仅限于它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还发挥着传播思想和建构观念的价值观导向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媒体这一新事物在改变着青年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传播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和业余文化生活方式。而在此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如何?能否运用现代自媒体平台创新工作,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效果和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程度,值得关注。
二、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特点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据此,课题组编制了调查问卷,对绵阳8所高校的125名辅导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绵阳市驻地8所高校(5所省属院校,3所市属院校)的辅导员媒体素养呈现如下特点。
1.普遍对新兴自媒体了解运用少,媒介知识素养欠缺。媒介知识素养指辅导员了解各种媒介的概念、种类、功能、传播规律、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并能在学生工作中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和使用相应媒介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有73%的辅导员初步掌握网络使用的有关知识,了解不同新媒体的功能和传播规律,但深入性和系统性学习较为欠缺,有44%的辅导员不懂得微信、MSN等媒体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只有17%的辅导员能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的作用机理。
2.对媒介运用单一,媒介运用素养缺乏。在调查中发现,各种自媒体媒介在辅导员工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但差别较大。大多数能自觉利用各种自媒体平台开展工作,如发布通知、传达学校各项要求等。与微信、微博、飞信、博客等媒介相比,QQ是辅导员工作中使用的主流媒介,辅导员100%都有QQ,所带班级也全部建有QQ群,它是辅导员工作中最常用且运用最熟练、最有效、最适合与学生交流思想的媒介平台。另外,虽然超过75%的辅导员都开通了微信、实名制博客和微博,但是与学生的对接、活跃度、使用频率、效果等都很低,个别甚至不了解微信。所有这些,体现辅导员在媒介的参与意识不浓厚;不能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开展工作,完善自己。
3.缺乏必要的法律和道德常识,媒介道德素养缺乏。在自媒体环境下,对媒体的攻击和批评应当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应做出一种怎样恰当的反应,转载和跟帖应注意什么,新闻出版、版权法规、民法通则对此怎么规范的,大多数辅导员对此知之甚少,甚至个别辅导员自己在引用各种媒体、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相关东西的时候都不注明出处,缺乏媒介道德素养。
三、自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路径
高校辅导员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重视和运用自媒体,提升自己在自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水平,并以此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1.深入学生虚拟环境,更新教育观念,从“知”上下功夫。按照中央16号文件和教育部24号令的相关要求,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配置比要满足1:200的比例,但近年由于各学校的扩大招生,辅导员所带的学生往往大于这个比例。传统的会议、活动、谈话、板报等已不能满足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辅导员要利用微信、微博发布工作安排,开展隐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前提是学生喜欢用、正在用、适合用这些自媒体。因此,辅导员必须从“知”上下功夫,去了解青年学生接触的自媒体。要深入学生生活之中,而不是一味依赖网络、电话“遥控”学生。
2.主动融入,主动学习,在“学”上存积累。自媒体技术的革命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席卷全球,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其自媒体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也为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提出要求。在了解自媒体的基础上,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工作分享、沙龙活动、经典案例分析等方式,加大对辅导员进行自媒体知识的培训。辅导员自身要主动融入,充分认识媒介素养对自身发展和工作实效的重要性,主动占领自媒体的制高点,积极尝试,掌握新媒体知识文化,培养批判观念和敏锐的媒介意识,努力成为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意见领袖”,增强自身的影响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信服自己。
3.不断实践,力争在“用”上有所突破。当代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辅导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并且熟悉自媒体的基本理论,能熟练进行操作。作为思政工作队伍主体的辅导员,应该在实践中学会有效选择、获取、处理、生成和传递、创造和传播媒介信息,加强自身对信息解读、批判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辅导员应将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融入媒体实践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功能,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整合网络资源,开展时事新闻、思想引领、模范事迹、成长规划、心理健康等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契合学生心理关注点和需求,开辟教育管理的新渠道。此外要关注学生网络动态和网络活动,了解其思想状况,针对他们的不良倾向和行为,及时做好引导、教育工作。
4.优化自媒体环境,落实“管”的措施。自媒体是一个没有太多监管和介入的传播媒体,信息往往没有经过太多筛选而自由地传播。高校辅导员在“知-学-用”的基础上,更关键的是要落实“管”的责任。管控的好坏直接体现一个辅导员媒介素养的高低,在自媒体个人化、社交化的趋势下,如何监管自媒体,是新闻主管单位的职责,但作为高校辅导员,管理自媒体主要体现在“让有价值的信息沉淀下来”。要跟上学生关注的“热点”,迎合共振的“鼓点”,契合感动的“心点”,要主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发声”。要具有对媒介信息进行正确选择、评估与解读的能力。此外,熟知国家主管部门的相关法律条文,从自身运用自媒体上做好表率也是落实“管”的必然要求。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随着自媒体及其有关概念愈来愈深地进入广大青年学生头脑中,谁能无视媒介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呢?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从这样一个时代特征出发,就会失去阵地、失去空间、失去青年学生。鉴于此,提高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迫在眉睫。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 [2004]16号)[Z]. 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Z].2006.
[3]中共教育部党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教党〔2013〕9号)[Z].20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Z].2014.
[6]赵鹏,焦信敏.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0).
[7]曾海燕.高校学生辅导员媒介素养及其提升策略[J].学术论坛,2012(5).
[8]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郭一鹤
I206
A
1671-6531(2016)08-0041-03
*课题名称:绵阳师范学院校级课题“自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研究——基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视角”(MYS2014SZ01)
李彦平/绵阳师范学院交通运输与管理学院教师(四川绵阳6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