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的美国“在家上学”现象及启示

2016-03-29李爱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公立学校上学家庭

李爱

基于SWOT分析的美国“在家上学”现象及启示

李爱

“在家上学”已经成为美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被很多国家和地区效仿。综合运用SWOT分析法,文章从内在优势和劣势、外在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评价美国“在家上学”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从大力发展“在家上学”教育形式的契机入手,结合内外因素,提出了规范我国“在家上学”发展的长期战略。

在家上学;美国;SWOT分析;启示

“在家上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形式,分流部分学生,减轻政府负担,不仅保障了家长的教育选择权,还极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改革,对于提高基础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在家上学”因其独特的优势在美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一些不足也困扰着其长远发展。本文拟运用SWOT分析方法,深入研究美国“在家上学”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在新的环境下不断完善“在家上学”。同时,为我国“在家上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推进其合法化进程。

一、“在家上学”的内涵与SWOT分析法

“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也可称为家庭学校,已有研究对“在家上学”还未有明确的定义,但一般理解为学龄阶段的儿童不在学校接受教育,而以家庭作为教育场所,依据父母的教育理念,结合儿童自身的特点,直接在家中接受符合一定条件的父母或专门教育人员有目的有计划教育的形式。[1]简单来说就是以父母为代表的人员在家中对适龄儿童进行教育,达到让学龄儿童在知识、技能、情感、意志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目的。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H. Weihrich)提出。这种方法综合考虑和系统评价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从而做出最佳选择,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研究。在SWOT分析框架中,S是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是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es),O是外部环境向企业提供的机会(Opportunities),T是外部环境对企业造成的威胁(Threats)。[2]SWOT方法的重要贡献在于用系统的思想将看似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得分析更加科学全面。

二、基于SWOT分析的美国“在家上学”

(一)“在家上学”的内在优势

1.安全可靠的成长环境。当前美国校园安全状况不断恶化,校园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低俗文化泛滥、酗酒、吸毒、自杀、未婚先孕等问题严重,尤其美国允许个人持有枪支,校园枪击案等恶性事件不断引发关注。与此同时,校园欺凌现象也很严重,部分学生甚至在一年级就成为被欺凌的对象,受到嘲笑和打骂,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家长对学校安全的信心。而“在家上学”恰恰以家庭作为教育场所,可以为儿童提供安全可靠的成长环境,降低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减轻儿童的竞争压力。父母作为指导教师,能更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解决他们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大量教育资源可以随时下载使用,家长足不出户就能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教材,最大限度地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引导与教育,教学方式也更加灵活化,贴近生活实际,加强了孩子与社会的联系。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又有所不同,某个家庭一天的学习可能是从祷告开始,接着进行传统的、计划严格的课程;而另一个家庭可能打乱严格的时间安排,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教学;还有些家庭部分时间让孩子在学校旁听,或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场所资源学习。

3.卓有成效的教育质量。“在家上学”孩子的学习成绩令人欣慰,据美国教育部近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学术水平测验(SAT)等国家级标准测试中,“在家上学”儿童的平均成绩均超过全美平均水平。早在2000年弗吉尼亚就开办了帕崔克·亨利大学,专门招收“在家上学”的学生,目前全美500多所大学均面向在家上学的学生招生,这也足以证明其教育质量值得认可。据统计,2003年超过74%的“在家上学”孩子已经修完或正在修习大学课程,而同龄人的比例只有46%。[3]近年来,“在家上学”的学生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牌大学学习的比例不断上升,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获得了奖学金。

(二)“在家上学”的潜在劣势

1.儿童的社会化存在争议。对于成长阶段的儿童来说,智力水平的开发只是教育的一方面,还需要参加集体活动,锻炼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学习分工合作,慢慢适应社会。而“在家上学”的孩子由于长期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圈狭窄单一,与同龄人沟通交流机会偏少,可能会影响他们融入未来的社会生活。学会处理同龄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面对人际交往中的负面现象,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对个人顺利融入社会有重要影响。

2.儿童的竞争意识不足。适当的竞争对于任何人都是必要的,儿童的竞争意识往往是在与团体其他成员的比较中逐渐形成的。如在公立学校的课堂上,你没能回答出教师的问题,而你的同学却轻松地回答出来,你马上就会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后于别人,体会到竞争的压力,很容易激发竞争意识。但“在家上学”的孩子恰恰缺少竞争,他们感到的竞争都是抽象的,缺少生动性和具体性。长期处于一个规模狭小的团体、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很难激发儿童的挑战精神和竞争意识。虽然家长也会定期组织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但他们感受到的竞争依然很微弱,不像在学校教育中同学之间的竞争那么深刻,如果不能很好地意识到并处理好这一问题,很可能会对儿童将来的学习、工作产生一些负面影响。[4]

(三)“在家上学”的发展机遇

1.政府对“在家上学”的支持。美国各州除了对家庭学校进行监管以外,还以各种政策支持家庭学校的发展,扮演着协助者和服务者的重要角色,政府不仅在制度上加以完善,同时也在物质上给予援助。首先,州政府积极促进家庭学校与公立学校的合作,如采取“双重入学”的方式,允许家庭学校的学生在所属学区的公立学校注册,参加学校的活动并使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公立学校则可因此获得州政府的经费补贴。其次,州政府向家庭学校提供财政补贴,具体做法不一。如加利福尼亚等一些州把家庭学校纳入公立学校系统,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政府经费;有些州则按照私立学校的经费补助原则对家庭学校进行补助;有些州颁布了有利于家庭学校的财政条例,减免其家长财产所得税。这些措施直接减轻了一些家庭的经济压力,使收入较低家庭的孩子也有机会“在家上学”,以维护教育机会平等。再次,州政府还为家庭学校的家长提供各种教育培训和信息咨询服务,丰富其教学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学的专业性。

2.学校与“在家上学”的合作。在家庭学校教育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教育多样性的重要性,而家庭学校的家长们也发现,在实践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公立学校提供的学习活动设施和开设的某些课程。因此,近几年公立学校与家庭学校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如学校教师定期指导家庭学校的孩子,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允许家庭学校的孩子参加学校举行的测试,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让孩子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知识体系的薄弱环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灵活的转入转出制度能够保证孩子在家庭学校教育失败后顺利回归学校教育,也可以为不适合学校教育的孩子接受家庭学校教育提供便利。美国许多学校设计了各式各样的家长手册,免费发放给家长,以便家长能更好地辅导孩子学习。手册内容的设计很有针对性,例如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测验工具的使用、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与步骤等。

3.家庭学校教育组织对“在家上学”的帮助。“在家上学”的家庭不是一个个孤立无援的存在,伴随其发展,美国产生了大量为家庭学校服务的社会组织,它们将一个个家庭学校组织起来。有数据显示,美国每个州至少有一个全国性的家庭学校组织,地方性的家庭学校组织更是形式多样、数不胜数,约有85%的家庭学校都参加了所在区域的某个家庭学校协会。这些民间组织在美国教育政策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强烈希望改变美国学校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为推动“在家上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在家上学”的推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为一些非学校教育的办学形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支持。在线学习和网络课程的开发,不仅为“在家上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还打破时空限制,使得教育不再仅限于固定教室内的面授课程,让孩子随时随地与他人沟通交流,接触和学习更多新的知识。“在家上学”正是凭借网络工具的广泛使用,获取最新的教育资源,与其他相关的教育机构、家庭保持联系并相互帮助,最终在学校教育占主体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美国,家长们通过网络可以买到自己所需的各类课程资料,不仅包括数学、外语、阅读、写作、历史、地理等基础课程,还涵盖了健康教育、艺术与手工、音乐舞蹈、科技创新、语言艺术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可以进行经验分享,就教育的内容获得全方位、多样化的指导,例如,网上开设了一些方便学生测验与升学的SAT与ACT准备课程、大学入门课程,家长和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点击下载或购买。

(四)“在家上学”面临的现实挑战

1.教育资源有限。教育资源通常指保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可分为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与正规的公立学校相比,家庭学校在教学资质和物质条件方面较为欠缺。

合格的教育者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按照要求他们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但一般家庭学校中的父母不具备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不具备广博精深的各学科知识,无法满足孩子在不同时期所需接受的教学内容。随着制度化教育的发展,学校教师入职条件愈来愈严格化,教师准入必须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也要有相应的专业要求,从而保证学校教育师资力量的专业性、权威性,再加上他们年复一年的教学经验及优秀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使得学校教育师资力量非常成熟。而家庭学校的家长需要一个人完成所有科目的教学,思维水平和教学能力有限。选择“在家上学”的家长虽然出于爱的初衷,其自身素质也相对较高,但他们每年面对不同的教育内容,备课不及学校教师那样成熟完整,稍不小心,孩子可能就成为他们实践教育生涯的试验品。

家庭学校在物质方面也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如无法提供室外大型玩具、图书馆、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及器材等教育设施。“在家上学”家庭使用的课程和材料各式各样、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教学质量。而公立学校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保证学校教学设备的多样化、现代化。尽管美国很多州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家校合作,家庭可以申请使用学校的这些设备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在家上学”学生在使用这些教学资源时,远没有学校学生那么自由、便捷、全面,而且这样的补救措施发挥的作用还有待后续考察。

2.教育民主化问题。美国的种族问题由来已久,日益庞大的家庭学校队伍对美国多元文化的整合造成冲击,引发了争议。反对者认为“在家上学”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回避态度,消除种族歧视,建立多元文化共生的社会要靠积极整合文化而不是消除或回避文化的差异。公立学校制度本着民主平等与公平竞争的目的,让每个儿童不用考虑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差异,都能够受到平等对待。在学校大环境中,学生通过合作共处学会了相互理解,实现了文化的多元化和统一性,有利于消除等级界限,建立民主公平的社会环境。虽然学校教育有其固有的局限,并不是一种完美无缺的教育形式,需要不断改革,但也不能采取回避问题的极端方式,直接将儿童带回家进行教育。从个人利益出发,只为本家庭内孩子的发展,不论是宗教原因还是环境因素,这一形式的教育只会将儿童封闭在相对狭窄的文化氛围中,剥夺了儿童平等交流的权利。

三、美国“在家上学”的启示

近些年来,公立学校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校园安全事故、校园欺凌等现象频发,打击了公众对公立学校的信心,一些家长开始寻找学校之外的新的教育方式,“在家上学”引起我国家长的注意。对美国“在家上学”的SWOT分析后发现,虽然这种教育方式有很多优势,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仍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在家上学”要客观分析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战略发展目标。

(一)从立法和监管方面规范“在家上学”

目前我国“在家上学”处境尴尬,亟须规范。首先,修订《义务教育法》及相关教育法规以明确其合法地位,为“在家上学”的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其次,建立完善“在家上学”的相关制度及教育体系,如家庭备案制度、教学评估与监督制度、学籍制度以及师资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在家上学”合法有序发展。最后,成立“在家上学”专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申报条件、实施办法和管理细则,监督规范家庭施教者的教育行为。[5]

(二)提高“在家上学”孩子的社会化水平

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能力、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掌握,以及习得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心理体验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6]首先,“在家上学”的孩子在确保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外,应拿出更多的时间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当志愿者、做义工、参加社区服务等,与不同年龄、职业、阶层的社会群体打交道,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此外,“在家上学”的父母之间应该定期交流经验与心得体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游学、野营、比赛等,以增进“在家上学”儿童之间的人际交往。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改掉不良的习惯,向儿童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以免对儿童行为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最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多让孩子自己洗衣服、收拾房间、刷碗、拖地、尝试做饭等,提高其生活技能。

(三)不断完善“在家上学”的社会支持系统

与美国相比,我国“在家上学”的社会支持严重不足,所以,政府、社会和学校需要共同为“在家上学”的发展提供便利。首先,政府要不断建立和完善高水准的展览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实践与活动场所。其次,要成立和规范“在家上学”的社会组织,加强“在家上学”社会民间群体的交流合作,定期举办全国性的交流会,共同讨论分析“在家上学”的发展问题,并为“在家上学”的家庭提供专业的教育咨询。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网络平台,加快相关课程资源开发,丰富“在家上学”的课程及教材。最后,鼓励学校与家庭合作,为“在家上学”的家庭提供适当的帮助,包括提供活动场地,使用部分实验室、器材,允许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等,不断为“在家上学”的家庭提供各方面的帮助。

[1]甄丽娜,岳慧兰.美国学龄儿童“在家上学”现象述评[J].基础教育参考,2004(7).

[2]冉祥华.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5).

[3]彭虹斌.美国儿童在家上学合法化演变历程与现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1).

[4]杜晓萍.美国K1-K12阶段“在家上学”形式利弊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6(6).

[5]李爱.中美适龄儿童“在家上学”现象探析[J].教育参考,2015(6).

[6]吴秋霞.在家上学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以袁小逸为例[D].西南大学,2015(5).

责任编辑:贺春健

G459

A

1671-6531(2016)08-0023-04

李爱/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在读硕士(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猜你喜欢

公立学校上学家庭
家庭“煮”夫
上学啦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恋练有词
2016年美国公立学校排名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The State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K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