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育目的与高考志愿填报机制*

2016-03-29张文杰卓翔芝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志愿个体专业

张文杰,卓翔芝

论教育目的与高考志愿填报机制*

张文杰,卓翔芝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分为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价值取向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然而两者并不是割裂的,往往统一于历史和具体。我国的高考志愿填报机制作为教育目的实现的关键之一,并没有切实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为使当前的高考志愿填报机制服务于教育目的,就必须加强信息披露、完善填报体系、加强相关咨询建设。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高考志愿;填报机制

一、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与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教育的目的应当围绕人的发展,不是为了满足国家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是为了发展人自身,是为了发挥人的潜力、实现人的理想,最终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促进人的发展最终也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而促进社会的发展未必会促进人的发展;人生来就是真善美的集合,儿童生来就是完全自主的主体,教育的目的不是对其成长施加影响,而是促进其内在潜力的生长;既然要让个体完全自主的生长,那么必然要排斥社会的影响,也必然反对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典型代表,在其著作《民约论》中设想,人的思想是绝对自由的,政府的出现不在人之前,政府只是无数个个体的集合,作为独立的个体有权利选择其生活的土地,有权利选择其需要的政府。卢梭认为人生来是正义、善良、美好的,是社会对儿童进行无情的残害,每个儿童生来都是造物主的天使,是在社会的影响下变得浑浊,因此,他主张教育的目的不是将儿童培养成“社会人”,而是要保护儿童的天性。[1]这种个人本位教育价值观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种思想盛行于18世纪和19世纪的前期,当时资本主义正在兴起,封建的中世纪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产生了十分尖锐的矛盾,于是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教育。

社会本位的价值观以涂尔干为代表,他认为人不是以个体的形式而存在,只有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人,马克思也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指出个人价值应当服从于社会价值,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也应当服务于社会。涂尔干认为人都有双重的人格,一种人格是其内在精神状态;而另一种人格包含了思想、情感和习惯等,其形成于特定的社会和宗教氛围之中,而这种人格就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目的[1]。他认为,就像人从食物中获取营养以满足身体的需要,同样从社会获取各种观念、信仰和习俗来满足其心理的需要。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认为,个人不具有任何的教育价值,只能成为教育目的实现的原料,社会目的的实现才是真正追求的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除了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外,不能有任何别的目的。这种社会本位价值观的产生也有其特定的背景,从19世纪末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这正是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但随着资本主义的繁荣,其深层积累的矛盾不断涌现。社会本位论认为人应当为社会服务、屈从于社会的观点恰好迎合了当时资产阶级统治者的需要。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持续资本主义的繁荣,这种价值观念被广泛地接受并推广。

事实上,通过对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价值观梳理,我们发现两者的产生皆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两者并不是必然对立的,纯粹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两者的统一又必然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就像杜威的教育思想,实际上是用个人本位的教育过程来实现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就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两者的统一。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毛泽东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我国发展的每个阶段都非常重视明确教育的目的,只有明确教育的目的,才能指引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国的教育目的实际上和杜威的教育思想异曲同工,都不再强调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而是将两者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实现具体的统一。同时,教育目的的指导纲领也有些微的转变,在早期的相关文献中,首先是强调人的发展,然后是社会的需要,在近期的文献中总是先强调社会的需要,然后是个体的发展。然而我国的教育目的无论怎样转变,都从来没有抛弃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以此指导教育活动的每一个具体行为。

二、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机制

教育筛选理论认为,“教育并不能提高人的能力,而是在于筛选不同能力的人,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和满足社会的需要。”[3]高考志愿填报机制正是处于教育筛选机制的核心,其对大学生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满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高考志愿填报机制按照报考时间和投档录取方式的不同分成多种志愿填报方式。其中按照报考时间可分为:考前志愿填报、考后估分志愿填报和考后知分志愿填报;按照投档录取方式可分为:梯度志愿和平行志愿,其中平行志愿又分为小平行和大平行。[4]

考前填报是指在高考之前,考生根据自己平时的成绩填报志愿,在这种填报方式下,往往考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业水平有一个很好的评估,避免报考中的“扎堆”和“断档”现象。考后估分填报是指考生在高考后,高考分数公布之前,通过估分的形式填报志愿,这种填报方式也有利于避免“扎堆”和“断档”现象。当然也存在估分困难等情况。考后知分填报就是考生在高考分数公布后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历年的分数线等来填报志愿。这种报考方式容易造成“扎堆”和“断档”情况。梯度志愿是一种“志愿优先”的志愿填报体系,有利于尊重考生的选择,但是往往也会造成“扎堆”“断档”“投机”等现象,并且考生往往在进入后续梯度后不能选择自己理想的专业。平行志愿是一种平衡志愿投档的方式,能够满足考生的兴趣、爱好等,大大提高了考生的自主性。

此外,在志愿填报的实际操作中往往还存在“是否服从志愿”这一选项。在假设高校专业设置合理的前提下,理想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式不仅要能够满足考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而且能够避免“扎堆”“断档”等现象。假设学生都是根据自身的爱好、兴趣性格来填报志愿,那么“扎堆”“断档”调剂等问题的实质就是个体取向服从于社会取向。通过对以上五种填报模式的考察我们发现,任何一种模式都不能同时满足个体的兴趣和避免“扎堆”“断档”等现象。在高考志愿双向选择的过程中,高校往往扮演的是强势者的角色,也就是社会本位的角色,而学生往往扮演的是弱势者,是被选择的角色。高考志愿的填报在教育目的实现的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在高考志愿中体现教育目的,就要平衡个体和社会,也就是学生和高校的关系。

三、高考志愿填报机制与教育目的的统合

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是学生选择专业和学校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目的实现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潜力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填报志愿就是一个引导学生追求发展自己潜力的路径,也是高校通过专业设置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理论上,应当是学生志愿的填报情况决定高校的专业设置,然而在现实的操作中,学生志愿的填报并不能够决定高校专业的设置。因为在高考志愿中有服从志愿和梯度志愿,也就意味着即使一个专业没有人报考,这个专业仍然可以通过调剂的方式来招满名额。这种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有其优点,也有其弊端。首先从发展个人潜力来讲,当代教育理论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多元智力构造、兴趣取向,在这种报考模式下尊重了学生个体的追求和特点,并且通过调剂的方式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志愿填报和高校设置专业二者的博弈之间,高考志愿填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当是高校专业设置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在这种志愿填报的模式下并没有生源问题的困扰,学生的意愿并未成为高校改革其专业设置的动力。在当前的“综合+专项”的拨款模式下,生源的数量决定了学校的收入水平,进而决定了学校的发展,也为高校专业设置改革提供了最原始的动力[5],当生源充足时,高校自然没有改革的动力。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前的志愿填报模式中,个人的发展和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两大目标都没有实现。为实现高考志愿填报和教育目的的相契合,以下几点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加强相关信息的披露

学生或是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存在非理性现象的根源是信息掌握不完全。理想的志愿填报应当是遵从学生兴趣、性格决定专业大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决定小类,根据自身分数、各高校分数线以及各高校的专业排名来决定学校的选择。在这一志愿填报的链条中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各高校专业的真实排名都是较难获取的信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家长和学生是这一链条中的终极委托者,而高校是这一链条中的代理者,高校代理了学生的培养工作。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学生和家长是信息资源的相对较少拥有者,高校是相关资源的较多拥有者,在这种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代理者就有可能不服从委托者的意愿,也就是设置对学生个体发展不利的专业。因此,理性填报志愿,并实现个体发展和社会经济需要两大教育目的协调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强信息的披露。[6]

(二)建立合理的高考志愿填报体系

高考志愿填报体系的实质就是为了服务于学生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假设高校的专业设置能够切实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现存的高考志愿体系就具有某种合理性。首先,当前体系的信息披露具有非完全真实性、非充分性,其次在信息完全真实的条件下,根据基本假设,学生或是家长的选择具有非理性,也就是说即使在信息相关因素理想的条件下,高考志愿填报体系也并不能够满足个体需求和社会发展两者共同的需要。因此,高考志愿中调剂机制的存在保证社会需求方面具有某种合理性。理想的高考志愿填报体系应当满足个体和社会两者的需要,因此,理想的调剂体系应当包含双向的沟通和选择。

(三)配套的咨询体系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学生或是家长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也不是信息或是方法的较多拥有者,因此,学生或是家长在志愿填报中有必然的弱势。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考生的性格和兴趣以选择大致的专业范围,然而这并不是一个想当然的过程,涉及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的相关理论,这些理论又不是学生或是家长能够掌握的。其次,学生和家长对专业前景的了解也是不充分的,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往往和现实的需要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会影响学生或家长对专业的判断,进而影响个体价值的实现。最后,家长对学校专业排名内涵缺少必要的了解,对最终选择学校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建立必要的配套咨询体系是满足个体和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

[1]危中平.教育目的中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

[2]赵联,孙福平.试论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0(8).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0:268.

[4]樊本富.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方式与录取机制的利弊分析[J].考试研究,2014(2).

[5]李文长.高校资源配置模式与绩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

[6]罗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6-201.

责任编辑:贺春健

中图分类:G40-058A

1671-6531(2016)08-0007-03

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校际合作模式研究(2012jyxm254)

张文杰/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安徽淮北235000);卓翔芝/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安徽淮北235000)。

猜你喜欢

志愿个体专业
我志愿……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