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措施分析

2016-03-28张锐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实效性

张锐锐

(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措施分析

张锐锐

(宿州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高校辅导员的核心职责,在于细致化处理学生思政教育事务,尤其经过高校扩招政策影响,大学生数量暴增,一时间令辅导员日常工作压力变得愈加沉重,而究竟如何科学调整高校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实效性价值的问题,也开始引起社会各界人员广泛关注.在此类背景下,笔者决定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状况加以客观论述,同时,进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角色特性全方位审视;最终联合西方先进思想和自身已有实践经验,制定完善的应对方案,使得该类工作实效性价值地位得以有机凸显.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定位;实效性;改造举措

事实证明,及时强化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实效性价值,能够合理稳固该类人员的责任、使命感,令其在各类状况下结合全新职业、事业定位模式,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合作交流关系,确保彼此在新时代大学人文服务精神引领作用下,共同创设完善形态的校园文化机制.尤其对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结果来讲,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辅助功效无可厚非.至于后续内容便是笔者对新时期强化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一些认知结果,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些许指导性建议.

1 现阶段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一系列规划布置状况的客观论述

1.1高校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有所不足,日常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

自从我国高校实施连续扩招方案过后,大学生数量日益剧增,单纯以高职学生为例,其不管应试成绩或是文化素养,都显得参差不齐,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面临严重考验.具体细节表现为:班级整体学习上进意识不足,学生经常逃课、迟到,不能合理尊重授课教师.毕竟高校专业课程不管是在针对、实践操作方面,要求都极为严格,大学生必须经过特殊实验训练和课本知识汲取过后,才能逐渐适应日后严峻的职业竞争风暴.可现实中,大部分高校学生学习自主性低下,职业定位不清楚,对于一系列专业技能不够上心,加上该类群体对于一线工作内容比较排斥.在上述种种因素限制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困难度又上升一层,内部责任也显得异常重大.

1.2高校辅导员团队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冲突问题

第一,高校辅导员数量缺口较大,根本无法细致化贯彻落实教育部核心规范指标.

第二,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内容过于繁琐,光是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管理事务上就要投入较大精力,如教学内容设置、贫困生助学贷款办理、考勤调查评估等.长此以往,高校辅导员难免会身心俱疲,无暇接受更先进的科研训练,视野思路等也都过分紧闭.

第三,部分高校辅导员不单单要处理日常教学和科研事务,同时需要坐班,每天几乎都在办公室、寝室、班级等区域徘徊,任务量着实繁重.

如若以上结果长期并存,必然会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技能和人文素质造成深度限制,如若长期放置不管,最终则会对高校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结果造成严重打击.

2 新时期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角色特性的科学定位

首先,管理角色.如今高校辅导员每日管理的对象,便是个性极为鲜明的九零后青年群体,至于他们的科学知识学习、文化交流活动布置、日常思想行为规范、组织纪律性控制等任务,都需要辅导员尽心竭力地去承接.

其次,思政教育策略的制定实施角色.实质上就是督促高校辅导员合理沿用高端计算机信息技术,向大学生进行多元化思政教育内容传输,及时提升该类青年群体的政治觉悟、社会责任感,以及诚信意识,令其敢于面对今后人生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善于明辨是非与灵活处理人际关系.

再次,大学生身心健康改造的引导角色.大学是学生奔向社会的中转站,作为现代高校学生,理应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自身多方面完善改造.虽然每个人都承担着家长的较大期望,但是在如今激烈的职业竞争和社会诸多不公现象控制范畴之下,学生经常会衍生出逆反等消极心态,如若无法在合理时间范围内予以消除,必然会对该类青年群体身心健康结果造成影响.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一线人员,应该主动联合个人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专业技能,将自身教育功能发挥到极限状态,积极为大学生进行疑惑解答,将社会正气发扬光大;再就是联合九零后自身特征,辅助他们进行思想道德修养自行完善,能够作出更加清晰妥善的职业规划,为大学生日后身心健全化发展开辟一条全新的适应道路.

最后,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实践挑战的沟通服务角色.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依赖性意识极为强烈,不愿与社会进行过多接触,需要得到他人真切的关怀.面对此类状况,搞笑辅导员完全有义务细致观察与调节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实习训练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适当地加入个人情感,鼓舞该类群体将自身一切心理问题加以倾述,真正为他们排忧解难过后,令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事务中去.另外,辅导员要充分发挥个人职业道德素养,能够在贯彻各类职责指标基础上,维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积极学习更为专业的科学知识,提升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水准基础上,强化个人修养.

3 日后大幅度提升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策略内容的验证解析

3.1重新审视并认同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实意义,主动强化个人修养

高校辅导员可以认定是布置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主动强化其管理工作实效性价值,能够令大学生群体思想尽快趋于稳定状态,具体就是科学指导大学生一切日常学习生活模式,积极覆盖落实高校不同阶段教育政策,在合理时间范围内完成该类群体德育改造指标.归结来讲,透过提升自身修养,高校辅导员便能够进一步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培养新时期技术应用和素质型人才,提供更为深刻的支撑引导贡献.

第一,高校辅导员,必须主动关注刚入学的独生群体,令其尽快摆脱茫然无助的情绪,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和别的同学多多合作交流,逐渐建立起应有的自信心.再就是经过和班级所有成员交流,掌握他们生活中触碰到一系列冲突问题,借助特殊的情感进行教育渗透,令其徘徊不定的忧郁感彻底消除.

第二,作为现代专业化高校辅导员,要尽量站在学生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心态,结合特定局势进行引导,令学生在诸多生活、学习、实习工作挑战中,形成自主应对的生存竞争技能.唯独如此,大学生才能真切地理解和接受辅导员的一切关心,时刻敞开自己的心扉,愿意在日后激烈的职业竞争背景下,严格要求自己,辅助辅导员更加顺利地布置拓展日常思政教育事务.

3.2尽快将思政教育和高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实习训练项目有机融合

具体就是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实习训练管理过程中,贯彻公正、严格规范指标,同时更加细致地处理不同学生思政教育事务,将个体身心差异特征充分引入;再就是全面激活学生干部的工作高昂情绪,令他们接受更为专业的训练,形成人性化服务理念,将其作为师生情感衔接的纽带角色发挥到完美水准.实际上,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思政教育方案布置拓展途径众多,包括在互联网平台之上建立思政教育交流合作小组,定期安排学生进行实事政治理论的学习推广.

3.3秉承推动人员全面化发展的信念,辅助学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作为现代专业化高校辅导员,其有义务针对刚入学不久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妥善的职业规划指导,使得他们能够保留更为精准的职业定位意识,至此端正学习、实习工作的态度.归根结底,高等院校长期以培养岗位技能和面向就业为长期奋斗目标,尤其经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全面革新延展过后,不同岗位需求急剧扩张,对于高校日常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性,自然提出更为严格的规范要求.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尽快形成与时俱进、促进人员全面化发展的教育指导理念,积极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科学的思政教育思路,督促学生参与社会提供的各类实习训练活动,不会因为一时挫败而选择逃避,最终过渡成为理念信念足够高尚、职业道德素质水准较高的职业技能人才.

3.4高校辅导员要为敬德修业理想信念奋斗终身

这里强调的敬德,就是说作为现代专业化高校辅导员,理所应当维持良好的品行,在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发挥榜样示范效用;而修业,则是说辅导员在处理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之余,也要适当的将眼光放宽,主动接受外界先进科技思想,虚心向其余优质化辅导员学习.

第一,高校辅导员不单单要精细化处理思政理论教育、实时政策推广、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事务,同时要灵活学习应用教育、管理、社会、心理、公共关系等专业知识,进行自身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修缮,避免在学生产生某类高难疑问时,而无法细致化指导应答,最终获得大学生的信服.

第二,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大力推广应用背景下,辅导员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最为先进的信息传输操作技术,同时快速观察提炼班级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细节,针对他们作出更为科学的指导.事实上,在如今高校思政教育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环境之下,及时布置拓展生动活泼的网络化思政教育课程,能够尽快激活大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令其尽快掌控网络思想教育的主动权.

第三,高校辅导员理应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媒介,更加科学地认知大学生政治工作发展前景,同时对比个人潜力,包括气质、专业技能、性格等,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作出更为长远的定位设计.归结来讲,其不可以将辅导员职务视为一类跳板或是经济收入来源,而是要集中一切技术手段和精力,进行日后职业、事业定位形式的有机改革.如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要从做学问的角度,有志于把它作为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平台,也就是作为自己人生的事业来拼搏奋斗,要充分展现辅导员的昂扬斗志,深刻理解辅导员的自身使命与责任,始终充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爱,创造出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千秋功业的育人效益,实现与社会整体的融合.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如若高校辅导员想要尽快贯彻自身工作实效性改善指标,其必须主动进行自我技能和素质改善,同时开创人性化思政教育指导服务机制,尽量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问题,特别是面对刚入学不久且作为家庭独生子女的学生,要为其作好全面的就业指导.再就是配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感知情境,令大学生在彼此合作交流和挑战应对过程中,建立应有的自信心,确保今后能够主动地参与各类实习挑战活动,为今后职业方向锁定和人生合理前景绽放,提供无限的支撑引导动力.

参考文献:

〔1〕董华群.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提升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8(26):111-119.

〔2〕徐文婷.从学生需求角度谈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3(07):79-85.

〔3〕邓琳.新媒体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及优化策略[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2 (03):78-90.

〔4〕何智明.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与职业,2013,24(21):124-13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5-0223-03

收稿日期:2016-02-17

基金项目:1.宿州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研究”(2013yyb30);2.四川社会治安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心项目“现代社区警务机制建设研究”(SCZA14B001);湖南应用技术学院;3.宿州学院校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szxy2015jy07)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