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全日制自考生学风建设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基于湖南H高校1689名全日制自考学生的问卷调查

2016-07-23田建湘戴欧琳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现状对策

田建湘,戴欧琳,李 毅(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高校全日制自考生学风建设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基于湖南H高校1689名全日制自考学生的问卷调查

田建湘,戴欧琳,李毅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高校全日制自考是一种将课堂教学与自学考试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考的教学质量.文章选取湖南H高校1689名全日制自考学生,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分析全日制自考学生学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从教学运行机制、日常管理、考研指导、心理引导等方面给出了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全日制自考;学风建设;现状;对策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样本抽取

本次调查选取湖南H高校全日制自考学生1867名,发出调查问卷1867份,收回问卷1782份,有效问卷1689份,被调查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见下表1.本次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5.44%,有效率为90.47%.

1.2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从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氛围、教师教学、硬件设施等五个方面设计20道题目.调查采取无记名方式填写.

表1 调查样本学生的统计描述

2 高校全日制自考学生学风建设的现状

2.1学习目标不明确

大多数全日制自考学生在选取学校和专业时,一味地听从父母的意见.调查数据显示,74.21%的学生是由家长选取的学校和专业,很多家长仅仅把好就业作为选取专业的唯一参考目标,而忽视了学生自身对于所选专业有无兴趣.调查中发现65.72%的学生对于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非常迷茫,放任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更不知如何规划三年的在校生活.

2.2学习态度不端正

大多数全日制自考学生的认知存在偏差,只求每年的自考能通过,把文凭拿到手.上课迟到、早退,逃课玩游戏、打架等现象比较普遍.调查结果显示,临近考试,36.32%的学生选择认真听课、复习;56.76%的学生临时抱佛脚,把别人的上课笔记或者复习资料拿过来应付考试;6.92%学生甚至懒得复习,而是想方设法考试舞弊或请人代考.

2.3心理素质差

自考生大多是高考失利的学生,他们虽与统招生处在同一所学校,却以高考失败者的姿态出现,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落差,相比之下这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不愿意贴上自考生的标签.在调查统计中发现,74.65%的学生表示,在与统招生的交往中,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对于自考生的称呼也较为敏感;只有25.35%的学生表示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觉得从先天禀赋来说,自考生并不比统招生差.

3 高校全日制自考学生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基础薄弱

全日制自考学生大多是高考分数低于本专科录取线的学生,据调查结果显示,在1689名全日制自考生中,60.13%毕业于高级中学,12.53%毕业于中专学校,20.13%毕业于职业高中,甚至有7.21%待业人员.

由于自考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政策,只要学生自愿就读,不用参加入学考试,全部招收.显然,相对于统招生来说,自考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文化功底较薄弱,大多数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虽然能与统招生共享高校的教学和教师资源,但他们习惯性地自我否定,容易自暴自弃,放弃学习.

3.2师资配备和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水平存在问题

笔者就全日制自考学生的师资队伍情况,对H高校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H高校全日制自考学生的师资队伍中本部教师占40.56%,行政人员占28.22%、退休老教师占19.13%、在读研究生占13.09%.

表2 对教风的评价 单位:%

高校扩招以来,招生人数逐年增长,学校师资本来就紧张,根本无法满足自考大规模的师资需求.一般情况下,统招生的教学任务得到妥善安排后,再安排自考课务;部分教学水平较高的老师,本科教学工作量大,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为自考学生上课;很多老师思想上不重视,对自考教学投入的精力较少,几乎不备课,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对于教风的评价有待提高(见表2).部分非专业教师、在读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更加得不到保证了.

3.3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

高校扩招以来,全日制本科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教室、宿舍等资源紧缺.以H高校为例,自考生的住宿大部分被安排在老校区,或者是学校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甚至有些还租住在校外,住宿分散,不能充分享受学校的宿舍、教室和图书馆等教学资源,无形当中加大了全日制自考学生的日常管理难度.

一般而言,自考助学班是规模办学,班级数量较多,虽然每个班都配有专门的班主任负责管理,但由于班主任人手相对较少,且这些班主任多数是非在岗教师,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工作难以到位.虽然在大部分高校,全日制自考学生所在学院都建有学生会和班团组织,但作用不大,学生积极性不高,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导致实施优良学风建设的具体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

4 加强高校自考学生学风建设的对策

4.1改革和完善自考生的课程教学和考核

以H高校为例,开设了一系列的校企合作技能培训课程,技能培训课程包括综合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力求扎实推进校企联合培养,重构课程体系,完善专业课设置,强化素质拓展,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以企业进校、合作培养为抓手推进新的课程体系设计,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课程改革为推手推进全日制自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浓郁学习氛围,从而加强学风建设.

其次,自考学生相对统招学生来说,缺乏学籍管理这个核心抓手,因此很多约束机制形同虚设,自考生的期末考试或课程考核起不到应有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以H高校为例,实行“学校督导处抽查督导—学院教务部、学工组全面督查—学生会组织学生人人评教”的三级教学督导评价制度,规范学生向学、乐学,逐步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

4.2加强自考生的日常管理,齐抓共管促学风

4.2.1制定好一个纲领文件

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管理,建立健全学风建设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学风建设的实施细则,在实施过程中,与学生的学风挂钩,体现学风建设的内容,构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4.2.2抓好课堂和寝室两个阵地

(1)课堂监管.针对全日制自考学生的特点,学风建设最主要的抓手是课堂出勤率.在与H高校的相关管理人员的访谈中得知,H高校建立了六级联动的课堂监管机制(见图1)

图1 六级联动课堂监管机制示意图

(2)文明宿舍创建.要积极探索以学生宿舍为阵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和途径,在已有的宿舍文化节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文明宿舍创建除了要求卫生达标以外,还要突出强调宿舍成员文明言行、学习成绩、科技创新、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的建设.

4.2.3用好“考风管理、激励机制和活动引导”三驾马车

(1)考风管理.进入复习迎考阶段,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组织学生围绕诚信开展各项活动.如演讲比赛、黑板报等,营造浓厚的以诚信考试为荣,以考试作弊为耻的氛围.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在学生中开展“正考风、树学风”为主题的班会和座谈会.最后,要严格考场纪律,对违纪者、尤其是给予作弊者严肃处理.

(2)激励机制.有效的学风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引导和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树立典型,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从而激励更多的自考学生热爱学习、努力学习;其次,表彰集体,增强团体凝聚力.在自考学生中营造“争优创先”的氛围,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促进学风发展.

(3)活动引导.第一,以人文讲坛为载体.举办有自考特色的人文讲坛等,优化学习环境,浓郁学习氛围;第二,以竞赛类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增进身心健康、陶冶思想情操的同时又能锻炼实践能力、增强竞争意识.

4.3以考研为重要拉手,促进学风建设

考研是自考生通过考试改变自己身份的一种有效方式,笔者从H高校相应管理人员处了解到,H高校正在探索一种新的自考培养模式——考研创新班.从有考研意愿的学生中筛选一批学习欲望强、英语基础好的自考学生,单独组班开设考研创新班,用研究生课程培训代替职业技能培训.参照高考的管理模式和大学导师制的培养机制,配备专门的班主任负责管理,联系专业学院的导师实施培养和指导.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作为重要的拉手,拉动自考学生的学风建设,值得其他高校借鉴.

优良学风需要各种机制之间的良性互动,只有这样,学风建设才能长期稳定地取得成效,才能带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自考生的学风建设更加显得任重而道远,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陆兰浅.谈自考助学班的教育教学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

〔2〕谢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模式发展研究[J].成人教育学刊,2011(2).

〔3〕王修鲁.高校自考生的特点及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4〕皇浦贤昌.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24).

〔5〕赵菊.如何引导全日制自考生考研[J].吉林教育,2010(3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5-0204-03

收稿日期:2016-01-03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