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研究

2016-07-23郑甜甜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程化志愿服务大学生

郑甜甜

(安徽理工大学 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7)



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研究

郑甜甜

(安徽理工大学理学院,安徽淮南232007)

摘要:在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诸如:政治色彩浓、缺乏持续性、教育方式方法过于单一、缺乏理论指导和专业培训等等.本课题旨在研究建立一种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两大类相结合,以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外部环境课程为支撑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体系.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是整个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形式.构建志愿服务课程体系是实现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和构建长效机制的重要路径.志愿服务课程化的实现途径包括完善志愿服务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内容、理论教学、实践平台、评价体系等方面.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课程化在思想认识、资源支持、系统管理等方面存在困难,只有正确认识课程化,高校成立志愿服务课程指导委员会,各部门相互配合,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构建课程化网络平台,才能促进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走向规范化、专业化、长期化.

高校目前在志愿服务课程建设方面在理论研究方面还不成熟,思路还不明确,这对于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及持续开展是一个制约.志愿服务的覆盖面需要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的育人效果需要进一步提升这都需要在高校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合力,使得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意志品质同步发展,使大学生接受最为全面的教育.

1 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1.1理论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也显现出来,诸如:政治色彩浓、缺乏持续性、教育方式方法过于单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等等.

高校建立一种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两大类相结合,以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外部环境课程为支撑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体系是极其必要的.基于大课程观的理念,高校的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另外一个有机组成即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可以对许多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以青年志愿服务为主力军的志愿服务已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种子,提升公民服务意识的载体,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正因如此,高校应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紧密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1.2问卷调查的对象

本课题组成员于2015年9月至10月间开展了问卷调查,选取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阜阳师范学院、淮南师范学院等八所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按照统一的抽样要求和调查方案发放了2400份问卷,共收回问卷2388份,其中有效问卷2385份.最终采用Excel表格和SPSSStatistic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有效样本数为2385人.其中,男性1502人,占62.97%,女性883人,占37.03%;一年级学生678人,占28.43%,二年级学生612人,占25.66%,三年级学生877人,占36.77%,四、五年级学生合计218人,占9.14%.本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涉及的学生年级、政治面貌、各学科覆盖面很广,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安徽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现状及大学生课程化建设现阶段情况.

2 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体系主要组成部分

高校应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体系(图1).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体系主要由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外部环境课程三大课程板块构成.理论课程是基础,实践课程是核心,外部环境课程作为有力补充,共同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图2).

图1 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体系结构图

图2 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板块结构图

2.1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课程

理论课程是高校志愿服务课程板块中基础组成部分,教学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志愿服务发展史、内容、特点、功能及专业技能.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省内各高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进度方面稍显滞后.仅有28.3%的被调查者所在高校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而71.71%的被调查者所在高校是未开设志愿服务课程的.

现阶段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设公共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大学生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指导,使得广大在校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认识得到提高,为国家培养具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在课程教材编排、学时设置、学分设置、考核标准等方面都应一一做好规划,在理论教学方面,重点规划好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要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内容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还要讲国外志愿服务建设先进模式及典型案例传授给学生,既能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增强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在学时安排方面应该做到突出重点,合理规划,大一学生相对学时较多,依次类推,大二及高年级学生应更加注重在实践课程中对学生的培养.

2.2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板块中的核心部分.实践活动涉及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整体流程的实施,决定了志愿服务实现的教育效果和影响力.实践课程应该包括组织与培训、活动开展与管理、考核与评价三个部分(图3).

图3 实践课程的结构图

在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培训过程中,学校团委应充分发挥自身部门优势,将基层团组织和学校社团的力量调动起来,有机衔接,做好全局规划.高校团委要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并形成健全的数据信息系统和志愿服务成果反馈系统,便于更好的宣传成果和及时总结,使得大学生不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接受教育和锻炼,在志愿服务结束后能够更好的总结经验,提高服务水平.

要进一步实现校内校外联动,拓宽实践平台,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增强实践育人效果.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内容记录,记录应详实,并将志愿服务纳入到评先评优体系中来.63.1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64.1%的被调查者认为志愿服务者应具备专业知识,接受专业培训.在活动课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外部环境课程

外部环境课程即一种隐性课程,“具有隐蔽性、多元性、开放性”,包含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课程.物质环境课程即是通过物质载体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产生影响,而物质环境包括校园的硬件设施、环境整洁程度、学校标志性建筑等.人文环境课程即是通过高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制度环境、文化生活环境及人际环境等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塑造和培养产生影响.

大学生志愿服务需要更多的精神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事志愿服务指导工作的教师应该将学校的悠久历史、完善的制度建设、严谨的学风、教风等良好的环境因素具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受到外部环境给予的正能量,使得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从精神层面上对志愿服务的深层次内涵更加认同,从内心接受将志愿服务作为大学必修的功课.

3 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3.1存在的主要困难

3.1.1思想认识不够

调查显示,23.26%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领导、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这一问题认识不足,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需要在思想认识层面上基本成熟才能够更好的推进.高校应该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进一步推进,才能更好的克服高校志愿服务零散、多变、无序、形式化和持续性差的缺点,开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新局面.

3.1.2物质支持力度不够

31.4%的被调查者认为物质支持力度不够,由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课题,处在探索和研究阶段,所以各方扶持力度不够. 71.71%的被调查者所在高校是未开设志愿服务课程的,因此也充分反映出了,高校应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我们需要从具体的教学体系的架构、专业教材的编撰、管理评价制度的建设、管理机构的运行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3.1.3缺乏理论指导、志愿服务课程亟待开设

课程化的前提条件需要有健全的系统管理机制和专业教师指导队伍.由于课程体系结构复杂,课程三大板块之间都要有衔接,管理起来存在困难.高校开展志愿服务课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学生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的指导.

3.2克服困难的对策

3.2.1提高高校、学生、社会对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的认识

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推进,才会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高校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应在总结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志愿服务课程体系、规划好教材及教学内容、组建起专业的教学团队等;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应该充分的了解志愿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接受专业的课程指导和培训,提高志愿服务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社会作为志愿服务的基础平台应该更多的加强与高校的联系与沟通,对大学生课程化建设给予有力支持,提供更多的服务岗位给大学生,使大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3.2.2规范管理,加强专业指导

高校需要成立健全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构建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所在学校的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进行统一管理、分类指导(图4).

图4 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结构示意图

另外,对于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进行规范管理和指导,培养专业指导教师队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志愿服务课程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都需要在专业技能发面给予适时而科学的指导.

3.2.3开发“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巩固志愿服务课堂教学成果

通过“互联网+志愿服务”这一全新理念的提出,积极开发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图5).

图5 “互联网+志愿服务”平台

网络平台由学校团委统一管理,从新生入学就做好登记,并将学生在校期间每次参加志愿服务的信息登记,学生将参加活动的总结与心得及时上传,有专业老师进行在线指导,并提供学生之间的在线交流.在专题网页上提供课程资源,便于学生全面且及时的下载学习内容.构建志愿服务信息反馈系统,做好历史电子数据的保存和分类管理,打造良好的网络平台使得交流渠道畅通、信息资源共享及教育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郝永隽,永强.高等院校隐性课程的结构与功能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112-113.

〔2〕谈杰.国内青年志愿服务研究述评[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80):8-10.

〔3〕刘孜勤.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演进脉络[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37):36-39.

〔4〕黄佩飞,徐建平.论潜在课程的素质教育意义[J].广西高教研究,2001(4):40-44.

中图分类号:G641;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5-0228-03

收稿日期:2016-01-30

基金项目:2014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SK2014B005)

猜你喜欢

课程化志愿服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对“家庭教育课程化”的认识、探索与建议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浅谈班级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有效运用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校园文化“课程化”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