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车身构造中美学问题探究

2016-03-28王永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汽车车身构造美学

王永超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汽车车身构造中美学问题探究

王永超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消费品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使用价值层,同时对审美价值也有了很高的要求.汽车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通工具,在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而对于汽车的要求也从原来的质量和安全的基本要求增加了构造符合美学的要求.本文以美学理论为基础,对汽车车身构造中体现的美学思想和没学问题进行探究.通过探究指出美学思想在汽车车身构造环节的应用,体现美学在汽车这身构造中的意义.

关键词:汽车车身;构造;美学

从汽车的发展史上不难看出,汽车业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暗含着汽车美学的发展线索.①与其说汽车也发展是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倒不如说是美学在汽车行业中发挥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汽车车身作为最先能够吸引眼球,最能明显体现构造美学的部分,它的发展更是体现出了明显的美学因素.

1 车身构造的整体和局部之“美”相统一

汽车车身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存在,它是有多个具体的部分组成,而如何让这些不同的个体不仅不失去自身的特殊性,但同时也要让车身整体相统一,②不产生任何的另类或者违和感.③汽车车身的完整性需要很多要素为基础并且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在对车身设计构造时就全面的考虑好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和互补,在组合的过程中要遵守一定的规律,因彼此之间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所以都有一定的联系性,而在将各部分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又能明显的发现这些组合居然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无论是线条还是曲面,无论是形状还是立体平面,这些互相成分和要素都是通过设计的环节实现了理论上的统一,而在设计方案投入生产,汽车车身构造以客观实在无存在时,它的美学才得以真正地现实地实现.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要素自身都携带一个可发挥的范围空间和具有特殊性的属性,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要认真的时间适度原则,线条粗细和角度的使用,与立体图形和材料特性的配合,都对整个车身的美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 车身构造的流畅和衔接之“美”相协调

车身的构建很明显是以线条的流畅性和平面的衔接为角度来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现代人因为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不同使用用途,甚至不同的追求而对汽车的外观和车身的构造提出不同的要求,但归根究底,还是要满足他们对于“美“的追求,汽车不是一个静止的装饰物,它是动静结合和明显的物质.相对静止这的线条图像,因投入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结合汽车行驶的速度,表现出的是难以捕捉的静态轮廓和动态动态变化相结合的“美”.而车身的整体流线性和其他部分形状属性相衔接的时候有必须符合协调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使用价值进而达到审美价值需要的目标,达到审美高度.

车身的设计和构建过程十分复杂,尤其是构建的过程本身还有对设计进行检验的职责,将理论上的可行性变为实践中的必然性,这就要求在构建的过程中合理加入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和对艺术设计美学规律的应用.只有在把握了全面的规律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对美的实践,才能够完成车身的整体协调的要求.从而实现车身构造乃至整个汽车的价值的实现.汽车作为一个消耗品,它最基本要满足的是它的使用价值,而美学在这方面的应用也不仅仅局限于车身构造的线条和图画是否美观,同时也有对于审美追求的满足,对于美的需要的满足就恰恰是对美学的实践.

3 车身构造的比例和尺寸之“美”相辅助

车身构建的比例和尺寸想辅助,不仅表现在外观上的车身造型构造中的车身前、中、后段的比例要恰当,同时也强调了根据车身各部分的功能合理规划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并且车身内部作为使用者所处时间最长的空间,对于比例的要求就更高,并且要求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车身内部的尺寸不仅要符合汽车整体的设计,体现汽车整体的美感,同时因为功能和性能的不同对于尺寸和比例也有着不同的要求,这就加强的车身构建的美学要求.内部设计不仅要符合安全性要求,同时要兼顾人体工程学和人体生理结构理论,构建出功能性更强,更具有人性化的设计,④从而确保车主按照自己的要求选择的车型能够满足使用价值的同时可以享受到舒适、方便、和安全.这就要求在车身内部的构造过程中,小到座椅的形状大小,以及占据整个车身的位置和比例,达到整个车身空间比例和尺寸的功能性划分,这些都是在车身构造过程中对于“美”的需求和体现.而这个过程中也经常会应用到对比作为整个构造过程中的重要艺术技巧.鲜明的对比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够更加清楚的体现设计者对于空间和物品的设计和安排.可以直观的对车身的构建进行了解和评价,进而为购买选择提供有力的信息.

4 车身构造的色彩和韵律之“美”相衬托

汽车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往往来自于它的品牌和车型,但最直观的印象则来自车身所用的色彩.车身的色彩应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美观,同时还融入了很多的原理、规律和价值.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对于事物都有自己的判断,而判断的依据则有很强的主观性.作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进行选择,但是作为汽车设计者和生产者,则更要根据客观的科学的理论和技能来进行设计和构造.

从色彩的角度来讲,人对色彩的偏爱具有特殊性,可能因为文化水平,也可能因为生活环境,但是这些可以归到心理反应作分析.所以在汽车设计构造中对色彩的设计可以根据心理分析进行色彩选择,色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形成反应,形成意识,最终形成对消费者选择产生影响,那么设计者在考虑到汽车销量和效益的时候,就应该选取那些为大众所喜欢并且容易接受的色彩搭配.同时还要兼顾地域属性和情感倾向.色彩分为暖色系和冷色系.而根据南北方温度上的特殊性,以南方地区为主要市场的汽车生产应多倾向于冷色调,反之,以北方寒冷地区为市场的汽车生产则应该倾向于暖色系.这也是根据市场需求做出对设计生产的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利益,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从色彩对心理上的影响角度分析,色彩还关系到行车过程中的安全.因此,对于色彩的选择也要有一定的科学考虑.心理试验还证明,长波色彩能引起扩张性反应,感觉距离较近;短波色彩会引起收缩性反应,感觉距离较远.冷色环境中暖色显得扩散突出;暖色环境中冷色显得收缩后退.另外,明度大的色彩使人感觉近而大;明度小的色彩使人感觉远而小.而这些都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安全隐患,而这就要求设计和构造者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能够更加慎重考虑.

而为了使色彩跟好的发挥作用,在汽车车身的构建中加入韵律元素,能够使色彩发挥作用,通过与韵律互相衬托来完成汽车构建的美学要求.只有色彩的参与会使得设计和构建显得单调,而当韵律引起的认得直觉反应与色彩引起的认得视觉反应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时,车身构造的美学目的就达成了.

5 汽车车身构造的美学意义

5.1汽车车身构造的美学问题分析的理论意义

对于车手构造的美学研究有利于汽车行业在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加深对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更好的完成汽车行业发展的目标.⑤当今社会,市场竞争已经不是靠基础工程取胜,创新不仅体现在增加汽车自身的功能,同时也通过对汽车附加值的实现,而这就要依据对汽车的了解,从美学角度对汽车的构造进行理论分析,有力与汽车构造终于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其他有利因素的结合,从实践中总结更加适合车身构造方面的理论,对美学的具体内容起到补充的作用.

5.2汽车车身构造的,美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汽车车身构架的美学的现实意义就在构造过程中的实践,汽车真正投入市场被广泛应用的过程.汽车车身作为整个汽车车体的主要构成和功能性保证,对于它的分析有利于汽车行业设计和构造方面核心技术的改革和创新.美学的应用能够让带有足够美学价值的汽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同时这种对于美学的重视也能够促进市场竞争者积极创新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正是这样进步的氛围,有利于创造更多价值,促进整个经济产业的有效发展.而且对于美学问题的思考也能够开拓市场参与者的事视野,不局限于经济竞争,而这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刘世恺.汽车发展史话[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②(法)夏尔·巴托(CharlesBatteux).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M].1746.

③张丽娇,鲁鑫.浅谈当代汽车车身设计[J].现代企业教育,2012(6).

④付黎明.设计美学规律研究[M].香港:中国美术出版社,2007.

⑤邓楚南.轿车构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

〔1〕刘世恺.汽车发展史话[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张丽娇,鲁鑫.浅谈当代汽车车身设计[J].现代企业教育,2012(6).

〔3〕邓楚南.轿车构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4〕付黎明.设计美学规律研究[M].香港:中国美术出版社,2007.

〔5〕(法)夏尔·巴托(CharlesBatteux).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M].1746.

中图分类号:U4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5-0167-02

收稿日期:2016-02-18

猜你喜欢

汽车车身构造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纯白美学
汽车车身焊接夹具的设计规律
汽车车身设计论文
真空挤压成型机螺旋及其对坯体质量的影响
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综述
一对奇N阶幻立方MCl和MC2
基于汽车车身焊接夹具的设计刍议
印度尼西亚金多金属成矿条件及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