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企业的转型之路

2016-03-28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企业转型新常态企业文化

彭 振

(安徽大学 哲学系,安徽 合肥 230009)



新常态下企业的转型之路

彭振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新常态下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企业只有在制度、经营模式、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等诸方面做出与时俱进的改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转型;企业文化

新常态下企业生存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的那种规模速度型粗放式增长已经难以为继,新常态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既是危机又是机遇,其中机遇的成分远大于危机的成分.新常态是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时代,是先进的生产力不断产生、扩张,落后的生产力不断萎缩、退出的时代[1];那么企业如何适应新的社会形势,主动转型升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完善企业的制度,保持企业员工的生机与活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一个企业保持升级和活力的根本,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竞争.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方式既关系到员工劳动的积极性和潜力的发挥,又对一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也间接的影响到企业的形象.那么如何管理员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能力呢?

1.1要用管理“人”的方式管理员工

企业家应该充分认识到,在企业内部劳作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零件.既然是人,那就必然有一个人应有的情感、好恶、需求,以及荣誉感和羞耻心,同时也必然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企业应该充分尊重人的各项需求,用激励的方式而不是惩罚的方式去管理员工.因为激励的方式更能激发员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而“跳一跳就能够到”的激励制度更有助于激发员工的潜能.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和员工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多关心员工的疾苦,多倾听员工的诉求,在员工与企业的金钱关系之外再建立一条情感的纽带,充分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真正从内心上把企业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只有这样,当企业的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企业内部才会上下一心,紧密团结,才能让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了企业的长久发展忍受住在企业财政困难时期福利待遇暂时性的降低.

1.2要为员工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实现个人与企业发展的有机统一

美国行为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划定为五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荣誉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其中荣誉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是人的最高需求,而马克思主义也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有的时候,人们仅仅把工作当成一份谋生的职业,而在工作之外还有自己独特的理想与追求,这是一种普遍的正常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企业应最个人的理想与追求予以充分的尊重,不要用整体的价值观压制个人的价值观.一方面既要主动为员工理想和追求创造条件,又要鼓励员工找到自己理想和企业目标的结合点,以个人价值的实现来促进企业价值的实现,把员工的教育与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在德国,企业往往会拿出投资额的5% -10%用于员工培训,在美国,企业的教育支出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通用公司每年用来培训员工的费用超过1500万美元,每年都会组织五千多人到国外接受各种培训.世上万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有时候,一个相关领域的偶然发现很有可能成为使企业摆脱困境的关键.

2 踊跃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不仅是生产力的直接体现者,也是社会责任的重要承担者.有些成功企业的资产甚至相当于几个中小国家的经济总量之和,这些富可敌国的超大型企业,如果能够踊跃承担社会责任,那么其在扶危救困、改善环境和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可能会比国家的还要大,而一个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程度又是与其企业形象密切相关的,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都应该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社会的发展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以自己发展目标的实现促进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历史的发展一再表明,不管多大多强的企业,一旦把自己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对立起来、以损害公众利益实现自身利益的企业都必然会被历史和人民抛弃.“三鹿”、“三株”这些曾经无比辉煌的企业,都是因为质量问题引发的信任危机而轰然倒地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那些胸怀天下,勇挑重担的企业才有资格在历史的选择中生存下来.吴在新常态条件下,哪个企业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哪个企业就会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就能树立起更好的企业形象,就更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为了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2.1自觉主动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经过了将近30年的野蛮式的发展之后,我国的环境污染到了十分严重的境地,环境的承载能力已达上限,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人们要求改善环境的愿望极其迫切.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人是通过企业这个劳动组织与大自然间接发生作用的,个人的环保行为在改善环境中所起的作用与企业相比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企业需要在环境保护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既要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减少企业在正常生产中各种污染物的排放,还要加强研发,把环保的理念渗透到设计、研发、生产、流通、包装和使用的全部过程之中,使环保的理念通过产品传播到每一个用户的身边,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过上绿色的生活方式.对于那些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着危险因素的企业,一定要做好员工的防护工作,避免把员工暴露在危险的工作环境中.

2.2重视产品质量,不弄虚作假

企业应该把产品的质量视作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企业能否树立其良好形象赢得消费者口碑的最为关键的一点.好的产品自己就能说话.有些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销量肆意夸大产品的功效,结果在消费者此起彼伏的质疑声中乱了阵脚;有些企业为了牟取暴利,不顾消费者健康的安危,违规添加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结果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还有的企业,尽管各方面做得都很好,但就是由于在宣传中的弄虚作假和对质量把关的不严,使辛苦建立起来的形象在一夜间崩塌.前面提到的“三株”集团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可见企业必须向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产品的质量,否则,就是其他方面宣传的再好,也难免会出现信任危机.

3 创新经营模式,适应信息时代

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生态环境转变的直接结果就是消费者主权时代的到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消费者通过网络聚集成了消费群体,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动动手指就能看到他人对某一产品的评论、感受和看法,就能得到产品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真实信息.一个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可能会引发整个消费群体的谴责与抵制,这种消费者之间空前团结所爆发的群体力量,终结掉了零售商的霸权,开启了消费者为王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彰显消费者主权的新时代,任何企业都必须俯下身来认真倾听顾客的声音,与每个顾客进行一对一的真诚沟通.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自2006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2014年,居民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8.5%,比资本形成增速提高了7个百分点[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民间投资开始唱主角[3].

以往大工业时代大批量定制的时期正在逝去,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正在崛起,那么企业该如何适应消费者主权时代的到来呢?我认为关键应做好以下几点.

3.1实现企业由“生产者”向“服务者”的转变

在消费者主权时代,过去那种以产品来征服消费者的模式已经不再凑效了,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调的大众化的产品,而是更青睐于能彰显自己个性、表达自己愿望的私人定制型的产品.这就促使企业要由单纯的物质生产转向对消费者的服务型生产.在充分尊重消费者个性的基础上,将选择权、定价权和定制权放到消费者手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衣服设计的很好看却没有顾客喜欢的尴尬局面,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化解产能过剩的危机.据IBM商业研究院的数据,在美国,兼有服务和制造业务的企业已高达58%,而97.8%的中国企业仍停留在纯产品生产加工阶段,缺少服务业务.那么能否完成企业角色由生产者向服务者的转变,就成了企业能否适应新常态的关键.

3.2创新商业模式

在新常态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随着我国电商3.0时代的到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基于移动网络的崭新的商业模式,有顾客到顾客的C2C模式,线下与线上的O2O模式,商家对顾客的B2C模式,顾客对商家的C2B模式,工厂粉丝顾客的FFC模式,还有B2G、O2O2F、O2O2.0等等,让人目不暇接.虽然这些模式形式繁多,特点各异,但几乎都有着如下的共同点:(1)坚持顾客为原点,变“库存制造”为“为我制造”.(2)尊重顾客多样化的需求,突出产品的可定制性.(3)重视信息的搜集,即使是一些小众需求也能聚集成规模,实现生产. (4)全渠道全顾客的数字化管理.这些新型的商业模式有的比较成熟,有的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前提下,选择或创造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商业模式,也就成了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迈出的一大步.

3.3创新营销模式.

现在,广告已经成了民众生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你是在看电视、上网、还是逛街,几乎都会面临被各种广告包围的局面.在新常态的到来和企业营销模式的不断创新下,过去靠信息轰炸来推销产品的广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厌倦和抵制,而暖营销的出现则让这种“广告”和“受众”之间的矛盾有了和解的迹象.这种暖营销把过去的信息轰炸变为以情动人,在让消费者的心里感到暖和、舒畅的前提下,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入消费者的意识.比如滴滴专车的两只品牌TVC广告,安妮的“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的条漫,谷歌的近似童话般的女孩和经理的简短通信等都是十分经典的案例,这些广告的推出不但没有受到消费者的抵制反而引发了点播的热潮,改变了人们已往对于广告的刻板枯燥的印象.所以,创新营销模式,运用全方位暖心法的概念,让顾客从接触到购买产品和接受售后服务的全过程中一路感到温暖,使广告的传播成为一个发现美、分享美和启发心灵的过程,就成了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的必备技巧.

4 加强技术创新,引领消费需求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技术更新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不管规模多么大的企业,如果一旦在技术的更新上落后于时代,就会被竞争对手轻易超越.摩托罗拉曾是手机业的老大,因为没有抓住数码时代而被诺基亚超越,诺基亚由于没有抓住互联网的时代而被苹果扳倒.从这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的进步对企业的生存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如今,再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或4D打印技术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企业只有适应时代要求,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和研发团队,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将创新的理念融入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的全过程中,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靳欣.新常态,全面观[J].科技智囊,2014(9):34.

〔2〕鲍烨童.新常态下的企业发展路径[J].中关村,2015(2):92.

〔3〕胡雅馨.转型之道[J].商周刊,2014(10):47.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5-0051-02

收稿日期:2016-02-18

猜你喜欢

企业转型新常态企业文化
试论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
浅谈现代企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