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伦理秩序下 “美国梦”的幻灭
2016-03-28董淑铭
董淑铭
(温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新教伦理秩序下 “美国梦”的幻灭
董淑铭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成形于美国殖民时期,用以自我完善以获上帝认可的新教伦理价值观后来演化成了美国文化的核心内容,成为美利坚民族的主流价值观。随着历史的前行,这些价值观被异化为对物质财富的占有,普通大众所追寻的美国梦也渐行渐远。
新教伦理;美国梦;冲突
一、新教伦理与美国梦
新教伦理成形于北美殖民时期,其崇尚的价值观,即个人自由、努力工作、追求财富以获上帝恩宠等成了美国的主流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被富兰克林等人的成功实例所验证,被文学艺术家们典型化,融进美利坚民族的血液里,引导着美国民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可以白手起家的信念这便是美国梦,或称美国理想、美国神话。
(一)新教伦理价值观
新教伦理 (Prot est antwork et hi c),全称基督教新教工作伦理,是一个关于西方基督新教的社会和经济理论的概念。“它基于加尔文主义的看法,即强调努力工作是一个人的使命,世俗的成功可以作为个人超度的一个标志。”[1]清教的教义强调个人可以与上帝直接联系,这便形成了后来的个人主义;清教徒们认为,上帝赋予每个人一种天职,要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唯有勤奋工作,以求事业的成功来获取上帝的恩宠;清教教义强调个人可以通过阅读 《圣经》以求理解上帝的旨意,由此使得清教徒们非常不注重教育。虽然现在美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清教徒,但早期的清教徒们给美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新教伦理价值观也成为美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
在1620年乘 “五月花”号轮船到达北美的102名乘客中,绝大多数是为了躲避债务、追求经济自由的冒险者,一小部分是为了躲避宗教迫害的教徒。因为在英国国内受到迫害,他们远渡重洋去北美。“《纽约客》杂志上的一幅漫画从某一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情况:两个清教徒从 ‘五月花’号下船上岸,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我当下的愿望是宗教自由,但我的长期目标是进入房地产业’”[2]。在宗教方面,早期移民抛开了作为中介的神职人员的介入,强调他们自己可以与上帝直接交流。要获得上帝的恩宠,须要自我改善,但心灵的改善是无形的,其衡量的标准自然地演变成了对有形的物质财富的获取。美国文化传统历来就将 “物质成功和精神拯救紧密结合,以至物质成功成了精神拯救的标志”[3]。
(二)“美国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世纪后的文艺复兴,让人们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但腐败的天主教会仍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宗教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家强烈谴责天主教会出售 “赦罪符”等的行为。那些渴望建立新的 “山巅之城”、新的伊甸园的人们,开始向美洲大陆进发。这些早期移民便是美利坚民族的先辈。由于美洲丰富的自然资源,美国宪法对个人权利的保障以及清教徒勤奋、务实、上进的工作伦理使早期的移民较为容易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如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誉国际的集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于一身的富兰克林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林肯等都是从赤贫走向成功的典范。马克斯·韦伯将他们奉为 “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4]。这种成功的神话便是众所周知的 “美国梦”。
(三)“美国梦”内涵
“美国梦”最早是由詹姆士·特拉斯洛·亚当斯在其于1931年出版的 《美国史诗》中提出的。“美国梦是梦想土地,每个人都会有更好,更富有和更充实的生活,并且那些有能力或成就的人总是充满机会……无论出生的情况或地点,能使男人和妇女都可以获得最充分的地位,并且被他人所认可。”[5]其实早在哥伦布驶向新大陆时,“美国梦”就已经萌芽。18世纪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相信:“美国是梦想的土地,通过勤劳苦干,诚实明智经营,一个人有限的能力能够带来巨大变化,并做成巨大的事业。”[6]他一生的经历就是这种信念的最佳体现。
美国梦,又称为美国理想、美国神话,实质上是美国文化的核心,美利坚民族的主流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个人主义、勤奋工作、追求财富、尊重教育等方面。这些源于北美殖民时期的价值观,早已融入到美国人的民族精神,成为一种社会交流文化,深深积淀于美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支配着美国人的行为和生活。
二、社会生活场景中的美国梦
美国除了印第安人,其国民来自世界各地,这些人归属于不同的种族,有不同的信仰,由此形成了美国思想文化的多元性。但在美国独立战争前,绝大部分移民来自欧洲,特别是英格兰地区,人们称他们为W ASPs,即W hi t e Angl o-Saxon Prot est ant s(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W ASPs的传统和价值观也成为主宰新大陆的主流文化。后来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虽然背负自己的种族、文化背景,但都被W ASPs的主流文化所消弭,建立了新的国家认同感——美国人。人们认同个人自由和自我依靠、机会均等和参与竞争、物质财富和努力工作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的实现与其他价值观是互为表里的,即要获得个人自由,人们必须学会自我依靠;每个人都得获得参与竞争的平等机会;要获得物质财富,人们就必须努力工作。
(一)美国大众的美国梦
美国 《独立宣言》开篇就强调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791年通过的 《人权法案》进一步保障了个人自由及权利,禁止政府干预个人生活。要获得这些权利及自由,他们必须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及智慧向世人证明自己的价值,新教伦理也鼓励人们尽可能多地赚钱。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其 《自传》中反复强调:
切记,时间就是金钱……切记,信用就是金钱……
切记,金钱具有孳生繁衍性……
记住这句谚语:善付钱者主宰别人的钱包……
富兰克林在此宣扬的 “不仅仅是经世致用的方法,而是一种独特的伦理。违背这一规则会被视为渎职”[7]。在此伦理观念的鞭策下,一代代的美国人都朝着富兰克林指引的方向奋斗。到了现代,这种成功的实例也不少见,如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法兰克·卡普拉是电影史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得奖第二多的导演,生于加拿大的伊丽莎白·雅顿创办了行销全球的化妆品牌 “伊丽莎白·雅顿”,出生于德国的亨利·季辛吉位至美国国务卿、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出生于布达佩斯的安迪·葛洛夫1997年成为英特尔公司董事长等实例生动地诠释着美国梦的实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梦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但其核心内容仍然是财富、自由、民主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马丁·路德·金曾在 “我有一个梦”的演讲中激情满怀地指出:“尽管当前还有许多苦难挫折,我仍然怀有一个梦想。这是深深扎根于美国人梦想中的梦想。”[8]美国第44届总统奥巴马的成功当选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梦想实现的可能。2012年9月4号,为了助阵其丈夫的连任选举,奥巴马夫人在北卡罗来州夏洛特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激情昂扬的演讲,生动地诠释了美国梦。“巴拉克懂得什么是美国梦,因为他正用一生去实践它……而他想让生活在这个国度里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同样的机会,无论我们是谁,无论我们从哪里来,无论我们肤貌如何,无论我们爱的对象。”[9]
(二)大众媒体宣扬的美国梦
美国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隐喻美国主流文化所崇尚的个人权利、财富,平等、自由、民主等价值观,美国的大众媒体、文化艺术也竭力引导这种价值观的实现。那些出生贫寒的体育明星、影视明星成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并被树为典型。被誉为性感女神和流行文化代表人物的玛丽莲·梦露,其坎坷的童年生活被成名后的光环掩饰;篮球新秀林书豪的出色表现也成了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如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等的头版头条,以此构建林书豪神话,竭力宣传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成功的梦想。作为 “梦工厂”的好莱坞自其成立以来,拍摄了无数的经典影片,其中折射 “美国梦”的电影一直是创作的主流。他们竭力宣扬 “无论贫富,人人都能成功”的梦想,如 《发胶》《永不妥协》《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料理鼠王》《阳光小美女》《新美国梦》《公民凯恩》《爱国者》《肖申克的救赎》,等等。虽然导演们表现美国梦的方式各有千秋,但其实质都是宣传个人权利,鼓励人们积极向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成功。通过娱乐的方式,导演们将这些价值观渗透进美国的文化血液里。
三、新教伦理观与 “美国梦”的冲突
“美国梦”给美国文化增添了迷人的光环。各个时期的美国梦都遵循着财富、民主、自由等的基本旋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基调也在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希望乐观到后来的怀疑忧虑到最后的幻灭批判。特别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梦”失去了它绚丽的色彩,成了 “一年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的未来”。
(一)冲突产生的原因
从建国到21世纪,美国已走过了200多年的历史,美国梦的内容及其实现美国梦的方式已然发生了改变,与以往相比,“美国梦”的实现已非易事。原因如下。
其一,新世界无主地的消失。自欧洲移民第一次踏上美洲大陆的那一刻起,其发展就是一部不断向西拓展进发的历史。为了获取西部广袤的无主土地,实现自己的梦想,美国早期的移民们一路从大西洋沿岸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涉过密西西比河流域,穿越辽阔的大草原,翻越落基山脉,最后达到太平洋西岸。美国的西部开发,使西部地区人口大量增长。弗雷得里克·J·特纳在1893年 《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意义》提出了 “边疆假说”,指出低成本农场土地政策对广大民众的吸引。但随着西进运动的推进,西部的土地已开发殆尽,到了20世纪,美国人的开发足迹已至遥远太空,要轻易地获得早期移民的成功已非易事。
其二,机会均等理论与现实的反差。美洲大陆作为清教移民的精神家园,其最初作为上帝选民的标准就是物质财富的成功。虽然美国宪法明确规定人人享有均等的机会,但这只是理论意义上的均等。现实面前,W ASPs(白种盎格鲁—撒克逊人)占尽了各种优势,少数族裔如印第安人、黑人及其他族裔始终处于劣势,获得物质财富的成功已同样变得不易。
(二)新教伦理观与 “美国梦”冲突的表现
冲突一,美国梦与物质财富的冲突。当初的清教先民怀着一颗虔敬的心去美洲大陆建立一个人间的“伊甸园”。他们关注自己心灵的圣洁、灵魂的救赎。物质财富的成功只是获得上帝恩宠的一种手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梦对精神层面的关注已被弱化,被异化为对物质财富的占有,“经济的成功也就是道德的成功”准确地反映了这种理念。为了获得世人的认可,人们不惜一切手段聚敛财富,如肯尼迪家族在一战期间利用 “禁酒令”制造贩卖私酒,大肆聚集财富。菲茨杰拉德在 《了不起的盖茨表》中的盖茨比亦打着开药房的幌子,贩卖私酒聚集财富,以图与昔日恋人重温旧梦。而阿瑟·米勒代表作 《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洛曼只不过是千千万万在尘世间摸爬滚打的一员,他的幸福、他的命运都是由别人决定的,所以他不得不竭尽全力地使自己的老板、同事、顾客以及形形色色的人满意。只有这样,他才有希望获得成功。这一切构成了其价值观的基础:好人缘和个人魅力。但他忽略了实际技能的掌握、冒险的胆识及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然而时代发生了变化,世界变得更加物质化,仅靠人缘好是行不通的。威利的邻居查利便道明了其中原委。“谁喜欢银行大王摩根来着?他难道仪表堂堂?在澡堂子里他的模样就像个宰猪的。可是穿上衣服,口袋里有钱,谁都喜欢他。”
冲突二:经济安全与资本伦理的冲突。“美国梦”在资本社会里是一个虚幻的五彩梦,因为资本社会的伦理观是极端利己,以是否有交换价值为衡量标准。在 《推销员之死》中,其主人公威利一步一步被逼得走投无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对老板霍华德已经没有可利用的经济价值,所以即使他是华格纳公司的老员工,仍然逃不脱被辞退的命运。
在资本社会中,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其参与者追求利益,追求利润的目的、动机和欲望;其一是其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这一手段简单地说就是竞争,即不同生产者,不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资本社会这种动机本身是一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另外,资本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式是自由竞争,而不是统筹安排、合作、礼让或者人文关怀。而这种竞争是无情、残酷的。至此,努力工作用以保障家人生活的经济安全被冷漠的资本伦理所摧毁。。
利己主义者认为,人人都应当遵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以这个观点看,无论是威利还是他的老板,在道德上都是可以理解的。威利希望继续当推销员,为自己和家人维持往昔的生活水准,而威利的老板霍华德为了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和个人利益,选择辞退已经年老力衰不再具有推销能力的威利,也无法简单地从道德的善恶来评价。无论是威利,还是老板霍华德,从商业原则上都没有违反市场经济规则,但市场经济竞争的残酷和资本伦理的冷血,最终导致了威利的悲剧,他的 “美国梦”也随之破灭。不是任何曾经努力过、奋斗过的人最终都会赢得成功,能够站在成功金字塔顶端的人毕竟是少数的幸运者。这也说明了 “美国梦”本身具有的虚幻性,它以少数人的成功掩盖了竞争中多数失败者的悲剧性命运。
冲突三:人人机会均等理念与现实的冲突。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民众人人享有 “生命、自由、追求财富”的权利,但美国历史其实是一部各方发展极不均等的历史。自欧洲移民踏上美洲大陆的那一刻起,就是美洲土著即印第安人遭受压迫的历史,美国的西进运动更是印第安人的 “血泪史”。大西洋三角贸易让非洲人沦为奴隶,其他少数族裔的命运也相差无几,出生社会底层的白人亦被剥夺了登上成功阶梯的机会。所谓的机会均等只是个迷人的词汇罢了。《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其父是一个西进运动中沿途兜售笛子的小商贩,威利自然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其人生成功的机会也就变得渺茫。威利奋斗了一生,却像垃圾一样被扫地出门。推销员的生活是没有最低保障的,上不沾天下不着地,只能用梦想支撑。威利走投无路之际后欣然赴死,是试图用自己的生命为长子毕夫铺平成功之路,实现他奋斗终身所没能实现的梦想,这说明威利至死都没意识到他的 “美国梦”的虚幻性。威利一心一意地追逐着 “美国梦”,但从未留意身边的社会环境,严峻的现实生活已注定他这类小人物梦想的破灭。米勒曾说:“威利有很多有力的理想。如果他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像度日子一样的人生会使他空虚,他就会在老态龙钟时的某个下午满足地死于给汽车打蜡。事实是他有价值。这些价值不能实现的这一事实驱使他疯狂。”
四、结语
新教伦理下的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但自其诞生之日起,这个梦想就与物质财富联系在一起,看得见的物质财富成了衡量人们成功与否的标志。在威利的葬礼上,威利的妻子还不忘告慰其丈夫说房贷终于还清了。随着美国梦被纯粹的物质财富所异化,再加上其分配制度的不公,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1929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2008年的金融风暴等无不是因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贪婪而引起的。
拥有美国梦不是坏事,但新教伦理所推崇的基本价值观已被资本伦理异化,要在 “混凝土丛林”里实现美国梦却是机会甚微,难上加难,那么美国梦的幻灭也就成为必然的了。因此,正如 《推捎员之死》中威利的困境一样体现了当代人的困境,对这种当代社会生活困境的思考也具有当下的启发意义。
[1]新教伦理[EB/OL]ht t p://zh.wi ki pedi a.org/wi ki.
[2][3]刘继新.文化透视下的“美国梦”——以《推销员之死》为例[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98、100.
[4][7][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李修建,张云江,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31、31.
[5]Jam es Trusl ow Adam s.The Epi c of Am eri ca[M].New York:Bl ue Ri bbon Books,1931:135.
[6]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44.
[8]名人演说一百篇[M].石幼珊,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509.
[9]奥巴马夫人演讲(中英文稿)[EB/OL].ht t p://bl og.renren.com/share/248254857/14150583323.
[10]F.Scot tFi t zgeral d.The GreatGat sby[M].New York:Col l i erBooks:M acM i l l an Publ i shi ng Com pany,1980:182.
[11]钱满素.韦斯特解构美国梦[J].世界文学,1998(1):276.
[12][美]阿瑟·密勒.推销员之死[M].英若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82.
[13]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5.
[14]Al l an Lewi s.The Cont em porary Theat re[M].New York:Crown Publ i shers Inc,1971:43.
[15]周红菊.寻根的里程——艾丽思·沃克系列小说的生态处所理论解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4).
[16]恽佩红.永远严峻的考验: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萨勒姆的女巫》[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6).
[责任编辑:庆来]
K02
A
1674-3652(2016)04-0111-05
2016-02-12
董淑铭,女,重庆丰都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教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