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残疾人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考
2016-03-28禹玲玲
禹玲玲
关于残疾人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考
禹玲玲
[摘 要]残疾人群体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通过新闻媒体给予其人为关爱,消除部分公众对他们的排斥和歧视,传递“平等、参与、共享”新理念,对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阐述残疾人新闻报道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残疾人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升我国残疾人新闻报道水平与质量进行创新思考。
[关键词]残疾人;新闻报道;创新思考
[作 者] 禹玲玲,硕士,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编辑。
一、加强残疾人新闻报道的重要性
(一)残疾人群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作为社会中的困难群体,残疾人在生存与发展方面都离不开国家与社会的关爱。而大众新闻媒体是党与国家的喉舌,在捍卫残疾人士权利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电视、报刊等利用自身传播优势,将残疾人士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反映给国家政府与社会公众,呼吁政府及社会更广泛人士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消除部分群体对残疾人士存在的歧视心态。同时,通过新闻报道,让社会公众了解残疾人士的精神与物质需求,并肯定一些残疾人士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以帮助残疾人士获得社会更高的认可,进而为残疾人士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二)社会和谐发展的必需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妥善处理好社会各个阶层关系,稳定政治局面,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据调查统计,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已逐渐达到国内总人口比重的14%左右。其中,残疾人士所占的比重较大,约占家庭总数的1/5。由于残疾人士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生活上的不变,使得其家庭功能受损;而家庭功能的弱化,则反过来会对残疾人士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甚至会引发残疾人士的极端思想,给自身、他人乃至社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而通过加强对残疾人士的新闻报道,时刻关注他们的生活现状,有助于引导社会公众给予这一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走出困境,以避免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
(三)大众媒体的属性要求与责任
大众媒体的主要职责便是向社会传递真实、及时的信息,传播科学、文明、和谐的理念。而残疾人士是社会中的弱势困难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大众媒体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如何改善残疾人士的生活环境,捍卫残疾人群体的合法权益,提升残疾人士的社会地位,是社会各新闻媒体必须关注的重点。此外,新闻媒体应具备一定的社会强制规范作用,能传播政府的相关政策,并引导社会舆论,强化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法律意识。大众媒体通过报道社会中弱势人群,特别是残疾人士遭遇的不公现象,有助于维护残疾人士的合法权益,对某些群体起到警示作用,并通过舆论施压,让违规者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行为,停止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侵害。
二、当前我国残疾人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残疾人新闻报道栏目、数量少
通过调查搜集相关资料表明,当前国内关于残疾人士的新闻报刊较少,并在其相关栏目设置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报道范围较窄。虽然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残疾人士的生活现状上,也增加了这一方面的报道,但以残疾人士为对象的国内统一发行性质专栏,仅包括《常州残联通讯》《常州》以及《攀友》等,总体报刊数量较少,类型较为单一。并且,大部分的报刊主要面向城市残疾人群体,极少涉及广大农村偏远地区的残疾人士。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残疾人群体通过新闻报道,缓解生活困境的概率甚微。
(二)对残疾人群报道存在跟风倾向
当前,在国内关于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群体的新闻报道上,存在较为严重的跟风倾向,主要反映在残疾人新闻报道通常会在特定的时间或节日内铺天盖地。例如,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一些新闻媒体会策划相应的“送温暖”栏目活动;而在其他时间段,较少有关于残疾人士的新闻报道出现,所报道的也多为负面影响事件。虽然在《人民日报》等媒体给予了残疾人士这一弱势群体较多的关怀与宣传帮助,但也存在报道不均衡、难以面面兼顾的问题,大多数新闻报道皆为重大事件的集中报道,对残疾人的日常新闻报道极少。
(三)新闻报道的庸俗化
部分大众媒体受商业利益的影响,为吸引受众关注,提升自身影响力,进而获得更多的广告份额,在残疾人新闻报道方面,违背原则、捕风捉影,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发表一些噱头性的报道,以抓住观众的眼球。如残疾歌手李琛新闻事件,便是在真相不明的情况下,各报刊及新闻网站,为博取观众的眼球,肆意进行猜测报道,撰写出“李琛涉嫌嫖娼被抓拘留15天并需劳动教养”“残疾歌手李琛被拘脸色蜡黄尚不知被抓原因”等虚假消息。此外,残疾人报道中的庸俗化倾向还反映在通过庸俗的笔法,将一些残疾人士的隐私公布开来,甚至将一些存在精神疾病的残疾人所经历的奇异事件大篇幅报道出来,以填充新闻版面,吸引受众的关注。
(四)残疾人新闻报道缺乏深度
深度报道主要是指对社会某一现象或事件的深层次报道,能为受众反映出真实、全面的事件脉络。从实质上讲,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新闻事实,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将其层层剖析给受众。而新闻记者及相关媒体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不高、责任意识淡薄是造成当前残疾人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的一项主要原因。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应用的普及,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变得越来越便捷,为新闻记者的新闻线索获取提供了快捷通道,但网络信息的可信度不高,必须依靠记者的深入验证,而一些责任感不强的记者便会在未经审核认证的情况下,根据网上信息直接撰写新闻,最终报道出一篇篇浅显且真实性有待考证的残疾人新闻报道,极大地降低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信任度。
三、解决残疾人新闻报道存在问题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媒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养对残疾人新闻报道的数量与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改善当前残疾人新闻报道现状,首先必须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新闻记者的思想认识,增强其职业道德感,让其认识到进行残疾人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以更好地投入新闻事业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可通过健全相关法规政策,对媒体从业人员的各项行为作出硬性规定,并为其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同时,新闻媒体自身需注重对内部员工的职业道德培养,严格新闻稿件审核程序,将新闻稿件的质量纳入员工考核体系内,切实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加强新闻立法,规范对残疾人群体的报道
要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确保新闻记者能不断增强自身责任意识,还需加强新闻立法。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转型时期,各类新闻媒体所面临的生存环境竞争性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仅仅依靠新闻媒体行业的自律,难以保障媒体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在残疾人新闻报道方面,也无法做到真正尽职尽责。因而,政府相关部门及新闻界应加强协同交流,共同推进新闻法的制度建设与落实。
(三)提高残疾人新闻报道质量
1.加强深度报道。进行残疾人新闻报道的主要目的是将残疾人士这一弱势群体面临的困境真实地呈现给受众,以呼吁社会给予残疾人士更多的关怀,最大限度为残疾人士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生存与生活环境。新闻记者在进行残疾人新闻报道时,不仅要报道事件的始末,真实、客观地反映残疾人士遇到的困境,还需要考虑到新闻事件造成原因,深入剖析这一事件产生的本质因素,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借助新闻报道,真正帮助残疾人群体。
2.强化监督、批评性报道。社会中部分群体对残疾人士存在的偏见是造成残疾人士生活艰难的主要原因。借助新闻媒体将残疾人士在社会中遭遇的各种不公现象公布开来,让其处在社会的舆论监督之下,让存在偏见的人意识到自身错误,并在大众的监督中不断纠正自身行为。强化残疾人监督与批判性新闻报道,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加强新闻媒体内部建设,严格选用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兼备的新闻记者,并将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作为人员绩效考核的主要衡量标准,以激励新闻记者更好地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二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支持,鼓励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具备社会价值的舆论监督,为公众呈现更多具有批评、监督性质的残疾人新闻报道,引导公众关心残疾人群体,进而逐渐形成一个理解、关心残疾人的社会舆论环境。
3.在报道中体现人文精神。在残疾人新闻报道中,还应体现出人文精神,以人文主义的视角,反映残疾人同正常人一样拥有的尊严及喜怒哀乐,让社会公众认识到残疾人与正常人在精神情感方面并无差异。同时,从社会制度层面出发,深入探求造成残疾人群体生存困境的主要构成因素,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新闻报道消除公众对残疾人存在的异样心理,以此来促进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赵国华.如何提高对农村残疾人的报道水平[J].新闻世界,2010(9):138-139.
[2]张玲.论新时期残疾人保障体系的优化[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