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徐翔被抓事件初探网络谣言的传播

2016-03-28华汉泽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期
关键词:网络谣言

华汉泽



由徐翔被抓事件初探网络谣言的传播

华汉泽

[摘 要]徐翔被抓引起私募界轩然大波,谣言四起。在此通过奥尔波特谣言公式的理论,进一步分析该事件谣言的生成、传播到辟谣、消亡的过程。基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哲学逻辑顺序,站在新闻传播学的视角上,从事件回顾、原因探析和策略分析三个方面对事件展开分析。

[关键词]谣言公式;徐翔被抓事件;网络谣言

[作 者] 华汉泽,南京政治学院。

奥尔波特于1947年提出谣言公式,即:R=I×A (Rumour=Important×Ambiguous),中文翻译为:谣言的杀伤力=信息的重要度×信息的不透明程度。克罗斯将这一公式发展后提出: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1]说明谣言的杀伤力有多大,既取决于真实信息的透明度,也取决于受众的判断能力。下面,笔者就谣言的生成、传播、爆发到辟谣、消亡的过程,结合奥尔波特及克罗斯的谣言公式,探析此次徐翔被抓事件中谣言的传播。

一、事件回顾

2015年11月1日下午,一条疑似徐翔在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附近被抓的消息在微博、微信里广泛流传。21时,无界新闻经过多方面信源查证,首发确认泽熙资本控制人徐翔当天上午被警方控制并带走。但是,各类小道消息、怀疑与猜测并没有因此而得到遏制。直至2日凌晨,新华社、央视正式确认徐翔被逮捕,从官方层面坐实了徐翔被公安机关逮捕的事实。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反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日上午,一则以新华社记者邹伟(前晚徐翔被捕消息的作者)名义发布的消息再次在两微一端引起刷屏。消息称徐翔集团成员武双试图反抗逃脱,被警察当场击毙。同时,包括财经网在内的多数媒体纷纷转发此消息,使该消息传播的范围大大扩大。正当各方错愕时,蓝鲸财经记者平台辟谣称“经核实,徐翔犯罪团伙成员武双拘捕被当场击毙”为不实消息。新华社记者邹伟也发布朋友圈,称“此为假新闻!此报道非我所写,也非我社所发,写得业余且胡编乱造,请大家莫信!”至此,消息被定性为谣言。

从徐翔被抓到武双被击毙被定性为谣言,整个过程只有不到两天时间,却波及甚广,充分体现了在当今时代网络谣言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

二、原因探析

(一)新闻价值大

1.人物本身的显著性。徐翔,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在财经圈尤其是私募界被称为传奇、“私募一哥”,他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万千投资者。但与其盛名相反的是,徐翔本人却极少出现在公众场合,整个人笼罩着神秘感。声名鹊起却神秘莫测使得徐翔被捧上了神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了,私募界的徐翔的影响力、知名度不亚于娱乐圈的知名明星,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数量众多的私募人的心,有关他的任何一点传言都会被争相转发。

传统的西方新闻媒体以“看门狗”自诩,奉行“坏事情就是好新闻”的报道理念,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暴力、恐怖和灾难性事件。而这样的报道方式也不知不觉影响着我国的新闻领域。“不刺激,无阅读”追求新闻报道的“星、腥、性”,以满足读者的某些人性之恶。徐翔被抓事件正是满足“星、腥”的特征,满足用户窥探他人隐私的人性。而同时,人物本身的显著性又符合新闻五要素。因此,一旦有疑似的谣言或新闻传出时,总能引起线上舆论的一次大讨论,不断加入的或真或假的信息源更是刺激了用户的感官和八卦心理,使得舆论场越吵越热,谣言四起,真假难辨。

2.金融反腐背景下的事件重要性。随着中纪委反腐的不断推进,自9月16日起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被查开始,国信证券总裁陈鸿桥自杀,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赵学军被带走,东北证券总经理非正常离职,到10月底,中纪委下的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正式进驻一行三会,包括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同在巡视范围之内,金融反腐以石破天惊之势拉开了大幕。在此背景下,徐翔被抓更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越是新闻价值大的事件与人物,越容易触发谣言。徐翔作为金融圈、私募界的焦点人物,其确认被捕一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事件报道模糊,信源少

1.首因效应下的信源模糊。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首因效应[2],即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在新闻传播领域同样有此效应,即用户对首先接触到的“权威信息”的“先入为主”心理效应。在武双被击毙这则谣言中,其背景是徐翔被抓,虽被央视等权威媒体确认,但相关报道却极少,仅是简单报道了事件的结果,起因、经过以及后续处理结果和相关人员等都相对模糊,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这则谣言在传播伊始更是借用了疑似新华社记者的身份,无疑给急于了解更多事件细节的用户提供了“权威信息”,而随之不明真相却跟着转发的财经网等媒体又进一步“坐实”了谣言的“真实性”,扩大了谣言的传播范围。

2.网络环境的虚拟性。网络平台为广大网民提供了获取信息的途径,但由于其海量信息,泥沙俱下,也为谣言传播提供了机会。网络具有一般媒体介质不可比拟的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和隐匿性,是谣言产生的基础。网络参与者可以通过虚拟身份来参与话题讨论、发表观点,这样匿名条件下的网络参与者会暴露出更多的“个性”。网民在网络世界的身份“脱离”了其真实的社会组织关系,失去了一种社会约束力。

(三)社会心理因素

一些成为谣言的事项事后都被确证部分甚至全部的真实性,尤其是被政府、专家等宣称是谣言的信息或事件,这些反转的剧情、被定性为谣言的部分真实性无形间强化了网民对谣言的信任和认同,用户对媒介的信任度不断降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社会心理因素逐渐上升为用户在认知新闻事件时的首要考虑因素。

三、策略研究

(一)加强信源管控,加大监督惩戒力度

在信息传播时代,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使得各类信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如此次徐翔被抓事件,徐翔被警方控制的传言在其后被证明为事实,而后的武双被击毙的谣言确是假借他人之口,混淆视听,像此类真假混合的信息传播不在少数。为了更好地管控网络谣言传播,必须加强信源管控,冒用、假借他人尤其是权威人士的名义的现象必须要加大惩戒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力度,严格执法,不让别有用心之徒有机可乘。

(二)充分发布信息,提高用户信息控制力,压缩信息类谣言的传播空间

信源模糊,信息发布不充分、不及时,无形间给此种信息类谣言提供了传播空间,是各类谣言被不明真相的用户接受的主要原因。由于用户对事件信息掌握的不充分,信息控制力低,对真相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当有相关信息传出时,只能通过二手渠道获取信息的用户,获得信息的欲望越强,从而极易不理性地全盘接受。只有主流、官方媒体及时、充分发布事件的最新进展,满足用户需求,尽可能提高用户的信息控制力,才能压缩此类谣言的传播空间,从而减少谣言的传播。

(三)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引导用户理性对待各类信息

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意见领袖”的概念[3],即在大众传播中,信息往往不是直接到达大部分受众,而是通过能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为他人提供信息,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由此,要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尤其是民间舆论领袖的作用,引导用户理性认知信息。

除了民间舆论领袖外,主流媒体作为信息传播中当之无愧的最大的意见领袖,更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净化网络环境做出应有的努力。新闻传播学教授吴信训老师就曾表示,主流媒体作为信息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受众面更广,面对网络谣言,更应当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首先,主流媒体要保证信息公开、多元、真实,客观地把新闻事件及时告诉大家,给社会提供一个透明的信息环境;其次,主流媒体要关注网络上的信息源,对各种信息进行甄别,发现虚假的、造谣惑众的、有害社会大众的信息要毫不客气地进行揭露和批驳,尽到“把关人”的责任;再次,主流媒体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优势,打造传媒品牌,提高公信力,维护好主流媒体在社会上的主体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M].刘水平,梁元元,黄鹂,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2]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民的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网络谣言
多层面相上网络谣言的悖论特性及长效治理
网络谣言之刑法研究与完善
网络谣言传播现象探析
微信公众平台传谣的民事侵权责任探析
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的理性追责问题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界定与产生的概述
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与对策
网络谣言治理亟需“四位一体”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