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6-03-27马千惠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依法治国

马千惠

(重庆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重庆 400054)



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马千惠

(重庆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重庆400054)

摘要:十八大以来,我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使我国实现了由法制到法治的转变,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及现存的法律制度的限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对依法治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马千惠.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J].重庆与世界,2016(3):39-42.

Citation format:MA Qian-hui.Research of the Rule of Law on the Perspective of Achieving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s and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J].The World and Chongqing,2016(3):39-42.

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撑。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依法治国理论的提出,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各项事业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现能够促进了我国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健全,进而促进我党的执政水平、执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使得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在法律的保障下开展各项工作。

一、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

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提出,为我党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理论基础,使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在良好的社会及法律环境下展开,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保障。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方面需要法律作为坚强的后盾,另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又会促进法律的发展,促使行政执法能力的转变。

(一)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求

当今时代,依法治国已然成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也是衡量现代化国家政治文明的尺度。因此,我国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使人民群众能够信仰法律的权威,才能保证我国的建设事业顺利展开。只有坚持依法治国的核心地位,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科学化的、程序化的、规范化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是保障,从而“实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治理国家的各个方面,最终把各方面的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1]。

(二)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依法治国是国家各领域事业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途径。现代化包括了社会生活及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现代化包括了行政现代化、司法现代化,以及预算和决策的现代化等领域的问题。但是它的实现需要有力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引导其在正常的法律范围取得预期的成效,进而促进法律的发展。究其实质,就是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来防止公权力的错位及滥用,保证人民群众能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及公共管理事务,保证人民群众的诉求能够得到表达,满足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全面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完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战略布局。

(三)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依法治国是实现政治文明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保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坚强的法律作为后盾,才能实现。一方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安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依法治国也是防止公权力滥用的需要,是构建合法化、科学化和程序化的管理模式的需要。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只有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保证其实现并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二、新时期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我国在法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使法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公权力滥用现象逐渐消失,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政治环境变得更好。但是,应看到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依法治国的理论创新和指引具有滞后性导致立法不健全不完善

法治的前提就是各项法律的制定及出台,而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直接影响着法律的适用、执行,进而影响法治的整个进程。改革以来,依法治国理念虽然被广为传播,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还是存在比较模糊的认知,并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进而被忽略。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建立依法治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使得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主要表现于:第一,对于一些现存的社会关系或社会问题没有相关的或合适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干预,存在法律盲区的现象;第二,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与现实的情况存在差距,相互之间不适用,不能满足现实的情况,一些法律难以在实际中应用,或在应用中存在两难的境遇。

(二)依法治国过程中党和法的关系问题有待进一步明晰

在以前的政治观念中,一向是重视党的领导而忽视法律的作用,因此给我党造成了一定损失。由此会引起党的规章和法律的冲突,进而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否定了党的“一元化”领导,使得党的领导必须遵循法律,不能违背法律的共识得到一致的认同,但是“党权高于一切、大于一切、自然也大于法律的思想意识观念,并没有轻易地退出舞台,还深深地盘旋在一些干部的头脑里”[2]。十八大以来,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其实质就是要解决党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使党的执政水平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三)司法、执法实践运行的失衡失序现象依然存在

“司法、执法是法治的关键,没有严格的司法、执法,法律规定就是一纸空文,法治就不能实现。”[3]我们不可能也不能向西方那样用近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实践进行理论的磨合与信仰的构建,进而实现现代化。这样势必会给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造成立法不良、执法不严、守法不诚等一系列问题。在当前的司法、执法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轻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我国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往往重视人的作用而轻视法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中国法治的建设,影响了中的法制体系。第二,社会矛盾复杂且多发,而寻求法律调节有时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某些地区不善于用法律的手段处理这些矛盾纠纷,而是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维稳,效果不令人满意,甚至起到了反作用。第三,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并没有形成一个“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时常出现徇私、谋求本部门或个人利益等现象,导致权力的错位,行政效率低等不良后果。

(四)人民群众在守法方面对法治的权威信仰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公民普遍对法治尊重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4]人民群众对于法律的态度决定依法治国的成败。人民群众对法律信仰,对法治尊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只有人民群众懂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才能真正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目前人民群众用法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处理矛盾纠纷依旧使用非法律的手段处理,不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的主要举措

构建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首要的任务就是依法治国,而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必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新的任务。不仅需把依法治国作为基础,而且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其顺利进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5]。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过程中,应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加快构建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性的法规,确保法律正常实施。第二,完善社会公约、行政规章等为代表的社会规范体系,保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第三,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及时效性,加强法律的预测功能,使之能够提前预判,减少社会矛盾,增强法律的权威性。

(二)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合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如何完成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应对严峻复杂的矛盾风险挑战?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就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法治方式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6]第一,坚持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只有这条路才能解决中国法治道路上的重大问题。第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是领导法治建设的核心原则,才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防止令出多门。第三,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坚持法治原则,发挥法的基本功能。

(三)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能否取得显著成效,直接关系到法律法规能否全面正确实施,关系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切实保障,关系到经济社会秩序能否有效维护,关系到依法行政能否真正落到实处。”[7]依法行政的关键在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解决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各方面矛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第二,综合执法。对执法的主体进行有效整合,使其能够发够最大效用,对一些权责价差和多头执法问题进行处理或整合,建立廉洁、高效的执法主体队伍。第三,改革执法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执法程序,加强监督,保持行政执法队伍的纯洁性。

(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不断提升全民法治观念,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夯实基础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法治和德治相互起作用,二者不可偏废,法律和道德共同起作用,才能确保其实现。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通过说服和劝导其社会成员提高思想道德。只有坚持法治和德治,才能提高人民群众从思想上重视法律,提高对依法治国的认识。第一,创新宣传方式,扩大法制宣传的实效,通过新媒体等方式宣传法治思想,积极鼓励各媒体办好法制栏目,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第二,壮大宣传队伍,提高队伍素质。只有高素质的队伍才能确保及时为群众解答疑难,满足群众所需的法律要求。

总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这就不仅需要依法治国作为基础,保障其能顺利进行,而且还需要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宣传,以确保其成果能为更多的人共享。

参考文献:

[1]丰存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3).

[2]许耀桐.依法治国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J].社会观察,2014(10):6.

[3]万银锋.切实提高全体人民的法治信仰[N].河南日报,2014-11-19(5).

[4]乔晓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当前实施依法治国的关键[N].人民日报,2014-10-21(7).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10-27(1).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7]张文显.法治中国名家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张佑法)

作者简介:马千惠(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组织管理。

doi: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3.008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111(2016)03-0039-04

Research of the Rule of Law on the Perspective of Achieving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s and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MA Qian-hui

(Colleg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China)

Abstract: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our party put forward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rule of law layout,so as to realize national modernization governance systems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building to enable our country to achieve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rule of law to the rule by law,but due to traditional thinking and the existing legal system limitations,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s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modern,we analyzed the rule of law and proposed measures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Key words:rule by law;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 governance capability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体系依法治国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法治角度下中国梦与国家治理之关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收入分配对策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内涵探析
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精神”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国家治理现代化助推中国梦建设研究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