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在成分制备中的应用

2016-03-25程素华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全血

程素华

(荆州市中心血站供血成分科,湖北 荆州 434000)



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在成分制备中的应用

程素华

(荆州市中心血站供血成分科,湖北 荆州 434000)

[摘要]目的:对比与分析Lmb(型号Sepamatic-SL)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和手工分离法在成分分离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应用Lmb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将49233袋全血分离为去白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情况,并与手工分离流程比较,分析分离失败原因。结果:运用Lmb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完成分离血液49233袋,分离准确率为99.81%,分离失败率为0.19%,分离失败主要原因为安装不到位导致冲红、导管折叠导致红细胞保存液添加不全、血袋导管渗漏导致操作取消等。结论:Lmb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分离操作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分离效果优化;分离数据实时记录,可联网永久保存,便于查询和医学举证,保证了血液制备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全自动血液分离;全血;血液成分制备;去白悬浮红细胞

成分制备是血站成分科日常工作,大多数血站成分制备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工作强度大,操作费时,易出现人为错误,制备信息记录不全,数据不能及时传送,不便于保存查询。Lmb(型号Sepamatic-SL)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分离过程能够提供全血分离成血液产品的各类信息,包括产品分离方案、各类产品重量,分离时间,操作者,分离机编号,离心机编码等,其数据能够实时记录入血站数据库,可永久保存,逐步实现了成分制备自动化、现代化、标准化,促进了血液质量提高,解放了劳动力。我站自2014年8月以来全部采用Lmb(型号Sepamatic-SL)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分离全血,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统计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采用Lmb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分离全血49233袋。

1.2方法

1)Lmb全自动血液分离法德国Lmb(型号Sepamatic-SL)全自动血液分离机主机,计算机(配置专用数据工作站)由深圳普特提供;血站数据网为唐山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体系。每台仪器有左右两个机位,可同时操作,每个员工一次可以安装管理两台仪器,相当于一次可以分离4袋。先在电脑中录入全血信息,再经过滤白、热合、装杯配平、离心,离心后的血液按照仪器操作步骤,安装在仪器相应管路上,点击开始键,扫描各类条码,即可完成全自动分离、保存液添加与血袋导管热合。每一袋血液的分离数据实时记录在电脑分离系统数据库中,分离完成后,选择发送,完成信息联网共享与保存。若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分离失败的血液采取手工分离方法完成后续分离。

2)手工分离法先在电脑中(唐山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体系)录入全血信息,再采用电脑中安装的条码核对系统程序对原始条码逐一核对其一致性[1]无误后,血液经过滤白,热合,装杯配平,离心,离心后的血液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的成分制备步骤进行分离,采取压浆板或虹吸方式分离红细胞和血浆,添加红细胞保存液,热合血液。电脑信息分离步骤采用批量处理,选择分离方案,选取起始血液信息,确认分离,预选入库。

2结果

Lmb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分离去白悬浮红细胞与血浆,将全血袋各部位安装到位后,扫描条码一致性,能通过光感识别、电脑自动化、数字化挤压系统精准地识别与完成离心后血液上清液的分离和红细胞保存液的添加,自动嵌夹相应管路,完成分离后产品称重、信息min,300mL全血平均耗时约150s,400mL全血平均耗时约3min。49233袋全血分离过程中没有出现仪器原因导致的分离失败,但因卡钳管路安装不到位导致冲红32袋,添加液管路折叠导致红细胞保存液添加失败或添加不全25袋,血袋导管渗漏导致分离取消36袋,总计成功完成分离49140袋(99.81%),分离失败93袋(0.19%)。

手工法分离去白悬浮红细胞与血浆,录入全血信息后需启用电脑中的核对程序进行原袋与转移袋分离之前的信息核对,以确保条形码使用的一致性;手工分离过程中,对离心后上清液的分离过程只能采取肉眼判断,尽可能移除血浆层,保留红细胞层,然后手工添加红细胞保存液;制备完毕,需要手工热合分离去白悬浮红细胞袋与血浆袋导管;产品的重量必须经过电子称称量。

3讨论

全自动血液分离机的应用实现了成分制备自动化操作,摒弃了传统手工常用的压浆板或虹吸方法,避免了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偏差;采用数字化、光感识别、自动化挤压系统完成血液分离,血袋条码双向识别,添加了血液产品各项分离值、离心机编码、工号等信息输入,使得制备操作过程简单快捷,省时省力,保证血液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核对过程杜绝了人为标识失误风险;软件强大的数字化信息化功能,能实时记录追溯每一袋血液的分离时间、人员、分离方案、产品种类、重量,通过与唐山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体系连接,自动将分离结果准确传输到相对应的部门,最大限度保证了血液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实现了成分制备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促使血液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证,其数据结果便于查询与保存,在血站医疗纠纷的原始数据举证中便于追溯。

在分离过程中,可通过仪器的电脑数据控制血液分离流速,达到血浆量与红细胞的量值的精确调节,各部位卡钳的分步嵌夹与挤压板分步挤压,光感识别血浆分离余量,自动完成血液保存液的添加,从而完成分离过程。而在手工操作过程中,必须由人员实时密切监测血浆分离状态,防止血浆分离剩余过多或红细胞流入血浆转移袋内,造成血液资源浪费。

在分离工作中,除了注意仪器使用说明书中的操作提示要点,我们还总结了全自动分离机成分分离的一些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①导管安装一定要到位,特别是A卡钳管路,安装不入卡直接导致红细胞流入血浆袋。②起始血液必须热合严密,安装时密切观察导管热合口、血浆转移袋导管及夹口,防止血液渗漏。在分离状态时若热合口或导管渗漏,分离时压力高会导致血浆呈喷射状喷出,一方面造成血液及场所污染与血液报废,另一方面员工存在极大的职业暴露危险,同时也提示员工操作时穿戴好工作服、帽子、口罩,戴好手套,做好自身防护。③血液保存液袋夹如果没有打开,机器也会进入提示“完成”操作,在每次点击“完成”前,应取出血液保存液袋,即可观察到保存液是否添加完毕,如未能完全添加,可选择“取消”操作,手工完成添加后,再选择热合A卡,完成分离,避免红细胞保存液添加不全或没有添加。④制备的血液产品质量与血液的采集、冷链、离心、白细胞滤除等过程有关[2~4],分离机的各项分离值可以根据每一台仪器分离时情况由工程师作出调整,以达到最优化。⑤血液制备完毕,及时处理分离的各项数据信息,上传共享与保存。⑥每天应注重仪器的清洁维护与保养,采用专业清洗剂,用软布擦拭清理污渍,定期擦拭卡钳,保证使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刘明莉,陈晓玲.核对措施在采供血各环节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3):225~226.

[2]王甜甜,王世春,王泽蓉,等.白细胞滤除对全血的质量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3):1690~1691.

[3]李建民,沈莉,张爱红,等.不同离心方式血液离心效果的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01,15(3):207~208.

[4]王幼兰,吕霞,何智.血液冷链对血液成分质量的影响[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4,8(19):202~203.

[编辑]一凡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6)12-0077-02

[作者简介]程素华(1973-),女,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血液成分制备工作,524366855@qq.com。

[收稿日期]2015-11-04

[引著格式]程素华.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在成分制备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12):77~78.

猜你喜欢

全血
献全血和献成分血,哪个比较好?
献血几百次是真的吗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双流路顶空气相法检测人全血中乙醇、甲醇、异丙醇、丙酮及其临床应用
MQ-600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末梢血及静脉全血HbA1c对比研究
献血的间隔期需要多久
不同规格全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的最佳离心条件研究*
微量全血彗星试验检测电子制造业不同工种人群DNA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