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性交流双方学习效果和选择性注意的比较
2016-03-25张恒超阴国恩
张恒超+阴国恩
摘要 以14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参照性交流范式,设计复杂性不同的材料,创设功能预测和维度选择任务,探查比较参照性交流双方学习效果与选择性注意特点。结果:高成绩组blockl0成绩显著高于低成绩组,关系复杂性主效应显著,参照性交流双方维度选择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关系复杂性影响维度选择的整体结果、有关维度选择结果。表明:双方学习效果不平衡,但选择性注意协调一致,均不受复杂性影响。
关键词 参照性交流,关系复杂性,学习效果,选择性注意,不平衡性。
分类号 B842.3
1 前言
参照性交流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际互动方式.强调双方的彼此责任与合作。Krauss和Weinheimer(1964)正式提出参照性交流中双方的指导者与操作者身份,一方语言指导同伴,另一方参照指导完成任务。参照性交流范式:交流中双方轮流担任不同角色以合作完成任务(Markman&Makin,1998)。
以往研究从不同角度关注了参照性交流过程中交流者认知、行为的协调过程和特点。在不熟悉的交流情境下,面对陌生的交流对象,参照性交流过程表现为交流者彼此共同学习的过程,参照性交流合作学习以交流者间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多方面的协调为前提f张恒超.阴国恩.2012a; 2012b; Frobenius, 2014; Heller, Gorman,&Tanen- haus, 2012; Mills, 2011; Rogers, Fay,&Maybery, 2013; Tyl'en, Weed, Wallentin, Roepstorff,&Frith, 2010),语言是社会合作互动中一种有效灵活的协调形式,有助于多水平的认知协调( Bangerter& Clark, 2003). Brennan, Chen, Dickinson, Neider和Zelinsky (2008)通过眼动观察发现视觉搜寻任务中参照性交流搜寻比单人更有效率.典型表现为双方自觉分割了共同搜索区域的全部对象.形成一个虚拟搜索界限,每人只搜寻约一半的对象。参照性交流类别学习中,交流学习者间彼此概念的一致性程度显著高于个人学习者间,这也影响学习者随后对每个学习对象类别典型性的判断(张恒超,阴国恩.2010; Markman&Makin, 1998).Brown- Schmidt (2009a)和Shintel和Keysar (2009)的研究指出参照性交流任务的高效率源于交流者彼此借用了大量丰富的交流特定信息:参照性交流者学习中能够使用多种认知线索使得学习更有效。张恒超和阴国恩(2012c)发现参照性交流学习条件下被试的选择性注意水平显著高于个人条件。参照性交流者间的思维趋同性在群体中可以广泛观察到,语言心理研究证实:面对具有标准结构的学习对象,交流者参照性交流过程中彼此形成了对于对象特定特征吸引区的共同注意(Branigan,Pickering,& Cleland, 2000; Jacquette2014).
随着参照性交流研究的深入,部分研究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参照性交流情境中语言的运用一方面可以激发彼此更高的动机水平,促进思维发散:另一方面,语言交流也以双方一定认知资源的损耗为前提,当活动性质、对象特征等发生变化时,过度的认知损耗会抑制参照性交流的效率效果(Bezuidenhout, 2013; Goldin-Meadow & Alibali,2013; Nicholas, Rick,&Roger, 2011)0 Brennan,Chen,Dickinson,Neider和Zelinsky(2008)将“参照性交流活动方式”分为三种:共享注视(屏幕中能看到对方的眼动光标)、共享声音(彼此能听到对方的语言)、共享注视和声音,结果显示.共享注视条件下活动效率效果显著高于共享注视和语言条件,证实了交流语言导致更高的认知损耗。张恒超和阴国恩(2012a)控制学习材料的复杂性,结果发现:复杂性的提高影响参照性交流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与个人学习相比,表现出由促进向阻碍学习转变。Ruiter,Bangerter和Dings (2012)最近研究发现参照性交流中的非语言信息交流和语言交流总是相伴发生,非语言信息的运用可能导致语言信息的相对赘余。研究也证实个体工作记忆容量的差异也影响参照性交流的协调过程:当工作记忆负担过重交流者可能对个人信息抑制不足,而表现出对同伴交流信息的不敏感性( Brown -Schmidt,2009b; Galati&Brennan, 2010)。
综上,参照性交流学习是一个多层次的认知、行为冲突与协调的复杂运动过程。以往研究主要从认知(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和行为(语言、非语言,学习过程、效果等)两个方面做了一定的探查。一方面应该认识到研究目的、研究指标等的差异是各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已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对于参照性交流学习的研究.更多是建立在与个人学习方式比较的基础之上,仅间接推测双方认知、行为的协调机制,因而重设实验条件,对参照性交流中双方行为、认知特点进行直接比较分析,将有助于充分说明问题。其次,以往研究分别沿着认知或行为的角度对参照性交流学习做出了一定探查,研究角度的不同也导致结果的分歧,因此在同一交流条件下,对同一交流过程中双方行为和认知特点同时进行比较分析,将使研究结果更具有解释力。本研究拟从以上两个不足之处做进一步探查。
高效率学习心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选择性注意.指学习者根据学习目的注意相应对象.并努力抑制其余对象的干扰,选择性注意水平既表现于对与学习有关信息的激活能力(指向性);也依赖于对干扰信息的抑制能力(集中性) (沈德立,白学军,2006)。参照性交流通过影响交流者的共同注意,进而影响多种认知过程。因此,本研究自编不同虚拟材料.拟通过学习任务与选择性注意探查任务,比较双方的差异特点。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被试为大学生,共144名,男女各半.各年级分别为37,40,35,32名。
2.2 实验器材
聘请专业人员编写电脑实验程序.呈现刺激并记录反应。实验电脑为HP微机,17英寸液显,分辨率1024×768,刷新率85Hz。显示器与被试相距约50cm.中心和被试视线位于同一水平线。
材料为三种虚拟生物。材料l为复杂性低的4维度(手、眼、脚、口)生物,每个特征的形状为2个值。1和2维度为1值,生物具有吸水功能,1-3维度均为1值则吸水并产电:两功能为嵌套关系;4维度与功能无关。最终选择出8个样例。材料2、3为复杂性较高和高的6维度(增加耳、角)生物.1-3维度同上,材料2、3中4和5维度为1值,生物能够产电或产生食物(即分别与1-3维度中产电功能相同或不同);6维度同上4维度。最终选择出16个样例。
2.3 实验程序
功能预测、维度选择两任务连续进行。功能预测中被试同性别随机配对,共10个学习阶段(block),每阶段中样例均随机呈现2次。交流中双方轮流担任描述者、判断者,彼此电脑互联互应,生物逐一随机呈现,一方描述自己电脑中的生物:一方根据自己电脑中的按键说明完成功能判断,该过程限时20s,之后呈现4s正确信息反馈。被试每阶段成绩:正确判断的数量除以呈现刺激数量的一半(每个被试各对一半刺激做出判断).再乘以100。
材料1:吸水但不产电按“,”:吸水并产电按“.”;不吸水也不产电按“/”。
材料2:吸水并产电但两者无关按“空格”:吸水并促使产电按“M”;吸水并促使产电,同时不需吸水也产电按“,”;不吸水但产电按“.”;不吸水也不产电按“/”。
材料3:吸水但不产电,产食按“空格”;吸水并促使产电,产食按“M”:吸水并促使产电,不产食按“,”;不吸水更不产电,产食按“.”;不吸水更不产电,不产食按“/”。
维度选择采用单人操作方式,呈现同功能预测,不同之处:一个生物呈现时,其特征被6个(材料1:手、脚各2个)/9个(材料2、3:手、脚、耳各2个)灰色方块遮盖,要求被试按键前先用鼠标仅点击揭开自认为必须要看的特征上的遮盖物。任务仅持续1个单元,所有样例均随机呈现2次,且无反馈。
2.4 实验设计
首先依据参照性交流双方功能预测block10中的成绩,将彼此分人高分组、低分组,功能预测blockl0为2(成绩组)×3(关系复杂性)被试间实验设计,对blockl0成绩做2x3方差分析。维度选择为2x3被试间设计.揭开维度平均数的相对量为因变量指标。选择性注意是心理活动对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对有关对象的关注.集中是对无关干扰的抑制(沈德立,白学军,2006)。选择性注意总体指标的计算:被试揭开的维度数量中,有关维度计正数,无关维度计负数,再相加;相对量为揭开维度平均数除以3或5。指向性指标以有关维度数的相对量表示,除数为3或5:集中性指标以无关维度数的相对量表示,除数为1,采用正数计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功能预测block10学习结果分析
功能预测block10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表1。
方差分析表明:成绩组主效应极其显著,F(1,138)=50.88,p<0.01,高成绩组blockl0成绩极其显著高于低成绩组:关系复杂性主效应极其显著,F(2,138)=47.95,p<0.01,事后检验表明,材料1显著高于材料2、3,材料2显著高于材料3。成绩组和关系复杂性间交互作用不显著,F(2,138)=0.21,p>0.05。
3.2 维度选择结果分析
3.2.1 维度选择整体结果分析
维度选择整体结果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表2。
维度选择整体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成绩组主效应不显著,F(1,138)=1.33,p>0.05;关系复杂性主效应显著,F(2,138)=3.57,p<0.05,事后检验表明,材料1被试揭开的维度相对量显著高于材料2和3,材料2显著高于材料3:成绩组和关系复杂性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138)=0.42,p>0.05。
3.2.2 有关维度选择结果分析
有关维度选择结果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表3。
有关维度选择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成绩组主效应不显著,F(1,138)=0.01,p>0.05;关系复杂性主效应极其显著,F(2,138)=6.96,p<0.01,事后检验表明,材料1被试揭开的有关维度相对量显著高于材料2和3.材料2和3间无显著差异:成绩组和关系复杂性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138) =0.06,p>0.05。
3.2.3 无关维度选择结果分析
无关维度选择结果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表4。
无关维度选择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成绩组主效应不显著,F(1,138)=3.02,p>0.05;关系复杂性主效应不显著,F(2,138)=2.65,p>0.05;成绩组和关系复杂性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138)=0.20,p>0.05。
4 讨论
4.1 参照性交流双方功能预测学习过程的比较
功能预测blockl0成绩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参照性交流学习中,交流双方学习效果存在不平衡性:参照性交流学习效果受学习材料复杂程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发现的参照性交流双方学习效果存在不平衡性.从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两方面对以往研究做了进一步的丰富和补充。传统上,以往研究将参照性交流双方作为一个学习个体与个人学习做了比较探查,证实了参照性交流学习优势的存在(张恒超,阴国恩,2010; Brennan,Chen,Dickinson,Neider, &Zelinsky, 2008; Brown-Schmidt, 2009a;Heller, Gorman, & Tanenhaus, 2012; Markman & Makin, 1998; Mills, 2011; Shintel&Keysar, 2009;Tylr en, Weed, Wallentin, Roepstorff, & Frith,2010)。但这并不说明参照性交流双方在整个过程中具有学习的完全一致性,显然当以双方作为一个个体与个人学习比较时,是以参照性交流双方的平均学习成绩与个人成绩进行比较: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证实:双方学习效果表现出显著的不平衡性,并且这种差异特点不受学习材料复杂程度的影响。
如前所述,参照性交流过程在任何情境下,都不是一个简单和单纯的过程.该过程包含了多种因素的复杂综合影响,如.一般性交流互动压力和情境信息 (Brown-Schmidt,Gunlogson,&Tanenhaus,2008)、交流对象间的信息比较(Chambers,Tane11haus, Eberhard, Filip,&Carlson, 2002)、交流双方身份的可靠性、确定性以及彼此认知风格的差异性 ( Arnold,Tanenhaus,Altmann,&Fagnano,2004; Duran&Dale, 2014)等。Metzing j阳Bren-nan (2003)指出各种因素的多重影响和相互掩盖作用使得参照性交流过程表现出更多的特异性和不抗二F扰性特点。研究者指出参照性交流中.交流者会逐渐形成对于交流对象的特定语言表述.即参照惯例.该语言表述为特定交流双方所共享和共同期望、理解;参照惯例的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能够促进共同活动的高效完成( Bangerter&Clark,2003;Heller, Gorman,&Tanenhaus, 2012; MiUs, 2011;Tyl' en, Weed, Wallentin, Roepstorff, & Frith,2010),而部分研究者同时指出,参照性交流中参照惯例的形成和发展是以认知资源的损耗为前提的,特定学习条件下,如较困难的学习中,认知资源的过度损耗可能阻碍而不是促进学习过程(Goldin-Meadow&Alibali, 2013; Nicholas, Rick,& Roger, 2011)。交流者彼此的感知、记忆、注意能力等也是制约参照性交流学习效率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 Brown-Schmidt,2009b; Galati&Brennan,2010);同时,参照性交流情境信息对交流的贡献和限制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交流者交流中会不断利用情境中的各种信息和线索来辅助语言构思.并限制同伴的特定解释( Bogels,Schriefers,Vonk,& Chwilla, 2011; Frank&Goodman, 2012; Holler & Wilkin。2011)。众多影响因素的同时作用是本研究中参照性交流双方学习效果出现不平衡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并证实参照性交流过程的复杂性和表现的多样性。学习效果受材料影响,与张恒超、阴国恩(2012a)的研究是一致的。表明参照性交流学习受到学习任务特征和学习对象复杂程度的影响。
4.2 参照性交流双方选择性注意的比较
维度选择结果分析表明:参照性交流双方选择性注意的整体水平、指向性水平和集中性水平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材料的复杂性是影响参照性交流学习选择性注意整体水平和指向性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结果在同一交流背景和同一交流过程中比较证实:参照性交流双方学习效果差异特点和参照性交流双方的选择性注意差异特点存在分离性。研究角度和研究指标心理含义的不同是差异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证实研究角度、指标的不同所揭示和解释的心理过程和具体特点是不同的。参照性交流双方选择性注意间的无显著差异表明:虽然参照性交流过程中双方学习效率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交流中彼此的选择性注意是协调一致的.这证实了以往研究对于参照性交流中注意特点的一般解释。交流活动的成功完成是以交流双方感知、注意、信念和假设的协调一致为前提(Clark,1996),随着交流进程的发展.交流双方针对交流对象不断尝试提出自己的解释和建议,同时不断拒绝或接受同伴的建议和解释,进而不断形成针对特定交流情境和交流对象的共同注意(Kaplan&Hafner, 2006)。参照性交流有助于交流者彼此对于特定学习对象的共同注意,进而促进彼此交流学习中多水平、多层次的认知协调(Bangerter&Clark,2003)。同时这种共同注意能够引导交流双方对于交流对象特定交流信息的共同记忆过程,而且最近使用过的一个特定表述在特定交流者以后的交流互动中会被期望再次使用,这种持久而稳定的共同注意,有助于减轻交流双方彼此的认知负担(Brennan&Clark,1996)。Yoon,Koh和Brown-Schmidt (2012)对参照性交流中双方共同注意的探查发现.当与交流对象具有比较性的刺激发生变化时.说者会通过特定指导来引导听者对于特定对象的共同注意和注意的转移。参照性交流者间共同注意的形成和不断发展不仅有助于任务的更好更高效地完成,而且可以最小化彼此共享特定信息的认知努力,体现出认知的节省性。另外,本研究发现学习材料复杂程度的变化影响到了交流双方的选择性注意.且仅表现于选择性注意的指向性方面。原因可能在于参照性交流中交流者在共享对学习对象的共同注意时.首先考虑与功能有关的维度特征,以不断提示和影响交流同伴,并在交流中不断进行假设检验.这在有限的认知资源条件下,有利于有效分配注意资源。
5 结论
参照性交流双方的学习效果具有不平衡性.且这种不平衡性不受学习材料复杂性的影响:参照性交流双方的选择性注意表现出协调一致性.也不受学习材料复杂性的影响:参照性交流双方学习效果差异特点和选择性注意差异特点具有分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