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攻击性线索注意偏向

2016-03-25张丽华施国春张一鸣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攻击性

张丽华+施国春+张一鸣

摘要 采用空间线索化任务、点探测任务并用眼动仪记录被试眼动指标,考察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对攻击性线索注意加工特点。实验一结果显示:在无效线索提示条件下,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攻击性词语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词语。实验二结果显示:脆弱型高自尊被试和安全型高自尊被试总注视时间偏向分数差异显著。研究表明,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对攻击性线索存在注意解脱困难。

关键词 脆弱型高自尊,安全型高自尊,攻击性,注意偏向。

分类号 B848

1 问题提出

攻击性是指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有意伤害被攻击对象,使被攻击对象遭受破坏性影响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何一粟,李洪玉,冯蕾,2006)。攻击性是青少年典型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不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同时也困扰着家庭和社会。研究表明,自尊是影响攻击性的重要人格变量。尽管两者关系的探讨由来已久,但是研究结论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传统观点认为自尊和攻击性呈负相关。国外大量研究表明低自尊是暴力团伙、恐怖分子、杀人犯、复仇者、欺负者等反社会团伙的共同特质(Moffittet al., 2007)。我国研究者在对中学生和大学生自尊与攻击性关系的研究中也发现.攻击性与自尊呈负相关(胡志海.2008;雷修龙等.2014)。研究者对上述研究结果作出如下解释:(1)攻击性行为是低自尊者自我促进和自我提升的手段和途径,低自尊者的替代性资源非常有限,在受到挫折时,由于替代性资源的缺乏,他们更想通过极端的攻击性行为维持和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吴晓燕。方圣杰.张林,2012);(2)低自尊者持有消极的自我观,其认知结构更多与消极因素相联系.外界不良因素更容易激活其记忆系统中的攻击性脚本.进而引发攻击性行为( Kirkpatrick,Waugh,Valencia,&Web-ster, 2002); (3)面临自我威胁情境时,低自尊者更容易引发消极情绪(Ben-Zeev,Granholm,&Cafri,2009),消极情绪是攻击性行为的重要诱因。

最近更多研究者则发现高自尊与攻击性呈正相关(Ostrowsky, 2008;倪林英,谢文静.2012)。自我验证假设认为人们在自我成长的过程形成了一致、稳定的自我观,人们力图保持与自我观相一致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高自尊者力图避免与自我观相冲突的情境,而低自尊者更喜欢与自我观相一致的消极评价(付彩红,吕厚超,2013)。因此,寻求自我促进和自我保护是高自尊者强烈的心理倾向,而低自尊者在这个方面的动机比较微弱。面对社会负面反馈,为了避免自尊受损,高自尊者通常采用攻击性行为提升和维持其自尊水平(Baumeister, 2003)。

另外,一些研究表明,自尊和攻击性没有直接关系,在自尊和攻击性之间可能存在着潜在变量的影响 (Raskin, Novacek,&Hogan, 1991; Sung Chan Ghim, Doo Hwan Choi,Ji Jun Lim,&Sung Moon Lim,2015;辛自强,郭素然,池丽萍,2007)。

以往研究表明,高自尊存在异质性,依据不同标准可以将高自尊分成不稳定型高自尊和稳定型高自尊(Kernis,Cornell,&Sun,1993)、防御型高自尊和真正高自尊(Schneider&Turkat,1975)、依赖型高自尊和安全型高自尊、一致型高自尊和不一致型高自尊(Kernis,2005)。Kernis将不稳定型高自尊、防御型高自尊、依赖型高自尊和不一致型高自尊统称为脆弱型高自尊,与之对应的称为安全型高自尊。脆弱型高自尊者虽然持有积极的自我概念,但面对威胁情境时.其积极的自我概念非常脆弱,极易受到外界情境的影响,他们常常使用各种自我促进策略维持或者提升自尊水平,如果没有这些策略的使用,他们更可能变成低自尊者。由此可以推测脆弱型高自尊个体可能采用攻击性行为作为自我增强的策略(Kernis,2005)。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H{如下假设:(1)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对攻击性线索存在着注意偏向(2)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注意偏向表现为注意解脱困难而不是注意警觉。

2 实验一 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攻击性线索注意偏向及其成分

2.1 被试

于大连市某普通高中按年级随机抽取被试300人进行外显自尊测试和内隐自尊测验,选取被试36人进行空间线索任务,男生23人,女13人,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为右利手。

2.2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被试类型:脆弱型高自尊、安全型高自尊)×2(词语属性:攻击性、中性)x2(提示线索:有效线索提示、无效线索提示)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为反应时。

2.3 测量工具和实验材料

运用《高中生自尊评定问卷》测量被试外显自尊水平。该问卷由自我胜任感、重要感、归属感与形象感四个维度组成,20个项目,5点计分。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901,分半信度为0.833(张丽华,邸秀娟。沈洪,赵玲,2012)。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评定个体内隐自尊水平。测验中自我词和非自我词各10个,积极词和消极词各20个。共5部分,第一部分对自我词和非自我词归类。第二部分对消极词和积极词归类。第三部分对自我词和积极词、非自我词和消极词进行联合反应。第四部分是第一部分反转,第五部分是第三部分反转。第一、二、四部分为练习,练习部分出错给予反馈。第==和第五部为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相容任务一半出现在不相容任务之前,一半出现在之后,以消除顺序效应的影响(Greenwald&Farnham, 2000)。

采用空间线索任务测验个体注意偏向。参照Franken选词原则 (Franken,Kroon,&Hendriks,2000),选出指责、侮辱等40个攻击性词汇(Chans,Rain.&Lee,2010)。请高中生对词汇与攻击性的相关程度进行评价,相关程度最低为1分,相关程度最高为9分。选出高相关的杀人、毒害等24个攻击性词汇。在《现代汉语大辞典》中选取平时生活常见的衣柜、书桌等24个中性词汇。

2.4 实验程序

对300名高中生进行外显自尊测量,筛选出的外显高自尊被试进行内隐联想测验,内隐联想测验筛选出的安全型高自尊被试和脆弱型高自尊被试进行空间线索任务实验。实验程序如下:(1)在黑色屏幕上呈现两个白色矩形和一个注视点“+”,呈现500ms,(2)随后中性词或者攻击词对矩形进行随机线索化,呈现时间500ms, (3)线索化后空屏50ms, (4)50ms后靶刺激“*”随机呈现在两个矩形中。被试尽快判断“术”出现的位置,如果出现在左边按“O”键.如果出现在右边按“P”键。正式实验开始前被试进行8个trail的练习。有效线索和无效线索提示下的trail比例为2:1,本实验对线索化和靶子呈现位置进行了平衡,实验中的每个trail随机呈现。

2.5 结果分析

2.5.1 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测量的描述性统计

对内隐联想测验数据进行处理,删除反应时大于lOOOOms和小于400ms的数据,删除反应时过快超过10%被试和在一个任务中有20%以上错误反应的被试(Greenwald&Farnham, 2000)。对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求平均数,两者之差即是内隐自尊得分。结果表明两类任务反应时差异极其显著,t=8.633 (p<0.001)。按照内隐自尊分数中位数285.24将被试分成脆弱型高自尊组(低于285.24)和安全型高自尊组(高于285.24)(Greenwald&Farnham.2000).两组人数分别为18人。经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t(34) =6.92,p<0.001,两组被试内隐自尊得分差异极其显著。

2.5.2 脆弱型高自尊注意偏向及其成分分析

在空间线索任务中,删除被试反应时大于1200ms、小于200ms以及反应错误的trail.删除反应时超过平均反应时2.5个标准差的反应(Fox,Russo,Bowles,&Dutton.2001),研究结果见表2。

对数据进行2(被试自尊类型:脆弱型高自尊、安全的自尊)×2(词语属性:攻击性、中性)x2(提示线索:有效线索提示、无效线索提示)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提示线索主效应显著,F(1,34)=26.18,p<0.001。无效线索提示下被试平均反应时显著长于有效线索提示的平均反应时。自尊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词语属性的主效应不显著:自尊类型和线索类型交互作用不显著,线索类型和词语类型交互作用不显著.自尊类型和词语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1,34)=6.05,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脆弱型高自尊组的词语属性主效应显著。F(1,34)=17.07,p<0.001。线索类型、词语属性、自尊类型三重交互作用显著.F(1,34)=17.85,p<0.001。进一步做简单效应分析表明,脆弱型高自尊组在无效线索提示条件下.词语属性效应显著.F(1,34)=35.07,p<0.001,攻击性词语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词语,安全型高自尊被试在有效和无效线索条件下.对两类词语的反应时都没有显著差异。此研究结果说明脆弱型高自尊被试对攻击性线索存在着注意解脱困难。

3 实验二 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攻击性线索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

3.1 被试

被试筛选方法同研究一,最终筛选脆弱型高自尊和安全型高自尊被试各17人,其中女生12人,男生22人。

3.2 材料和仪器

实验材料同实验一。

实验仪器采用Tobii眼动追踪系统追踪眼动.Tobii Studio记录眼动数据。

3.3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同实验一。

3.4 实验程序

被试进行点探测任务,实验过程中记录眼动数据。实验程序如下:(1)在黑色屏幕上呈现注视点“+”500ms, (2)随后在矩形左上右下角或者左下右上角随机呈现中性词和攻击性词词对2000ms,(3)随后矩形的左上右下角或者左下右上角呈现靶刺激“*”,被试对靶刺激的位置进行反应,出现在左上或者左下角按“O”键,出现在右上或者右下角按“P”键。实验共40个trail。8个练习trail,为平衡位置效应,词对出现的位置为左上右下或左下右上。实验对靶子呈现位置进行平衡,trail随即呈现。

3.5 结果分析

本研究将注视点定义为稳定在某一位置并且持续lOOms或以上的眼跳。删除被试未落在兴趣区的注视点。本研究考察首视点潜伏期偏向分数、首视点注视时问偏向分数和总注视时间偏向分数三个指标(Castellanos, Charboneau,&Dietrich, 2009),研究结果见表3。

首视点潜伏期偏向分数反映的是注意警觉,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t=-1.501,p=0.142,两组被试在注意警觉上无显著差异。首视点注视时间偏向分数反映的是注意的初期维持,独立样本£检验发现,t=1.90,p=0.067,两组被试的首视点注视时间偏向分数差异不显著。总注视时间偏向分数反应的是注意整体维持,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t=2.30,p=0.028,两组被试的总注视时间偏向分数差异显著.脆弱型高自尊组对攻击性线索的总体注视时间显著长于安全型高自尊组。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安全型高自尊被试,脆弱型高自尊被试对攻击性线索存在显著的注意加工偏好.在无效线索提示条件下,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对攻击性线索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线索,注意偏向成分为注意解脱困难,而不是注意警觉。眼动数据分析表明,在注意初期,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和安全型高自尊高中生在对攻击性线索的注意警觉和注意初期维持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注意的后期.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将注意力持续维持在攻击性线索上,进而表现为注意解脱困难。

本研究对高自尊和攻击性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自尊确实与攻击性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不是所有的高自尊个体都表现出对攻击性线索的偏好.只有脆弱型高自尊个体才如此.该研究结果验证了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对攻击性线索存在着注意偏向,而安全型高自尊高中生对攻击性线索不存在着注意偏向的研究假设。因此,本研究可以认为高自尊个体之所以表现出高攻击性.源于高自尊异质性,即脆弱型高自尊的存在,该研究结果支持了Kernis的自尊脆弱假说。尽管脆弱型高自尊者拥有较高的外显自尊水平,在外显水平上个体对自我评价积极,但他们通常有着不稳定的自我概念建构,为了补偿自我怀疑,他们有过激倾向的自我防卫和保护(王曼、陶嵘、胡姝婧、朱旭.2010)。尤其当自我威胁因素出现的时候,他们需要更多的自我增强策略来维持他们较高的外显自尊水平,而攻击可能就是他们一种自我增强策略。相反,安全型高自尊无论在内隐和外显态度上均有积极安全的自我价值感,也很少使用防御策略加工信息。

脆弱型高自尊和安全型高自尊个体最根本区别在于个体的内隐态度。根据自尊的双重态度理论,外显态度处于意识水平,内隐态度处于潜意识水平,外显态度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和动机去提取.是非自动化的过程:而内隐态度是高自动化的过程,个体遇到态度对象时,会自动激活内隐态度,不需要认知和动机资源.在认知资源充分并具有相当动机情况下,内隐态度更多的被屏蔽。但在认知资源和动机缺乏情况下.内隐态度通常自动的发挥作用。根据图式理论,如果脆弱型高自尊个体的认知结构中存储了大量的攻击性脚本,在紧张或者资源不足情境下.更可能激活个体对攻击性线索的注意偏向.本研究采用的是对攻击词汇和中性词汇即时评价形式。由此可见,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对攻击性线索注意偏向更可能源于攻击性的内隐态度.

脆弱型高自尊个体在自我威胁情境中.自尊的波动会引发负向情绪(王曼,陶嵘。胡姝婧,朱旭.2010),尤其是愤怒、羞耻和妒忌类等情绪和情感(Tracy&Robins,2003)。杨晓慧(2011)发现脆弱型高自尊个体对愤怒面孔比快乐面孔更敏感。潘益中和许燕(2011)对脆弱型高自尊个体在自我威胁后的归因与情绪转换的研究中发现,在自我威胁情境中,脆弱型高自尊个体表现出强烈的羞愧感.继而转化为对外的高敌意以维持外显的高自尊水平。由此可知脆弱型高自尊个体在内心中蓄积了更多的消极情绪,消极情绪恰是攻击性的重要诱发因素。

5 结论

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比安全型高自尊高中生对攻击性线索表现出更强的注意偏向,注意偏向的成分为注意解脱困难。

猜你喜欢

攻击性
说说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初中生同伴关系与攻击性行为关系的研究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
向植物学习
谈游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控制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维码
动物也秒懂
澳门内地大学生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
大学生运动员自尊与自我控制及攻击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