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
2016-03-24韩康
韩康
政府宏观调控的关节点和难点,就是如何搞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
什么是本届政府最关注、最聚力的政策命题呢?
2016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在总结政府2015年6项重要工作和部署2016年8项重点工作时,李克强总理都把“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放在首位,这充分反映了宏观调控在中央政府政策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当前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增长底线尚未落定。同时,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任务十分繁重,结构改革努力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关节点和难点,就是如何搞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
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践表明,政府在掌控二者平衡的过程中,如果过度强调稳增长,一切为了稳增长,一切为了保增长,调控重心就可能偏离结构改革的方向,就可能重回过去那种靠“行政杠杆扩张总需求支撑高增长”的模式,例如大幅度扩大财政赤字,大规模铺开政府投资摊子,大幅度放松货币信贷政策,特别是全面放开房地产的买卖,让所有社会资金与资本都无障碍地进入市场。这样做,一定会稳住经济,抑制增长下滑,甚至出现新的经济繁荣。但是,这是合理的选择吗?
“供给侧改革”为汽车业转型升级提供方向。图为2016年1月19日,石家庄北汽汽车生产线
反之,如果调结构不考虑经济增长的底线问题,把GDP下滑的尺度放得过宽,不考虑结构改革可能付出的成本——可能是比较沉重的成本,不考虑企业、政府和社会对这个沉重成本的实际承受能力,就可能面临增长过度下滑,社会过于震荡,民情民意短期内难以接受,乃至发生系统性风险甚至重大社会经济风险的可能。
本届政府立足创新宏观调控方式,进行了多领域、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做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表现出很好的政府智慧。
为了进一步做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这篇大文章,还有一些问题,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一、各级政府都要有一点儿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说到底,是为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平稳过渡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对此有一个很重要的认识问题,就是不能对转型期的难度估计过低,不能对转型期的时间预计过短,不能对政府调控政策的效果要求过急。由此,各级政府都要有一点儿敢于经历苦难磨难,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只能循序渐进、积累求变,不能指望轻易过关、急于求成。
二、不能因增长波动改变调控思路,让经济回归原有运行轨道。
增长方式是有强大惯性的,包括思维惯性和行为惯性,因此,改变原有增长方式需要付出极大努力。当下,只要不触动6.5%的增长底线,甚至在某一个短时期出现稍低于底线的增长(如某一季度的增长),只要不影响基本经济格局,就应该坚持既定宏观调控思路不动摇,坚持结构改革的方向不动摇,特别是要顶住很多地方和大企业希望中央大尺度放宽财政、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的压力。
现在既要讲“去产能、去库存”,更要讲用什么方式“去产能、去库存”,因为用不同的方式“去产能、去库存”会导致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
三、注意把握企业破产的节奏,把失业职工安置做实做细。
2016年的去产能任务非常艰巨,涉及到大量企业减员。对此,中央财政已经拿出1000亿元安置资金。但要充分考虑到,同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国企减员增效的大规模职工下岗相比,现在的法治环境和职工维权意识、职工下岗安置成本、社会就业和再就业结构等因素,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安置难度要大得多,问题要复杂得多。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失业职工的安置做实、做细,一是要搞好生活保障、福利接续和解决再就业的系统配套,不能“安置金”一发了事,令社会风险后移;二是要把握好企业破产的节奏,根据安全、稳定破产的原则,条件成熟一批破产一批,决不能搞行政命令,一纸公文就展开大规模破产行动。过去国企改革多次出现安置大规模职工失业问题,有成功经验,也有教训。
四、全面、完整、准确地认识供给侧改革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贯彻实施供给侧改革的方针十分重要,目前已经有了很多积极成果,但现在也出现了另一种情况,就是把供给侧改革当成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甚至不合理地过分夸大供给侧改革的功能与作用。本来,按照经济学学理,供给与需求是一个须臾不可分离的二位一体。
从实际经济活动看,供给和需求从来就没有倚轻倚重的问题;从政府经济管理角度看,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也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一组政策工具。一般讲,需求管理或需求调控,主要针对经济运行的短期性、周期性问题,例如增长、就业、通胀和出口等;供给管理或供给调控,主要针对更长时间和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行业、产业、部门结构的改进,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等。
因此,在政府宏观调控的设计、操作中,如果选择使用供给调控或供给侧改革的办法来解决短期性、周期性问题,希望由此取得比需求调控更好的即期成效,例如稳定和提升GDP的增长,稳住物价水平,提高社会就业等,就一定会南辕北辙。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供给侧改革的方针与政策进行更加全面、完整、准确的解释,应该更多宣传需求调控和供给侧改革的配合与协调,而不是有意无意地强调需求和供给的某一单方面作用。应该看到,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稳住GDP增长底线任务艰巨,建议在充分重视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同样充分重视需求侧调控,重视需求调控方式的改进,同时施力,协调动作。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