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线城市凭什么建设国际商都

2016-03-24郭久辉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郑州建设

郭久辉

建立在空运、互联网、自由贸易基础上的新的经贸组织模式,为郑州这样具有内陆区位优势的城市打开了接驳国际贸易的通道

2016年2月28日,郑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郑州建设国际商都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展望到2049年,新中国100周年时,郑州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城市发展水平,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拥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占据制造业主导地位。

《纲要》一经发布,有点赞,也有不解和质疑。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近日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对《纲要》出台的背景和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解读。

空运+互联网+中国崛起=郑州的机遇

《瞭望东方周刊》: 目前郑州居于国内二线城市行列,与“国际商都”目标似乎有很大的差距。郑州为什么敢于提出如此宏大的目标?

交通区位及枢纽优势是郑州建设国际商都的基础。图为京广铁路和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

吴天君: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调研视察时勉励我们,加快建设“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国际物流枢纽,向“买全球、卖全球”目标迈进。河南省委、省政府经过研究,提出了郑州未来长远发展定位于“建设国际商都”的重大战略构想。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以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生产组织方式、生产要素供给模式、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手段等都在发生着趋势性变化。

其中有三大趋势变化:第一,由空运主导的全球产业形态升级步伐正在加快。第二,以互联网和自由贸易为特征的市场交易模式正在形成。第三,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正在显著提升。这意味着全球贸易由以沿海城市为主向内陆纵深推进步伐加快,意味着我们内陆城市有了全方位从事全球贸易、从事国际产业合作的条件,有了建设国际化城市、中心城市的时代机遇。

《瞭望东方周刊》:具体到“国际商都”这个目标,该如何解读?

吴天君:我们联合国际知名战略咨询机构展开国际商都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对近代世界城市发展规律进行梳理发现,按照“全球商都、国际商都、区域商都”三个层次,目前纽约和伦敦称得上“全球商都”,是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者;“国际商都”包括巴黎、法兰克福、芝加哥、洛杉矶、东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等一批城市,特征是具有国际影响力,是各经济体的重要经贸和金融中心;米兰、迪拜、广州等城市属于“区域商都”,是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贸易物流中心、区域金融中心。

一个国际化城市话语权的形成及强弱,既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承接全球贸易的交通组织优势,也取决于其是否在不同发展阶段遵循规律,适时完成了经济形态的演进变革,还取决于其所在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当前,中国处于国际地位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世界经济重心向以中国为主导的亚太地区转移势不可当,未来在中国诞生一个“全球商都”和若干个“国际商都”是十分可能的。而建立在空运、互联网、自由贸易基础上的新的经贸组织模式,为郑州这样具有内陆区位优势的城市打开了接驳国际贸易的通道。

近年来,郑州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充分挖掘交通区位及枢纽优势,初步形成“铁、公、机”综合大枢纽。尤其是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把郑州推上了内陆开放高地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大舞台。按照河南省委确定的“构建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发展方略,郑州持续努力,具备向国际商都迈进的基础条件。

用三十多年走过百年历程

《瞭望东方周刊》:按照规划,郑州只有三十多年时间实现这一目标。

吴天君:我们要用三十多年走过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百年发展历程,实现弯道超车,有诸多阶段性矛盾亟待破解,任务异常艰巨。

《瞭望东方周刊》:郑州目前面临的最突出的矛盾和困难有哪些?

吴天君:首先是城市承载功能严重滞后。多年来,郑州城市规划严重滞后于实际发展,按照国务院2010年批复的到2020年的规划,郑州城市控制在400平方公里内,承载450万人口,但目前郑州市区户籍人口加常住人口已达700万,远远超过城市承载力,“天天挖沟”、道路拥堵等“大城市病”突出等都与规划滞后、城镇体系不合理有关。目前郑州的城镇化率还不到70%,未来要达到90%,新增的这20个百分点的人口在哪里居住和就业?这些对我们都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其次是产业结构战略转型的任务艰巨。郑州过去是资源型产业特征明显的城市,虽然经过多年的持续调整有了很大成效,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等六大高耗能产业占工业的比重由2010年的51.8%下降到2015年的40.2%,但比重仍然较大。这也是加剧大气污染,雾霾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次是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距。郑州市域只有一所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驻郑的国家级科技大院大所仅12家,远低于周边省会城市;专利申请量、高科技人才数量都与周边省会城市有较大差距。

此外,郑州经济发展的外向度还有待提高。在以航空运输为主导的“第五次冲击波”和互联网、自由贸易时代到来等大背景下,出现了很多新业态,新的要素组合模式,政府如何创新机制体制,重塑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效率,也面临全新的考验。

“买全球、卖全球”

《瞭望东方周刊》:破解这些难题,郑州市“十三五”期间主要思路和举措有哪些?

吴天君:今后五年,我们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国际商都建设为统揽。强化“两个引领”,加快构建“十大体系”。

《瞭望东方周刊》:“两个引领”具体是什么?

吴天君:一是国际引领。以全球化的视野定位产业、交通、科技、服务等领域发展,通过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带动郑州加速向国际化迈进。

二是智慧引领。以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为载体,以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推广运用为重点,加快发展智慧产业、智慧城市、智慧服务,培育形成区域竞争的先发优势。

《瞭望东方周刊》:“十大体系”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吴天君:一是构建国际化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大枢纽体系。健全航空网、铁路网、公路网“三网融合”、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海港“四港一体”多式联运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巩固在国内外的交通枢纽地位,打造以郑州为中心、辐射省辖市的“1小时交通圈”和周边省会城市的“2小时交通圈”。“畅通工程”完成“大井字+环线”快速路网建设和“两环三十一放射”改造提升,地铁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300公里,主城区实现15分钟上快速路、快速路15分钟上高速的“市区半小时交通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二是构建“买全球、卖全球”的大物流体系。推动口岸建设和战略联盟建设,加快物流基础载体建设和智慧物流的信息互通,提升国际物流、区域分拨、本地集疏三大功能,初步形成内陆国际物流中心。

三是构建智慧化、国际化、高端化的大产业支撑体系。确立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制造研发基地、国内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球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基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基地等“五大基地”地位,实现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同时,在文化创意旅游业发展上,以中牟国际时尚创意现代文化旅游区为带动,到2020年有望形成年接待游客二三千万的时尚旅游区。

四是构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大都市城镇体系。中心城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卫星城与中心城市协调发展,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两区”融城发展,实现80%以上的农民城镇化转换。以合理的城镇体系,从根本上破解“大城市病”。构建与周边城市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现代产业、要素保障、生态网络、公共设施等五大支撑体系,形成组合型都市区,在中原城市群中发挥核心带动作用。

五是构建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大开放体系。六是构建全民创业链、科技创新链、人才支撑链“三链融合”的大创新体系。七是构建自然之美、田园风貌、绿色低碳的大生态体系。八是构建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大民生保障体系。九是构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亲和力、感染力的大文化体系。十是构建高质高效、公平正义、责任有序的大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郑州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Love Forever, Damon Salvatore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关于郑州的记忆》(部分)
郑州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郑州擂台赛纪实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
巧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