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康降酸颗粒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2016-03-24伊世华隋淑梅王新伟李丽琦巩昭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肾康黄嘌呤氧化酶

伊世华,隋淑梅,王新伟,李丽琦,巩昭勇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36)

肾康降酸颗粒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伊世华,隋淑梅,王新伟,李丽琦,巩昭勇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36)

目的:观察肾康降酸颗粒治疗脾肾两虚、湿浊血瘀型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63例痛风性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在相同基础治疗上,治疗组给予肾康降酸颗粒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口服别嘌醇每次100 mg,每日3次,疗程均为8周。制定观察记录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检测血尿酸、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尿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85%优于对照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尿酸、减少患者尿蛋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方面效果显著。结论:肾康降酸颗粒可有效改善痛风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可明显降低痛风性肾病患者血尿酸,有效减少痛风性肾病患者蛋白尿,减轻肾脏损伤,有效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血尿酸,从而有效缓解肾间质损伤,防止肾纤维化。

痛风性肾病;补脾益肾;祛痰化浊;肾康降酸颗粒

痛风性肾病(uric acid nephropathy,UAN)是指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于肾脏组织而引起的肾脏疾病。据文献报道,痛风有显著肾功能损害者占41%,25%死于肾衰竭,痛风病人尸解几乎都有肾脏损害[1]。现阶段痛风性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高,但在治疗方面,西药嘌呤醇、丙磺舒等虽然在降低血尿酸水平方面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常产生较多病人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在痛风性肾病的治疗中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中医药在痛风性肾病的防治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作用可通过多途径作用于多个环节、多靶点来实现。近年来,各地中医药工作者对痛风性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隋淑梅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确立了“补脾益肾、祛瘀化浊”的治疗原则,研制出复方中药制剂“肾康降酸颗粒”,其临床应用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研究63例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病房患者,所有入选者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2-3],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3例,男31例,年龄32~65岁,女2例,年龄45~60岁;对照组30例,男29例,年龄36~70岁,女1例,年龄47~64岁。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相应治疗。

1.2.1 常规治疗 2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糖、低脂、低嘌呤饮食教育,控制肉食并禁忌饮酒,蛋白质摄入量保持在1.0 g/kg·d。鼓励大量饮水,使尿量保持在2000~3000 ml/d。必要时给予口服碳酸氢钠3 g/d,使尿PH值保持在6~6.5。血压高者给予洛汀新10~20 mg/d,其他对症处理2组相同。

1.2.2 治疗组 治疗组给予肾康降酸颗粒口服,该方由生黄芪、山药、姜黄、大黄、土茯苓、威灵仙、丹参、泽兰、地龙等12味中药组成,是针对痛风性肾病中医病机特点而拟定的。肾康降酸颗粒3 g/袋,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制剂室生产提供。每次6 g,每日3次,餐后30 min温开水送服。

1.2.3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别嘌醇片(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310203,100 mg ×100片)治疗,每次100 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 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记录中医证候变化,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作出治疗安全性评价。

1.3.2 血尿酸 采用多功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北京利德曼尿微量蛋白定量试剂盒,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所有指标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1次。

1.3.3 黄嘌呤氧化酶(XOD) 采用比色法测定,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于治疗前后各测1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总体疗效

表2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2 2组总体疗效[例(%)]

2.2 对肾功能的影响

表3显示,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比较血尿酸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Cr、BUN、UA的比较(±s)

表3 2组治疗前后Cr、BUN、UA的比较(±s)

注: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值比较:▲P>0.05,2组间比较:P>0.05;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比较:△P<0.05,2组间比较:*P<0.05;2组在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治疗组(33)对照组(3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Cr 104.57±21.33 85.43±18.26▲○ 97.67±18.21 80.23±20.12▲BUN 11.76±3.56 6.65±2.23△* 10.83±3.56 7.03±3.14△UA 544.69±32.87 402.33±21.76△▲ 536.55±28.77 394.21±30.93△

2.3 对尿蛋白的影响

表4显示,①单位:24 h尿蛋白定量g/24 h;尿微量白蛋白 mg/L。②治疗组治疗前后24 hu-TP、mAlb显著减少(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4 2组治疗前后24 hu-TP、mAlb的比较(±s)

表4 2组治疗前后24 hu-TP、mAlb的比较(±s)

注: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

治疗组(33)对照组(3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24 hu-TP 1.25±0.97 0.68±0.33△* 1.36±0.88 1.28±0.47▲mAlb 288.02±34.75 78.83±25.55△* 272.96±30.14 258.70±28.39▲

2.4 对血清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

表5显示,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水平均明显下降; 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优于治疗组。

表5 2组治疗前后XOD(U/L)的比较(±s)

表5 2组治疗前后XOD(U/L)的比较(±s)

注:2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2组间比较:*P<0.05

治疗组(33)对照组(3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XOD 17.42±2.57 11.37±1.68△* 19.55±2.76 10.41±1.34△

3 讨论

痛风性肾病很难用中医的某个病名统括,根据其发病机理、症状表现及演变规律,属于中医学“腰痛”“痹证”“石淋”“历节病”“水肿”“痛风”和“虚劳”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及升清,在体合肌肉、主四肢。《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只有脾气充足则运化水液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如果脾气虚、运化水液功能减退、湿浊内生、阻滞四肢关节、经络而产生肿满疼痛。肾为先天之本,五行属水,肾藏精,主骨生髓,主水液代谢。《素问·逆调论》称:“肾者,水脏,主津液。”“盖脾者土也,化生精微,充滋先天之本也,肾者水也,水中之火,火能生土也。”脾肾不足,清浊失司,湿邪痰浊蕴结于肾,阻滞络脉。痛风性肾病是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引起尿酸蓄积,从而导致肾脏病变。痛风肾患者由于脾肾不足、气化温煦无权,而致痰瘀湿浊诸毒内蕴而产生血尿酸、尿素氮、血脂等升高;尿酸盐排泄减少,沉积于肾脏,引起一系列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及相应的炎症反应,故脾肾不足是痛风性肾病的病变之本。中医学认为先天肾气不足,气化、排泄水液的功能减弱及后天过食肥甘厚味伤及脾胃致水湿运化失常、湿浊内蕴是高尿酸血症产生的病理基础。脾阳不足,肾阳不振,不能分清泌浊,致使肠道、小便及血液中尿素类、肌酐、尿酸、嘌呤等浊毒物质不能正常清除而引发痛风肾。湿浊为阴邪,易阻气机,气行则血畅,气滞则血瘀。湿浊血瘀日久又可进一步伤脾及肾,两者可互为因果使病情恶化。总之,痛风性肾病是以脾肾不足为本,湿浊血瘀为标。同时湿浊血瘀诸邪既可影响脾肾之功能,又可进一步变生他病,是病理变化之关键,概治病贵在求本治本。

肾康降酸颗粒是针对痛风肾脾不足为本、湿浊血瘀的病机特点而拟定的,君药生黄芪大补元气,气行血亦行,气畅湿易祛,使湿浊得祛而瘀得活化。山药补脾养肺、养阴生津、益肾固精,与生黄芪共为方中之君药以治病之本虚。据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证实,黄芪有以下几个作用:提高机体提免疫功能[4]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尿量,降低血尿酸,同时可增加尿酸排泄量,降低尿蛋白[5],对黄嘌呤氧化酶有抑制作用[6],对肾小管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7],防治肾间质纤维化。臣药大黄苦寒、通肠解毒、逐瘀通经,通大便利小便,使邪有出路;青橄榄甘酸性平、解毒生津,研究发现青橄榄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镇痛作用;姜黄苦温,其力辛苦,破血除风热入脾,气血兼理,与大黄相伍、活血之力倍增;土茯苓降利水湿,令邪从下除;威灵仙祛众风,通十二经脉,治痛之要药也,二药相合燥湿化浊而津液归清,解毒利湿而下通水道。此4药为臣,化湿泄浊,活血逐瘀。君臣相配使经脉畅达而湿浊消利,切合本病病机之关键。研究发现,大黄素对黄嘌呤氧化酶有较强的竞争抑制作用,因此大黄可影响尿酸的形成[8],大黄素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延缓肾间质纤维化[9],抑制体内蛋白分解,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的生成[10]。佐药丹参、泽兰活血调经;地龙助威灵仙通络,与补肾之品相随,入肾络、祛肾络之瘀浊;湿浊郁久易化热,故以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偏寒清利湿热,薏苡仁又可助黄芪山药补脾之功;牛膝活血祛瘀,又助君药补养肾气;牛膝性善下行,可引诸药下行,兼为使药。另外,方中土茯苓、威灵仙、姜黄、薏苡仁又兼有祛风除湿、通利关节之效,可治本病关节痹痛之次证。全方补虚泻实、标本同治、主次兼顾,以补脾益肾祛瘀化浊为主,兼以疏经通络、通利关节。

本研究证实,无论是从中医学理论来分析,还是从临床观察来论证,肾康降酸颗粒对治疗痛风性肾病有显著效果,它能有效改善痛风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痛风性肾病患者血尿酸,有效减少痛风性肾病患者蛋白尿,减轻肾脏损伤。其降低血尿酸机制,可能与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有关。

[1]Fmmierson BT.Goutand Renal Disease Masary&Glassork Textbook of Nephrology 4rd ed Phil HUAelphia Lippincoti Willian s&Wilkins,2002:1037.

[2]王海燕.肾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967-98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5:179-183.

[4]张大宁.中医补肾活血法研究[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234.

[5]杨崇青,曹克光.痛风汤剂益肾养肝合剂治疗痛风性肾病33例临床观察[J].中国药师,2004,7(8):629-630.

[6]谢梅林,顾振纶,钱曾年.槲皮素的抗超氧阴离子作用[J].现代应用药学,1992,9(2):1-3.

[7]李航,熊璟,周全荣.中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7(11):680-682.

[8]郑平东,邹士林,黄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1):644.

[9]郑平东,邹士林,黄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1):644.

[10]刘冠希,叶任高,谭志明,等.大黄素对狼疮性肾炎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 (3):196.

R589.7

B

1006-3250(2016)06-0816-02

2015-11-12

猜你喜欢

肾康黄嘌呤氧化酶
HPV16E6与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澳新拟批准一种葡糖氧化酶作为加工助剂
药用植物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银杏酸单体对黄嘌呤氧化酶的体外抑制活性研究
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海昆肾喜胶囊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42例疗效观察
肾康注射液不良反应特征分析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黄嘌呤和尿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研究
玉米须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