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应用效果分析

2016-03-2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中心小学黄惠玲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中心小学 黄惠玲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应用效果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中心小学黄惠玲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是城市化的特殊产物。留守儿童常年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呵护和家庭教育。监管人通常由年纪较大的爷爷、奶奶担任,他们的情感沟通不畅,使留守儿童心理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分析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农村亲情教育应用及改善措施,探讨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亲情教育,弥补他们的情感缺失。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亲情教育

近年来,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增长,成为我国儿童群体中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但是由于教育条件有限、缺乏足够的亲情关怀等因素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应该在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下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但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呵护,容易形成自卑自责、消极、交际能力差等问题。

1.自卑自责心理

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守护,在某种程度上形似“孤儿”,生活中难免受到非留守儿童的嘲笑或欺负。留守儿童没有办法结束嘲笑,他们感觉自己被父母抛弃或不被父母爱护,容易形成自卑心理。自卑心理被带到课堂上就会造成留守儿童学习兴趣低,认为自己不聪明,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2.消极心理

留守儿童被留给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看,这种抚养经历容易给其带来情感创伤和消极心理,对待事物总会往坏的方面考虑,如做错一道题就认为其他题目也做不好,不愿意交往新朋友,认为他们可能会欺负自己等。

3.人际交往能力差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容易导致他们没有安全感,无法信任他人,对周围的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在缺乏亲情关怀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不了解爱与被爱的感受,人际交往中不懂得如何维系友情或亲情,造成他们人际关系紧张。

4.人格障碍

没有父母的保护和约束,农村留守儿童往往会形成冷漠、内向、孤独的性格。在极度缺乏关爱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性格会产生两极分化,一种是偏激型人格,他们不会控制情绪,心理阴暗且冲动,另一种是胆小型人格,他们自卑心理重、不敢与人交往,畏惧人群。

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以下几种性格特点:一是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二是情绪自控力差,不会自我调节情绪;三是自卑心理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四是心理抑郁不阳光;五是比较早熟。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现状及改善措施

1.亲情教育现状

一方面,许多外出打工父母常年与留守儿童相处的时间都非常少。在外打工期间,他们通过电话联系感情,但由于相距较远,电话费往往成为外出打工父母的负担,因此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时间较短。仅通过电话,父母无法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情感交流不顺畅。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照顾,双方年龄差距大,极易产生代沟。监护人并不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只关心儿童是否吃饱穿暖,造成亲情教育缺失现象。

儿童在亲情关系上出现障碍,心理上也会产生困惑。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使他们不再渴望父母的爱,亲情观念日渐淡薄,亲子关系容易破裂。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上遇到困难无法向父母求助,做错事情得不到及时地纠正和引导,久而久之形成心理问题。

2.亲情教育改善的措施

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儿童能够形成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理。在儿童时期得到足够的关爱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改善亲情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方面注重父母教育。外出务工父母可以尽量把子女带在身边,如寒暑假可以把子女接到身边。虽然父母上班可能无法很好地照顾好子女,但这增加了父母与子女相处的时间。闲暇时,父母应多与子女交流,关注他们内心的变化,了解他们的成长,使他们感受父母的支持和爱护。相处过程中,子女感受到父母工作的艰辛,对父母产生感恩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另一方面应注重监护人教育。父母尽量把儿童交由与父母年龄相当的人照顾,这样儿童会感到委托人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委托人也应积极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及成长变化,细心呵护他们的心理情感,使他们健康长大。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急剧增长。由于缺乏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在无人约束的情况下,他们甚至会走上歧途。儿童是国家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景欣,刘 霞,张文新.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3

[2]陈碧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J].宜春学院学报,2010

[3]戴斌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4]孙江涛.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意识的主要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14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129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