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6-03-21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双华中学陈东霞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双华中学 陈东霞
试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双华中学陈东霞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是打造高效课堂、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然选择,教师要积极探索合作学习路径为信息技术教学服务。本文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探讨合作学习路径,希望能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信息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加强教育领域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势在必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要在把握信息技术教学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各种有效教法,带领学生不断进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常用教法有着典型优势,教师要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需求
互联网发展潮流下,国家与社会对于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有着庞大需求,这意味着教育领域必须做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以便为社会发展、国计民生服务。教育领域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要从小做起,中学阶段积极改革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合作型人才,在频繁的互动中实现互相进步,这对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价值。
2.教学要求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师改进以往的枯燥教学状态,在学生、教师积极互动合作的情境下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在合作与探究实践中培养沟通合作技巧与团结协作精神,这对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重要意义。同时,教师可在学生的互动沟通中及时查缺补漏,为教师打造高效课堂提供支持。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可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有助于打造良好的学习团队,学生在小组协作中满足进步与发展的需求,为基础知识的巩固、实践技能的培养训练提供帮助,有助于促进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焕发新活力。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路径
1.多元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要积极融入多元理念,筹建多元小组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多种合作路径,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服务。
例如,按照学生兴趣进行分组、按照学生学习能力与层次进行分组、按照学生合作意向进行分组等,不同分组模式下学生的合作模式将突显各种差异,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差异促进教学改革。
以按照学生能力层次进行合作分组来看,小组内部学生层次要均衡,优秀学生有余力帮助后进学生,一般学生可跟上学习节奏,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在最近发展区、挑一挑摘桃子等活动理念下实现小组内部的共同进步。
例如,“利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基本要求是学生认识电子表格软件Excel、Lotus、CCED,最高要求是学生掌握这些软件的简单应用技巧与处理数据,表现优秀的学生可通过操作帮助后进学生掌握表格软件的应用技巧,小组内共同制作一份表格数据并运用编辑技巧处理这些数据,在通力合作实践中共同提升表格软件认知水准与操作技巧,在和谐友爱的氛围中提升团队素养。
2.小组竞赛合作学习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就各个合作小组之间积极展开竞赛活动与学习,调动学生成员参与积极性,群策群力共同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小组成员实践精神与合作创新能力,实现创造性学习。教师组织小组竞赛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与创新精神,如学生以Power Point软件的应用为核心制作相应的主题演示文稿,以理论为主,操作演练为辅,通过集体辅导、小组合作等形式练习常用软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树立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素养,培养创新设计能力与协同合作、自主探索能力。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学生展示小组作品,激发参与兴趣,将自己喜爱的元素融入比赛中,以小组合作形式实现个人价值的探索。
3.小组多元评价
多元小组合作模式下,为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教师要采取多元评价模式对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判。要对合作小组内部各个成员的贡献进行评价,对合作过程中每个人的贡献予以认可,对小组合作与竞赛活动中大家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的积极表现进行评价,配合各类奖励举措使学生感受成功与被认可的喜悦。教师要重点对表现出众、设计理念新颖、技术纯熟的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将合作实践探究过程中学生们的优异表现作为示范榜样进行宣传,对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查缺补漏,在师生共同合作下打造高效与创新信息技术课堂,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准、培养优秀人才,教师要积极探索多元化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路径,改进教学中的缺漏,为全面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水准服务。
参考文献:
[1]郭 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5.07
[2]朱晓凡.试析小组合作学习对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影响[J].俪人:教师,2014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