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3-21戴勇姣,颜剩勇,欧阳璐璐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现状与对策研究
戴勇姣,颜剩勇,欧阳璐璐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要:近年我国高校规模发生巨大变化,现有财务内部控制失灵,各项风险随之而来。目前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在控制环境、控制活动、实施力度、内外监督管理和财务信息传递方面存在不足与缺陷,并针对性提出了建立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风险管理预警机制、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和加强监督管理与内部审计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旨在合理保证高校财产安全完整、财务信息真实准确而制定一系列科学系统的控制方法、实施程序和措施,使高校各项资金运作与相关人员业务行为规范化,实现内部分工的相互制约和权力制衡,防范财务风险。
沈烈(2010)认为高校内部控制正向全面风险管理型转变,并力求创新与突破[1];樊珂(2013)初步构建了基于高校内部控制目标的结果型评价指标体系[2];丁家源(2014)基于保护高校资产安全及防范贪污舞弊的目标,从内部控制度建设、财务内部控制意识转变、财务内部控制关键点以及监督机制的角度进行完善[3];张依群(2015)详尽论述了如何在高校财务中推行无现金结算来防治“小金库”,并试图构建从源头上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4];王小虹(2015)从内部控制五要素方面设置了22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构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5]等。综上所述,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在目标上不断靠拢全面风险管理,控制突出重点,并试图构建自我评价模型进行监督反馈。但目前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相对薄弱,虽出台了相关政策,但高校并未结合实际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在财务处理流程、风险预警控制、财务信息传递等多方面存在不足,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效益。因此,分析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不足与缺陷,充分借鉴我国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及国内外内部控制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探索完善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对策,建立健全具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举足轻重。
1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快速发展使其经济活动日益频繁,财务行为复杂多样,而现有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发挥相应作用实现高校管理目标,目前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五个方面的不足与缺陷:
1.1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尚未形成
近年来高校发生的经济腐败案件较多,首要原因在于高校领导责任意识不强,对财务内部控制认识不高,“官本位”思想浓厚,这是破坏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的有力腐蚀剂。其次财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不高,财务人员大都只是遵循领导意愿办事,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再次各职能部门制度环境的薄弱尤其是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系统规范的财务规章制度如授权审批随意、联签制度未执行到位、考核制度不明确等使财务管理存在盲区,没有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
1.2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活动流程欠清晰
高校在基建、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等领域发生的经济案件屡见不鲜,层出不穷,这说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失控范围广,涉及的经济业务领域多且相对独立,财务牵制制度不明显,业务处理程序不够严谨成熟,对货币资金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和复核程序,制度有漏洞,易私设“小金库”,不能合理保证资产安全完整。其次预算管理编制不科学,更改随意性大,不能充分发挥财务预算事前、事中的管理监督作用。再次采购管理、基建投资风险管理缺乏项目可行性研究,科研经费票据报销等这些具体业务缺乏防范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不能有效预防贪污舞弊。
1.3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执行有待加强
目前高校内部管理已日益成熟和发展起来,各自有相关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不够完善、执行效果不佳,这表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实施有效性不强,更多是流于形式,财务运营风险大。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有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都是基于国际COSO内部控制框架和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性文件研究下制定的,忽视了高校财务体系本身的独特性:经营目的非营利性、经济业务多元化且相对独立、行政权力色彩浓厚等,这使得制定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变得错综复杂,而不能完全照搬COSO内部控制框架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4 高校内部审计与监督管理力量不足
高校办学规模不断膨胀,基建、物资采购、科研经费等在财务预算比重中加大,而高校治理过程权责利不明晰,对资产后续监督缺乏系统化、科学化和细致化管理。例如高校科研经费案件频发体现其后续监督管理失效。其次高校内部审计署与财务处属于高校组织的平行结构,对经济业务活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被削弱;如基建项目高校领导与开发商易结成利益同盟,共同侵蚀项目经费;物资采购中经办人与验收人权责不明了,易相互勾结滋生腐败。再次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审计和纪检监察人员较少,专业知识缺乏,不按相关规定参与监督或进行审计,履行职责意识薄弱,也致使监督管理和内部审计鲜有成效。
1.5 高校外部监督受阻信息公开不充分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尚不够充分,财政透明度也不高,外部监督信息依据不足。我国高校作为独立法人普遍缺乏合理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高校资金运作主要依靠高校自主管理,易导致“看得见的管不到,能够管的看不到”。比如在高校科研经费中用于报酬与工作的比例缺乏明确的划分界限,科研经费管理体系长期的不规范、不透明与监管不力,导致科研经费的贪污可以很隐蔽,其具有很强的潜伏性、欺骗性和危害性。这足以透视出高校财务信息系统不完善,财务信息公开范围和程度十分狭窄,更多是应付上级检查;财务信息缺乏有效传递,教职工、学生、社会外界不能在一个公开的平台中获取相关财务信息,导致外部监督滞后,给高校健康有序的发展设置了障碍。
2建立健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对策研究
2.1 建立良好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环境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失灵究其原因是多因素的,而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提高高校领导人的内部控制意识,主要领导责任人需牵头做好内部控制规范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实施工作,营造校园内部控制文化氛围,强化“软控制”力度,提高全体职员的认识水平,充分调动审计和纪检督察在财务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其次对高校财务人员进行公开招聘和定期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引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再次,制定规范系统的财务规章制度如合理设置财务岗位,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轮岗制度;对重大事项实行联签审批制,谁签字谁负责的连带责任制,制定考核与奖惩机制;健全相关监督体系如内部控制制度、预决算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尽可能将高校内部控制环境风险控制在可容忍范围。
2.2 践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建立风险管理预警机制
高校内部控制范围广、涉及内容复杂多样,财务上首先要严格执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进行严格规范处理:严格贯彻“票印分管”原则,票据在申购、领用、使用、核销等环节实行专人管理,按“填制—审核—归档—保管”流程对各单据进行控制。货币资金管理中会计与出纳相分离、严格落实资金执行支付申请、支付审批以及支付复核程序,完善财务报销流程制度尤其是科研经费报销,适当推行国库集中支付下无现金结算,从源头上遏制“小金库”。系统科学编制高校财务预算,细分预算目标,实行预算跟踪制度,定期考核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必要及时的反馈与分析,并有效应用反馈结果,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管理监督作用,实现会计系统的控制目标,并适宜地将高校的预算支出与预算责任联系起来,为绩效管理创造条件。高校大宗采购事件和基建投资项目需进行可行性研究、规范采购管理。例如物资采购与验收流程要明确规范、对固定资产的收益进行定期评价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确保财务处理流程各环节上的科学严谨。其次是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使控制环境、业务活动与风险管理相结合,明确风险预警的相关标准和关键风险点、控制点,据此快速制定出应急方案以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如应反复、缜密的论证金额较大的投资支出项目,确保学校各项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等。
2.3 建立健全具有高校特色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我国一直强调“中国特色”,科学合理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具备中国高校特点。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应不断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惩戒力度,立“家规”:以法律为准绳,规范高校财务行为,合理确定高校内部财务、基建、采购、资产管理、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将“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执行到位,达到权力的制衡和法律约束双管齐治的效果。其次,各高校应在遵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对经济业务设立具体的控制流程:抓住预算“龙头”,与资产配置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财务预算对经济活动的全程管控作用;规范资金管理控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对收支进行归口管理;对筹资方式与相关成本进行论证比较,债务业务要有充分的事前论证,对潜在债务进行风险评估,对大额融资借款及借款偿还必须建立相关举债监管制度;基建工程要严格履行审核审批程序,建立有效的项目立项控制、工程设计与概预算机制、招投标控制机制、工程建设与竣工验收制度。再次建立相应的评价反馈机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力度与效果进行必要评价,设置合理的参数权重,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与反馈机制是实现内部监督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强化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效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4 落实主体问责与奖惩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和内部审计
高校应实行主体问责制,并贯穿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活动全过程。高校资产国家拥有所有权,追求的不是利润最大化,在监督管理方面具有滞后性,易导致资产的贪污浪费,所以高校需在强化风险防范措施和财务预警机制基础上建立高校经济责任制和奖惩机制,强化内部监督管理效果。执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活动以问责机制为导向,各责任人在明确职责权限基础上,其考核范围应涵盖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校长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治理控制)、处(科)长负责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管理控制)、内部审计(监察、纪委)对学校财务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实行主体问责,强化责任追究,保证控制活动有效执行;同时问责与激励并存,对绩效考核高的财务科室或相关部门进行物质和精神嘉奖,两种机制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力。这在无形之中要求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专业审计技能、多元知识体系和职业操守,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使内部审计部门不断地提高在审计过程中的客观性、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包庇已审计出有问题的经济事项和相关人员,达到防范舞弊的效果,充分发挥高校内部监督部门的核心作用。
2.5 建立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外部监督
高校财务信息市场逐渐形成,财务信息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第一,高校可借鉴上市公司成功的内部控制管理经验,建立信息化集成环境,使社会公众与高校形成良好互动关系。比如披露各科研项目经费、物资采购、工程基建资金以及校办企业的收支、结转结余在会计核算中的情况,以及各项目经费在内部审计披露中的关注点;同时披露招生录取情况、资产管理成本效益分析等内容。第二,财务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为外部监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支撑,资金运作公开化,定期报告高校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让财务信息在阳光下运行。第三,引入利益相关者,让社会、新闻媒体参与到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中,使高校管理层自觉规范财务行为,自我约束,不去触碰法律和道德底线。
3结论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实质在于完善内部业务处理流程,堵塞高校治理漏洞,形成制衡机制,保护资产安全,防止舞弊贪污,预防财务风险,实现高校稳定、健康和持久发展。本文基于国家财政部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充分结合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内部控制规范应用指引的重点和关键点出发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科学合理、高效完善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需要循序渐进,落实“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要点,审计监督为辅佐”的主旨,一定程度上借鉴上市公司较为先进的财务内部控制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讨,形成完善—不完善—完善不断循环的趋势,致力构建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治理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 沈烈.论高校内部控制的转型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68-72.
[2] 樊珂.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3(5).
[3] 丁家源.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之我见[J].会计之友,2014(12):105-107.
[4] 张依群.无现金结算助推高校“小金库”防治[J].会计之友,2015(3):112-114.
[5] 王小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商业会计,2015(2):37-40.
(责任校对莫秀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1-0158-04
作者简介:戴勇姣(1991-),女,湖南娄底人,硕士生,主要从事会计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创新基金基础研究项目“公允价值计量的内部控制模式研究”(S140072 )
收稿日期:20150925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