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先进军事文化培育军校学员战斗精神

2016-03-20空军预警学院人文社科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革命军人军校官兵

空军预警学院人文社科部 王 玲 刘 莉

以先进军事文化培育军校学员战斗精神

空军预警学院人文社科部 王 玲 刘 莉

军校要加强对学员的战斗精神培育,激励广大官兵献身强军实践,做到能打胜仗。我军历来重视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战争年代我军用“小米加步枪”打败敌人靠的就是鲜明的战斗精神。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的军事文化,以培育军校学员的战斗精神,为军事斗争准备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战斗精神 军事文化 理想信念 优良作风

军校学员作为部队未来建设的中流砥柱,必须具有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能打胜仗的专业素质、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守纪如铁的优良作风。军事院校不仅培养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科技精兵,更要注重深化战斗精神培育,教育引导学员大力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保持高昂革命热情和旺盛战斗意志。

一、培育信念坚定、听党指挥的灵魂

强军进程中官兵必备的理想抱负,核心要义是信念坚定、听党指挥。官兵要对党的理想高度认同、对党的信仰忠贞不渝、对党的要求坚决恪守,始终保持对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坚定信念信心,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一切行动听党指挥。

新一代革命军人有灵魂,突出表现在纯洁性、真实性、坚定性上要求更高,体现为对党“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不做政治上的“两面人”,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定力,在大风大浪面前坚如磐石。

精忠报国、忠诚诚奉献是军人崇高的美德和宝贵的品质,是战斗精神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竭力量源泉。无论哪个国家、任何时代的军队,都把爱国奉献作为感召凝聚官兵的精神支柱。“青山处处埋忠骨,不必马革裹尸还”道出历史长河中为国家和民族浴血杀敌的将士们的豪言壮语,当代革命军人应打牢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思想,把精忠报国、忠诚奉献的革命信念作为人民军队的胜利之本、前进之基、力量之源。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斗精神的灵魂,是部队官兵的勇气之源。只有发自内心对党和国家爱得深沉的人,才能在危急关头做出非常之举,在关键时刻敢于牺牲自己。军校战斗精神文化熏陶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头脑,引导青年学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上来,积极运用历史经典、红色资源持续熏陶培育官兵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军校学员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青年学员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学员始终坚定自觉地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始终以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作为根本职责和神圣使命。

二、锤炼素质过硬、能打胜仗的本事

有本事是新一代革命军人必备的素质本领,核心要义是素质过硬、能打胜仗。人民军队的根本职能是能打仗、打胜仗。军校学员要把“打仗”作为主业和事业,掌握军事和科技知识,磨炼作战能力,有效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信息化战争强度高、节奏快、激烈残酷等特点,对官兵的军事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官兵面对的生死考验更加直观严峻,越发需要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技术武器装备各方面性能有很大变化,需要官兵具备掌握技术、驾驭装备的智慧和勇气,练就与时俱进提升能打胜仗的能力。

军校学员要在未来军事斗争中打胜仗,必须掌握军事专业知识,掌握过硬的军事技能。军事院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应着力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使命意识,为学员在未来任职岗位上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要大力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学员英勇无畏的军心士气和持续旺盛的战斗意志,要彻底破除“和平积弊”,牢固树立聚焦准备、服务打赢的思想,激励学员矢志精武强能、勇担特殊使命,要坚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树立 “仗怎么打,兵怎么练”的鲜明导向,更加牢固地树立战斗力标准并使之成为硬性指标,锤炼学员过硬的打赢本领。

三、培养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

革命军人要有血性,要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战斗。要想“打得赢”,必须以面对强敌敢于亮剑、勇于牺牲的血性为支撑。“两军相遇,勇者胜”“夫战,勇气也”,这个“勇”指的是军人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军校学员是国家和军队的希望,是强国强军的实践者,应当把这种英雄气概作为最基本的武德,拥有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部队就能无往而不胜。官兵要能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为了胜利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越是生活条件改善,越要引导官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越是和平时期,越要引导官兵树立战备观念,自觉克服怕苦怕累、贪图安逸的思想,反对奢侈享乐、精神懈怠,坚决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影响,始终保持高昂旺盛的战斗士气。军校要用战斗精神文化培养军校学员的血性,坚持不懈地继承和弘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积极运用历史经典、红色资源教育熏陶官兵永葆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使之对官兵的工作、生活发生深刻影响。

四、锻造守纪如铁、积极进取的优良作风

钢铁般的纪律是形成和巩固战斗精神的重要保证,军人的优良作风是开展军事活动的精神力量。未来战争将是陆海空天一体的联合作战,是高度信息化的战争,战场的复杂性、武器使用的多样性、信息扩散的快速性,都对战场纪律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应自觉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坚守革命气节,保持革命军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铮铮铁骨。军校战斗精神文化熏陶应狠抓条令条例贯彻落实,紧紧扭住从严治军不放松,引导学员从点滴做起,注重日常养成,自觉按照条令条例规范言行,培养革命军人优良作风,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战斗精神需要官兵时时刻刻的积累培养,主要靠平时养成。英勇的战斗精神,来源于广大官兵对战争的正确认知、正义情感和坚定信念,思想教育对提高官兵政治觉悟、统一思想认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促进战斗精神生成的重要渠道。

练兵先练胆,练胆先强心。日常教学训练工作中,军校可以结合本单位教学任务加强近似实战的军事训练,有针对性地确定训练内容,多设置一些“险情”和“逆境”等意外情况,采用模拟训练、心理调控、合理冒险、野战生存等方法,让军校学员在恶劣、艰苦条件下遂行任务,从胆量、意志、情绪和耐力等方面锻炼官兵适应能力。军校要注意探索总结提高训练效果的新方法,加强心理训练,突出培养军校学员在执行高科技战斗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品质,在恶劣环境和危急关头的自我调节能力、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帮助学员造就适应未来信息化战场高强度心理对抗所需的素质。

战斗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潜移默化的长期培养和艰难困苦的反复磨砺形成的。军校战斗精神文化利用其独特手段和有效方法,为军校学员滋养精神世界,磨砺专业素质,培养英雄气概,锻造优良作风,努力培养新一代新型军事人才。

ISSN2095-6711/Z01-2016-10-0234

猜你喜欢

革命军人军校官兵
用少年军校特色诠释国防教育内涵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深入学习理解习主席关于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四有”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弘扬中原突围精神 培育新一代革命军人
军校物语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军校聚会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