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
——基于“阅读成为高考主旋律”的背景
2016-03-20沈兰兰
沈兰兰
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
——基于“阅读成为高考主旋律”的背景
沈兰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与鉴赏能力。这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我们应该落到实处,在教学中真真实实地以此为出发点与落脚点。2016年的江西省语文高考采用全国卷Ⅰ,从试卷本身来看,它没有基础题,都是阅读与言语应用题。江西省从2015年开始实行这种考试模式,这也正说明,阅读越来越重要了。这也就意味着,一线语文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语文教学不是只教几个词、几个句子,或是对课文中的内容敷衍一下就可以,而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策略,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心理发展水平已渐趋成熟,能够理解一些较深层次的知识,如果老师每节课都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期待,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从语文高考试题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也是对学生比较负责任的一种态度。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现实,要掌握一些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又能对学生高考有帮助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那么,什么是思辨性阅读呢?余党绪先生对“思辨性阅读”下的定义是,“指导学生以批判性的态度阅读理性的文本”;黄玉峰先生的观点是,“批判性思辨乃至思辨性阅读应该包含两个维度:第一是强调思维过程的反思性;第二是强调理性态度的重要性”。[1]从这两个定义可以发现,思辨性阅读无非就是理性化,而不是简单的情感化的阅读,是要让学生动脑筋的,而不是随随便便理解字面意思就可以的。就比如说2016年的江西省语文高考试卷第十一题,是一篇文学类的文章,在表层理解方面它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第十二题却是这样说的:“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对于这个题目,如果学生对文本没有一个很深层次的理解,是无法答得完整的。那么,这也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多思考,多做有效的阅读,要让学生真正地去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平时训练得多,学生的思维也就打开了。这不仅对高考有好处,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也非常有帮助。比如郭初阳老师执教的那篇《项链》,郭老师的课堂非常有活力有思想深度,老师的引导很有高度,学生对文本主题的分析也很深刻。从整堂课来看,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思考问题也很深入,还能与相类似的文本进行对比阅读,学生整节课都是处于思考的状态,这样做还能不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吗?一线语文教师需要向郭老师学习。很多教师认为在平时的课堂中没必要讲得那么深、那么透,只要了解基本意思、多做点题就可以了。其实,从语文高考试题来看,并不是这样的。语文课堂是需要策略的,需要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讨文本的内涵,一起让思维活跃起来,打破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
语文学习需要多阅读、多思考、多积累,才能有所收获。摩罗曾说:“就语文学习而言,真正的学习主要靠广泛地阅读,与那些伟大的著作背后的伟大的心灵沟通”。阅读对于语文学习是很关键的,学生要读,老师也要读,课后要读,课堂也要读,课外的要读,课内的当然也要读。教材中选的文章一般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在课堂上,老师就要着重引导学生深挖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然后通过文本,再去寻根究底,多看原著,多从各方面去理解文本。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不能仅仅把眼光停留在课文里,视野应该更广一点。当然,读也不是乱读,不是带着任何情绪去读,而是要理性地对待文本,不能超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高中生已经具备了接受较深层次知识的能力,理解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教师所要教给学生的,不是一些死知识,而应当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比如黄厚江老师执教《孔乙己》,虽然教这篇小说免不了要教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并通过人物的命运推断当时的社会状况,但黄老师在课堂上没有一成不变地仅仅让学生从表面的文字去分析人物,而是通过抓一些关键词、关键句,比如课文中多次提到的“手”,来引导学生去理性地分析人物在不同环境下性格的差异。人都有着多重性格,黄老师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个问题来让学生思考,比如黄老师最后的问题:孔乙己最后会死在哪里?学生的回答虽然五花八门,但通过这一问题,学生更能理性地去看待孔乙己,通过他的遭遇,也更能理性地去看待那个时代的历史,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教学生分析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当下,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已成了语文教育界不可阻挡的潮流,2016年8月5日至7日,由《语文学习》杂志社主办的“思辨性与批判性教学”大会在上海举行,它得到了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语文老师的关注,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成为了当前语文教育界的一大热点话题。
二、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黄厚江先生认为:“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但重视积累不等于就是孤立的字词训练,更不是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文言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除了学生的文言知识匮乏外,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也很单一,无非是将原文逐词逐句进行翻译,再就是单纯地解释文言字词,课堂教学效率非常低下,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也比较弱。从2016年语文高考试卷的文言文阅读来看,考人物传记类的文章居多,文章也增强了长度和难度,这无疑增加了考生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从高中必修教材来看,文言文大多选自《史记》《战国策》《国语》等经典,一般都是人物传记或游记类的文章,并且大部分都是节选的。很多教师在课堂中仅仅讲解节选的课文,而要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往往需要去看原文、分析原文。因此,教师最好能引导学生读原著,能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对待每篇文章,多看、多读、多思考、多积累、多领悟。这样,学生的文言理解能力才能提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陆精康老师的《文言诗文备课札记》中也提到,对于文言学习,要有一种质疑的精神。如果对每篇文章都不熟悉的话,那哪儿来的质疑?哪儿来的理解?学习文言,学生平时多阅读很重要,但教师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2016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来分析,没有单纯地考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而是从整体上去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包括一些文言常识,比如第二题是考查学生对“契丹”一词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的文言知识面要广。在高考的压力下,许多老师都会选择让学生多做题,多练习,多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实际上,这些方法未必有用。语文的学习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文言文学习也一样。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避免传统的文言教学方法,要注重学生综合知识的教学,要“文道结合”,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扩大学生的视野,把枯燥的文言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教师平时也要多看些文章。比如人教版必修一中的《鸿门宴》,如果教师自己在课前没有把《项羽本纪》熟读几遍的话,对文章里的人物性格是很难全面分析清楚的,没有一个宏观的概念,没有一个整体的意识,学生的思维也会很受限制,那么这样的教学就近乎无意义。再就是,对于文言学习,还要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朗读也是文言学习的一个好方法,读得多了,自然就会有所感悟。张志公先生也曾指出:“朗读得多了,时间久了,优秀作品中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会跟自己的口头语言沟通起来,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这些,必然会在自己的书面语言——写作中反映出来。”[2]虽然张志公先生是从朗读对写作的影响来论述的,但这也有力地说明了朗读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文言文作为一种古汉语,需要用朗读的方式来增强语感,来加强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仅仅是组织学生朗读就可以了,要想达到好的效果,就必须要有目的性地朗读,带着问题朗读,要通过朗读来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孙世梅曾说,教师要求学生从头至尾全文朗读,却又没能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这是不妥的;而且,朗读过程中没有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学生甚至不知文字究竟承载了怎样的情感,又怎么会做到有情感的朗读呢?[3]所以说,对于朗读,一定是要有针对性,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三、加强逻辑思维训练,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水平
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固然很重要,但阅读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表达。就比如2016年的全国语文高考第十七题,是一道言语表达题,题目很简单,要求学生根据图表的内容来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这道题总分6分,是很容易拿分的,但很难拿高分。如果学生的语言表达不清楚、逻辑不清晰,就很难拿到满分。那么,对于这些言语表达类的题,教师应该怎么去上课,怎么去复习呢?在高考中,语言文字运用题占到了20分,对于这类题,一线教师还是要多想想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吴格明老师曾说过:“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愈益全面,许多人越来越认识到逻辑思维的重要:语文课程既需要逻辑思维,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逻辑思维。发展逻辑思维需要逻辑知识,也正逐步成为语文界的共识。”[4]那么,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怎样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还是以第十七题为例,要求学生的逻辑层次概念要非常清楚,其中的中华文化体验包括活动和讲座两部分,活动又包括利用体育课练太极拳、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纸,年终举行太极拳表演和作品展示。如果学生的逻辑思维不清晰,可能就无法分清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多做逻辑思维训练,多让学生开口说话。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单独的逻辑思维这一概念,但逻辑思维与语言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考虑到学生平时上课的压力,对逻辑思维的训练,就不需要单独占用学生的课时,可以把这种理念穿插在阅读、口语交际课当中,有意识地让学生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去组织语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成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5]这虽然主要是针对写作的要求,但对于言语表达题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言语表达是阅读教学的最终归宿,学生仅仅会阅读是不够的,必须学会把书本上的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这样,语文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随着高考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语文教学也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策略,语文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牢牢地抓好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阅读的乐趣和语言的魅力。
注释:
[1]王伟娟:《关于思辨的几个问题——也谈“思辨性阅读”》,《语文学习》,2015年第6期,第4页。
[2]解光穆、李会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基于张志公先生的相关论述》,《现代语文》,2015年第4期,第36页。
[3]孙世梅:《阅读教学“碎片化”分析及对策》,《语文建设》,2015年第6期,第39页。
[4]吴格明:《语文课程需要哪些逻辑知识》,《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2期,第9页。
[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9页。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辑:李运
责任编辑:文海
小启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规范出版的要求,本刊下半年刊(含初中版、高中版、语文教育版)统一封面设计和印刷开本,2017年起将进一步统一各版定价。
《读写月报》杂志社
2016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