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院校德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6-03-19贺克宏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江苏徐州221008
贺克宏(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江苏徐州221008)
对职业院校德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贺克宏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把握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构建德育课程的新模式、新体系,对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何进行职业院校德育课程体系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职业素质;德育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一大批能够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性、复合型专门人才,这种需求还将持续增长,这就需要我们重新从适应当前就业创业的角度对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切实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的问题,构建能够适合就业和创业的新的课程体系,创新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经济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
从我国职业院校人才教育的现状看,普遍没有打破传统的知识性教学模式,有些教学内容与实践严重脱节,一些体现现代职业需求的新内容,没有进入课程教学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素质培养的现象,难以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此,教学改革是必由之路,作为教学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的职业院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主动适应时代需要,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正确理解职业院校德育课程的内涵,把握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构建职业院校德育课程的新模式和新体系,对提高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现在的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弊端主要是一些课程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脱离职业需求,属于传统的学科型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理论教学体系。因此,职业院校德育课程体系改革应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由此可见,《意见》特别强调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综合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等。除专业技能素质外,其他素质的培养都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就成为职业院校德育课程体系中的主要培养目标。我们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经济社会职业需要的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效益观。
二、重组传统课程结构
传统德育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邓论、毛概、国情、道德、法律、礼仪、成功教育等各个方面,这与社会现实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应该义不容辞地与专业课一起承担起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
传统德育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势与政策和民主法制的教育以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健康心理的教育。这些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是必需的,是不可缺少的。但作为培养适应性人才的需要,在教育中还应该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职业需求,这对德育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理念下,以贴近职业需求为原则,重组德育课程结构,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细化,并进行适当调整,或精减、或摒弃、或更新,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使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学生的特点和就业需求相联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新要求相适应,从而使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复合专业课程
在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德育教育内容进一步细化到学校各专业层面,针对不同专业及其职业需求,德育教育的内容应结合它们的特点而有所区别、有所侧重,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师,除了要具备本学科渊博的德育课程知识外,还要经常了解相关的专业课程及其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相关职业素质需求,掌握一些专业课程必备的基础知识,特别是注意搜集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经典案例、名人趣事、历史典故,深入挖掘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在驾轻就熟地讲解德育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从这些案例、趣事、典故和典型事迹的入手,做到课题举例、案例分析有的放矢,把德育知识与相关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把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实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推动学科统筹,提升综合育人效果,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这样德育课会更具有吸引力,更具有针对性,既提高了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又增强了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职业能力。
四、拓宽选修课程
开设德育选修课程应以时代需求、企业需求、从业需求作为出发点,以职业综合能力提升为原则,凸显职业综合素质培养,致力于职业觉悟提高,建立面向就业创业的职业型德育选修课程体系。
1.有针对性地开设开发创新创业教育系列选修课程,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学分管理。通过系统的择业指导、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与创业基本技能,了解社会需求的就业信息,熟悉国家有关就业、创业政策和法规,增强创新创业意识。
2.还可以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顶岗实习等拓宽选修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与个性修养教育、成人意识责任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科学精神与创新实践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生命意识与生态伦理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安全防范教育等,不断提高主动适应社会职业需要的能力。
五、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应以使学生具备职业从业必需的能力素质为目标,紧密围绕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来设置实践课程。主要有:
1.社会调研类。分为利用寒署假调研和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分散自主调研两类。由德育学科教师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一些可供学生选择的调研项目,要求学生围绕这些主题深入社区、街道、企业、乡村,去做实地调研,并要按时完成调研报告。通过社会调查,促使学生主动走近社会,熟悉社会,了解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所学专业的发展现状,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一定的社会基础。
2.社会活动类。这包括充分利用社会广大的资源,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大中型企业、农村、社区、社会福利院等,组织学生定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参观考察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各种奉献爱心活动、法制宣传活动、环保宣传活动等援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学生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模拟实训类。《北京晚报》教育专栏曾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毕业生哪些素质最被企业看重”,其中共列举了八项,依次如下:(1)道德品质;(2)文化认同;(3)敬业精神;(4)团队意识;(5)创新思想;(6)应变能力;(7)学习能力;(8)工作经验。这表明现代企业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问题。德育模拟实训对培养这八项素质尤为重要。德育模拟实训是在学生自身范围内进行的现实生活和情境模拟实训活动。这种模拟实训既要适应当前职业发展,具有应用性;又要紧密结合相关的专业基础。如模拟法庭、模拟招聘训练、形象设计训练、文明修身工程,专业我来秀、心理健康诊所、情境剧演出,小品表演、我的小发明展示,企业文化我来说,创业技能竞赛,还有利用电脑设计的有关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德育情境模拟实验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等,是学生学习与就业、创业之间的过渡性训练,能使学生感性地获得对职业综合素养的领悟和体验。
总之,为了使德育课程体系符合职业适应性对学科知识结构的需要,使人才的培养更符合人才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推动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必须科学构建德育课程体系。为此,需要调整传统课程、拓宽选修课程相和重视构建实践课程体系相结合,形成有利于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以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职业院校德育教育课程新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Z].2000-3-21.
[2]曹丽清,傅麟雅.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北京城市学院教育专业德育实训初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6).
[3]罗石,郭春燕.德育情境模拟实验若干基础性问题反思[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
[4]张震.创新教育与高校课程体系优化[J].职业圈,2007(16).
Abstract:To Grasp the goal of the reform of course system and build a new mode and the new system of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 for improving the talent cultivating work.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how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vo原cational school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Keywords:professional quality;the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cultivation of talent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1-0241-02
作者简介:贺克宏(1966-),男,江苏徐州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学和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