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航空工程师教育下中法预科教学的对比与分析*

2016-03-19胡艳敏胡雪兰秦哲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天津300300

高教学刊 2016年11期

胡艳敏 胡雪兰 秦哲(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天津300300)



卓越航空工程师教育下中法预科教学的对比与分析*

胡艳敏*胡雪兰秦哲
(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天津300300)

摘要:法国预科教育是法国精英工程师教育的基础,是法国大学校精英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授课对象等几方面对比和分析中法预科的教学现状,阐述法国预科教育的特色和可借鉴之处,并以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为例,讨论和分析现阶段卓越航空工程师教育下优化预科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精英工程师教育;预科教育;对比与分析;卓越航空工程师

引言

自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培养工程创新人才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国家的重视。相继同年9月与欧洲工程大学教育联盟共同签署了《关于中欧工程教育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在中欧联合培养工程创新人才和共同加强工程教育研究及加深科研领域合作等方面奠定了基础。法国工程师教育[1]是法国精英教育的典范,以其独具特色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在培养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方面为法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为了充分借鉴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与经验,系统地引进法国精英教育的优质资源,中法双方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在中国大学以合作办学的形式共同创建了一批法国工程师教育本土化的工程师学院,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

预科教育(CPGE,classes préparatoires aux grandes écoles)——精英工程师教育的基础教育,是法国大学校精英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国已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并经严格的考试选拔后,进入“预科学校”学习。预科教育的内容基于通常的大学本科基础课程教育,但其难度和强度又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的基础课程,这充分体现了法国精英教育所强调的厚基础、高标准的要求。法国本地的预科教育学制为两年,即预科第一年和预科第二年。我国的工程师教育把法国的预科学校和工程师学校合二为一,即工程师学院里分成预科阶段和工程师阶段,共6.5年。为了保持法国这类精英教育的原汁原味,学生必须首先熟练地掌握法语才能继续接受预科和工程师的教育,把预科教育扩展到三年,即第一年以法语教学为主,也开设一定量的数学和物理课程。

一、中法预科教育的对比和分析

由于合作办学下本土化的预科教育既要考虑中国大学的教育模式,又要结合中国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2],故中法预科教育无论在形式还是授课内容上仍有一些差异,现有以下几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

首先,教学模式方面。我国工程师学院传承于法国这类精英教育模式,所以法国的预科学校对我们来说并不神秘,就其授课形式方面大致是相同的,包括大课(cours)、习题课(travau x dirigés,简称TD)、家庭作业(Devoir à la masion,简称DM)、考试(Devoir Surveillé,简称DS)、口试(colles)[3]、物理化学实验和计算机上机课。法国的DS分布于整个学期学习之中,固定于每周的某个时段来进行某一科的考试。这样算下来每个学期每个科目至少有4-5次的考试,每次考试3-4个小时,每次考试的题量和难度也都很大,且他们没有老师监考,考试秩序保持较佳,考试结束后或有老师来收试卷,或直接交给班长即可。其他与国内预科教学一致。

其次,课程内容方面。在课程内容上,主要有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信息课,还有法语哲学课(对应我们的马哲、思修类的课程)。这里老师的授课节奏比较快,且相对我们的课程内容来说他们很多在课堂上都不会讲,而是以习题的形式发给学生。这里的TD课与国内的TD课不同,老师发TD题目的时候直接把答案发给学生,TD课上只有少数有问题的习题才会讲解,大部分习题是不讲的,且有新知识的习题主要靠学生自己理解和掌握,但并不是不讲就不会考试。这些需要学生自学的内容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很好地真正理解和掌握。DM较多,每一小部分内容结束都会有DM作业。从作业完成来看,学生大都有认真的态度和保持整洁的好习惯。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和课下与学生的交流发现,比较突出的是法国学生在实验方面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再次,授课对象方面。法国预科学生的作息安排非常紧凑,上午是从8点到12点,下午是从1点到5点。colles和实验一般会被安排到下午的时间,且他们没有课间休息,两个小时的cours或者TD结束之后的休息时间完全取决于授课老师,几乎是吃过中午饭后就得去上课了。对于预科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是比较枯燥的。课堂几乎是满堂灌,课下还有每周的数学、物理、英语colles(他们除了数学物理,还有英语colles,且每周同时有数学物理colles),以及每周的考试。学生们也有组织的活动,但不多,也有运动会。通过concours考试后他们会选择进入不同的工程师学校,像高考一样也有落榜复读的学生。有时候为了考上顶尖的工程师院校,例如ENS: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X:École Polytechnique,部分同学即使成绩不错也会选择复读这条路。

二、卓越航空工程师教育中对预科教育的几点建议

如何培养卓越航空工程师,需要在实践中大胆实践探索。作为“卓越计划”试点的地方高校,更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走出独具特色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之路,培养地方建设急需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就是一所为国家民用航空业培养精英航空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的年轻学院,是经我国教育部批准(教外综函[2007]37号)、由中国民航大学与法国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合作建立的国内唯一的航空类工程师学院。该学院旨在系统引进法国航空工程师培养优质教育资源,显著提升我国民用航空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层次和水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国民用航空企事业单位和欧洲在华航空企业对高级航空工程与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虽然我国预科教育希望从实质上学习并领会到法国预科的教学法,但仍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框架以及国内大学教学法的实际情况,在未来的培养“卓越航空工程师”的进程中我们希望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快速适应预科教学。鉴于中国中学时期知识体系与法国教学体系的差异,以及法语水平尚未达到学习数理知识的基础,初学法国预科阶段课程时难免出现不适应等现象,导致出现焦虑、成绩下滑等不良效应,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最终导致无法继续预科的学习。中国的工程师学院是中法合作的预科和工程师学校的合体,学生既要满足中国大学的毕业要求,又要学习法国预科和工程师的课程,学业的繁重可想而知,还有语言和文化的不适应,以及数理知识体系的差异。这就需要辅导员以及学科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使得学生从大一开始建立坚定的信心和坚毅的意志,找到正确的、适合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做好大学各种活动和学习的合理安排,不断增强其学习自主性,快速适应预科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2.因材施教,加强中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外教一般不发课本,按照自己的讲义和思路去上课。而中国的学生从上学就习惯了上课时参照课本听讲,对这种上课没有课本只能记笔记且课下只能复习笔记的方式极其不适应。另外,外教用法语上课,数理课程不比语言课,有时学生即使听到了学过的单词但用到数理知识里面也难免对应不过来,再加上中法中学里本就有数理知识表示方法的差异,导致学生无法全部理解和接受外教的课程。这就需要中方教师在助课时及时帮助学生消化,融合已学知识和新知识。加强与外教的交流,及时使外教了解学生的疑惑和难点所在,可以帮助外教在新的环境下因材施教和帮助中方教师快速成长。

3.开设民航概论等课程,让学生尽早学习初步的民航知识。从近两年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希望尽早接触民航类的知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学生的意愿,而且从长远来看,让预科学生了解飞机结构等知识为工程师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也能够让学生明白预科阶段学习这么多数理知识的用处,激发预科学生的学习动力。

4.建立学院自己的预科实验室,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一个卓越的航空工程师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富有创新想法的头脑和超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虽然在工程师阶段会有大量的实习,但与法国预科学生相比我们的实验动手能力相对薄弱,而目前预科阶段的实验主要在学校物理实验中心完成,缺乏针对性,且无法跟预科物理数学的学习达到完好的匹配。因此,学院应尽快建立自己的预科实验室,开发与课程匹配的实验课程和引进法国预科综合性实验项目,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结构,通过实践操作和多学科交叉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法国精英工程师教育已慢慢被民众所接收,了解这类精英教育模式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工程师学院如何能把法国这类教育模式本土化并培养出适合中国工程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也是人们今后关注的重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中法合作办学的中国工程师学院既要保持其优越性又要使预科阶段的学生有坚定学习下去的信心,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合作办学环境的师资培训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确保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中之重。通过比较和分析中法预科教育的差异,我们希望让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模式和积极的教学理念在社会和学校中进行传播,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熊璋,于黎明,等.法国工程师学历教育认证指南[M].科学出版社,2012.

[2]于黎明,马纪明,等.法国预科教育与我国本科教育的教学法比较与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03-110.

[3]张心婷,王乐梅,等.法国工程师教育中的口语测试方式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18-120.

Abstract:France preparatory education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French talents engineering education,which is an essential part in the talent French university education system. This paper will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eparator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rance from the teaching mode,curriculum contents and other aspects,and illustrate characteristics and referential experience of French preparatory education. Taking Sino-European Institute of Aviation Engineering in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CAUC)as an example,the methods of optimizing the preparatory teaching will b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n the excellent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Keywords:talents engineering education;preparatory education;comparison and analysis;excellent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1-0003-02

*基金项目:本文由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启动项目(项目号:2012QD13X)资助;教改项目(项目号:CAUC-ETRN-2015-85)资助。

*通讯作者:胡艳敏,教师,博士,讲师,从事基础物理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