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理念下中国文化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探析
2016-03-19罗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南京211156
罗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南京211156)
“产出导向法”理念下中国文化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探析
罗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南京211156)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过程的有效方法。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新型教学方法,两者在教学理念上具有共性。基于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缺失的现状,结合体验式教学实践,提出以“产出导向法”理念为指导,构建教学目标清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组织灵活和评估体系多样的中国文化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以期改善学习者“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状,为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输出能力做出进一步尝试。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体验式教学;中国文化英语教学
一、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输出能力的必要性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很长时间内存在“重英语国家知识,轻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使得大多数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较弱,英语学习出现了“只知国外事,不知中国事;只知语言事,不知文化事”的倾向。语言和文化相互依赖,学生首先要了解母语文化,才能更好地学习目的语文化。
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以及英语专业四、八级测试对于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渗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足以及英文表达欠佳的现状,中国文化英语课程旨在弥补英语教学中对本国文化的关注不足,解决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困难等问题,帮助学生用英语表达已知信息(中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文化素养。
二、产出导向法与体验式教学的共通之处
(一)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的原型是“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1]20世纪80年代,Krashen和Swain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和“语言输出假设”(The Output Hypothesis)。我国学者文秋芳教授于2014年提出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Output-Driven,Input-Enabled Hypothesis),挑战传统的“课文中心”教学理念,强调从教课文转变为教学生用英语做事,判断教学效果的标准是学生能否用课堂所学完成产出任务。“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学习中心说”主张教学活动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以“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用一体说”提出以课文为手段来帮助学生用英语完成输出。“产出”(production)比“输出”(output)的内涵更为丰富,既突出产出过程(producing),又强调产出结果(product)。“全人教育说”强调英语教学的人文性目标,教师可通过选择话题、提供输入和设计教学活动来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无需额外占用课堂教学时间。
(二)体验式教学
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需要人类经验才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因而具有体验性”[2]。20世纪70年代开始,体验式教学(Experiential Teaching)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不同于“教知识”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体验”和“反省”,突出师生的“沟通”和“互动”。体验式英语教学是教师以学生的情感为焦点,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师生互动和共同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进而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以“自我实现”为最终目标,突出培养兴趣和热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两者的共核
二者都认为只教语言知识是不够的,沟通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才是目的,明确了语言知识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并以实际应用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在教学理念上,二者关注学生在实际情境和工作环境中综合素养的提升,体现了“知行合一”。在教学策略上,二者都认为平等的课堂环境利于学生的体验和有效学习的产生。二者相结合能够确保教学的每一分钟都让学习发生,都是有效的教学。
三、构建“产出导向法”理念下的中国文化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
泰勒(1949)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指出,任何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应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教育经验能达到这些目标?怎样有效组织教育经验?如何确定目标正在实现?[3]作者尝试通过体验式教学实践,从“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和“评价教育计划”出发,使“产出导向法”理念切实践行于中国文化英语教学之中。
(一)社会和学生需求是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出发点
“产出导向法”以学习为中心,主张教学的一切活动保证有效学习的发生,师生互动是为了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教师应了解学生提高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需求,并加以正确引导以贴近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使师生对教学目标达成共识,并参与评价目标是否达成。很多高校中国文化英语课程的教学坏境也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应在“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理念指导下,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以及相应的英文表达的重要性,关注学生毕业目标和职业发展,将来在工作场合,如外事接待、导游服务中得以胜任。中国文化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运用语言技能完成具有交际性质的输出,培养学生跨文化语境下的语言基本功、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学习者的经验是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和开发者。学习者的个人知识和经验、学习者在同伴交往和其他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社会经验是课程内容的基本构成。[5]教师除了考虑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并适时地加以引导,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有重点地选择教学内容。学习者的人格发展总是在特定文化知识的陶冶中,在特定社会生活经验的熏染中进行的。但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只有为学习者所选择、所认同时才能起到“学用一体”、“全人教育”的作用。中国文化课程教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二是中国当今社会的基本国情。从社会需求来看,中国急需提高文化软实力以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从学生需求层面来看,学生迫切希望提升中国文化英语输出能力,但对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特有的事物、观念、现象的能力不容乐观。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开发,选择适合的部分为产出服务,体现教学内容的交际价值。
(三)组织丰富的课内外活动,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向特定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体验式教学倡导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和学生的参与意识[6],POA也对教师与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需精心挑选语言材料和文化热点,创造真实的交际场景,向学生呈现他们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可能碰到的话题,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授课中创造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寓教于乐。结合文化典故、视频材料,多角度进行知识输入与输出,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国学素养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中国文化英语课程采用“课堂Classroom+网络Internet+实践Practice”的教学方法。以“课堂”为中心,学生需在课下以“网络”相辅,完成“任务”,课堂上对“问题”展开讨论。以点带面,课堂为纲,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和反思日志的写作。产出活动,布置的作业要和教学内容相关;课堂活动的小组任务,要保证学生的均等参与,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并体验成功,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和讨论来共同解决问题,以促进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提升。
(四)构建多样化的评估体系,体验有效学习的产生
体验式课堂教学评估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旨在评估其在具体情境中沟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国文化英语课程采用体验项目随堂评估、单元产出任务评估、诊断性测试等评估方式。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沟通技能、信息搜集和归纳能力、团队精神等。具体的评价标准和细化的教学目标开学初告知学生,要求学生理解和内化学习要求从而按照标准来完成产出任务。为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效果和搜集学生表现的资料,采用口笔头汇报形式,以小组为单位,选择PPT汇报、传统词汇英文表达能力测试、辩论、场景模拟等形式,并要求未作汇报的同学对汇报者表现做出评价或补充。书面形式包括话题写作、调查报告、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等。教学中师生协作,将完成的所有任务及其评价制作成档案袋,作为形成性评估的依据。课外小组合作作业要求每个小组都完成,课堂抽签,师生共同评价。同时,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完成课外作业的上传,实现师生、生生共评。
四、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终极目标外化在产出方面。“产出导向法”理念下中国文化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以需求为导向,以有效的学习为目的,把学习者作为知识和文化的创造者,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工具性需求和个性化需要来进行合理高效的课程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成为新型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和文化使者。
参考文献
[1]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中国外语教育,2015 (4):547.
[2]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37-43.
[3]Tyler,R.W.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1
[4]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外研之声,2014(2):10-12.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8-211.
[6]吴婷婷.经贸专业英语“快乐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理论与实践[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6.
Abstract:Experiential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timulate stu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is a new teaching method proposed by Professor Wen Qiufang. Both of them have something the common in teaching ideas. Based on the students' lacking of ability to express Chinese culture in English,an experiential teaching mode of teaching Chinese culture in English under the ideas of POA is proposed,with clear teaching objectives,rich teaching content,flexible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various ways of evaluation,aiming to improve learners "aphasia of Chinese culture" and make further attempts to promote students' English output ability in Chinese culture.
Keywords: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experiential teaching;teaching chinese culture in english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1-0103-02
作者简介:罗文,安徽来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英语系教师,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