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及其构建*
2016-03-18黄帅商明蕊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管理系辽宁沈阳110167
黄帅 商明蕊(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管理系,辽宁沈阳110167)
“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及其构建*
黄帅商明蕊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管理系,辽宁沈阳110167)
摘要: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对新建本科院校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应通过采取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推进实践教学和改革教务管理制度等措施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机制
商明蕊(1983-),女,满族,辽宁沈阳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管理系教师,讲师职称,研究生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经管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Abstract:The fus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proposes new requests o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in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s universities should construct the competency-based talent cultiv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aspects of reforming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optimizing the course system, adopting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promot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reforming the system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Keywords: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s; fus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objec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mechanism
1999年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形成了一批以地方财政供养为主,主要承担为地方(行业)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普通本科高校,即所谓的“新建本科院校”。这类院校主要包括:高职高专及成人高校通过合并重组或独立升格而形成的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及其升格而成的普通本科院校。“新建”是相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原有本科院校而言的;“本科”则是相对原有的地方专科院校而言。[1]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在高等教育跨越式背景下,规模扩张迅速,在短时间发展壮大起来。由于办学时间短,在特色发展、内涵建设方面以办学历史悠久的老本科院校为样板,从而造成一方面没有自己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难以超越老本科院校的尴尬处境。在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思考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问题,对于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和要求
产教融合是指企业和高等院校双方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双向发力、互动整合而融合为一体。2014年春,国内178所高校聚集河南驻马店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以产教融合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同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1]
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迫切需要解决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域人才需求类型比匹配的难题,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其培养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既区别于知名高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同时也区别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因其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因此具有区域化特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区域特色明显,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需求也呈区域化特征。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结构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同时,通过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对接、相匹配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求得特色发展。
二、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指的是高校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社会需要和教育理念提出的关于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2]在美国、欧盟等国家的高校毕业生中,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比例是8:2;我国高校毕业生中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比例是4:6。[3]人才培养规格的严重失衡,造成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技工荒”等现象屡见不鲜。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总是表现为高等教育教育对社会与时代变革的回应与选择。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振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都需要高校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撑。新建本科院校应与社会和时代变革相呼应,紧密对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应用性、行业性和社会性是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三大特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基本规格是“基础适度、口径适中、重视应用、强化素质”。[4]即:适当淡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性,以行业而非专业为口径,强调实践能力,重视社交能力和个性特征的培养。
三、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及其构建
人才培养机制是在一定教育思想、理念和理论的指导下,由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培养过程等诸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运行过程的总和。[2]简言之,人才培养机制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方式的合成系统,通过构成要素的优化组合可以构建多种不同的培养机制。
受外部规则策动和教育内部规律驱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具有多元化特点。就目前而言,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应着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具体来讲,应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教务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规划和构建。
(一)从行业胜任能力的角度出发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即是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具体来看,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侧重于以行业为口径,即培养具有行业领域知识和能力的人才,而以往的职业教育理念多以职业胜任能力为口径进行人才培养。因此需要对从行业胜任能力的角度出发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强调高校和业界的双向互动、深度融合是产教融合的重要特征,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需要高校和业界协同进行。一方面,高校和业界双方共同研讨、修订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从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的角度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业界要全程参与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市场调研,分析行业能力和技能需求要素,设计与开发基于行业胜任能力的系统化课程模块,深入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试验、评估、反馈和优化等各个环节。
(二)构建突出职业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领域,我国高校当前的课程设置基本形成“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模式;但在课程体系的建设导向上,仍然对知识应用性、能力的实践性、技能训练性课程不够重视。
新建本科院校要谋求特色,就必须打破理论知识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着力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的课程设置框架,搭建专业知识学习、知识开发应用、综合素质拓展和实践技能训练四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实践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改革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新建本科院校应重视个性化培养,积极探索双学位、双专业、主辅双修和双证书的人才培养方式,积极推进探究式教学、范例教学、合作学习等不同教学模式的实践和创新。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应更加关心知识“如何用”的问题,重视主动性学习、经验性学习和互动性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实行小班授课,讲究师生平等,鼓励课堂互动、小组讨论、边做边学,更多地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这些新型的教学方法正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手段。此外,高校教师还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作用,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教学效果。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德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拥有成功经验,其实践课比例达到总课程的40%。[5]我国高校实践课程设置比例与此相差甚远。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教育和联合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围绕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设计分层分类的实践教学,还应实现校内、企业实习实训的联动,形成教学、实践、培训、项目“四位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实现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旨在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能力和创业动力的普及课程;其次,要开设旨在提高学生基本知识、技巧和技能的专门系列化课程;第三,借助于校企融合的平台,通过项目参与、活动引导,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有针对性加强对创业过程的指导。
(五)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实际当中,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管理经验的欠缺,管理队伍建设不完善,从而导致教学管理制度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束缚。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的可靠保障。
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应通过跨校选课、学分互认、自主选修、弹性学制等举措建立灵活、管用的教学管理制度,把学生从固化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培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校园文化,给予学生必要的自主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还应改革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进行结果性评价,只重视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果,这尤其体现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追捧上。新建本科院校应以转型发展为契机,建立动态质量监控体系,把重心转移到过程性、咨询性和反馈性等动态监控和评价上来,从而有效保障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燕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大学,2013:2.
[2]张桂春,唐为民,张琳琳.高等教育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4+167.
[3]潘丽.基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4(7):57.
[4]徐理勤.现状与发展:中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45.
[5]冯东.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J].教育评论,2012(2):34.
作者简介:黄帅(1983-),男,汉族,山东莱阳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管理系办公室主任,讲师职称,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第一届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立项课题《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本科生多元化学业评价模式研究》(项目编号:PJHYYB15335)、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G14EB168)、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2014年度立项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基于新建本科院校的视角》(项目编号: HYKY1400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6-0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