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背景下高校党建研究
2016-03-17胡杨卢艳兰
胡杨 卢艳兰
“三严三实”背景下高校党建研究
胡杨卢艳兰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等教育落实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成效。需要指出的是,高校党建工作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然而当今高校党建工作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d的效果。本文阐述了高校党建的重要性,从高校党建存在的问题出发,要求以“三严三实”为指导,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的党建工作。
三严三实;高校党建;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1.高校人才培养目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
高校的基本任务是传播科学知识,完善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改革开放的“巨轮”一路乘风破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时间的检验,是值得肯定的,对于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大有裨益。物质和精神要同时抓,轻了哪头都不行,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也要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若干新情况。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我们不仅要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同时也要积极地同国外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在思想的交锋中汲取营养,知己知彼。也正是在思想的碰撞中,青年群体因为其活跃的思维,极易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进攻”对象,进而歪曲“三观”,生活腐化、拜金奢靡。鉴于此,邓小平同志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①高校处于学术碰撞的结合点,作为宣传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我党的生命线,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高校党的队伍的建设。高校党组必须先“正己严身”,监督各项德育工作的开展,配合教学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德育方针,把好高等人才培养的德育一环。
2.高校的地位要求加强党的建设
高校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水平。高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弱,进而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这些人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他们为社会服务的水平。高校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多都出自于高校。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也是人才实力的角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离不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②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合格接班人的地方,是造就掌握和使用先进生产力主体的摇篮。高校要引导人才坚持社会主义的大方向。一方面,高校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带头身体力行,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艰苦奋斗!另一方面,加强党的建设,高校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二、“三严三实”对高校党建的指导作用
党的建设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思想建设属于生命线的问题,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党员才能的充分发挥,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群众路线执行是否到位的问题,反腐倡廉建设更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青年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高校大学生在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位合格的“又红又专”的人才。高校作为培养“四有”新人的主阵地,高校党委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牢牢占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抓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三严三实”开启了高校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新征程
“三严三实”是高校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准则和规范。这既是高校党员干部正心修身的思想守则,又是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在思想建设层面,“三严三实”的提出无疑对高校党员的精神境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高校党员上了一次丰富的意识形态理论课。“三严三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发展,它是针对中国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行为规范。高校党员干部应该在思想上对“三严三实”进行全方面、深刻的认识,进而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自己。在作风建设层面,“三严三实”为高校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从“八项规定”到“三严三实”,十八大以来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作风建设高度重视,下大力气整治党的不正之风,取得了很大成绩,进一步体现了我党从严治党、从严管党的决心。这也就要求高校领导干部要保持良好的作风习惯,不能“端架子”,要密切和师生的关系,不能当纯粹的“办公室”领导,要积极走访师生,了解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之中的困难,认真维护好师生群体的利益。值得肯定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以来,取得的成果是相当丰硕的,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在高校行政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高校的办学也越来越趋向于合理化,教师的待遇和学生的学习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高校领导干部公权私用,为私人谋利益,导致出现了许多例如“花资买学”“花资评优”等丑陋现象,“四风”没有完全根除,无论党员干部队伍管理还是党员干部自身,都存在不严、不实的问题,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虚的现象比较严重。新时期“三严三实”则直接指向党员和干部为人为政的标准,规定了干部道德的底线。
2.“三严三实”要求高校党委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党的创建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建党时期的共产党人,几乎完全是知识分子,最早发起建党的李大钊、陈独秀都是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共一大代表都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因此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必须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作用,促进学校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全面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在组织建设方面,高校党委领导下的各个基层组织担负着高校各个部门的职责和运行,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只有底子过硬,各项工作才能上行下效,落到实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新胜利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③党员同志一定要树立“三严三实”的优良作风,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甘于吃苦,争取为组织输入更多新鲜、积极的血液,老党员在“正己”的同时,也要为新党员树立榜样。制度建设是保证党的建设各项任务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在制度建设方面,高校党委一定要利用“灌输”,要让党员学习、了解和熟知党的规章制度,在思想上认知制度的具体内容。
高校党组织要让党员维护和遵守党的制度,并且参与到高校党的制度建设中来,进一步完善高校领导体制,推进民主集中制等。高校党员干部要视制度为“带电高压线”,严格遵守,切实维护。坚决纠正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坚决惩处失职、渎职等行为。
三、高校党建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尚未体现,干部整体素质不高,基层组织存在问题过多等。”④本文认同上述观点,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1.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够完善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长期探索和发展的历史选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它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办学要求,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但是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这种体制没有明确赋予高校基层党委以合法的身份参与管理,党委的管理者身份被忽视和淡化;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偏向一方的情况,或是党委主导、或是校长主导,存在运行上的漏洞过分集中在某一方,权力分配不平衡,权力监督往往形同虚设,也没有相互制约的机制,最终导致专断的形成。权力标准划分不明确,何以谈“严以用权”。
2.高校学生入党标准难以把握
全面把握和坚持党员的标准,是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学生群体和社会人士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校对于大学生发展党员的把握也却有偏颇之处。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唯学习论,发展党员的标准仅仅参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按此划分入党条件,例如某高校就要求发展对象每个学期每科的单科成绩都不能低于85分,没有达到此分数,即使平时表现再优秀,品行再高尚,也会被拒之门外。另一种则是唯社会工作论。这里所指的社会工作,大体是校内的助管岗位,这种唯工作的考察标准,忽略了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我们说这两种发展学生党员的标准都是片面的,不够合理的。高校党委“谋事要实”,在发展学生党员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政治立场,入党动机和学习水平,以此作为考虑发展的标准。
3.高校党员的先锋意识“淡化”
许多高校领导认为高校有别于社会,以此为据,片面地认为高校是学术研究的场所,只侧重于对学术精力的投入,而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作为高校党员,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教职工党员,作为知识阶层更应该深刻理解“三个代表”和“三严三实”的内容,做有坚定信念的模范、终身学习的模范、无私奉献的模范和勤奋工作的模范,将“严以修身”和“严以律己”的要求生动直观地体现在学生面前。
4.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力度不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院系的党总支部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赋予党总支“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的重要职责。在高校中,党委领导下的各项工作,如果细化到各级学院当中,其效力的发挥必定需要通过党总支来体现,它是高校开展党的活动的基层单位。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党总支不能较好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往往监督不力,参与决策不到位,影响党内活动目标的实现。
四、“三严三实”背景下高校党建如何完善
1.高校领导干部要“严以用权”
领导干部如何用权,是衡量其操守和作风的重要标准。习总书记说“权力是个神圣的东西,党员领导干部务必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⑤要时刻牢记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做到权为民所用,真正为教职工和学生谋利益。高校领导干部要做到公权师生用,一丝一毫不能私用,公款姓公,一分一毫都不能乱花。领导应当把秉公用权作为底线,时刻做到公私分明、公而忘私,确保公权行使不越轨、不谋私。另外,高校党和行政的权力不能混淆,要分开来,弄清楚。党委和行政班子在使用权力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界限,按规则和制度行使权力,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也利于权力的互相监督。
2.高校领导干部和党员要“严以修身”
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道德的作用,将“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习总书记提出“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共产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高校的领导干部和党员,首先要练好内功,从自身的党性修养抓起,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强化“三个自信”,结合教学工作,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践行者、传播者。高校党员干部处在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之中,更应为人师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严谨治学、求真务实,为学生树立正能量的典范。
3.高校领导干部和党员要“严以律己”
高校领导干部要力求做到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相结合。在改造主观世界方面,要牢记共产党的宗旨,能够管得住自己的思想,不越道德“底线”,防止精神沦陷。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高校领导干部能不能禁得住各种权钱色的诱惑,关键靠自省自律,靠节制私欲,靠个人修为,靠自我约束,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要狠抓实干,避免空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理论水平,要时刻按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地位要求自己。
4.高校领导干部和党员“谋事要实”
高校领导干部要从高校的具体实际出发,制定的工作目标不应“大空泛”,要符合办学的客观规律,符合办学的科学精神,要符合教职工的能力要求,实事求是。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其他高校的工作经验,要把治理学校的要求和本校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加强基层调研的力度,充分发挥各学院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更好地在高校贯彻民主集中制,集思广益。
5.高校领导干部和党员“创业要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能做一个口头的马克思主义者,要深入调查和研究,弘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一步一个脚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校领导干部无论是从学校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建设方面,都要杜绝面子工程。切实抓好高校行政体制改革,优化管理体制,加强教学力度,对教职工和学生负责。
6.高校领导干部和党员“做人要实”
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办事,这既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又是一种道德层面的实践。“做人要实”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和党员要“公道正派”。牢记自己是党的形象的代表,不能浮夸,不能好高骛远,从平凡中做起,从点滴做起,全心全意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做他们利益的维护者。
高校肩负培养祖国人才的重任,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成效。处于领导地位的高校党委,必须始终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指导高校教学工作,为祖国输送“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不避讳地说,高校党建工作中的确存在些许问题,彻底根除这些弊端,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都要用“三严三实”武装头脑,端正行为,完善品格,改善作风,奉献社会。
引文注释
①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③周强.在全省基层党建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N].湖南日报,2012-04-06.
④苏丽.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2(16).
⑤习近平.之江新语:权力是个神圣的东西[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