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研究型大学背景下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冷思考

2016-03-16王金元江南大学法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李 俏,王金元(江南大学法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建设研究型大学背景下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冷思考

李俏,王金元
(江南大学法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在当前建设研究型大学背景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尚存在的精神与实用、理论与实务、教学与科研、质量与数量、广度与深度、学术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对此,提出构建学校重视、学生参与、教师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研究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思路。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参与式发展

近年来,国内各211高校纷纷加入争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行列,围绕经费、生源、排名展开了一系列的竞争。受此影响,在高校内部的各专业间,也掀起了一股“比学赶帮超”的竞争热潮。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个在国内起步较晚、职业化与社会认可度较低的新兴专业,在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下往往难以有“出彩”之处。面对这样的态势,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迫切需要进行一种冷思考。

一、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是化解社会转型风险的重要手段

随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社会逐渐进入到一个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充分享受人口红利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格局大幅调整,价值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集中显现,社会和谐稳定面临严峻挑战。在这个历史新阶段,中国如何走出“发展陷阱”,协调各方利益,化解社会冲突,减少转型风险,维持社会稳定,已成为党和国家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则成为化解社会转型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坚持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共同发展,又要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实现资源、机会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一方面,要认识到尽管政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主导的,却不可能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微观层面;政府对社会事务干预过多、过强,就难免会使其工作带有较为浓重的行政管理色彩,而淡化了社会公众在参与社会治理中的协同角色。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非是万能的,在经济领域可以充分发挥调节作用,但在涉及公共产品提供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却会出现失灵的现象。通过培养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可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服务人员,以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民众获得高效、优质的服务,提升现代社会管理效能。

(三)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是党和政府人才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随着公众认识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工作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适应了这一发展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加强社会建设。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社会工作人才与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一起列为我国六支主体人才队伍。2011年和2012年中组部、民政部等部委、社团联合先后颁发《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这些都表明,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并进入重要实施阶段。

(四)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是研究型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

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研究型大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社会提供强大有效的服务,服务的类型既包括科技服务,也包括决策咨询服务。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种社会行动性较强的学科,其扎根于社会底层开展多种形式的实务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草根理论和务实经验,自下而上地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虽然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不像理工科搞科研开发那样能够在短期内出成果、见实效,但却是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潜在服务。如果研究型大学仅仅偏重于“今天”的科研开发和“明天”的技术创新,罔顾“后天”的人才培养这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第一要务,就会偏离科学服务的轨道,造成服务后劲不足和可持续服务乏力[1]。因此,研究型大学应不断创新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着力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五)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是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受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水平的限制还没有完全被社会所熟知与认可。与此同时,社会工作也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价值实践而非科学的知识,也没有完全进入学术研究的主流,从而导致社会工作学科长期处于一种“理论欠缺”的状态,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滞后。而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则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在对社会工作学科特征与性质进行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参与学术研究的意识,引导其从专业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对实务技巧和已有理论知识进行大胆的批判和反思,这不仅是提高社会工作学科水平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研究型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分析

(一)重精神还是重实用

目前大学的组织与管理越来越行政化,办学手段越来越商业化,校园文化氛围越来越娱乐化,而大学的精神却越来越荒芜化。近年来,在高校全面推行以科研项目和论文发表为核心的GDP主义管理体制下,普遍存在重经济效益而轻精神教育、重研究生而轻本科生、重实用学科而轻人文社会学科的现象。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个在国内发展尚不成熟的学科,受到了来自外界社会认可度不高与大学内部重视不足的双重压力,由此使得本来就属于调剂志愿的学生在意识上更强化了对本专业的排斥心理。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在于培养创新人才而非实用人才,其根本任务不只是传授专业知识,还要“立人”,如果本着服务于市场经济的逻辑而单方面将目标定位于追求经济效果、社会声誉与大学排名,那么这样的教育始终关注如何让优势学科变得更强而非让弱势学科获得提升。在这个层面上,学校应该在学校内部学科发展上要综合考虑,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给予应有的重视,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加强对学生道德人格品质和精神修养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改善学校内部“重理轻文”的氛围。

(二)重理论还是重实务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新兴学科在国内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有关社会工作的理论多是直接套用西方主流社会工作理论,而缺少对社会工作模式的本土化探索和理论总结,用西方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践,使社会工作理论教育因缺乏“中国情境”而丧失了其生动色彩,不仅影响到社会工作者对理论研究和运用的热情,也导致其在选择有效理论指导实务时感到无所适从[2]。这种实务价值不断被高扬而理论研究不断被漠视的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境况,也直接影响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导致在学生的心目中实践与专业技能的养成永远是第一位的,认为只要学会了具体可操作的实务技术就行,而对于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设置这类课程完全是多余的。但实际上,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理论与实务并非是矛盾和对立的关系,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不能是“理论脱嵌”式的,仅仅依靠实践的反复强化并不能真正促进知识再深化与更新。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必须要跳出以实务引领学科发展的误区,强化“理论先行”的学科教育与发展理念,从而满足研究型大学对社会工作学科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三)重教学还是重科研

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研究型大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型大学是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的大学[3],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学术人才和关键领域应用型人才。然而,近年来人们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存在一定误读,导致科研功能扩张,而教学地位降低。过度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虽然会在短期内促进大学的“硬指标”——科研项目、发表文章等数量的提升,但往往会导致大学的“软指标”——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术文化氛围的下降,同时,由于所培养的本科学生的基础素质不牢和缺乏创新力,而难以为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注入源头活水。这种现象目前已在发达国家有所体现,从而使得发达国家不得不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从全球范围内招收优秀的本科生来读研究生,但是这让他们自己的学术文化也受到很大冲击[4]。由此可见,研究型大学不应把教学与科研对立起来,而应该协调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学绝不能流于形式,而应该成为大学发展的核心。这其中,本科阶段的教学尤其需要加以重视,因为这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

(四)保质量还是增数量

随着市场经济向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商业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与运作模式开始在各大高校兴起,扩招生源已成为高校创收的重要渠道之一。市场经济的逻辑推动大学功能在发生转型,学校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公司化运作、项目制管理、指标化评估,将科研项目、发表论文与教师的职称和收入挂钩,一切围绕经费、招生与排行榜运作,促使高校以能否有效地为市场经济服务为其发展的重要目的。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只会使学生和教职员工都被笼罩在巨大的、工厂般的气氛中,带来的不良后果包括:一方面,教师在巨大的压力下而将其注意力集中在跑项目、写论文上,而难以集中精力在教学与科研上;另一方面,在经费投入、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场所、图书资料和教学管理等改善不大的情况下,导致教育资源短缺。大批的学生在偌大的教室上课,学生间和师生间都难以进行充分互动,也使学生们感到自己不过是一些在沿着供应信息和授予学位的“装配线”上被灌注知识的物件而已[5],这种工业流水线般的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五)重广度还是重深度

当前研究型大学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精细,但由于人才培养制度的规定性太强,学生缺乏选择跨领域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越来越单一,知识面也越来越狭窄,兴趣也越来越单调。许多高校从学生跨进大学校门就开始对其进行专业化教学与训练,重视纵深化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横向联系的跨学科教育。这种做法带来的结果是培养了太多的“专才”,而缺少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通才”,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跨专业、跨文化的能力。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与职业技术院校有所区别,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就曾指出:“大学不能沦为职业培训所,读大学更是一个悟道的过程。”培养复合性人才应成为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尤其需要在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中加入“厚重”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大视角,以及跨专业、跨文化的思考能力,鼓励其多读书,同时赋予其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求知欲望。

(六)以学术为本还是以市场为本

随着国内大学本科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培养目标也逐渐向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转型,导致高校不得不依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培养各专业人才的规模和数量[6]。部分高校为扩大生源而采用文理兼招的方法,极力扩充招生数量而不注重提高专业培养能力,甚至不惜削减经济效益不明显、竞争力不强的专业而去发展优势专业,或者牺牲原有的学科特色而搞一些“短平快”的研究方向,从而使大学的功利思想和商业气息越来越浓,浮躁风气盛行。这种“以市场为本”的发展理念显然不利于营造知识独立、学术自由的氛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潜心向学而甘做“冷板凳”的精神。以建设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就必须遵守学术的基本规律,秉承学术自由和学术自主的原则,围绕学术兴趣,将师生凝聚在一起,从而使学术活动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减少人才培养中的被动形式,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创新。

三、研究型大学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创新

(一)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强化人文思想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层次人才的不断引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师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受专业社会认可度、生源、就业等因素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在高校内部专业排名中尚处于不利地位,竞争力的弱化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在校内所能获得到的支持受到限制,由此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工作专业的边缘化。这种“马太效应”不仅不利于社会工作专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会给学生对专业认同带来负面影响。对此,高校的学科发展导向需要尽快予以修正,增强其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强化人文思想教育,弱化学生的功利思想。同时,社会工作专业自身也需要通过设立和完善社会工作硕士教育来促进教育培养层次的提升。另外,高校应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用于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参与式发展

培养社会工作创新人才不是研究型大学单方面想当然的事情,学生作为主体也应当参与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划中来,尤其是在教学与实践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观点与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融入学生的智慧与力量,从而真正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为促进学生的参与,一方面,可采用举办学生座谈会、评教等制度性的行政管理方式,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评估,为其提供自由表达意见的机会;另一方面,还应积极推进非制度性参与体系的建设,可尝试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建立相应的QQ群或网页。在这个信息平台中,相关管理人员可将专业培养计划、必读书目、课件资料、讲座信息等通过向学生发布,专业教师可将自己的最新研究计划、方案、动态以及自己认为好的文献资料向学生传达和推介,学生也可就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改意见以及个性化的要求等与相关老师进行沟通。在这个空间里互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效避免物理空间的阻隔。

(三)加强教师的学术引领,寓学寓教于研

建设研究型大学,必须要协调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坚持教学在研究型大学中的中心地位。实际上,教学与科研并不一定是对立矛盾的关系,二者之间还存在双向转化促进的可能,即教学可以建立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反过来,学术研究能够成为教学的素材并为教学提供经验指导。对此,应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并促进其专业素养的提升,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学术引领作用,探索“寓学寓教于研”的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一是教学应紧扣学科前沿,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思辨能力,使其掌握专业前沿知识;二是围绕教师的研究方向开展理论教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做到“寓教于研”;三是依托教师的研究课题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做到“寓学于研”。但这些都对教师的学科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始终保持继续学习的专业热情、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和矢志不渝的研究精神。只有教师自身素养过硬,才能做到学术带头和知识引领。

(四)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问题导向并不是单纯书面上的培养模式,而是倡导社会工作教育“接地气”,在坚持理论先导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并最终运用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对理论进行批判与反思,通过比较不同服务方案的效果差异,形成切实有效的分类服务方案,提高社会工作的针对性,从而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奠定基础。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研究的应用指向较为明确,因此只有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统一起来,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对此,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研究问题,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项目活动,要求学生抓住某一个点或面,由此指导学生去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有针对性对其进行培训,告诉学生怎么做以及如何做更好,以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参与中学到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此同时,高校应坚持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并重,重视专业实践并抓好课外实习工作,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强化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

(五)以能力建设为中心,促进师生良性互动

习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就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强学生的能力建设,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发展创新创造能力的机会与空间,减少对学生能力的束缚与压抑。对此,应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授课模式,积极坚持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本,大胆尝试将参与式教学、社会调研与实践等师生互动方式引入课堂教学,在充分相信学生具有学习和掌握知识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提高学生解读外部世界的能力,并积极促进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听取学生的声音和了解他们的需要,评估教学的局限和不足并获得相关经验,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能力建设。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新生导师制和开设新生研讨课。

(六)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突出专业优势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工作专业就必须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明确专业发展定位,锁定具体研究方向,形成专业特色。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人类福祉,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尤其关注弱势群体和贫困者的需要。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应肩负起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重要使命。首先,需要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集中精力建设学科,用科研优势及丰富的教研成果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对有不同发展愿景的学生予以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锻炼其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与创新思维,优化应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其次,立足于自身的教育研究水平,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打造专业特色。另外,高校应为学科间的交叉搭建合作发展平台,积极促进社会工作与校内其他优势学科的交叉、渗透,通过特色专业建设为探索学科交叉型人才的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突破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朱庆葆,王永义.大学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9-02-16(06).

[2]文军.增强社会工作学科的理论自觉[N].人民日报,2014-10-10(07).

[3]王战军.什么是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基本问题研究(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9-11.

[4]李玉兰.研究型大学需要什么样的本科教育[N].光明日报,2013-06-17(06).

[5]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24.

[6]雷洪.论社会学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J].江海学刊,2009(3):126-127.

(编辑:徐永生)

A Reflection On Training Innovative Social Work Talents in the Context of Building Research Oriented Universities

LI Qiao,WANGJin-yuan
(School of Law,Jiangnan University,Wuxi,214122,China)

Abstract: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building research 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essing contradictions in social work talent cultivation between spiritualism and utilitarianism,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quantity and quality,breadth and depth,academics and market needs. It is accordingly pointed out in this paper that an approach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social work talents characterized by atten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authorities, students’participation, teacher leadership, question orientation, concentration on ability and uniqu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should be explored.

Key words:research oriented universities;social work;talents cultivation;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李俏(1983—),女,辽宁昌图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王金元(1971-),男,江苏兴化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老年与社区社会工作实务。

基金项目:江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B2013138);江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A2011044)

收稿日期:2015-10-01

中图分类号:G 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4806(2016)01-00082-05

猜你喜欢

研究型大学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建设高水平大学数学教学团队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研究型大学中教师角色分析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创建研究型大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