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学前儿童性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3-16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性教育性健康学前儿童

孙 娓 娓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当前学前儿童性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孙 娓 娓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摘要:学前儿童性教育是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早期性教育关系着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章着重阐述了学前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前儿童性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旨在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性知识,形成健康的性心理和性道德,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前儿童;性教育;性健康

学前儿童性教育是指成人对0-6岁儿童进行性知识、性别角色、性态度、性观念、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制等方面的教育[1]。通过开展早期性教育,对学前儿童传授科学的性知识,有助于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形成健康的性心理,还有助于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前期是早期性教育的关键期

性是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基本需要。性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应从出生时就开始,婴幼儿期和青少年期是实施性教育的关键期,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实施科学的性教育,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前期的幼儿已进入“性蕾期”,这是一种特殊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已经认识到男女的差别,关注异性,喜爱异性。成人在学前期正面积极地向幼儿传授科学合理的性知识,实施恰当的性心理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幼儿对性的好奇心,使其能正确对待日后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防止性功能障碍和性变态等问题的产生。

(二)有助于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确立

3-6岁是儿童性别角色确立的重要时期。三四岁左右的儿童不仅明确自己的性别,还能辨别周围人的性别,然而他们对性别的认识仍然不稳定,直至进入小学才能真正懂得性别的意义。这一时期成人实施性别角色教育,明确告知对方是男孩还是女孩,男孩应该怎么样,女孩应该怎么样,这有利于儿童增强性角色意识,正确看待男女性别,顺利完成性别角色的认知和辨别。相反,这一时期成人如果忽视性别角色教育或教育不当,不利于幼儿性别角色的建立,甚至会导致“性差错”,即性别角色混乱,女孩男性化或男孩女性化,日后将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三)有助于防止性尴尬和性抑制,形成健康的性心理

伴随着新生儿的降生,性教育也随之产生。 在学前儿童性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异常,如对性的过分好奇,玩弄性器官或习惯性阴部摩擦等,如果教育不当,极易导致学前儿童性角色畸形,产生“性神秘感”或“性罪恶感”。同样,学前儿童如果性生理发育不良,必然会影响到家庭的建立和种族的繁衍;也会影响到儿童的交往和个性的发展;如果性道德或性态度不端正,必然会影响到日后的性行为,甚至会造成犯罪,毁掉自己的一生。因此,成人要善于及时发现异常,进行有效地干预,解决幼儿性困惑,为青春期的性教育做好充足的准备,防止青春期的性尴尬和性抑制。

二、学前儿童性教育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性教育认识不到位,性观念有误区

学前儿童性教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现实状况是:不论家长还是幼儿园老师要不有意无意地忽略性教育,要不轻描淡写地敷衍,往往谈性色变,认为性是淫秽的,是禁忌的根本,没有认识到早期性教育的重要性,对性教育观念存在严重误区。有的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还小,不需要进行性教育,幼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地懂得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师自通论”;有的认为:过早地对幼儿进行性教育会引发幼儿对性器官的过度好奇,诱发幼儿过早性成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诱发论”;有的认为:不对幼儿进行性教育,幼儿不懂得性知识,就不会对性产生兴趣,对幼儿采取封闭教育最为安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盲目无知论”。

(二)性教育对象方面比较狭隘

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到,绝大多数成人认为孩子进入青春期时进行性教育比较合适,学前期的幼儿没必要进行性教育。事实上,性认识伴随着新生儿的降生就产生了,四五岁左右的幼儿经常会提出一些与性相关联的问题,要求家长或教师回答。比如: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是站着尿尿,而别的小朋友是蹲着尿尿呢?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由此可见,学前期的幼儿已经开始关注异性,关注自身的生殖器官。学前期是早期性教育的关键期,成人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性教育非常必要,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性器官及其作用,防止形成性神秘感和性压抑感,形成健康的性心理,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幼儿一生的性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家长和教师欠缺科学的性知识和性教育能力

由于受到“性禁忌”“性无知”等陈旧性道德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人易于将性视为罪恶的,污秽的,往往对性刻意回避[2]。笔者通过大量调查了解到,多数家长和教师对性知识认识过于狭隘,将性知识仅仅归结为性生理方面的知识。事实上,性知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性生理知识,也包括性心理知识和性道德知识和性法制知识。由此可见,多数人都是性盲,即缺乏科学全面的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观念方面存在严重偏差,性教育能力低下。由于欠缺科学的性知识和较好的性教育能力,面临幼儿提出的有关性方面的问题,多数人感到无能为力,只能回避或敷衍了事。

(四)性教育材料匮乏,性教育方法单一

家庭和幼儿园是学前儿童性教育的两个重要场所。从家庭方面来看,绝大多数家庭并没有关于性教育方面的资料,只有极少数家长会购买一些有关性教育的绘本,性教育材料十分匮乏。从幼儿园方面看,唯有健康领域才涉及性教育。目前幼儿园并没有专门的教材、课程和师资进行性教育,性教育资源非常短缺,多数幼儿园往往在健康课中通过绘本(如《小威向前冲》等)进行简单的讲解,方法十分单一。同时,社会上关于学前儿童性教育的读物也不完善,多数人不知道如何选择科学的、健康的、正规的、适合学前儿童的性教育图书,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解决学前儿童性教育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性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学前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

全面贯彻实施学前儿童性教育,首先要转变陈旧的性观念,消除性神秘和性抑制,科学正确地看待性教育,充分认识到学前期开展性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性是人的生理需求,性不是低贱的、可耻的,要自然大方地对待[3]。性伴随着人的一生,性关系着家庭的稳定和民族的兴旺,关系着精神文明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学前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科学恰当的性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性观念,形成健康的性心理以及良好的性行为。

(二)加强性教育师资培养,提高教师性教育能力

专业的性教育师资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幼儿园开展性教育的瓶颈。幼儿园教师是否具备科学全面的性知识,是否能恰当地解答和应对幼儿提出的性问题和性行为,关系着幼儿一生的健康成长。为此,必须加强性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一方面,性教育的相关课程应纳入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中应体现性教育的相关课程。高校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开设性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讲授性知识,让学生正确认识男女两性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了解生命的价值和婚姻、家庭的意义,共同探讨学前期幼儿常出现的性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案例分析,多渠道地开展幼儿性教育的实践活动,提高学前毕业生进行性教育的能力。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善于利用空余时间实施性教育方面的培训。幼儿园可以邀请性教育专家来园开展讲座,鼓励教师之间互相探讨遇到的困惑,群策群力,共同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三)提升家长性教育能力,当好学前儿童的性启蒙者

家庭是学前儿童性教育的基本场所,家庭性教育有着特殊意义,不容忽视。家庭性教育是指在家庭这个背景下,父母对幼儿传授科学的性知识,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性态度,形成健康的性心理和性道德,养成良好的性行为。父母的性知识和性教育能力直接关系着学前儿童性教育的实施,影响着学前儿童性教育的质量。因此,家长必须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提高自身的性教育能力。一方面,家园合作,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沙龙等形式定期传授学前儿童性教育知识,了解幼儿常出现的性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策略,帮助家长解决棘手问题;另一方面家长之间可以多沟通,多探讨,还可以通过购买性教育方面的相关书籍,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解决难题。再有,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善于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父母双方要多跟孩子接触,遇到孩子的性问题,可以试图跟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

(四)加强社会对学前儿童性教育的关注,发挥社会的教育职责

近期,随着多起幼儿性骚扰事件的发生,社会在谴责罪犯的同时也开始热议如何教授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防止幼儿受到性骚扰。社会是性教育的天然课堂,应充分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社会的教育职责。然而,目前社会上关于学前儿童性教育的书籍比较少,内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学前儿童性生理常识方面,关于性骚扰自救措施的书籍少之甚少。因此,社会应该加强对学前儿童性教育的关注,丰富学前儿童性教育的书籍,充分利用社区的力量,教会幼儿更多更实用的自救方法。此外,社会应该给幼儿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学前儿童性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十分必要和重要,帮助幼儿掌握科学的性知识,形成健康的性心理,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是幼儿未来生活和谐、婚姻美满、家庭和睦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强.幼儿性教育之我见[J].山东教育,2001,(12):8-9.

[2] 彭晓辉.性科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 翁晖亮.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J].农村新技术,2003,(3):45.

[4] 葛喜平.中国性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2):52-54.

[5] 原春琳.专家指出性教育应从幼儿抓起操作方案待研究[N].中国青年报,2001-08-10(E02).

(责任编辑:刘小林)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6.03.012

收稿日期:2016-03-10

作者简介:孙娓娓(1982-),女,河南安阳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2080(2016)03-0049-03

猜你喜欢

性教育性健康学前儿童
国内外培智学校性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性健康教育,教师怎么做?
利用主题活动浅析小班幼儿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研究策略
关注性健康教育 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让性教育走近中学生
论大学生性伦理与高校性教育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