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改革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的实践性思考
2016-03-16孙黎宏
孙黎宏
(武夷学院, 福建 武夷山 354300)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改革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的实践性思考
孙黎宏
(武夷学院, 福建 武夷山 354300)
首先分析时代背景,明确专业方向,形成课程特色;然后综合运用大数据相关技术,改变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有效结合;最后整合社会资源,创建实践教学团队,逐步开发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实践教学平台。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改革;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专业,在整个物流行业竞争激烈、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缺口较大的情况下,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以期培养更多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来满足企业的需要。然而近几年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却很难在物流相关企业找到合适的位置,出现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与企业用人要求不相匹配的状况,这已成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各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1]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趋势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便成为当前各新建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热点。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正处于转型发展初期的新建本科院校进行专业目标定位与课程教学体系完善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大数据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思维,大数据不只是海量的数据,也包括海量的资源;大数据时代的课程教学研究需要具备大数据思维,也要能够运用大数据技术,并进行教学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运用,更要能够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互联网+”的兴起,将高等院校推向深化教育改革的“时代风口”。面对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发展机遇,如何理解好 “互联网+ ”,并探索出一条适宜的“互联网 + 教育”的发展路径,成为最为棘手的课题。[2]本文在大数据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用教学一线的实践者视角,分析当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紧扣时代背景,顺应发展趋势的教学改革研究。
一、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没有找到明确的改革与发展方向,专业方向难以形成特色,课程教学不成体系,学生学习过程中迷茫困惑。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央财经大学的胡愈等人抽样调查了 30 所国内本科院校,并对30所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基础课程开设未能体现培养目标,而在专业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问题中也存在着专业方向过散,专业目标不明确、专业知识点不明显,课程教学内容重复、实践教学比重较小,实践环节严重脱节等问题。[3]由于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在进行物流管理专业设置时都是结合院校本身特色将其定位在不同层次和类型,因此,其专业课程的设置都表现出较强的院校主观色彩,缺乏专业发展的共性,专业方向比较分散;此外,很多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统一规划体系,即使同一个课程,因授课教师的不同授课内容的安排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及重复,教材选择也是五花八门,无法形成对整个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支撑。另外,从物流管理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看,有些课程是其他相近管理专业课程的改进,缺乏其专业自身特色的深层次专业知识点。加之,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依据,导致专业课越开越多,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通用性基础课就越来越少,甚至课程教学内容重复较多,而必需的专业基础课程却明显缺位。
(二)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传统守旧,缺乏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满堂灌”、“我讲你听”的形式,偶尔有些师生间小互动,但课程是否引人入胜还需依靠教师的语言魅力或者气氛调节能力,更多的还取决于课程本身是否有趣。而物流学科是一个与多专业交叉、由许多相关学科集成起来的学科体系,很多的基础课程学起来都是枯燥乏味的,如数学、经济学、运筹学、计算机基础等,也有很多的专业课程同样了然无趣,如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等。如何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各任课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很多专业教师也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发表了大量论文,但仍收效甚微。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了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几乎所有的教师上课都是用ppt(幻灯片)进行讲解,板书成为辅助甚或没有。许多学生反映ppt上课效果不好。有些老师几乎是从头到尾的念幻灯片,有时候播放很快,还没听清楚,一页就过去了,更来不及记笔记。一堂课下来,学生疲于追随幻灯片,老师讲了什么都不知道。多媒体技术也并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更像是进行了一次板书的革新,这偏离了利用多媒体的初衷。总之,教学模式的创新依然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实验室硬件不足,专业实验课师资匮乏,现有实验项目之间缺少系统性联系
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定位的高校来讲,实验实训教学一直是高校教学当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偏文科类的专业,由于软件和硬件方面的限制,如何通过实验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的一个比较新的专业,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以至于整个教学体系都还处在一个不很完善的状况。[4]目前,大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采取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种模式,校内实训又分为课程实践和集中性实践,许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实践项目多采取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或者撰写调查报告,设计性实验项目很少。另外,集中性实践环节大多采用的是软件上机模拟操作的形式进行,学生可以展开创新性思考的机会很少。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实验室一般都建立不久,实验室系统还不完善,硬件的配备不足。有的由于无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团队,每个实验项目的设计均是各科任课教师自己制定,然后由教研室主任把关,设计的各实验项目之间没有建立联系,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这同样也是造成实验室硬件配备不科学,使用率不高,无法满足课程需要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课程教学目标的不明确、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教学模式的传统守旧,以及实践环节的不完善等等都是当前各新建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最突出的问题。本文试图运用大数据思维结合“互联网+”的教育时代背景研究问题,即强调应具备一种意识,认为“公开的数据一旦处理得当就能为千百万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笔者将其理解为是一种数据挖据与资源整合的意识。在这种思维意识下,分析大数据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进行大数据资源整合与技术运用,提出具体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如下:
(一)分析时代背景,明确专业方向,形成课程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以需求导向、能力本位来设置的。也就是说,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就业目标所需要的岗位核心能力来设置所需要的课程体系。[5]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已经明显,未来各企业都将增强自身的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大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处理,以及传输都面临新的挑战,相应的物流大数据人才需求增加;各高校都在探索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展开教育改革,各专业也都在做出相应的思考,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必须有所改变。对于还未找到专业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来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个不错的契机。另外,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变得尤为迫切,大数据、大物流、大金融成为电子商务企业不得不普遍关注的话题,阿里巴巴、菜鸟、京东、苏宁等等各大电商和物流企业都已经开始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建设,意图通过挖掘大数据的深层价值以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未来电商发展的最大市场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目前,人们对新鲜、绿色、安全的农产品需求旺盛,迫切需要将农产品以最快的速度从农场输送到餐桌,农产品电商具有广大的发展空间以及很好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农产品电商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成为必然。“物流业的未来决胜点在于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实现物流与资金流的高效融合。现代物流金融所具有的“融资 、结算及分散风险”职能,决定着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它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培育中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因此物流金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尤为至关重要。[6]
综合上述分析,建议物流管理专业重点建设四个专业方向:1.物流信息化建设方向;2.电子商务物流方向;3.农产品物流方向;4.物流金融方向。这四个方向的设置不仅可以适应行业发展趋势,也可以实现与服务地方、万众创业的结合。我国各地都有其丰富的特色农副产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各地区十分关注并希望尽快得到解决的问题。此外,当今大学生创业多亲睐于“农特微商”(即以微商渠道做特色农产品的销售经营)这一新的行业。综合各方面分析,可以预见在物流管理专业开设这样的专业方向,并设计系统课程,一定可以帮助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储备专业知识及创业资本,也可以为无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增加就业机会。
(二)综合运用大数据相关技术,改变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有效结合
大数据时代,有很多技术与媒介供我们使用,借此可以丰富理论课堂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目前,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依然较为传统,虽也竭力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形式的改革,但随着互联网技术及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海量的数据以手机为媒介充斥到学生的面前,多媒体课堂也很快失去了她的魅力。上课期间老师需要不断强调“课堂上不可以玩手机”,甚至还出台各种规章制度禁止学生课堂之上使用手机。但是,时代发展到现在,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并深入每个当代人的生活中。既然学生玩手机的现象难以杜绝,不如利用其好的一面,放开限制,让他们把手机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起来。具体可作如下尝试:
1.开通课程微信、微博。可以为每门课程开通微信群和微博帐号,课下对于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在微博平台上与老师沟通,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之外的闲暇之余为学生答疑解惑,并跟踪了解学生的学习与思想动态。而且这些数据都可以保留下来,时间久了就是大数据,需要的时候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课堂教学的问题,进行课程讲授内容的更新等等。
2.课堂上允许手机的使用,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发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想。利用已开通的课程微博帐号及原有的多媒体讲台,在讲课的同时,同学可以一边听课一边用手机记录下他们听课的感受以及对课程内容的思考,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他们的所想展示在墙上(或大屏幕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还可以在微信微博平台上进行互动交流。
3.学生自己的电脑也是一个可以整合的资源,代替笔记本和实验设备。允许学生带电脑上课代替纸质的笔记本,课堂及课下作业都可以在电脑上完成。一方面节省课堂笔记课下整理存档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方便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随时记录课堂灵感及更好更快完成作业。对于有些只要联网就可以进行的模拟性实验实训课程,在学校电脑不好用的情况下,学生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电脑进行操作,这也更好的整合了各方资源。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老师做好课前准备,同时也要严格监控课堂纪律。
4.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发慕课类课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从目前所能搜集到的文献来看,“慕课”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这个平台试图将传统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转移到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学习者在这个虚拟的教室里自由的学习。学习活动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在可以使用互联网的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借助任何通讯手段都可以参加到这个虚拟课堂教学活动中来。[7]慕课的出现很好的实现了“互联网+教育”的结合,也必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体系,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涉及多个领域,初学阶段不易找到适合的专业方向,学校设定的专业方向不能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发了多个慕课平台,学生可免费在线上学习感兴趣的课程,进而在自学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也可以作为他们选修课的学分参考。
(三)整合社会资源,创建实践教学团队,逐步开发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实践教学平台
1.利用数据全面开放的趋势和契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3年5月签署了开放数据政策,指出美国政府的开放数据将会推进商业发展,并帮助企业推出以前无法想象的产品和服务。2013年11月麦肯锡公司发布了开放数据全球最新报告,报告指出全球每年大概有3万亿美元的经济潜力是由教育、能源、以及医疗行业数据开放带来的。[8]随着美国以及全球开放数据政策的实施,中国数据的全面开放已成为必然趋势。利用政府公开的数据,教育机构可以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情况,预先帮助学生或培训者选择技能培训,帮助企业做好人才规划。同时也可以利用政府公开的数据,建设实验基础数据库,为将来开发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实践教学平台打好基础。
2.创建实践教学团队,开发系列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打造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实验教学平台。对于实验课程师资匮乏的问题,可采取两种措施:一是人才招聘,二是内部培养。人才招聘措施由于种种原因显然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当务之急是着手于内部人员的培训。对于此类问题,很多院校都有一定的措施,比如送教师去企业挂职,鼓励教师取得各种技师证等,但是都没能收到显著效果。在积极完善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政策的同时,物流管理专业可以创建一支实践教学团队,开发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系列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在进行实验室建设、实践实训项目开发、实验过程指导、实验实习实训记录的搜集整理等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借助于大数据基础平台实现教学一体化。团队成员须具备一定的物流实践经验,并掌握大数据挖掘技术,熟悉相关物流企业的操作流程及业务,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创建这样的一个团队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从已有专业教师中选择有实验指导经验的教师,送到企业挂职锻炼,资助其通过培训等自主学习方式掌握大数据挖掘技术,进而逐渐建成为一个实践教学团队。其二是从企业招聘或者聘请有一定操作经验的物流职业经理人等等来校任教,校企合作是个不错的方式。
3.专业实践课外包,整合一切可用的大数据资源。开展校企合作是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校企之间合作存在着诸多限制性因素,校企合作关系一直发展缓慢、举步维艰。沈阳工学院金融学专业经过多年系统的探索与思考,构建了 “专业实践课外包”这一互利共赢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又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模式真正意义上突破了校企合作有名无实的现状,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有效模式。[9]课程外包作为企业培训外包催生的校企合作课程新模式,是以高校为主体选择优势资源提升教学质量的有益尝试。厦门华厦职业学院与厦门网中网企业《出纳实务速成》课程外包的个案实践就是其中之一。[10]对于新建的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可以外包给企业,也可以利用同行业的可用资源,进行横向纵向的立体资源整合。比如,福州大学的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这样实力雄厚的实践教学单位,其拥有的实践教学资源相当丰富,是否可以考虑与之建立合作关系,还有北京物资学院,这类在物流管理专业有意进行实践课程输出的院校,都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外包提供了可能。
结束语
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教学体系必须要紧随时代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正处于转型发展初期的新建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目标定位与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紧扣大数据时代背景,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是大数据时代变革教育的有效手段。而高校是大数据较为容易获得的地方,能够有效地挖掘这些大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及心理发展,对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是必然的趋势。本文虽然针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具体分析,但仍有很多细节问题,比如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考核形式、课堂考勤、课后作业等教学环节,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也同样需要对这些环节产生的大量教学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进而真正实现大数据思维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整体完善。
[1]郑晓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校教育工程,2010,(5):127.
[2]曲大为,赵福政. “互联网+”对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当议[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34(3):12-15.
[3]胡愈,徐兆铭,黄含其.以培养目标统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09,(6):107-110.
[4]段力宇.突出专业特色,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探索——以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学术界,2013,(3):172-175.
[5]王嫚.培养有智慧的应用型人才——重庆文理学院改革纪实[EB/OL].2014.6.27.http://cq.people.com.cn/news/2014627/20146271316529098814.htm.
[6]孟贤军,翟振东.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技术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4,(12):4-6.
[7]李斐,黄明东.“慕课” 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8]鲍忠铁.开放数据,中国未来巨大的生产力[EB/OL].博文天下,2015.5.28.http://www.newsbw.com/news/jj/287120.html.
[9]刘庆君,朱文奇,等.基于专业实践课程外包视角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以沈阳工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J].中国市场,2013,(37):138-139.
[10]罗先锋.课程“外包”项目的实践与思考[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1):54-57.
责任编辑:杨再新
Course Teaching Reform to Cult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n the Major of Logistics Management—Practical thinking of “Internet +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big data
SUN Li-hong
(Wuyi University, Wuyishan Fujian 354300,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actitioners, a course teaching reform is put forwar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situations: firstly,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defining a clear professional direction, forming the course features; secondly, integrating the use of big data-related technology,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theory teaching mode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 Education”; finally, conforming social resources, creating practice teaching team, and gradually developing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based on the big data technologies.
major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course teaching reform;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cultivation; big data era; Internet + education
2016-04-12
武夷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2014010)
孙黎宏,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G642
A
1674-344X(2016)06-01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