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菲利普·拉金诗歌中的伦理思想

2016-03-16邵夏沁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菲利普伦理道德

邵夏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073)



解读菲利普·拉金诗歌中的伦理思想

邵夏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073)

本文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从宗教伦理、道德伦理和生态伦理三个方面分析英国著名诗人菲利普·拉金的诗作,探讨了诗歌中所传达的社会伦理观念以及文化内涵,以期剖析作品背后拉金想要表达的伦理观念。

菲利普·拉金; 诗歌; 伦理观念

菲利普·拉金(1922—1985)作为“运动派”(the Movement)诗人的领袖人物,因拒绝继任桂冠诗人而被称作“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一直都备受瞩目。他获奖无数,被公认为是继T.S.艾略特之后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诗人。当时的英国正值战后,诗坛凋敝冷落,拉金率领的“运动派”兴起一股浪潮,获得无数好评,约翰·韦恩更是认为“拉近从现代主义的错乱畸变之中‘挽救’了英诗。”[1]1他的诗作被译成多国文字,对诗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菲利普·拉金一生总共发表了四本诗集:《北方的船》(1945)、《较少受骗者》(1955)、《降灵节婚礼》(1964)和《高窗》(1974)。作为“运动派”诗人的启蒙者和主导人之一,他的诗作自然也充分体现出了“运动派”的特点:日常,平凡,小就是美;崇尚真人真事;真实的描写战后英国风貌。因此,他的诗歌也真实的反映出了当时英国社会上的种种伦理问题。使读者在欣赏他的作品的同时,也不禁对当时的伦理问题进行反思。

文学伦理学批评由聂珍钊教授于2004年首次提出,2005年开始在我国形成强劲潮流。“它以文学文本为主要批评对象,从伦理的视角解释文本中描写的不同生活现象”,“对于处于特定历史环境中不同的伦理选择范例进行剖析,分析伦理选择的不同动机,剖析伦理选择的过程,揭示不同选择给我们带来的道德启示,发现可供效仿的道德榜样,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经验和教训。”[2]5,6本文拟通过宗教伦理、道德伦理和生态伦理三个方面来分析拉金的诗作中反映的社会伦理问题,探讨当时人们的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以及其背后导致这一系列伦理悲剧的根源,以期剖析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以及拉金的伦理观念。

一、 宗教伦理

美国政治学大师塞缪尔·亨廷顿在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列举了当今现存的七到八种文明,把宗教界定为文明的主要特征,即文明的核心要素。[3]32因此宗教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话题自然也成了拉金反应英国真实面貌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他直接描写宗教的诗歌不多,但与宗教相关的思想却贯穿他的作品。他关于宗教的描写主要是突出当时英国人民在战后期间对宗教信仰态度的转变,他们对上帝的信仰日渐消弭,这自然也引起了拉金对当时英国宗教伦理现状的反思。聂珍钊教授在《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中所说:“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有其固定的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对文学的理解必须让文学回归属于它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这是理解文学的一个前提。”[2]14

拉金创作的最早一首关于基督教的诗歌是《被轰炸的石头教堂》(A Stone Church Damaged by a Bomb),诗中描绘了教堂被炮弹击中的景象。“这座雕塑物,被抛弃的信仰。”[4]164基督徒们原本将教堂作为庇护所,在这里,他们虔诚的祈祷着平安健康,谁料在战乱期间,就连这个他们心中最后的希望之地也被炸毁。更可悲的是,祈祷者被炸死时“双手合十向上帝祈祷和平”。[4]164这更凸显了被毁掉的不仅是教堂,人们的信仰也因此无处寄托,进而分崩离析。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战后,那时候的英国由于经济受到重创,所以将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重视物质生活而忽略了精神寄托以及信仰。

这一点同样在《上教堂》(Church Going)上也有所体现:教堂里的花朵“枯黄”,“铜器什物堆在圣殿的尽头”,沉默中隐隐透着“过时、发霉”的味道。[5]78而来人也只是站在读经台上宣读几句圣经后扔下一枚六便士便匆匆离开了,只因为“这个地方不值得为它逗留”。而这并不是个例,这只是“另一座教堂”,说明了当时教堂的衰败是一个普遍现象,而这种衰败不仅仅是建筑的衰败,更是信仰的衰败。拉金用真实的、精确的而又调侃的笔调描绘教堂这样严肃肃穆的地方,把繁琐的现实与诗人敏感的思考交织起来,说明随着科技文明的发展,导致了人们信仰的改变。[6]36在物质生活愈发丰富进步的同时,精神信仰却无处寄托,甚至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宗教已经沦为物质生活的陪衬,这种失衡正是当时英国人民真实的生活写照。

卢卡奇认为,文学艺术的内容来自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又是对客观现实的超越。[7]133-134拉金的诗作中既反映了当时英国宗教信仰的凋零,更引人陷入对宗教伦理与物质生活失去平衡的状况的反思。

二、两性伦理

性与道德也是拉金诗作的主题之一。“性关系可以直接地看为是基本的道德关系,看作是道德的基础”[7]572拉金的作品不仅反映出他本人对女性的看法、对性与爱的渴望以及对责任的逃避,同时也刻画出当时英国社会女性所处的地位以及人们在性和道德方面的伦理价值观。

《骗术》是拉金对于两性伦理思考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诗开头引用了维多利亚时期一段强奸事件记录的资料,用以对比维多利亚时代和当代性伦理的衍变。这首诗原名为《较少受骗者》,题目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在这部剧本中,奥菲利亚对于哈姆雷特“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而贞洁却未必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的想法回答道:“我才是受骗更多的那个人。”[8]421这个题目暗示了这首诗的两性伦理问题。

序言中拉金引用了梅休资料中女子的自述:

“当然我被麻醉了,沉沉的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恢复意识,我惊骇地发现我已经毁了,而这些天来我无可安慰,哭得像个孩子,要被杀掉了或者要被送到姑姑家。”[5]19

在原始资料最后,梅休评论道“这个女人的故事浓缩了所有的罪孽哲理。”“她变得无廉耻而讨厌。”[8]57-58在这里,梅休代表的正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伦理道德观。女子的自述则是再现了当时的伦理现场。

在诗歌正文中,拉金始终处于“旁观者”的位置来解读这场伦理悲剧。“文学伦理学批评强调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寻找文学产生的客观伦理原因并解释其何以成立,分析作品中导致社会事件和影响人物命运的伦理因素,用伦理的观点对事件、人物、文学问题等给以解释,并从历史的角度做出道德评价”[10]14因此,我们必须回到在维多利亚时期,回归到当时环境下来分析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心理,那时的女性地位低下且人们性观念保守,当失去贞洁的惨案发生时,哪怕女性是受害者,也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过错方且被人唾弃,人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遭到凌辱的姑娘正是伦理秩序的扰乱者。

而在诗歌正文中,拉金所用的“苦涩”、“锐痛”、“梗茎”、“吞咽”等词汇无一不凸显出了姑娘的痛苦以及施暴者的强势。然而身体上的折磨远远不够,姑娘还要受到世人非议,“新娘的伦敦”中“新娘”暗指贞洁道德,说明当时所谓正派女子对她的孤立与鄙夷。拉金在诗歌中借“我”来作为叙事者,并未说明“我”到底是谁,说明“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旁观者,正如其他普通人一样。拉金借旁观者的身份来表达如今的人已经不再认同维多利亚时期的伦理观念了。受到侵犯的姑娘是受害人,真正破坏伦理秩序的是施暴者,是最该受到谴责惩罚的人。

另外,在拉金的另一首诗歌《婚前姓》中,也表达了他对婚姻中女性身份转变的看法:

“结婚使你的婚前姓被废弃。

它五个轻轻的发音不再表示你的脸,

你的声音,你的倩影和各种式样;

因你如此欣慰地由于另外一个人而

被法律混淆,你已不能

在语义上等同于那个年轻的美人:

只有她才能用得上这两个词语。”[5]85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相较于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地位虽然有所提升,但仍旧是弱势群体。这一段的描写拉金毫不掩饰的指出女性婚前婚后的转变:女性因为婚姻而要抛弃婚前姓,随之被抛弃的还有婚前那个年轻美丽的少女形象。这首诗中拉金用“倩影”、“美人”“亲近”、“年轻”等各种美好的词汇来形容婚前的少女,而对于婚后的女性,拉金却形容为“带着你装满的贬值的行李”。[5]86这或许是跟他个人的感情生活相关:拉金终生未婚,有过一次婚约但不久又解除了,他只想要满足性欲,而不愿有家室之累。[9]133,134但同时也说明在当时的英国,女性因为婚姻而改掉自己原本的姓,跟随夫姓,从此依附丈夫,地位降低,身份也因此而“贬值”。

随着时代的变换,人们对于道德伦理的要求也在渐渐转变,不再谈“性”色变,“两性的自由性关系改变了传统的伦理思想,性不再是一种由女性无奈接受,男人罪恶享受的“职责”,而是一种自然的行为。”[11]68拉金在其诗作中描绘出了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女性地位正在逐步提高、人们在两性道德伦理观念的进步,同时也在对比中引起了人们对于道德伦理的反思。

三、生态伦理

大自然也是拉金诗作中的一大主题,他的作品贯穿着很多自然意象,例如花、草、树、海,以及小动物等等,有一些诗名中甚至包含以这些自然意象或是动物,如《草地上》、《癞蛤蟆》、《猩猩实验室》等,这不仅说明了他对大自然的重视,更是表达了他对自然万物能够平等的生态伦理观,而这种生态伦理观也成为了他的精神寄托。

在拉金的笔下,他一边赞美着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一边感叹人类力量的渺小。当时所谓技术理性主义正流行,这一思潮使得人们相信:人不仅可以通过理性和科学而把握宇宙的理性结构,并且可以通过日益改善的技术手段去征服自然。[12]125这也使得人们越发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以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从而而藐视大自然的力量。而拉金却反对这一思想,他在诗歌《地球的微小生命》中就表达了他的观点:人不应该轻视动物,众生平等,我们和其它动物息息相关。为了凸显人与动物关系的亲密,拉金在写动物诗歌时经常会用“你”、“我”来称呼,体现出动物与人的平等交流,他在作品中将动物的形象与人的形象穿插,甚至用给动物形象带入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与情绪,例如在《癞蛤蟆》中,他将讨厌的工作比作癞蛤蟆,为了支付账单而不得不每周六天的面对它那“令人厌恶的毒汁”。[5]69在《猩猩实验室》中,拉金描绘的是在实验室中等着被当做实验样本的猩猩的感受,当实验室灯光照来,对于猩猩而言就是“突然而至的痛苦”[5]146,因为它知道自己要成为试验品了,尽管它不安的躁动也无济于事,因为对于人类而言这只是“例行公事”[5]146,而“对肉体发出疑问”既是指人类利用猩猩肉体来做实验以求探索或解决人类科学的种种问题,更是突出拉金对于猩猩生命的精神体验,以及对于人类如此折磨其它动物肉体的行径而发出疑问。在《买一只回家给孩子》中他描写了孩子们因为对于小动物的新奇心理而想要养一个玩玩,可等新鲜感过去以及照料不当,小动物很快就死了,孩子却无所谓的说:“妈妈,我们现在就玩葬礼。”[5]126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往往因为自己的喜好来养宠物,殊不知这样是违反了动物的天性,阻隔了动物的自由。对于人类来讲,宠物就如同玩具一样,随时都可以弃之如敝履。拉金正是借此诗来倡导人们要人道平等的对待其它生命,不可违反动物的天性。除了动物,对待植物也是如此,《草地上》中拉金也表达了所有生命形式都应当被尊重的思想。

拉金的自然诗歌中真实地反映了自然生存的法则,同时也向人们表达了他的生态伦理观,即作为人类,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员,和大自然中其他的生命形式紧密相连,并无二致。我们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违反生态法则,更不能轻视大自然的力量,以为科学技术真的可以控制大自然。

三、结语

拉金的诗歌在英国诗坛乃至全世界都有着的重要地位。作为“运动派”诗人的领袖,他秉承着“运动派”诗歌“日常、平凡、小就是美”的风格客观地描写了当时英国的各类社会伦理现象,用笔下所写的平凡小事来表达自己的伦理观念,而正是因为他所描写的都是发生在人们生活中的事情,反而更能触动心弦,引起人们的深思。

[1]傅浩. 菲利普·拉金的诗歌语言艺术[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1,(1).

[2]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3]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4]Thwaite, Athony. Ed. Philip Larkin Collected Poems [M].Lodon: Faber and Faber 2003.

[5]桑克(译).菲利普·拉金诗选[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6]陈晞.城市漫游者的伦理演变——论菲利普·拉金的诗歌[D].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7]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译[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4.

[8]Swarbriek, Andrew.Out of Reach—The poetry of Philip Larkin[M].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 1995.

[9]傅浩.英国运动派诗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8.

[10]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 外国文学研究, 2010,(1):12-22.

[11]吕爱晶. 菲利普·拉金的非英雄思想[D]. 中山大学, 2010.

[12]衣俊卿.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责任编辑:陈君丹

An Analysis of Ethical Thought in Philip Larkin’s Poems

SHAO Xia-q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3, China)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famous English poet Philip Larkin’s poems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ethical criticism. By analyzing the riligious ethic, moral ethic and ecological ethic of the poems, it discusses the social ethical concepts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conveyed by Larkin, and analyzes the ethical concepts Larkin endeavors to express.

Philip Larkin; poem; ethical concepts

2016-05-01

邵夏沁(1992-),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I561

A

1674-344X(2016)06-0015-04

猜你喜欢

菲利普伦理道德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先来后到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活跳板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大笨熊巴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