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课堂教学——对湖北经济学院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的调查分析

2016-03-16张黎明

关键词:调查与分析教师角色

张黎明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课堂教学——对湖北经济学院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的调查分析

张黎明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学者们对于课堂教学的研究由来已久,与之相关的研究模式林林总总。本调查旨在探索多元智力理论框架下的CALL(Computer Aided Language Learning,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课堂中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角色多元化的关系。提出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环境中,教师本身是终身学习者、研究者和创造者,还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引领者。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调查与分析;教师角色

现代社会需要各种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各种智力的全面发展,让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指出每个人至少具备言语-语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音乐-节奏智力(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视觉-空间智力(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身体-动觉智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自知-自省智力(self—questioning intelligence)、交往-交流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等七种智力,后来,加德纳又添加了自然观察智力(naturalist intelligence)和存在智力(existential intelligence)来丰富和完善他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被称为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多元智力理论说明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是“探索并研究计算机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科学”(Levy,1997)。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研究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开始,发展至今已逐步成为现代外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从它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即CAI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到CALL(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Learning)再到NBLT(Networ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与多元智力理论有一个时间上的契合点,也是在1983年TESOL年会上一致通过改用CALL代替CAI(Wyatt,1984)。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CALL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并日臻完善,即NBLT,人们“借助于局域网或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进行语言教学”(Warschauer& Kern,2000)。

本调查主要针对湖北经济学院2013级本科英语教学班级进行跟踪调查,内容涉及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监控、智力类型鉴别、学习效果分析,努力探索多元智力理论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应用。

一、研究的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教育使命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实施差异性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旨在尽可能地为学生精心设计教育实践以平等对待各种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师不应该只看到学生的智能缺陷,而要充分尊重学生智力特点和差异性,并根据学生智能分布的特点和差异性确定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是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关键。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结果分析

本调查涉及CALL环境中多元智力结构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角色的多元化关系,落脚点是教师角色定位,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进行,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前后语言测试收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我们从学生的智力类型入手,进而分析不同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从而证实我们的研究假设,即:多元智力因素与学习效果相关,科学地分析多元智力因素对于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同时,CALL环境下教师角色是多元的。

我们对2013级大学英语教学班级的200名学生下发了“多元智力类型的鉴定”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49份,运用SPSS相关分析法,证实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智力类型的相关关系(如下表)。

?

说明:F1-F7分别为自我内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语言—言语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S1为听力成绩、S2为阅读成绩、S3为写作成绩。

表中体现的各类智力与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相关关系,其中带星号者为显著度α≥0.05的因子和显著度α≤-0.05,相关关系比较显著。

S1与F2、F5、F6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6、-0.2和-0.19,说明听力成绩与人际—交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负相关,即这三方面的智力越强,听力成绩反而越差。因为人的智力结构中的认知结构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基本能力制约着包括个人的心理倾向特点,比如兴趣、需要、动机、诱因、情绪、情感、意志等动力结构这些非智力因素(吴福元,1983),同时对非智力因素产生较大影响。所以,人际—交往智力、视觉—空间智力、特别是逻辑—数理智力强的人在听力考试中耐疲劳能力差、专注性不强,或者凭对所听力材料进行推理来做题,反而影响听力考试成绩。英语课堂的数学—逻辑智能应用其实是学生能够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并进行简单数学运算的能力。一定的数学逻辑智能能够帮助学生更严密、精确、系统地建构个体的英语语言体系。过于缜密的推理与精确计算反而影响语言能力发挥。

S2与F1、F4、F6的相关系数是0.16、0.18和-0.26,说明阅读成绩与自我内省智力、语言—言语智力正相关,而与视觉—空间智力负相关,即前二种智力越强,阅读成绩越好,而后一种智力越强,成绩反而越差。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积极思维过程,从本质上讲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智能形成的过程。Barnett (1989)将理解分为字面理解、对篇章内容重组、推理理解、评价能力和欣赏能力。但是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应该在阅读的不同层面中进行合理的分配。

S3与F3的相关系数为-0.16,即写作成绩与身体—运动智力负相关。就英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而论,写作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作为一种探索自我活动,它寻求潜伏于内心的自我及意义;作为一种表达活动,它通过交流与沟通,分享体验思想的快乐、人性的美好和交流的喜悦。“写作是一种随时可供我们运用的探索方式,可以导致发现、察觉,以及对自己本身、我们的感受和一般的世界有新的学习。”(夏惠贤,2004)

三、调查研究的启示

通过对多元智力理论本身的深入研究,我们对英语课堂中的多元智力有了更深的认识,以避开‘多元智能热’的误区,理智地借鉴和运用多元智力理论。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定义及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自我内省智力指学生认识、洞察和自身反思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学生可以比较清醒地认识及评价自己的动机、情绪、个性等心理意识,并能根据这些信息有意识地调适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英语教师应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承认且尊重他们的课堂活动,成为他们的“支持者”和“保护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际—交往智力应用在学生阶段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别人并与人交往的能力,表现为学生可以体察和理解别人的情绪变化并能做出恰当的反应。英语的语言特点全部体现在它的交际性。在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甚至同学之间的情绪变化,或者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课堂合作程度和教学与学习效果。

身体—运动智力是指人能巧妙地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能力。不同的领域对这方面的理解和运用各不相同。电影人凯森萨克斯(Nikos Kazantzakis)说,假如你能用舞蹈说出你的心声,那么我一定能心领神会。这句话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就是:英语课堂需要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譬如大学课堂广泛实施的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TBL (Task-Based Learning,任务型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均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

逻辑—数理智力是指人的能够计算、量化、思考并进行简单数学运算的能力。具体体现在英语表达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交互使用的英语课堂中,学生良好的逻辑—数理智力能更加有效地帮助他们更严密、精确、系统地建构英语语言体系。

语言智力是指用语言思维、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毫无疑问,英语课堂上教师要使每个学生的语言智能得到充分发挥并有效发展,必须努力为学生创造优良的英语语言环境,使其在该环境中能够频繁地练习说话、讨论以及解释,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树立自信,极大地调动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学生只有通过反复模仿与训练,才能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视觉—空间智力应用是指人们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能力。教室作为学习的主要场所,是空间智能在英语课堂中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重视视觉环境,把教室变成以利于英语学习的工具;教师积极的身体语言、自然的教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英语对话距离将让学生强烈地感觉到学习英语语言的浓厚的气氛,在一定意义上鼓励着学生的学习乐趣。

音乐—旋律智力应用是指人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变化的能力。动听的音乐能够缓解紧张、振奋精神,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升课程教学趣味,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引进英文歌曲,不但给师生带来美的享受,而且利于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某种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语言意境,提高教学效果。

(二)多元智力理论对教师角色转换的指导意义

显而易见,多元智力理论框架为教师角色的转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教师要实现从单纯传授知识的严师到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奥秘的学友的转变,不仅是良师,还应该是益友。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引导那些语言智力相对突出的学生在课外阅读大量的外文图书资料,听一些难度相对较大且富有价值的语音资料,多为他们提供表达想法的机会,譬如完成课文学习后的归纳总结,听力训练后的复述演示,辅以角色扮演等,尽可能按照学生的智力差异性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三)CALL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现代教育的使命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使学生能够满足未来社会的需求,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教师还须根据对未来社会发展前景的预测,通过所设计的教育计划、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朝着所设计的目标发展,大胆地设计自己的未来和创造未来;大学阶段的学习将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学生不断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的必要手段,其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现成的知识,或者多背一些英语单词那么简单,而是为了掌握各种技能,培养包括生存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从而提升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力。所以,现代教师应该扮演学生学习知识的指导者角色。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的推广与应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非忽视教师的作用不重要了,降低对教师的要求,而是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更高了。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更要熟悉和了解教学对象,同时还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有效地设计课程,指导学生的心理发展等。如此一来,教师自身水平和修养不可偏废,终身学习是当今人类生存概念,对教师这一职业而言更是如此。完成终身学习者-研究者-创造者角

色的完美蜕变。

当然,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完全充分地解释学习的复杂性,也没有一种角色诠释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就是说,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教师角色同样是多元化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选择和决定以哪一种角色完成课堂教学行为,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并不断地自我调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Barnett, M. A. More Than Meets the Eye—Foreign Language Reading [J].Theory and Practice. Washington: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1989.

[2] Gardner Howard,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3] Levy, M. Theory-driven CALL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J]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10,1997.

[4] Warschauer,M.&Kern,R.Networ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Concepts and Practic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5] Wyatt,D.H.Using Computers in Education——Computers and ESL [M].Prentice-Hall,Inc.1984.

[6]贝兰卡,等.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M].夏惠贤,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7]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课改走向成功的新支点[C].中国教育报2003-08-21.

[8]吴福元.智力·潜能与非智力因素[J].教育学文集·智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调查与分析教师角色
中职护生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高中英语词汇词块教学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高职学生朋辈关系调查与分析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青少年体育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崧厦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