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中的应用效果

2016-03-15王艳霞车爱枝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下肢骨折护理干预效果

王艳霞, 车爱枝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中的应用效果

王艳霞, 车爱枝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下肢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肿胀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肿胀情况、康复锻炼的积极性以及舒适度。结果2组术后1 d的肿胀和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肿胀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术后3 d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康复锻炼的积极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7 d在心理、生理方面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胀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后肿胀和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促进早期康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 肿胀; 下肢骨折; 效果

下肢骨折在骨科中最为常见,随着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和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下肢骨折的患者逐渐增多。手术是治疗下肢骨折的主要方法,临床研究[1]显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常伴随有肢体肿胀和疼痛等症状,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影响了患者患肢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延迟的伤口和骨折的愈合,严重者还会引起永久性的功能丧失。因此,下肢骨折的患者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促进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对50例下肢骨折的患者加强术后肿胀的护理干预,并将其效果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下肢骨折患者,纳入标准: ① 均志愿参与研究; ② 骨折诊断标准按照《外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 ③ 有外伤史,不存在多发伤,亦非开放性、非多发性骨折; ④ 患者意识清醒,无智力障碍、聋哑,沟通能力正常,可完成相关调查; ⑤ 无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排除标准:有食物、药物过敏史者;皮肤破损者;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及颅脑损伤患者;术后1周内使用镇痛麻醉药或精神药物者。本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18~75岁,平均(45.5±15.8)岁。左侧骨折45例,右侧骨折55例。骨折类型:股骨骨折56例,胫骨平台骨折44例。伤后1 d内就诊者42例,2~3 d内就诊者50例,3 d以上就诊者8例。将该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的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就诊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2组手术方式基本一致,术前护理方法相同。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患肢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护理方法等[3],观察组为加速术后肿胀的消除,加强对患者的肿胀护理,主要方法如下。

肿胀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术后肿胀的原因、机体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等,以引起患者的重视。告知术后肿胀是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少患者的紧张心理,指导患者积极的应对肿胀。告知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不仅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而且还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消除肿胀也有积极作用。动员患者的家属及病房内的病友,鼓励患者克服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主动、被动功能训练。同时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全身活动以加快血液循环。

用药护理:评估患者的患处皮肤情况、患肢肿胀程度、过敏史、既往史等,讲解用药的目的,争取患者的配合。采用具有活血化瘀中药成分的黄前速效消肿膏(主要成份:大黄20 g、三七20 g、白芷10 g、车前草20 g、牡丹皮15 g、姜黄10 g、冰片10 g、制乳香10 g、制没药20 g、苏木15 g)外敷于肿胀部位,外涂时注意厚薄均匀,以0.2~0.3 cm为宜,大小范围超出病变1~2 cm。

冷敷和热敷:术后1~2 d:将使用过的输液袋回收,严格的清洗,消毒,灭菌后,做冰袋用。采用大小合适的毛巾包裹浓度为10%~20%的乙醇盐水(75%的就行中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冰袋,包括患侧伤口处的前、内、外侧,可加速局部血管收缩,促进组织的陈代谢和神经肌肉兴奋性,消除肿胀。冷敷时间冷敷时间为20 min。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局部刺痛、麻木、畏寒等不良反应出现。术后3~4 d:采用类似的方法用50℃~60℃的水进行热敷[3]。

按摩:开始由护士进行按摩示范以指导家属,后期由家属操作。告知患者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术后疼痛和肿胀。于术后48 h进行局部按摩,采取的方法有趾、踝关节屈伸摇摆法,腓肠肌挤压法、股四头肌按揉法等,按摩时注意均匀按摩,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够耐受为主。此外,对患肢手法要轻柔,避开伤口。

1.3观察指标

① 肢体肿胀程度[4]:参考软组织损伤肿胀分级标准制定,分为无:无肿胀;轻度:皮肤正常,但较紧张,皮纹变浅;中度:肿胀较明显,皮纹消失,皮肤温度升高,无张力性水泡;重度:皮肤较紧张出现水泡。于术后1、7 d进行比较。② 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让患者在标有10个刻度(从左向右0~10分)的直线上划线,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不能忍受,其中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9分。于术后1、3 d进行比较。③ 康复锻炼的积极性:包括功能训练的需求程度、功能训练的主动配合程度、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出现并发症后的抵触情绪以及护士、家属鼓励的有效性,第1、2、4项均为正向评分,第3项为反项评分,每个方面满分10分,共50分。④ 舒适度:术后7 d采用美国舒适护理专家Kolcaba研制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4个维度,共28个条目,采用1~4 Likert-Scale评分法,1分表示非常同意,4分表示非常不同意,评分越高,舒适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 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术后肿胀及疼痛程度比较

2组术后1 d的肿胀和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术后3 d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2组患者术后1d肿胀和术前1 d疼痛程度比较 [n(%)]

表2 2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程度比较 [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2组患者舒适度及康复锻炼的积极性比较

观察组术后7 d在心理、生理方面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康复锻炼的积极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环境及社会文化方面的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舒适度及康复锻炼的积极性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3.1骨折术后肿胀的危害

下肢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加之手术治疗下肢骨折的周期较长,患者术后需要卧床、打牵引、外固定或内固定等,对患者的血液和淋巴循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肢体肿胀是骨折患者术后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在术后3~5 d内达到高峰[1]。术后肿胀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若肿胀的持续时间超过1~2周,血液和水肿液将机化形成瘢痕。同时,肿胀的存在还可能造成血管和神经的压迫,导致患者患肢坏死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肢体功能障碍。研究显示,骨折术后持续性肿胀是骨折后致残的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下肢骨折的术后护理中,必须将消除术后肿胀作为护理的重点之一。

3.2骨折术后肿胀护理干预

高磊[5]的研究显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的肢体肿胀程度,缩短消肿的时间,减少术后肢体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夏萍等[6]研究认为,对骨折的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肿胀护理,能够缩短肿胀的时间,增加肢体肌力,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降低因肿胀致残的发生。为了帮助护理下肢骨折的患者消除术后肿胀,加强患者的术后肿胀护理,主要手段可采取以下手段: ① 实施健康教育:通过讲解术后肿胀的相关健康知识,提高了患者应对肿胀的能力,让患者主动的配合护理和功能锻炼,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肿胀的消除[7]。早期功能锻炼对于减轻疼痛和加速关节功能的康复也具有积极意义。对照组患者由于术后肿胀和疼痛的消除效果不理想,出于对疼痛的惧怕,不能主动的采取康复训练,这对术后的恢复是极为不利的。② 冷敷和热敷:都是理疗的手法,冷敷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局部充血水肿,热敷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消除肿胀。有研究[8]证实,采用低浓度酒精冰敷骨折部位,能够有效的减轻组织液及淋巴液的生成,减少渗血,减少肿胀和疼痛,降低水疱的形成。但冰敷和热敷时应该注意对患者保护,疼痛消失即可停止,以免烫伤或者冻伤。③ 用药护理:采用活血化瘀成分的中药外敷,直接作用于患肢肿胀部位,药物渗透入皮肤,从皮到肉、从筋至骨,能够起到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三七、大黄、

牡丹皮、姜黄、苏木等有效成分经现代药理学证实能够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9],加快炎症物质以及体液的吸收,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疼痛,也减轻了肿胀程度。④ 按摩:一方面能够防止缺血性肌肉挛缩及肌肉粘连,防止关节僵硬,另一方面能够滑利关节,理筋整复,加速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经以上护理的患者,术后3 d的疼痛程度轻,术后7 d的肿胀程度轻、舒适度较高,且患者的康复积极性也较高,这提示肿胀护理手段是切实有效的,这与邓之平等[1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董翠珍, 程云, 孙丽萍, 等. 冰敷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病人出血及肿胀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4, 28(7): 850.

[2]陈孝平主编. 外科学[M].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917.

[3]许振英. 冷敷与温敷对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22): 2628.

[4]金国军, 曹逸, 孙立喜, 等. 消肿散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后肢体肿胀的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6(1): 51.

[5]高磊. 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康复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5): 24.

[6]夏萍, 朱玉芳, 徐红. 对四肢骨折肿胀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医学下旬刊, 2014, 11(7): 74.

[7]邓之平.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32): 109.

[8]赵学红. 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0): 111.

[9]王晓静. 低浓度酒精冰袋冷敷对骨折早期肿痛的护理探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11): 2625.

[10]魏润玲, 来满满. 黄前速效消肿膏外敷治疗及护理四肢骨折早期肿胀60例[J]. 中医药导报, 2013, 19(12): 149.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swelling of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

WANG Yanxia, CHE Aizhi

(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InnerMongoliaMedicalUniversity,Hohhot,InnerMongolia, 01001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welling of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racture. MethodsA total of 100 lower limb fractur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trengthened swell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welling condition, passion for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and comfort degree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welling and pain after 1 d of 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swelling degree after 7 d of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ain degree after 3 d of op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ostoperative passion for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mfort degree after 7 d of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swelling and pain of lower limb fracture patients, improve patients’ comfort, and promote early rehabilitation.

KEY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 swelling; lower limbs fracture; effect;

收稿日期:2015-08-19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4-090-03

DOI:10.7619/jcmp.201604028

猜你喜欢

下肢骨折护理干预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下肢骨折术后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药外敷配合接骨丸内服治疗下肢骨折的效果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