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学术座谈会综述

2016-03-15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广东广州510400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当代中国

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广东广州510400)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学术座谈会综述

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
(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广东广州510400)

摘要:着力研究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是深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应有之义;这一研究不仅接地气,重实际,而且有利于寻求化解现实社会诸多矛盾的方略,向党政部门提供若干决策的理论依据。因此,无论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视角还是从提升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视角、无论现在和将来,都必须高度重视中国国家凝聚力的研究。

关键词:中华民族凝聚力;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综合国力

2015年3、5、10月,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连续举办了三次主题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学术座谈会。与会的专家学者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等广东各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会者主要就座谈会的主题、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界定、研究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要旨,增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途径等问题发表见解进行交流。

一、关于座谈会的主题

(一)主题的提出

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首先就座谈会主题的来由做了说明:

2014年5月,创会会长郑群同志用书面形式向研究会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孔庆榕教授以长篇书面意见回应了郑群老会长的问题。6月4日下午,会长李统书特地从深圳赶往广州,与郑群、孔庆榕就“怎样做好顶层设计以促进我会发展”的问题又进行了深入交谈。大家一致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与中国国家凝聚力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角度说,中华民族凝聚力就是中国的国家凝聚力。因此,从理论研究指导实践的角度看,研究会应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发展到对国家凝聚力的研究(包括研究国内外形势、海峡两岸形势、香港政治生态上存在的问题)。这是形势的要求,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合符逻辑的必然发展。以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为研究会主攻方向,必将大大开阔学者的视野,从而推出新的更加贴近时代和实际的研究成果。李统书会长还提出,当下我们要做好“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实现中国梦”这篇大文章,既要讲清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意义和作用,也要讲清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以实现中国梦的方法和途径。

(二)主题的认证

6月13日,研究会又召开了部分理事会议,就“怎样做好顶层设计以促进我会发展”问题,对新老会长的思路进行认证,取得的共识是:在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以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研究会在年终的第四届领导成员的会议上,又对研究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具体规划,即从在2015年年度内召开三次左右的小型座谈会,以探讨关于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基本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再举办规模较大学术研讨会,以期获得更为丰富的阶段性成果;2016年组织“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专著)写作班子。与此同时,力争将“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列入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拟根据研究工作的进度,于2017 至2018年间正式出版题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的专著。

(三)与会者的反应

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学者对会议的主题一致表示认同。不少学者认为,着力研究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是深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应有之义;这一研究不仅接地气,重实际,而且有利于寻求化解现实社会诸多矛盾的方略,向党政部门提供若干决策的理论依据。有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骨骼和支柱,如无国家凝聚力的支撑,中华民族凝聚力势必像软体动物那样歪歪扭扭不成观瞻,因此,无论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视角还是从提升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视角、无论现在和将来,都必须高度重视中国国家凝聚力的研究。有的学者在充分肯定主题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世界各国国家的凝聚力有无共性、海峡两岸现状与国家凝聚力的关系、一国两制模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等等。这些都与研究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密切相关,都需要通过理论创新来加以说明。

二、关于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界定

(一)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内涵

有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界定,是该项研究工作的起点,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要科学地认知国家学说。在这方面既有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又有西方其他的国家学说,其中不乏冲突和矛盾,所以,只有创新和把握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国家学说,才能科学地认知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内涵。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国家的性质应该是政治共同体,其中包括主权和治权的关系、政党和政府的关系;孙中山曾经提出过“国族”的概念,所谓“国族”是对家族、宗族、民族的提升,所以孙中山所说的国族团结力,实际是指由民族凝聚力升华出来的民族国家的凝聚力。不少学者注意到我国在国家凝聚力研究方面的专家刘学谦提出的观点,即认为国家凝聚力就是“在一个国家中,不同民族、不同政党及人民群众之间在共同理想、目标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吸引聚合力。”有的学者认为,从政治学的视角看,这一观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但还应该从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视角,全面深入探究国家凝聚力的内涵,特别要注重“当代中国”即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这一关键词。只有这样,才能认知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与历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异同、与当代世界其他国家凝聚力的异同,从而更为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内涵。有的学者提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是当代中国“社会凝聚力”的最高层次,是当代中国社会成员与国家领导核心互相吸引而形成的精神力量。还有学者参照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前院长小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的概念,认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也是“软实力”或者是“软实力”中的一种。有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实际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凝聚力,本质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问题,核心是对包括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在内的大文化的认同,特别是对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要素

有的学者将当代中国“国力”视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唯一要素,但又强调国力可以分解成基础国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学技术实力、文化实力等。有的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相对而言,当代中国国家的凝聚力,其核心是人民对执政党和人民政府的政治认同,所以,在多种因素中,对国家政治、政府的认同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有的学者认为,要把握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要素,关键在于把握“国家”的要素,并提出了四要素说,即当代中国实际是当代地缘中国、人民中国、文化中国和政权中国的总和;这四个方面产生的凝聚力之和,即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总量。有的学者则提出了六要素说,认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国家的整体实力、政府的公信力、执政党的主导力、国家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突发事件的应对力和民族利益的聚合力。有的学者更提出了八要素说,认为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宣传、教育、宗教、外交、军事状况,都应视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要素,这八个方面的状况越好,则国家凝聚力越强,无论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产生弱化国家凝聚力的负面效果。多数学者比较接受目前比较流行的国家三要素说,即认为领土、国家机构和政治权力是构成国家的三要素,在此基础上,公民对本位国家的人民认同、地缘认同和政府认同是国家凝聚力的主要构成因素。

(三)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

与会学者的共识是,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密切相关,但又不等同民族凝聚力,不可将二才混为一谈。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与会学者发表了不尽相同甚至分歧较大的意见。有的学者认为,二者的范围不同,但生发的主体相近。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发生的范围在国家领土版图之内,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则范围更大,可以延伸到境外海外,包括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因为非中国国籍的华人、华裔散布在境外海外的许多地方。生发这两种凝聚力的主体则主要是大陆中华各族人民。有的学者认为,当代国家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区别是人们认同的对象不同,前者主要是对当代国家政治、政策,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宗旨、能力、作风、绩效等方面的认同,后者主要是对民族文化(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包括传统文化的认同;同时认为,从民族凝聚力发展到国家凝聚力,是从文化认同到政治认同的提升,而政治认同则是当代国家凝聚力的基础。有的学者认为,从大中华的角度看,民族凝聚力与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是相辅相成的,但狭隘的民族凝聚力则有可能与国家凝聚力矛盾甚至冲突。如在中华民族大家族内,某一民族将自身的局部利益置于国家整体利益这上,那么该民族的凝聚力则将与国家的凝聚力背道而驰。有的学者强调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别,认为认知和增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其主要功能在于解决民众对国家政权的认同与信任问题,有利于对国内芸芸众生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民族凝聚力主要解决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问题,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特别有利于通过统一战线工作激发海外华人报效祖宗之国的热情。还有学者认为,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在中国领土版图范围内,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二者在外延上是同一关系概念;在全球范围内,二者是属种关系概念。

三、研究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要旨

(一)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理论体系建设

研究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涉及的方面众多,工作的要旨和重点成为与会者热议的话题。有的学者强调,必须创建研究这一课题的理论或系统理论,要从理论上说明世界各国国家凝聚力有无共性,有哪些共性;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有哪些个性,有哪些特色和亮点。比如,从国家政权建设方面看,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政党政治,这是一种趋势。但是,同是政党政治,也存在千差万别,西方有两党制、多党制、立宪制、共和制,大多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而代中国虽然也实行政党政治,但又显示出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色,走的是一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道路,在推行民主方面又突出了协商民主,这些都需要通过比较系统的理论论证其成因、特质和优长,更要在理论上探讨不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凝聚力的途径。有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的体制,因此有必要纵览和梳理当代中国执政党即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源流,包括从江西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始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等,从而把握当代中国政府促进国家凝聚力发展的基本动向。有的学者强调,要正视海峡两岸仍未统一的现实,要重视两岸话语体系的差别,更要在理论上说明“反独促统”的要务和方略;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三步走”来逐步解决两岸分治的问题,第一步是促进两岸经贸交流,第二步是寻求两岸生活方式与价值理念的交融,第三步是在以前两步的基础上实现两岸政治的统合,以增强台湾同胞对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不少学者认为,当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代中国的国家凝聚力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国际交往表现出来的,因此,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理论,既要看到全球化对增强国家凝聚力提供的机遇,更要看到其带来的挑战。

(二)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结构

不少学者认为,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相类,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也是当代中国乃至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同样存在着结构的问题。要借鉴以往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成果,认知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结构。有的学者认为,在认知过程中,要避免简单的“拿来主义”,要悉心分辨民族凝聚力与国家凝聚力在结构方面的异同。如,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结构存在着内容包括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的“三力说”和“核心说”,“三力”系指中华民族整体对民族大家庭内部各个民族个体的吸引力,民族个体对整体的向心力,民族个体之间的亲和力,“核心”在通常情况下表现为国家行政管理当局。在当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凝聚力与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核心”是一致的,至于“三力”则另当别论。从政治学的视角看,在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中,释放吸引力的主体,应该是充当“核心”的国家行政管理当局,具体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政府;释放向心力的主体,应该是核心之外的全社会各利益群体;释放亲和力的既包括社会各利益群体之间互相释放的亲和力,还包括“核心”与核心之外社会各利益群体之间互相释放的亲和力。有的学者认为,在研究结构时,可以沿用“三力”和“核心”的提法,也可以考虑采取社会认知度较高的其他提法,如时下流行与吸引力相类的有政府的“公信力”、国家的“号召力”等;还应该考虑有无“三力”概括不了的其他内容,比如对国家的归宿感、责任心等;至于涣散国家凝聚力的负面分裂力量,同样需要有相应的提法。

(三)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功能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当代中国国家的凝聚力虽然是一种“软势力”,但却能辐射到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具有难以估量的社会功能,研究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认知和开发其功能,为提升和强化当代中国的综合势力服务。有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首要功能是促进国家统一和各族人民大团结、遏制“台独”“疆独”“东突”等的分裂势力和外来的“西化”“分化”敌对势力,保障国家安全、健康、正常地发展;时下,“台独”“疆独”“东突”分子唯恐天下不乱,西方敌对势力则交替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对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强化国家的凝聚力。有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价值导向功能尤不可没,事涉国家的每个公民;从社会个体的视角出发,如果社会成员都能谨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那么就能奠定国家凝聚力的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如果能进一步发挥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克已奉公等精神的导向功能,则国家凝聚力也势将上升到新的水平。有的学者注重当代国家凝聚力的行为规范功能,认为国家公民必须集权益和义务于一身,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和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国家凝聚力的发展越是健康,公民的行为就越能规范到位;时下屡屡出现的诈骗、碰瓷等社会丑陋现象,反映国家凝聚力的行为规范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需要我们从深层寻找根本原因。有的学者强调当代国家凝聚力的精神激励功能,认为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经济总量越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蒸蒸日上,这些已经并将继续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精神激励作用,从而增强人们的自信心、责任心、自豪感、归属感,而国民自信心、责任心、自豪感、归属感的增强,又必然要产生强化国家凝聚力的积极效果。有的学者认为国家凝聚力还具有廉洁政治、整合利益、协调关系等其他多种社会功能。

四、增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途径

(一)遵循国家凝聚力发展的规律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要提升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就必须认知和遵循国家凝聚力的发展的规律。从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经验看,凡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健康发展时期,也就是国家凝聚力上升时期,反之,国家凝聚力就要受到影响甚至大打折扣。事实上,由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正确的方针路线,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出现了万众一心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热潮,一大批海外中华儿女宁可放弃优越的生活,也要冲破阻力,回归祖国,并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这类现象更不鲜见,这些都是国家凝聚力增强的明证。但是,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到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重大失误,都程度不等地弱化了执政党及其政府对广大民众的吸引力,而“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的那种“怀疑一切,打倒一切”“踢开党委闹革命”的狂潮,屡禁不止的“逃港”潮,则是国家凝聚力弱化的反映。有的学者将发展规律归纳成五个方面:即依循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状态,依循国内分裂、离散势力的强弱,依循中华文化的涨落态势,依循国民素质的起伏,依循国际环境的优劣而发展变化。有的学者认为,党和国家对国情的认识及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制约国家凝聚力发展的关键,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先进时代精神能够促进国家凝聚力的提升,背离国情的理想主义易于弱化国家凝聚力,而落伍于时的陈旧观念则必然要滋生对国家的离散力。

(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增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关键,在于加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使之不断提高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向全社会释放愈益强劲的吸引力,进而获得认同度越来越高的向心力。这样,当代中国国家的凝聚力就能处于不断强化和无坚不摧的良好状态。这是因为,执政党在当代国家凝聚力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只有通过党的正确领导和政府的科学管理,才能使制约国家凝聚力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制度和对外关系等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有的学者认为,在“四要素说”中,领土版图、人民群众、中华文化这三个要素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唯独国家政权的变数最大,因此,国家政权要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执政党建设的状况,就成为能否推进国家凝聚力发展的关键。有的学者将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点归纳为三大方面:一,坚持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全党思想上的指导地位;二,坚持和强化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和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的优良作风;三,坚持和强化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和廉洁性,对腐败现象毫不留情,严厉打击。有的学者强调,当代中国国家的凝聚力,归根到底是人民或曰公民的凝聚力,全社会的生产、生活、生计等问题解决得越好,人们享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准越高,才有可能获得越来越强劲的国家凝聚力。因此,从增强国家凝聚力的视角看,提升对“民生”问题的关注程度,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还有学者从分析重大事件与国家凝聚力的关系入手提出看法,认为党和国家处理这类事件的反应越快、能力越强、水平越高,就越能产生强化国家凝聚力的积极效果。汶川抗震救灾期间,党和政府的反应和举措,在确切意义上收到了这种积极效果。

(三)提高当代中国的公民素质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当代中国公民的整体素质是好的或比较好的,热爱祖国,改革创新、注重公德、崇尚和谐、自强不息、济弱扶倾、追求理想,是当代国家公民素质的基本面,正因为此,我们国家始终维系着比较强劲的国家凝聚力。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忽视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性。有的学者认为,要提升当代公民的素质,有必要先分门别类地进行社会调查,如通过问卷等形式收集资料,摸清情况,进行量化分析,从中找出公民素质中的薄弱环节,认识提升素质的空间,再有的放矢地提出提升公民素质的有效措施。有的学者认为,国家凝聚力主要体现为政治认同,其中包括对国家的政治制度、领导核心、大政方针和意识形态的认同,所以要侧重从这四个方面提高公民的认同程度。有的学者强调,要正视公民素质中已经显现妨碍国家凝聚力健康发展的问题,包括屡禁不绝的党内腐败现象、恶性膨胀的拜金主义现象、妄自菲薄的虚无主义现象、时有所见的分裂主义现象。这些问题解决得越好越彻底,国家凝聚力就能发展得越快越强劲。有的学者强调,从国家凝聚力的价值导向功能看,当前化解各种问题和提升公民素质的根本,在于弘扬党的十八大重新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为提升公民的素质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树立了新的标杆,注入了新的动力。例如,其中从国家层面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8字,有利于化解民生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矛盾等问题;从社会层面提出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8字,有利于克服资源配置失衡,基尼系数偏高,弱势群体诉求诸多等问题;从公民层面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8字,既有利于遏制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问题,又能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更加健康地发展。如果全社会认同并践行以24个字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当代中国的国家凝聚力必然要上升到新的理想的高度。

(根据发言整理,执笔人陈剑安)

[责任编辑:肖承罡]

收稿日期:2015-11-16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49(2016)01-0005-05

猜你喜欢

当代中国
论当代中国文化格局的优化路径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的精神构建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山水精神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人格精神塑造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情感在视觉图像中的传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