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科研评价机制的反思与完善

2016-03-15严红英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考核指标

严红英

(湖北警官学院侦查系,湖北武汉430034)



公安院校科研评价机制的反思与完善

严红英

(湖北警官学院侦查系,湖北武汉430034)

【摘要】科研评价机制对一所高校科技发展的导向作用和对全体教师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是不容轻视的。公安院校现有的科研评价机制大多借鉴于普通高校,其与当前公安机关对公安院校提供科技支撑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也不利于公安院校教师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公安院校亟需改变考核评价中将论文、科研项目过分指标化、目标化的做法,改变在教师评聘、收入分配中过分依赖和不合理使用论文、项目数量等指标的做法,减少科研评价结果与利益分配之间的过度关联,建立开放评价机制,实行分类评价,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关键词】科研评价;考核指标;分类评价

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机制受到社会广泛热议,继浙大论文造假事件之后,不断有高校卷入论文“造假门”,进而国内外许多学者纷纷发表言论批评我国高校现有科研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不科学,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节目记者还作了题为《泛滥的论文代写代发——中介泛滥学术论文买卖交易火热》的专访,矛头直指高校科研评价机制。

一、公安院校科研评价机制的现状

我国公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公安院校办学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为公安实践服务的宗旨不可能改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应该始终是公安教育的生命线。纵观公安院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也是一步步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一点到全面发展地走过来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科研激励机制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直到今天,始终突出了公安院校独有的科研特色。不过随着社会改革的纵向深入,对公安院校的科研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指挥棒”的科研评价机制也需要进行改革。

现有的公安院校科研评价机制大多借鉴地方普通高校的做法,评测内容过多且偏重期刊论文、著作、教材等成果形式,对服务公安实战的相关成果还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测评标准。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关系广大教师切身利益的诸多方面也大多以论文、课题、著作等成果形式作为评价杠杆。这种评价机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对公安院校科研发展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与今天公安机关对公安院校科技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以论著、课题为主要测评内容的评价方式直接导致教师疲于应付考评,关起门来搞论文,追求成果数量,心态浮燥,急功近利,坐不下去静不下来,教学、科研两张皮。部分教师授课内容陈旧,仅限于书本,缺乏新意。随着公安高职高专提升为本科院校,新型的本科院校面临着走职业教育还是学历教育之路的困惑。与其他地方高校一样,由于招生规模扩大等种种原因,一些公安院校与公安实战部门的关系日渐疏远,有的还形成所谓的学院派和实战派。学校教师认为公安干警在办案过程中很多地方不符合法律程序,沿用老办法;而公安干警则认为,学校教师只会纸上谈兵,人云亦云,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双方很少交流和沟通,尤其是在政法干警培训中,公安院校教师能够承担培训任务的廖廖无几。另据了解,一些参加工作的公安院校毕业生明显感觉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与公安实战脱节,在校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再加上严格统一的作息时间,有限的学习资源和较少的社会实践让他们感觉浪费了不少时间。这些充分说明,公安院校现有的科研评价如今不能发挥为教学服务、为公安实践服务的作用,上述现象也真实反映了制约公安院校科技发展的瓶颈所在,充分印证了科研评价机制对一所学校科技发展的导向作用和对全体教师科技创作的引导作用,因而只有进行改革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

二、公安院校科研评价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研管理模式陈旧,管理创新理念欠缺,管理职责不清

传统的科研管理的内容主要有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学术活动管理、科研产业(成果转化)管理、科研档案管理、科研成果统计等等。不少学校管理理念没有跟进、观念陈旧,科研管理模式老套守旧,极少引进现代资源战略管理的理念;科研管理人员缺少进修培训的机会,缺乏现代管理知识,科研管理职能以科研档案管理、科研统计、文件上传下达等工作为重心,处于被动式的行政管理阶段。以文件档案管理替代科研管理,以成果管理替代项目管理,大量繁杂的成果文档管理使科研管理人员的绝大部分时间耗在日常科研行政事务管理上,多以琐事而繁忙,致使管理的重心偏离,在事而不在人,完全忽视了科研人才的管理,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众所周知,现代管理应是以人力资源为中心的管理,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管理部门所能做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充分激发人的潜力,以促进目标的达成,偏离了以人为重心的管理是落后的、没有生机的管理。

管理职责不清的另一种表现是,不少人将科研管理与从事科研活动相混淆,误以为科研管理人员必定是科研工作者,这就导致一些科研人员形成“等”“靠”“要”的科研态度,“等”是等文件,是指要等到各级科研项目申报、成果评奖等文件发下来以后才急促地参加申报;“靠”是靠组织,梦想着靠组织帮忙拉团队,靠组织帮忙“公关”;“要”,是要经费,学校给经费才行动,无经费就无动力,没有意识到科研项目立项是要靠前期大量的自发自觉的研究作前提的。

(二)科研导向偏离,急功近利现象频现

不少学校是通过严格的数字量化考核“逼”着教师去搞科研的,一些学校还津津乐道地说:“看,通过量化考核,我们学校的论文、项目、课题经费翻番”。不可否认,量化考核的确能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能驱赶那些懒散的教师行动起来加入到科研大军中来,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成效,使学校的科研成果数量大幅度提高。但是,这些数量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问题,包括一些名校“抄袭门”、“造假门”频现,项目申报、课题鉴定、成果评奖公关已成为不公开的秘密,期刊杂志造假陷井比比皆是,论文代写代发、明码标价的广告满天飞,一些专供论文发表的中介应运而生,甚至境外国外一些诈骗集团也将黑手伸向了那些急需完成科研任务的广大教师。

许多教师为了应付每年的考核硬指标,不得不放弃长远的科研规划而选择短期容易出成果的科研活动,放弃难度大的、经费少的、量化分数少的而选择容易出成果的、经费较多的、量化分数高的科研活动;有一些人为了较容易地争取到科研经费,明明是做基础理论研究的不得不转而奔向经费来源较多的实际应用研究甚至是科技开发研究……。少数人把主要精力不是用在专业研究上,而是穷其精力算经济帐、想方设法“钻空子”、进行低水平重复研究,为了应对科研考核,一些人通过抄袭、裁剪、粘贴、拼凑、伪造数据等方式一夜之间就能完成几篇论文,还有的人一篇文章换个题目稍加修改变成几篇论文,还有的为了论文而写论文,不惜找关系、托熟人,花重金在核心期刊、SCI上发表论文,“论文垃圾”堆积如山。这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无疑是当前过于简单量化、“一刀切”的科研评价机制的衍生物,是对学校自身特色不加考虑照搬照抄其他学校文件强硬实施的产物,也是对学校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科研评价涵盖面太小,缺少有效的社会效益评价

公安院校原有的科研评价机制偏重数量轻质量,评价量化标准过于简单,没有充分发挥引导和激励教师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公安实战的作用。大部分教师常年疲于讲课,忙于应付职称晋升、业务考核,常年不与公安实际部门产生联系,有课题、有熟人才去到公安实战部门收集点资料,很难真正融入到公安实战中去。这是因为没有建立有效的社会效益(此文所述社会效益,确切地说是指科研成果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也称外部间接经济效益)评价机制,简单地依赖于形式评价、缺少长期可持续的效益评价依据。现行科研评价机制对社会效益的评价缺少服务决策需求的评判标准,一些项目负责人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跑签字”、“跑奖励”上,其他人也只是“闭门造车”,通过数量来完成科研任务,缺少真正通过科研解决公安实际问题的动力。

(四)科研评价轻基础、轻轨迹,忽视系统性、周期性

现有的科研评价机制重应用、轻基础,重结果、轻轨迹,偏面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了科研的周期性、原创性和基础科学的系统性,也间接地助长了“造假门”。基础研究的效益往往是隐性的,具有较长的周期性,需要长时间“坐冷板凳”式的潜心研究,长期积累才能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有的人穷其一生才能有所突破。应用研究以社会需求为蓝本,以技术突破、成果转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为评价指标,亦忽略其研究轨迹的评价。而现行的科研考核一年一小评、三年一大评,每年都有量化指标,三年不过关即面临降级聘用甚至解聘的风险,事实上这个量化指标往往只计算已完成的科研成果,是不考虑科研过程和轨迹的。在这样一种评价标准下,要想让科研人员真正坐下来潜心研究某一项课题花费几年、几十年谈何容易!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一名科研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必然是花更多的精力用于应付科研量化考评、应付职称晋升,保住“饭碗”这一上策。

三、公安院校科研评价机制的完善路径

为改革高校现有科研体制,2013年12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要求各高校要改变考核评价中将科技项目与经费数量过分指标化、目标化的做法,要改变在教师评聘、收入分配中过分依赖和不合理使用论文、专利、项目和经费数量等科技指标的做法,减少科技评价结果与利益分配过度关联,建立开放评价机制,实行分类评价,改变考核评价中将科技项目与经费数量过分指标化、目标化的做法。为此,结合湖北警官学院科研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想法。

(一)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科研管理部门虽然不是科研活动的主导,但其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和方式对科研活动导向和教师的科研热情会产生重大影响。现代科研管理的重心应该放在科研人力资源管理上,因为科研管理也如同带兵打仗,管理部门首先要清楚的是学校的科研实力如何。科研实力不仅是指学校有什么样的科研成果,还应该包括有哪些科研人员、有怎样的科研团队、有怎样的科研潜力,关键时候要能够调兵遣将、重组团队、集中优势攻关克难。如果把传统的科研管理分为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学术管理、数据统计,现代科研管理应该将科研档案管理、数据统计分离出去,归入大的档案管理,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研管理。科研管理工作者不再是档案管理员和文件传达员,更应该是科研管理CEO。高校科研管理主管应该熟悉全校科研情况,包括科研突出人才及其专业特长、专业水平等等具体情况,就如同军队主帅对将士人才、作战实力的了解。科研管理人员不必是学科专家,但必须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是科研信息管理员,负责接收来自校内外的科研信息,负责整合人力资源,协助搭建科研项目团队。

(二)准确定位科研评价目标和内容

建立科研评价机制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建立科技创新机制,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极大地提升科研水平,为公安实战服务,为社会经济服务。科研评价的目的不只是考核,不能为了考核而考核,评价的目的应该是激励,考核仅仅是一种手段,激励和引导才是核心所在。因此,科研评价机制的建立首先应考虑的问题就是,建立科研评价机制的目的何在?如何激励和引导,以什么标准来激励和引导,通过激励和引导会取得什么效果?其次,科研评价机制中还应该包含检验评价机制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内容,评价机制不能像法律文书、规章制度那样一旦制定就几年不得改变。相反,科研评价机制应该紧紧围绕评价的目的,留有逐渐调整和完善的余地,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及时纠正一些偏离科研评价目的的做法,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总会出现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一个好的评价机制也应该是具有活力、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

(三)实行科学的科研人才分类管理,评价方式应多样化

科研评价应纳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评选与考核。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绩效改革、职称评级为契机,实行分类评价、突出优势特色,不搞平均主义。“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发挥其特长。要能围绕公安院校的办学特色,通过完善管理机制达到人尽其才,即在凸现公安特色的同时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让擅长教学的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致力于课堂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发展。让技术开发的研究者密切联系公安实际,开发新技术,为公安实际工作提供技能和技术支持。让基础理论研究者安心夯实理论基础,发现新知识,促进学科发展,探索学科前沿。让应用基础研究者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了实际应用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给予宽松的弹性的研究环境。不急功近利,不简单地以结果考核替代过程考核,尤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因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本身是一项创造性、探索性很强的活动。由于人们对某种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不了解、不认识,才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不倦地探求,而这种研究活动要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相对于技术开发而言,风险大、失败率高,有的研究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会有成果,如果一味追求高效率、快节奏是不科学的。而对应用研究也不能简单以几篇论文来衡量,比如,计算机信息应用研究,如果只是琢磨几篇论文,而不与市场衔接,那无异于自娱自乐。因此,有关人事部门要积极扶持,打破原有的用人制度,鼓励科研人员走向市场挂职锻炼。同时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引导、鼓励、支持教师深入基层参加实战,掌握公安一线的需求,通过双方合作,解决公安实战中切实需要解决的科学技术难题。

(四)重视对科学研究轨迹的跟踪与评价

无论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软科学研究,都存在研究过程和研究轨迹,无论是多学科交叉创新性研究还是系统性研究,重视过程、轨迹才能真正评价劳动付出,而人才培养、传帮带、团队建设、科研态度、科学的严谨度都是可以从过程中得到印证的。仅仅依据“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来衡量公安院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是行不通的,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也是不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在分门别类的基础上,全程跟踪研究轨迹。比如基础研究,就要着重考虑知识的独创性、延续性、系统性,只要是围绕所研究的主题展开的研究,哪怕是上一堂课、开展一次讲座,进行一次调研、撰写一篇调研报告、申报一个课题都应该纳入轨迹考核,而不拘泥于论文发表、专著出版、完成课题鉴定验收等形式。再比如应用研究及软科学研究,就要着重考虑社会需求以及技术成果的突破、成果的转化,在此基础上,原始数据的统计、实验制作、应用试验、社会服务、思想库智囊团建设、学术梯队建设、市场对接等等也应该纳入评价体系。对轨迹的考核不仅体现出科研评价的科学性、系统性,也是对科学研究进行监测、杜绝学术造假的“法宝”。

【参考文献】

[1]盛辰光.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构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喻思娈.改一改科技评价“指挥棒”[N].人民日报,2014-11-10.

[3]杨育才.上海高校科研评价将不再只依靠论文量一刀切[EB/OL] .http://edu.gmw.cn/2014-10/13/content_13515003.htm, 2014-10 -31.

[4]刘莉,朱军文.欧洲高校科研评价制度的趋势及政策启示[J].评价与管理,2015(3):11-14.

[5]徐明稚,王永林,方建安.改进我国高校科研评价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3(8):4-8.

[6]朱军文,刘念才.高校科研评价定量方法与质量导向的偏离及治理[J].教育研究,2014(8):52-59.

[7]田苗,王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进程中科研服务社会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34.

[8]丁敬达,邱均平.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方法研究——以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为例[J].科研管理,2010(4):111-118.

[9]靳云全;王攀.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7(4):124-127.

[10]杨忠泰.完善高校科研评价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 153-156.

【责任编校:邓娴】

Thinking and Improvement on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Yan Hongying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 Wuhan 430034, China)

Abstract: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university and to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reationof all teachers should notbedespised.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mechanismofpolicecollegesmostly from the common college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quirement of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 which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refore, the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hange the indexing and targeting evaluation of paper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reduce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results associated with excessive profit distribution, establish open evaluation mechanism, implement classified evaluation and fulfill the rational use.

Key words:research evaluation mechanism; indicators for performance check; classified evaluation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服务公安实践为导向的公安院校科研评价体系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G293)。

【作者简介】严红英(1970—),女,湖北浠水人,湖北警官学院侦查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

【收稿日期】2015-11-2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91(2016)01―0120―04

猜你喜欢

考核指标
领导班子法治建设实绩考核制度研究
现代绩效考核方法在基层供电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大数据时代促进企业绩效管理的考核指标合理化探析
油田企业考核指标EVA全面分析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探析
油田基层绩效指标精细确定方式的探讨
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绩效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基于德尔菲法的高校学生党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事业单位人事考核制度的完善构想